|京ICP备14027590号-282

考研、游学、支教……宁波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调查(支教保研和考研冲突吗)

胡燕超在非洲参与志愿活动
又到一年毕业季,高校毕业生们或四处投简历参加招聘会,或考公考研考编。不过近年来,在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悄然出现“慢就业”一族。他们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连日来,记者采访了部分宁波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的状态各不相同。
故事一 目标考研,“上岸”前想尝试更多可能性
“华东师范大学的考研复试分数线还没出来,不过正在准备了。”读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黄同学拿到了研究生考试成绩,不确定自己能否“撞线”成功。目前她每天按部就班读书学习,为复试做准备。
身边的同学,实习的实习,找工作的找工作,她也纠结过。不过,在考研分数线没有出来之前,黄同学只能沿着考研的“主线”往前推进。
“对照去年分数线,能否录取,一半一半吧。”黄同学也和家人商量过,这次考不上就下次再考。有了这个“小目标”,黄同学的心态“稳了”。她并不急着就业,而是想尝试更多可能性。
“想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到互联网大厂、新媒体平台实习,像b站(哔哩哔哩)、小红书啊这些,去感受下不同媒体的工作状态。”黄同学也在投简历,但并不是“广撒网”,她更像在选择某个“奇妙乐园”来一场沉浸式体验。
“找不到心仪的实习单位,就到外面走走看看,给自己放个假。”黄同学说,父母的支持,让她有能力选择“慢就业”,她觉得“慢就业不是逃避就业,而是细细规划人生,找到兴趣所在。”
故事二 也曾就业迷茫,在服务社会中不断成长
“我拿到了澳大利亚的working holiday visa (打工旅行签证),年底或将成行。”
胡燕超是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物流管理2014届毕业生。8年来,她去坦桑尼亚做过志愿者,爬过乞力马扎罗山,在青藏公路上捡拾过垃圾,也在青海长江源看过斑头雁……
2014年毕业季,身边同学都在忙着考研、考公、找工作时,胡燕超到厦门半工半游,住了一个月。“当时挺迷茫的,喜欢做的,能力又不够,感兴趣的方向,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大区别。”胡燕超走到了人生十字路口。
到厦门

一个月,她一边打工一边游历当地风土人情。“在环海公路上散步,吹着海风,我的心静了下来。”一个月后,胡燕超回到宁波,找了一份旅游相关的工作。
2016年,一家国际公益组织招募非洲志愿者,年龄卡在24周岁。“那年我恰好24岁,心里有个声音,一定要去。”胡燕超辞职参加坦桑尼亚的公益行动。
“父母不支持,认为我不务正业。”胡燕超说,这一路走来,没向家人要过钱,而是靠自己“半工半游”实现了一个个心愿。
从非洲回来,胡燕超又成为绿色江河“长江源驻站”项目志愿者,在青海唐古拉山镇的长江源保护站工作一个月,引导服务,做垃圾调查、观察保护斑头雁等野生动物。
在参与志愿行动、服务社会中,胡燕超不断成长,也把人生“小目标”定在了“走出去看看大世界”。
调查 甬城2%大学生未来有“慢就业”打算
记者在宁波各大高校大学生中发放关于“慢就业”话题的问卷调查。在参与调查的近200人中,男生占43%,女生占比57%。其中,77%的受访者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兴趣,23%的受访者表示不大感兴趣;至于是否考虑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时,83%的受访者回答“是”,17%的受访者表示“否”。
在“毕业后,您对未来的打算?”一栏显示,50%的受访者选择“升学”,48%的受访者选择“应届就业”,而2%选择“慢就业”。
如何看待“慢就业”这一现象?38%的受访者选择“支持,能够比较好利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沉淀自我规划未来”,48%的受访者选择“中立,有些茫然,觉得‘慢就业’和直接就业差别不大”,另有14%的受访者选择“反对,认为‘慢就业’其实就是就业形势困难下形成的新‘唬人’概念”。
“如果您选择了‘慢就业’,当前阶段您会怎么安排?(多选题)”对于这个问题,选择“好好休息”的占30%、选择“游学”的占30%、选择“支教”的占17%、选择“在家陪父母”的占31%、选择“进行创业考察”的占37%、选择“备考研究生”的占35%、选择“备考公务员”的占37%。
提醒 在这段“空窗期”,要有目标更要有行动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陈老师,长期从事学生工作。他发现,近两年受疫情和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就业压力增加,有学生“慢就业”“懒就业”,做“啃老族”。
“江浙一带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高一些,很多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学生找工作的迫切性不那么高,缺乏目标和动力的毕业生就在家里,借口考公、考研,书也没怎么读,工作也不找,说是‘慢就业’,其实是‘懒就业’,逃避就业。”陈老师为此专门在其个人公众号上发文,解析这种想象。
“有的学生毕业在家一待就是两年、三年;还有的,不停换工作,说是找到喜欢的工作,其实有可能是承受不了职场压力,逃避就业。”陈老师说,高校最后一年,会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也会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升学,或是就业。“这其实给到了学生思考未来人生方向的时间,也有试错、重新规划职业方向的时间,如果毕业之后较长时间里仍然处于游离不定、目标不清晰的状态,没有积极的思考和行动,家长就要注意了。”
“对于有‘慢就业’经历的大学生来应聘,我首先会在心里打个问号。”张先生是我市一家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他在招聘员工时也曾遇到过“慢就业”的毕业生,他直言不讳自己的感受。
他说:“我会问这个应聘者在这段‘空窗期’里做了什么,具体了解下他的这段日子经历。当然,只要他说得清楚,这个问号也就打消了。毕竟我们最看重的还是应聘者的综合能力,只要能力强,有专业素养,这样的人才我们是欢迎的。”
采访中,多位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大学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慢就业”。
我市一所高校学工部负责人表示:“国家鼓励为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大量政策及职位都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比如,国考公务员九成以上的岗位、省考公务员七八成的岗位只针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招聘,一旦成为往届生,就业机会就会减少,而且难度也更大。”
声音 期待“慢就业”早日变成“满就业”
朱美燕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不知从哪年开始,有些毕业生毕业后不愿马上找工作,有的对工作单位和岗位要求很高,对普通单位普通岗位看不上眼。
近年来,“慢就业”人群不断增加,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决定了家长对此无可奈何,经济上即使有压力,往往也不至于立马强行硬逼着子女出去找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在校期间自身并没有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此外,虽然如今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向了普及化,但高校毕业生仍然不太愿意深入真正的一线岗位去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名大学生毕业后不就业,表面上看,这只是他个人的事情,但实际上,大学毕业生应该就业也可以就业而选择不就业,自愿进入“慢就业”生活方式,有些甚至直接“躺平”,这既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给家庭和社会带去了担忧,不应该成为新时代青年一代的人生态度。
当“慢就业”成为一个群体现象时,就更加值得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了。高校要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加大改革力度,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培养人才,要引导 助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规划;学生和家长应理性看待今天的“大学生”这一身份,要降低就业期望值,学生毕业后即使不及时就业,也应该积极投身社会、接触社会,比如参加志愿服务、开展社会调查、开展游学游历、做些临时性兼职活动等,以增长见识、增加阅历,为后续直接就业做些准备;政府和社会要创造更多合适的就业机会和岗位,营造更加友好的适合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条件。
我们期待,“慢就业”早日变成“满就业”。
记者 李臻 王冬晓 实习生 项睿铖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