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从独立学院到上海211院校MPAcc,在职考研三战上岸(去独立学院好不好)

??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去做,不要去纠结这件事有多难、到底有什么意义,很多事情可能经不起所谓意义的盘问,而让自己开心满足不就是意义吗?

?

这是一段跨度3年的故事,故事很长,请你慢慢阅读。

?

从一战的213分到三战的244分,我走过许多弯路,经历过自我怀疑,也曾被焦虑情绪压得难以喘息。它不仅是我的考研故事,更是我的人生片段。

?

不论你现在处在什么样的阶段,不论你关于未来的选择是怎样的,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力量,希望你也能坚持梦想、勇敢前行

?

?

接下来你将看到

?

?

生活是许多的意外——聊聊关于我

我以为近在咫尺,没想到只是开始——关于择校

我知道这很难,但先别觉得这很难——备考规划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的成功有两位母亲——各科经验

?

?

极限挑战的27天——复试备考

写在故事的最后

?

?

01/生活是许多的意外

?

我因为高考失利,为了读好一点的专业而选择了一所独立院校,因此本科院校竞争力不强,一直都希望通过考研提升学历。我在大学期间很努力,学习上是我们专业第一,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项竞赛和活动,到大三时就已经有了不同行业的三段实习经历,还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和奖项近50项。

?

在大三的寒假我就开始了考研复习,接近一年的备考时间是非常充裕的,并且目标学校也是根据平时模拟题分数,基本稳妥地做出的选择。

?

在考前我都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一战成硕。然而一战当天刚好遇上家里老人去世,一整天的考试都很恍惚,最后的分数远远低于我的预期。心有不甘的我在毕业后决定暂时不工作继续备考,因为一战失败的经历,二战不想再出现任何闪失,还参加了一个暑期集训营,期间的发挥也都很稳定。到十月中旬时已经复习近4个月了,对于二战而言战线的确有些长了,也因为待业在家太久产生了心理负担,在那之后我明显感觉自己状态有些不稳定,虽然分数还可以但总是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考前一个月都处于很焦虑的状态。最终成绩的确不尽如人意,甚至比第一年还低了三分。

?

接连两次失败后,我甚至有些动摇地开始思考我是否真的选错了路。

?

当时我身边的同学朋友,要么正在读研、要么二战成功、要么有稳定的工作,只有我还在原地没能向前走出任何一步。失败就已经足够痛苦了,面对现实的问题更是无力。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沉溺在这种情绪里,与其停在原地思考未来该怎么办不如行动起来做当下能做的事,于是开始海投简历。我一直鼓励自己考研虽然失败了,但不代表我整个人生就失败了,我调整好情绪,试图从另一条路找回一些自信。

?

但在找工作的那一个多月里,我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家里人希望我去考公考编但我不愿意,那段时间和爸妈的交流都以争吵结尾;即使有在校期间丰富的经历,也难以化解在求职时面试官因学历产生的刻板印象,甚至在后来还因此受到一些差别对待。

?

幸运的是,四月底时我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办公室氛围不错、所做的工作也是我喜欢的、还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并且我们部门是新成立的,一切从头开始对我而言意味着无限可能,我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并且对工作充满热情,也让我得到了领导的认可。这份在工作中获得的自我认同感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三战时的压力。

?

虽然在开始三战备考前我没有认真思考过是否要三战这个问题,朋友和家人问我要不要三战我也都只回答说还没决定。

?

但又好像我早就做了决定。

?

早到我知道自己二战失败的时候,早到我还没意识到原来那已经是在为三战做准备了的时候,早到我从三月开始就坚持每天在app上背单词了,即使我嘴硬地说我只是在坚持学习英语。

?

如果是能通过努力改变的事,那么我不希望这成为我的弱点。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信条。

?

?

?

02/我以为近在咫尺,没想到只是开始

?

不要妄自菲薄,如果有梦想就要坚定信心并且勇敢追逐。但不能异想天开地订立目标,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当然这个梦想不能过分好高骛远,它应当在我们努力后能够触及到的高度;也不能是空中楼阁,它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为之努力。

?

在最初择校时,我从两方面进行了考虑:未来期望和个人情况。

?

关于未来的的期望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要通过读研提升学历同时也增强自身实力。要选择一个层次更高,同时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并且我还是想选择会计专业,因此要选择一所专业实力较强的学校。而我也一直想要去上海,沿海城市的机会更多那么未来可能也就更多,也因为想要去感受梧桐树下的老街道。

?

我在一战报名前已经做了三套模拟题和一套真题了,当时的分数都比较稳定,也和学院负责考研指导的老师聊过几次,因此对自己整体情况的把握算是比较准确的。

?

在结合自身实力和对未来的期望综合考虑后,于是在上海的院校里做选择:第一梯队的院校风险比较大需要努力冲,第二梯队的院校基本没问题,第三梯队的院校就是完全稳妥的。因此华东理工大学成为了我最好的选择。它的院校排名在211院校里是非常靠前的,其综合实力可见一斑;我了解过华理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很不错,并且华理商学院还有aacsb等多项国际认证,说明其在专业上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同时华理的mpacc项目是在徐汇校区,未来实习会更加方便。

?

那时的我信心满满地填报了志愿,以为成功近在咫尺、华理就在眼前,却没想到那只是这段征程的开始。

?

二战和三战报名前我也都做了几套模拟题来评估自己的水平,分数都比较稳定。但父母还是担心现在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劝我可以适当降低标准,不管是哪个学校的研究生都比本科学历好。

?

前两年的失败经历逼迫着我也开始思考这些问题:自己是不是真的过于理想化了?是不是应该降低期望、认清现实?是不是应该选择一所层次跨度不那么大的学校?

?

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坚持。

?

因为不甘心,更因为不愿意将就。

?

因为考研对我而言不只是追求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我想去体验读研这段时光、感受这个过程,希望自己能在这段经历里有所成长。

?

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如果这一次将就了,那么未来会是更漫长的遗憾。

?

?

03/我知道这很难,但先别觉得这很难

?

9月成都封城,我一直封控在公司,解封后的国庆就去川西旅游了。

川西的景色的确很治愈,那几天我彻底地放空了自己,不用想工作也不去想考研。我只是告诉同行的朋友:这次回去可能要到圣诞节才能约到我啦。

?

旅行结束后开始备考时我没有思考太多,即使我意识到在现在的处境下这件事情更难了,但我没有再进一步假设我会遇到什么困难。说干就干,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

?

事实证明,这一套“我知道很难,但先别觉得这很难”策略对我非常受用。

?

回来后的第二天我就找出以前还能用的资料同时下单新的书籍,大致做好了整体规划然后非常迅速地进入了备考状态,就这样一直受用了三个月。

大概是因为要考上研的种子在我心里太久了,也可能因为旅途的风的确能够将人吹醒,三战的备考开始得非常顺利也进行得非常顺利。

?

在备考的这段时间我几乎断绝了所有的社交活动,生活轨迹非常清晰简单:工作、看书、运动和做核酸。

?

我的整个备考周期只有3个月(10、11、12月),我是在职备考而且工作又很忙经常会加班,做规划时只是拟定了一个大框架,明确了每个阶段需要做的事,但没有精确到每一天,因此我的日常的计划就是严中有度的。如果准时下班,那么时间比较充裕我就会早点开始多学一会儿;如果加班了导致学习时间减少了,我就会把任务匀到后几天完成。即使有时会连续几天加班,导致短期的任务被打乱,我都会及时调整好心态和规划,充分保证学习的时间内我是全身心投入的。

?

这种弹性的规划让我松弛有度,不会让每天的任务卡的太紧,从而出现短期任务不能完成而心态不好的情况,这样一来我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

虽然备考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但我依然保证每周进行2~3次运动。平时学习和工作都是脑力活动,偶尔进行户外运动调节一下,能使我更精力充沛。

?

也算是因祸得福,我刚好在考研前一周的周五阳了,在家里躺了两天半,到星期天中午醒来突然觉得自己无比清醒,于是立马起床调整了一下就开始看书。一直到考前都在居家办公,也因此多了一些计划外的复习时间。

?

?

我的整体规划大致如下:

?

?

10月:

数学、逻辑基础部分

英语真题4套(每周一套)

管综写作真题练习4套(每周一套)+审题练习

?

?

11月:

数学、逻辑强化部分+真题(一周2-3套)

英语真题4套(每周一套)

管综写作真题练习4套(每周一套)+审题练习

?

?

12月:

管综模拟题3套+查漏补缺+真题复盘

英语真题2套(前两周每周一套)

管综写作真题练习4套+审题练习

?

?

?

各科资料:

?

数学:《老吕基础精炼》《高分指南》《顿悟精炼1000题》《历年真题》

逻辑:《老吕基础精炼》《逻辑精点》《逻辑1000题一点通》《历年真题》

写作:《张乃心写作》+张乃心审题跟练

英语:《黄皮书》近10年真题及单词书+ 考研真题讲解

?

?

我周内的学习时间平均一天6小时:

上下班路上用app记单词、背中英文作文素材、也会看看数学公式

中午12:40—13:40

晚上19:20—24:40

?

周末不加班的时候都是全天学习,大概一天13.5小时:

上午7:30—11:30

下午13:30—17:30

晚上19:00—24:30

?

?

?

各科老师学习感受

?

数学:陈剑(讲课节奏慢条斯理让人很舒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细致,拔高部分的拓展思路讲解清晰)

?

逻辑:吕建刚(老吕的方法简单粗暴,形式逻辑比较不错)、孙江媛(媛媛的课程非常适合搭配真题使用)鑫全(鑫全的题虽然相对较难,但对拓展思路很有 助)

?

写作:张乃心(乃心老师的课程能够让你以易懂地方式学会写作的方法,能教会你如何去审题,怎么去搭建自己的写作框架一集如何行文)

?

英语: (唐叔的课程看了都说好,尤其是他的方法论很实用)

?

?

04/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的成功有两位母亲

?

在前两次考试前,我都对自己充满信心,但最终的结果却并不理想。?

?

我也曾认为是自己考运不佳、时运不济。但当我重新开始复习时,发现自己之前的确准备不够充分。一战时数学虽然基础知识都掌握了,但是没能灵活运用起来;二战时忽视了管综大小作文,心态也没能调节好。

?

管综考试的时间非常紧张,并且真实考试时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心理压力,因此我在平时练习时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该有的思考流程一个都不能省略。在不断反复练习后,形成条件反射式的思考模式。

?

之前已经有两次试错经验了,因此三战时我的各科备考更加有针对性。最终我的成绩也算是稳重有升的发挥,从一战的213分到这次的244分(管综160,英语二84),提升了31分。

?

?

?

数学

?

要能够将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识别考点是非常有重要的。

?

我在数学基础部分复试时可以说是非常认真,将基础知识过了两遍,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记住了。但我发现在单独做每章节题目时情况还不错,做综合性练习或者模拟题时就不太乐观了。因为基础复习阶段,练习的题目都是单一的知识点,并且在对应章节下,所以大致能够猜到涉及的知识点,可能就找到了解题思路。而在强化阶段练习时,知识点被凑在了一起并且提问方式变得隐晦了,我就可能找不准解题的思路甚至有时候读不懂题目。

?

因此在每一次做完题目后,都会做两件事:

?

(1)把同一个知识点在不同题目里的不同问法整理在一起,这样以后看到类似的提问方式时能够更快地识别考点;

?

(2)将同一个知识点涉及的考法和解题思路整理在一起。

?

即使我在遇到第一反应做不出来的题目时,也能冷静下来先思考这道题到底想考什么,这个知识点有哪些出题角度,然后再按照相应的解题思路去尝试。尤其是真题,一定要反复的思考做题的流程,才能逐渐把握出题人的思路,更加从容地应对考试。

?

记住知识点是基础,但真正掌握了知识点可能的提问方式以及其解题的切入思路,才是将知识灵活运用起来了。

?

?

?

逻辑

?

逻辑的内容其实不算多,而规范的做题思路很关键。

?

逻辑的做题思路和日常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一些不同,因此在做题时一定不能按照自己日常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而是要严格按照推理公式一步一步进行。

?

平时多做练习题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拓展思路。不过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真题上来,因为真题的做题思路更规范。

?

我在做完逻辑近6年真题后进行了一次分类整理,同一类型的题目的可以相互对照,这样更有助于把握题型的特点,也更容易找到题目的正确思路。虽然题目千变万化,但是多总结几套题后我就发现其实同类题目都有一些类似的切入点,掌握这些之后会发现其实逻辑题目的套路大都是很明显的,然后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做题来不断巩固这些的思维模式了。

?

?

?

写作

?

一定要坚持写、经常写!!?

在练习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并且构建自己的话术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反复练习,确认话术和逻辑的可套用性。论效和论说 是如此。

?

管综的写作真题非常重要,可以 助我规范审题和行文思路。而模拟题也很重要,让我能够拓展写作的思路。

?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套路相对更容易学会,关键就在于准确抓住分析点。日常练习时要对文章中找得到的每一个点都进行分析,这样能够保证练习的类型更加全面,这也有利于考试时做出灵活地选择,可以对把握更大的点进行分析。当然,积累范文中的一些逻辑表达也很有必要,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套用使语言更规范得体。

?

论说文的审题非常关键的,这直接决定了你的文章属于几类卷,因此审题练习必不可少。我是直接用的前一年的资料,所以我从一开始就在坚持做审题的练习。

?

尽管论说文文章主题多变,但其实整体的行文思路基本是固定的。我最常用的是正-反-反的大框架,每一段开头一定要精炼的表达分论点,然后分两个层次展开论述,这两个层次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把内容拆成两个层次可以使论说更全面和深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行文的难度。并且同一篇文章可以反复写,使用不同的观点来论证同一主题;本身题目就是正反择一的文章,一定要正、反面各写一篇,以充分锻炼自己的行文思考能力。

?

论说文更需要多积累素材,遇到优秀的范文甚至可以全文背诵,不说是要去照搬照抄,而是学习其行文的思路和论说的方式。

?

?

?

英语

?

我的英语基础算是中等水平,从一战时的75到这次的84,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

英语二的学习,在掌握单词短语的基础之上关键就是学习真题中的思路。因此我在备考英语这个科目没有使用太多的资料,英语真题是我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其次就是每天在单词app上背单词。

?

把历年真题里的文章读透、单词背熟、短语用会,至少可以保证阅读英语二的文章没问题,可能还是会有少量的生僻词或者长难句,但结合上下语境,这些对文章整体而言影响就很小了。

?

并且在主观题中积累到的单词短语、句法等可以在后续写作中使用,在练习写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这些内容的记忆。因此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很受用,两者也的确是相辅相成的。

?

每做完一套真题,就应该把它纳入日常复习资料的范畴,在不断复盘的过程中重复其中的内容以加深记忆。

?

背单词这件事我从三月一直坚持到了考前,一方面可以保证我不会因为时间太久忘记一些基础单词,另一方面我也可以学到一些新的单词。

?

?

我自己针对每个题型的复习关键点如下:

?

?

完形填空

?

(1)熟记选项中的单词和短语搭配:多看几套题就会发现很多选项其实会重复出现,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可以解决至少三分之一的题目

?

(2)把选项填充进去后通读文章:通读文章后可以大致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和态度倾向,会发现有的选项、或是一些说法是带有一定情感色彩的,这种特性的区分也对做题有一定 助

?

?

阅读理解

?

(1)文章涉及的单词短语要掌握:这些单词短语同样也可能在其他题目中出现;并且有些词汇、短语还可以在写作中使用,成为文章中的一些亮点(比如形容词的动词用法:perfect the method);

?

(2)长难句一定要理解透彻:长难句往往是解题的关键,而类似的句法也可能在其他文章中出现;

?

(3)每一道题的做题思路以及每个选项的出处:阅读理解最不能做的就是“理解”,而是要学会方法从文章中找到答案,可以搭配唐叔的课程同时自己也归纳总结每个题型的破题思路和关键点。

?

?

新题型

?

相对较简单也没有太多技巧可言,主要就是每次做的时候都认真仔细地读文章,同时保持做题手感。

?

?

翻译

?

(1)出现过的单词和短语一定要积累;

?

(2)长难句一定要把每一层的结构都理清楚;

?

(3)不管原文多绕多复杂,一定要翻译成任何人来读都能明白的话:往往英文的抽象表述要具象化翻译,英文的具体表述要抽象化翻译(例如今年的think outside the box,不能直译成跳出箱子来思考,而要抽象化的翻译成跳出固定思维方式来思考或跳出思维定势)。

?

?

作文

?

(1)背历年真题的范文:积累素材同时保持写作语感;

?

(2)小作文分类别整理作文框架,每一类都写一篇范文并且背熟;

?

(3)大作文可以准备10个左右的万能素材(如社会风气、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在写作时尝试套用并不断调整内容,使其更具普适性。

?

?

05/极限挑战的27天

?

华理的复试不算特别难,专业课考的是会计(一本参考书,还有部分cpa考试的内容)和财务管理两门科目,政治是开卷考试,面试问答时会有专业问答和英语问答。

?

因为初试结束后比较忙,几乎没有准备复试的内容,出成绩后的那一周还去外地出了差,直到2月28日才开始全力准备复试的内容。我们是3月27日进行的复试,也就是说我的复试备考只有27天的时间。

?

那一个月我住在了公司附近的朋友家,省去了通勤的时间,基本除了工作就是看书。

?

早上6:30—7:50

?

中午12:40—13:40

?

晚上17:50—21:00? 21:30—24:30

?

?

会计、财务管理

?

我本科就是会计学专业,因此专业课复习对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而专业课的复习也没有太多技巧,参考书目涉及的知识点一定都要掌握。

?

我大概用了十天的时间把参考书的内容过了一遍,同时每章都整理了思维导图。之后就对照着思维导图背对应章节的内容,从最初半天才能背完一本书到最后背完一遍只要一个半小时。

?

历年真题也可以适当参考,因为每年的考试都会有一些重复的知识点出现,可以强化这些知识点的记忆。

?

而平时与财会相关的热点也可以多关注,可以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面试中涉及到实务知识时至少能有话可说。

?

?

政治(开卷)

?

华理的政治是开卷考试,因此不用太担心。考前大概十天会在官网公布15道题,然后自行整理答案,考试时会抽取其中的三道题。

?

考试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在评估了我的写字速度后,每道题我大概按照手写一到一张半a4纸的内容来准备,当然如果写字速度快的,还可以把阐述段落写的更加详细。

?

?

面试问答

?

自我介绍的中英文版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因为这是进入面试考场的第一部分,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师对你的整体印象。可以多角度地展开,例如学习、课余活动、兴趣爱好等都可以,其中的一些点可以有所省略,把这作为可以进行问答的点准备,可能老师刚好很好奇就会针对这个点提问。

?

内容很重要,同样地流利的表达、清晰的吐字以及洪亮的声音也非常重要,面对老师时一定要大大方方,会的问题也不用急着回答可以多思考一下,不会的问题也不用胆怯,可以尽量说一些相关的内容,老师都很和蔼也会给出一些引导。

?

我以前有过挺多演讲经历也都能从容应对,但在面试时表现不是很好,那天可能激动大于紧张吧,进考场前我都还很放松地跟带我去考场的姐姐聊天,但在自我介绍时竟然有几秒钟说不出话。后面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也有点脑子卡壳,很简单的问题都差点没回答上来,不过老师们都会很耐心的引导我并且温柔的告诉我别紧张。

?

人一紧张语速就会加快,因此在开始时可以尽量放慢语速,可以缓解一些紧张的情绪同时也给自己足够的思考时间,让表达更流利。

?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参加一两次模拟面试,多感受几次在那样环境下和几位老师面对面交流,在考试时就不会那么紧张,并且也更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

?

06/写在故事的最后

?

规划很重要,心态是关键。就整个备考过程而言是如此,完成每一项任务时亦是如此。?

?

考研三战,在我自己亲身经历之前也会觉得很不可思议。我也曾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终能够成功上岸,不仅因为那个疲惫身影在夜里的埋头苦干,也因为我能够持续保持好心态。如果走得慢那么我能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如果错的多那么我能从中总结经验。

?

无论处在是什么样的状况,我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

考研是结果,考研也是过程。

?

我只是比别人晚了两年读研,并不是浪费了两年。我有真切的在体验这些过程,不论好坏我都有所领悟,这几年的经历让我更快地成长,也更加勇敢和自信。

?

于那些当下的我而言,考研可能是生活的全部寄托,但当拉开生命的长度,这其实就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小节点而已。因为为之付出了太多努力,理所当然期待一个好的结果。但无论结果如何,它都只能代表那个阶段,未来仍要继续努力前行。

?

“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先试着享受考研这个过程吧,你收获的那些被知识充沛的精神世界、锲而不舍的精神、强大的意志力会陪伴你走更远的路。

?

我在文章开头写到“请你慢慢阅读”。我邀请你读完这段故事,邀请你经历我的三年,感受你的生命在我的人生里流逝的那五分钟,这故事里的文字也许会陪你更久。

?

我尽量细致的叙述我的故事,因为你可能会在那些细枝末节的描述中看到你自己、在那些絮絮叨叨的语言里总结出适合你的方法、在那些如今被我轻描淡写的文字里找到勇气。

?

我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这段经历会在未来的许多年里一直给我力量。

?

希望我的故事也能鼓励你。

?

固执也好,执着也罢,我永远为自己鼓掌!!

祝,你也是!!????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