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社会学考研如何择校日本社会学方向热门校…来自日本致远塾…(社会学考研院校)

??

关注公众号:猫哥传播考研(maogekaoyanbang)

所谓基础不稳,地动山摇,指的就是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边边角角的知识点,到考场上见到才发现自己觉得不重要、不太可能考的知识点刷刷都出现了,所以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无死角复习。

别的不多说,就清北等知名高校近几年的考题,是真的让大家招架不住,比如北大的abx模式、清华的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哪个都让大家感觉在哪里见过,模式也太熟悉了吧,只不过看书的时候觉得这块肯定不考,事实却啪啪打脸。

今天猫哥团队就为大家用一篇文章把各类基础书目上那些奇奇怪怪的传播模式进行总结,希望能够 到已经复习得焦头烂额的你:


模式可以理解为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如果说理论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概括,模式就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或方法,其作用主要是为清楚地说明各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效的辅助工具。

?

麦奎尔认为模式就是用图像形式对某一客观现象进行有意简化的描述 ,其试图表明的是任何结构或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甚至还专门写了一本书,研究大众传播模式。(书名也叫这个,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找来看看)。

?

1、哈罗德.拉斯韦尔的线性模式

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拉斯韦尔,1948 年,他在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要素的 5w,即 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

?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但是拉斯韦尔只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即效果,并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理查德·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的基础上增加了 what environment(传播环境)与 what aim(传播动机)两部分,得出“7w 模式”。尽管布雷多克看到了要素和环节的差别,但其所提出的改变只能使 5w 模式的鼓励性有所改善,而单向性并没有改变,它依然是个线性模式。

?

2、香农-韦弗的通信模式

?

美国的香农和韦弗(数学家)在《传播的数学理论》(1949)年提出香农—韦弗模式,也称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

?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换为可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受到的信号还原成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但在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收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

?

作用: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并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3、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又称“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

该模式由德弗勒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个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在闭路循环传播系统中,受传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送者,噪声可以出现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优点: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克服了香农—韦弗模式单向支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与此同时,这个模式还拓展了噪声的概念,认为噪声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一点加深了传播学界对噪声所起的作用的认识。该模式适用范围比较普遍,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类型的社会传播过程,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说明。

?

缺陷:该模式未能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德弗勒的模式中,唯一提到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是“噪声”,但是,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声”概念能说明的。

?

4、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指施拉姆在 c.e.奥斯古德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过程模式,主要是对人际传播形态的一种理论描述,是控制论模式的典型代表。

?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引申出了“传播单位”的概念,,认为任何传播活动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或团体,都可以看作“传播单位”,都兼具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身份,拥有传送、接受、编码、译码的四种功能。

?

该理论将传播看作是行为者双方对等的过程,依次担当讯息传播者和接收者,传受双方在译码、释码、编码时(即符号理解及接受、符号意义解读、符号组织和

发送过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传播信息、分享信息和反映信息的过程是往复循环、持续不断的。简言之是指信息既有从传播者到受众,又有从受众到传播。

?

该模式与直线模式有明显的不同:

(1)这里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2)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 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首先,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至少从模式本身看来是如此),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有不符之处。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传播双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传播资源以及传播能力等方面通常存在着差异,这种完全对等或平等的传播关系与其说具有普遍性,不如说是极少见的。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

增加一个名词解释传播单位:

?

传播单位是指 1954 年奥斯古德提出的一个传播的双行为模式。他解释道:“每一个合适的模式至少包括两个传播单位,一个是来源单位(说话的人),另一个是目的单位(听话的人)”,连接两个单位的是信息。在传播活动中,每个人既是发送者又是接受者,既是编码者又是译码者,都具有双重行为。这种双向互动的情形,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一般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是直接的,在书写传播中则是间接的。

?

传播单位为传播活动中的基本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可视为传播单位。一个传播单位身兼两重身份——传者与受者,执行四种功能——传送、编码、解码、接受。不过,由于传播单位没有任何价值介入的意义成分,许多学者指出“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说到底仍是一个经验实证主义的传播过程模式,没有注意到传播中的不平等的价值介入问题,没有像霍尔那样敏锐地审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权力较量关系、意义空间里的斗争或者说传播话语的斗争。

?

5、竹内郁郎的“传播单位”模式

?

?

竹内郁郎的“传播单位”模式是其结合德弗勒的循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而形成的,这里的传播单位可以是个人、团体,而媒介可以是大众媒介也可以是亲身媒介。这一模式既重视反馈的作用,又将传播结构、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完整展开,完善了传统的线性模式。

?

6、丹斯的“螺旋”模式

丹斯的螺旋模式可以看作是对奥斯古德一施拉姆循环模式的一种饶有意思的发展,为某些用循环模式无法说明的现象提供了解释。它引导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这样的事实,即传播过程是向前发展的,而此刻的传播内容将影响到以后的传播结构和内容。

?

多数模式描述的传播过程都是“凝固的”(frozen),而丹斯强调了传播的动态性质,认为与所有其他社会过程一样,传播过程包含了各种不断变化着的元素、关系和环境。

?

螺旋模式描述了传播过程各个不同侧面是如何随时间而变动的。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于不同的个人,螺 旋型传播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例如,如果有些人事先已熟悉要谈的话题,螺旋圈往往会变得越来越大;反之,如果另一些人对于那些话题的基本内容所知甚少,螺旋圈的扩展就相对有限。这一模式可以用来解释知沟以及有关知识能够创造更多知识的命题。

?

丹斯的模式并不是一项进行详细分析的工具。其价值在于它提醒我们,传播的性质是动态的。与其他大多数模式相比,该模式对”传播者”(communicating man) 概念的评价应该是最为正面的了。这个模式告诉人们,人在传播时是主动的、富有创意的,并能够贮存信息;相反,其他许多模式却把人描述成被动的生物而已。

7、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

?

1959年,美国一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了上图中的传播系统模式。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

(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赖利夫妇认为,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也不外是现代社会各种传播系统中的一种。

?

8、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

在这个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做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

?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传播者的人格结构、传播者的人员群体、传播者的社会环境、传播者所处的组织、媒介内容的公共性所产生的约束力、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以及媒介性质的压力或约束力等。

?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受传者的自我印象、受传者的人格结构、作为群体一员的受传者(受众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受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影响、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

?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这种选择和加工也可以说是传播者背后的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这种选择当然也是基于受传者本身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需求做出的。此外,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而这种印象是基于平时的媒介接触经验形成的。

?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 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9、纽科姆模式(abx模式)

纽科姆的abx 理论主要来自于海德的pox模式,讲得是均衡论,是一种关于认知过程中人际互动与认知系统的变化及态度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假说。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纽科姆称为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不仅取决于彼此之间的交往,有时还取决于第三者,正是由于第三者,造成彼此之间的关系紧张。比如说a与b分别是独立的认知个体,x是第三者。第三者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或事。

?

举个例子,x是ab的同班同学,a和x很好,b和x不好,那么ab两个人之间交往出现的不平衡可能就是因为x引起的,是否能引起,还得取决于x对ab的重要程度,假如x对ab很重要,a很喜欢x,b很讨厌x,那么两人的紧张状态就会特别严重,除非a放弃x或者b接受x。当然x也可以指代一件事,比如说游戏等等。

10、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1957年,美国传播学者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基于当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该模式中媒介组织或其中的个人从社会中有意图的传播者(“鼓吹者”)或社会环境中选取有价值或有意义的信息,并将其传播给受众;同时,在这个模式中包含了受众向原始信源及传播组织的反馈,传播组织向“鼓吹者”的反馈。该模式指出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把关性和反馈的重要性,但它认为“鼓吹者”、媒介组织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是平衡互利的,而事实并非如此;同时它夸大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一体化程度,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该模式的特点是:①信息选择具有多样性。②传播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性。③信息反馈具有重要性。该模式的不足之处:①它认为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实上,传播过程中三个参与者之间很少是平衡的。②夸大了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体化程度。现实中哪一方都可能会追求各自的不同目标。③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性。

评价: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是以纽科姆模式为起点的,是对abx模式的改进,其思想根源是社会心理学和平衡及互向理论,也是迄今为止一个比较完备的大众传播模式。该模式作为控制论模式的代表之一,对我们认识和学习控制论模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控制论的基本思想是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正因为控制论模式引入了“反馈”的概念,从而使得传播过程增强了自我调节能力,但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相对绝对地将传播系统视作自我调节的循环、平衡的系统,与事实却不相符合。

参考文献:

1、《传播学原理》第三版

2、《传播学教程》

3、《大众传播模式》

快来关注我们~

????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