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16苏州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16苏州大学考研古代史历史答案)

2016苏州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卓越的长篇叙事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故名。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它取材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伊利亚特》由约1.5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战争第十年的故事。《奥德赛》由约1.2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伊大卡国王、远征特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在回国的路上历经艰险,在海上十年漂泊的奇遇。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不仅是古代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的作品,而且对研究古希腊早期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它保存了一些对于迈锡尼文明的模糊回忆,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社会情况。
2.种姓制度
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3.18世纪法国理性主义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创立的理性主义史学。主张用理性的原则对以往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用理性主义的尺度来批判过去的历史,认为历史应由哲学家来写。所著《论各族人民风尚与精神》,把历史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斥为成见、谬误、宗教狂,认为15世纪以前的历史不值得研究。这种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缺乏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的方法,因而是非历史主义的。
4.魏玛共和国
1919-1933年德国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共和国。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多数派与军人兴登堡妥协,于1919年2月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选举艾伯特为总统。同年7月通过《魏玛宪法》,正式宣告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希特勒掌权后,于1933年3月以法西斯手段停止实施《魏玛宪法》,共和国解体。
5.海权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提出的海军战略理论。他通过对17世纪中叶以来海上战争的考察,认为海洋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必须拥有优势的海上实力,并运用这一实力取得对海洋的控制权。他还认为控制海权和运用海权是海军的战略任务。该理论对世界各国的海军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1787年宪法《1787年联邦宪法》
美国宪法,也是近代西方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9月17日费城制宪会议上通过。宪法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以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实行总统制。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任期4年,有权任命部长、缔结条约,但须经国会同意,国会对总统、部长的渎职行为有权弹劾;国会是立法机关,由参、众两院组成,负责批准条约,制订税率立法。但总统对国会立法有否决权。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须经国会批准,任取终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以上三条旨在将立法、行政、司法之权分立,互相制约。宪法同时也带有明显的种族压迫条款,没有触动奴隶制。后增加了10项关于人权的补充条款,规定言论、出版、集会等权利。宪法对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很大作用,沿用至今。
7.逊尼派
伊斯兰教的正统派,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在宗教上,该派除了尊奉《古兰经》外,还按六部“圣训集”建立自己的学说。在政治上,它承认最初四代哈里发皆为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者。在倭马亚王朝时,逊尼派拥护当权派的统治,代表了叙利亚的阿拉伯贵族的利益。其后又反映了各个时期封建地主阶级当权集团的利益和愿望,得到历代哈里发及其政府的支持,发展较快。世界上的穆斯林多为逊尼派。
8.采邑制度
中世纪早期西欧的一种封建土地占有制。8世纪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宫相查理?马特首先实行。在此之前,墨洛温王朝赏赐贵族土地是不附有任何条件的,因而严重损害了中央权力。查理?马特为改变这种情况,采取一种附有条件的赏赐土地的办法。他把分封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为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封建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9.道奇计划
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为稳定和恢复日本财政经济而制订的一项方案。1949年,为稳定战后的日本经济,由美国占领军当局的财政顾问、美国底特律银行总裁道奇提出一项经济计划。该计划规定严格平衡政府预算,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将日元多汇率制改成单一汇率制,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锁定为1美元兑换360日元。该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资本渗透和控制日本经济,同时基本上制止了通货膨胀,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转机。
10.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及其各自的盟国之间除采取直接交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所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反苏反共演说,以及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提出的致国会的《国情咨文》,标志着美国“冷战”政策的开始。在政策实践中,它表现 为拼凑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煽动战争,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公然践踏国家间外交关系准则和国际法原则,等等。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
二、简答题
11.马略军事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一)内容。公元前107年,马略在平民的拥护下当选为执政官,出任朱古达战争中罗马军队的总指挥。并在后几年中连任执政官,率军作战。在此期间,为了增强罗马军事力量,取得战争胜利,马略实行了军事改革。主要内容为:
(1)以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原公民兵制按财产等级征兵编队,但有限的公民数量不能满足连年争战日益增大的征兵需要,募兵制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吸收无产者入伍。实行这一制度,使他很快征集到补充北非军团所需的新兵,大约有 5000?6000人。不过,马略采用募兵制后,公民兵制并未完全废除,在公元前1世纪,当招募志愿兵不能满足需要时,往往又强制征集公民参军。马略实行募兵制后,士兵除获得薪饷外,还可得到国家提供的武器给养,且供养不再在军饷中扣除。
(2)明确兵役期限。原公民兵制无兵役期限,公民临战从军,休战务农。马略明确规定了16年为募兵制期限,使士兵复员有期可望,缓解了征兵的难度。
(3)规定了军饷和复员优待制度

。凡军人都有规定的军饷。一般情况下,士兵一年发1200阿司,百人队长加倍,骑兵发三倍。明确和稳定的军饷标志着军队的职业化,军人从公民中分离出来。特别重要的是,规定了复员军人由国家分给一份土地体现安置和优待,极大地调动了应征入伍者的积极性。
(4)改革军队编制。为了加强军团的机动灵活性,马略在军团中推行联队制。 联队是介于军团和连队之间的组织,配有600名重装步兵,能够单独执行战术任务, 独立进行军事行动。每个军团有10个联队,每个联队辖3个连队(6个百人队)。联 队制军团的作战阵式仍保持三列队法。
(5)马略还统一军队的武器装备,重装步兵一律配备投枪和短剑,并改进了投枪构造和运载工具。此外,马略对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把当时角斗学校的训练方法引入军中,以提高士兵的战术技能。
经过军事改革和整顿,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大为提高。马略依靠改组的军队,于公元前105年胜利结束了朱古达战争。从公元前104年开始,马略用了4年时间,击退了侵入那尔旁高卢和意大利帕杜斯河流域的北方日耳曼人的两支部落——森布里人和条顿人,保卫了意大利北部边疆。
(二)意义。马略军事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次改革冲破旧的城邦制度的传统,改变了罗马以公民兵为基础的军事制度。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使得大批无业游民加入军队,部分地解决了小农破产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安定。通过广开兵源和提高军队战斗力,解决了当时罗马军队出现的问题,符合奴隶主阶级加强统治和进行对外战争的需要,进一步推动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发展。改革导致罗马军队社会成分的变化,使罗马军队由农民为骨干的公民兵变成了以无产者为主要来源的职业军队。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老兵分配份地的制度,也改变罗马土地问题的性质,即由破产农民要求恢复土地的斗争变为老兵争取份地的斗争。职业兵的出现改变了罗马共和国领导军队的局面,从而为军事将领实施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
12.斯大林时期经济体系的特征
1936年11月25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新宪法。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是:(1)管理方式上的中央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最高管理机构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部门的总管理局,以下是各加盟共和国专业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2)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下达严格的指令性计划。中央部门事无巨细地规定企业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甚至月度计划,对于中央的计划,企业必须执行。与指令性计划的特点相关联和相适应,行政命令手段成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管理方法。
13.一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
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一战后至二战: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但欧洲仍然是国际关系格局的中心,英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也是分赃和妥协的产物。从根本上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世界总体形势。其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国际关系矛盾重重。(1)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重重。《凡尔赛合约》是强加给德国的不平等条约,使德国埋下复仇的种子,造成世界局势的动荡,并最终引发了二战。(2)战胜国间矛盾重重。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内部矛盾,则以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瓜分和惩罚,英法争霸欧洲、英法联合反对美国干涉欧洲事务以及美英争夺世界霸权和美日争夺远东太平洋为主要特征。(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激烈。一战使得帝国主义势力遭到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4)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二)帝国主义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政 治经济不平衡的必然产物,一战又改变了各国的实力对比,俄罗斯、德意志、土耳其、奥匈四大帝国土崩瓦解,英、法、意等国经济衰退,政局动荡不安,德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美国则取代英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日本成为东亚霸主。在此形势下,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建立新秩序,调整它们在东西方的关系,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三、论述题
14.二战后日本经济复兴的原因
(一)战争对日本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战后的民主改革既改革了社会经济结构,也对社会生产关系做了局部调整,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由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日美垄断资本的结合,为战后日本摆脱经济困境、迅速恢复经济并实现高速增长的起步提供了关键的推动力。
(三)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这是日本战后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主要措施。
(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改造,重视和推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职工文化知识三方面的革新和改造同步进行,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可靠技术保障。
(五)确定“贸易立国”思想,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15.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国力衰退的原因
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同其他先进资本主义国 家相比,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英国国力衰退的原因包括:
(一)内因。“英国病”的生成和“自由精神”的负面影响:(1)英吉利民族的创新和进取精神逐渐消退。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西方。然而,曾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急先锋的英国人却几乎无动于衷,他们的眼光仍在盯着不断扩大的殖民地版图。美、德、法等国采用新技术而出现的日新月异现象,英国人似乎不屑一顾。结果,造成英国经济结构陈旧,机器老化,生产方法落后。(2)“绅士风度”开始 扭曲性地张扬。到19世纪后期,社会生活中的“绅士风度”开始扭曲,出现了一些不良特征:一是奢靡娱戏,玩物丧志;二是专注自身,无视他人;三是四平八稳,循规蹈矩。英国社会中开始弥漫着种种颓废的生活风气,最典型的是猎狐、赛马、打高尔夫球。(3)自由主义的负面作用。当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基本价值观被提出,必定引起统治层的混乱与反对,从而导致更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时也不能适应国际经济竞争。19世纪后期,德国、日本等运用国家力量组织生产要素,使经济成倍地增长;而奉行“自由”经济制度的英国则只能听任企业自生自灭,生产“自由”地调整。
(二)外因。国际势力的挑战和殖民帝国的体制性矛盾。(1)国际格局的变化和外部势力的挑战。当英国人沉浸于帝国的辉煌时,美国和德国等奋起直追,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2)英国对大陆外交政策的误区。英国地处海岛,但与欧洲大陆仅相隔33千米海峡。它在19世纪后期形成的对大陆的外交政策,即“光荣孤立”和“均势外交”,常被人们所称道。但实际上这两项政策往往过于考虑短期利益,最终却造成了不利后果。(3)殖民帝国的体制性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共有各类殖民地59块,348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3.2%;殖民地人口16亿,加上母邦居民,超过了当时世界人口的1/4.但这一庞大殖民帝国包含着多种隐性和公开的体制性矛盾无法消解。
16.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发展趋势及派别
(一)发展趋势。随着当代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文化思潮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其发展趋势归纳起来包括:由西方中心论走向非西方文化觉醒,由文化冲突走向文化共生,由霸权主义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由消费文化走向民族文化,由战争文化走向和平文化,将是当今西方主流文化思想的发展趋势;注重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二)当代西方社会的三大文化思潮:
(1)大众文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景观之一是大众文化思潮的兴起和流行。所谓大众文化,是同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亦即知识分子文化)相区别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两大潮流,二者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但是,当代的大众文化的势力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甚至有压倒精英文化的趋势。
(2)网络文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网络不仅进入了社会经济领域,从而推动了生产、消费的经济活动的变革,而且网络也已进入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使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的时代。网络文化具有共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文化有了一种更新的文化存在和文化活动的方式。
(3)后现代文化: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出现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的趋势,诞生了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国,70年代盛行于西方发 达工业社会,至今仍风靡整个西方社会,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之一。后现代文化是反抗性的文化。后现代主义潮流是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反抗,是对现代性的反抗。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不仅影响到当代的哲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领域,也影响到当代的小说、诗歌、戏剧、音乐、美术等文艺领域,甚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
2016苏州大学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卓越的长篇叙事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故名。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它取材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伊利亚特》由约1.5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战争第十年的故事。《奥德赛》由约1.2万行诗句组成,包括24篇,描写伊大卡国王、远征特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在回国的路上历经艰险,在海上十年漂泊的奇遇。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不仅是古代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的作品,而且对研究古希腊早期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它保存了一些对于迈锡尼文明的模糊回忆,更为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社会情况。
2.种姓制度
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3.18世纪法国理性主义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创立的理性主义史学。主张用理性的原则对以往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用理性主义的尺度来批判过去的历史,认为历史应由哲学家来写。所著《论各族人民风尚与精神》,把历史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斥为成见、谬误、宗教狂,认为15世纪以前的历史不值得研究。这种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缺乏对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的方法,因而是非历史主义的。
4.魏玛共和国
1919-1933年德国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共和国。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多数派与军人兴登堡妥协,于1919年2月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选举艾伯特为总统。同年7月通过《魏玛宪法》,正式宣告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希特勒掌权后,于1933年3月以法西斯手段停止实施《魏玛宪法》,共和国解体。
5.海权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提出的海军战略理论。他通过对17世纪中叶以来海上战争的考察,认为海洋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以贸易立国的国家必须拥有优势的海上实力,并运用这一实力取得对海洋的控制权。他还认为控制海权和运用海权是海军的战略任务。该理论对世界各国的海军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6.1787年宪法《1787年联邦宪法》
美国宪法,也是近代西方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9月17日费城制宪会议上通过。宪法以三权分立为基本原则。以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实行总统制。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任期4年,有权任命部长、缔结条约,但须经国会同意,国会对总统、部长的渎职行为有权弹劾;国会是立法机关,由参、众两院组成,负责批准条约,制订税率立法。但总统对国会立法有否决权。司法权属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须经国会批准,任取终身,有解释宪法的权力。以上三条旨在将立法、行政、司法之权分立,互相制约。宪法同时也带有明显的种族压迫条款,没有触动奴隶制。后增加了10项关于人权的补充条款,规定言论、出版、集会等权利。宪法对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很大作用,沿用至今。
7.逊尼派
伊斯兰教的正统派,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在宗教上,该派除了尊奉《古兰经》外,还按六部“圣训集”建立自己的学说。在政治上,它承认最初四代哈里发皆为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者。在倭马亚王朝时,逊尼派拥护当权派的统治,代表了叙利亚的阿拉伯贵族的利益。其后又反映了各个时期封建地主阶级当权集团的利益和愿望,得到历代哈里发及其政府的支持,发展较快。世界上的穆斯林多为逊尼派。
8.采邑制度
中世纪早期西欧的一种封建土地占有制。8世纪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宫相查理?马特首先实行。在此之前,墨洛温王朝赏赐贵族土地是不附有任何条件的,因而严重损害了中央权力。查理?马特为改变这种情况,采取一种附有条件的赏赐土地的办法。他把分封给贵族、骑士、教会的土地称为采邑;领地不能世袭,死后归还国家;受封采邑者要为国王服兵役。采邑制的实行,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以及以中小封建主为基础的骑兵制度,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9.道奇计划
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为稳定和恢复日本财政经济而制订的一项方案。1949年,为稳定战后的日本经济,由美国占领军当局的财政顾问、美国底特律银行总裁道奇提出一项经济计划。该计划规定严格平衡政府预算,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将日元多汇率制改成单一汇率制,将美元与日元的汇率锁定为1美元兑换360日元。该计划的实施有利于美国资本渗透和控制日本经济,同时基本上制止了通货膨胀,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转机。
10.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及其各自的盟国之间除采取直接交战方式之外的全面对抗。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所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反苏反共演说,以及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提出的致国会的《国情咨文》,标志着美国“冷战”政策的开始。在政策实践中,它表现 为拼凑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煽动战争,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公然践踏国家间外交关系准则和国际法原则,等等。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
二、简答题
11.马略军事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一)内容。公元前107年,马略在平民的拥护下当选为执政官,出任朱古达战争中罗马军队的总指挥。并在后几年中连任执政官,率军作战。在此期间,为了增强罗马军事力量,取得战争胜利,马略实行了军事改革。主要内容为:
(1)以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原公民兵制按财产等级征兵编队,但有限的公民数量不能满足连年争战日益增大的征兵需要,募兵制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吸收无产者入伍。实行这一制度,使他很快征集到补充北非军团所需的新兵,大约有 5000?6000人。不过,马略采用募兵制后,公民兵制并未完全废除,在公元前1世纪,当招募志愿兵不能满足需要时,往往又强制征集公民参军。马略实行募兵制后,士兵除获得薪饷外,还可得到国家提供的武器给养,且供养不再在军饷中扣除。
(2)明确兵役期限。原公民兵制无兵役期限,公民临战从军,休战务农。马略明确规定了16年为募兵制期限,使士兵复员有期可望,缓解了征兵的难度。
(3)规定了军饷和复员优待制度。凡军人都有规定的军饷。一般情况下,士兵一年发1200阿司,百人队长加倍,骑兵发三倍。明确和稳定的军饷标志着军队的职业化,军人从公民中分离出来。特别重要的是,规定了复员军人由国家分给一份土地体现安置和优待,极大地调动了应征入伍者的积极性。
(4)改革军队编制。为了加强军团的机动灵活性,马略在军团中推行联队制。 联队是介于军团和连队之间的组织,配有600名重装步兵,能够单独执行战术任务, 独立进行军事行动。每个军团有10个联队,每个联队辖3个连队(6个百人队)。联 队制军团的作战阵式仍保持三列队法。
(5)马略还统一军队的武器装备,重装步兵一律配备投枪和短剑,并改进了投枪构造和运载工具。此外,马略对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把当时角斗学校的训练方法引入军中,以提高士兵的战术技能。
经过军事改革和整顿,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大为提高。马略依靠改组的军队,于公元前105年胜利结束了朱古达战争。从公元前104年开始,马略用了4年时间,击退了侵入那尔旁高卢和意大利帕杜斯河流域的北方日耳曼人的两支部落——森布里人和条顿人,保卫了意大利北部边疆。
(二)意义。马略军事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次改革冲破旧的城邦制度的传统,改变了罗马以公民兵为基础的军事制度。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使得大批无业游民加入军队,部分地解决了小农破产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安定。通过广开兵源和提高军队战斗力,解决了当时罗马军队出现的问题,符合奴隶主阶级加强统治和进行对外战争的需要,进一步推动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发展。改革导致罗马军队社会成分的变化,使罗马军队由农民为骨干的公民兵变成了以无产者为主要来源的职业军队。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老兵分配份地的制度,也改变罗马土地问题的性质,即由破产农民要求恢复土地的斗争变为老兵争取份地的斗争。职业兵的出现改变了罗马共和国领导军队的局面,从而为军事将领实施独裁统治奠定了基础。
12.斯大林时期经济体系的特征
1936年11月25日,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大会讨论和通过了新宪法。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苏联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是:(1)管理方式上的中央绝对的集中统一管理。最高管理机构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设各部门的总管理局,以下是各加盟共和国专业部门和各行业的企业。(2)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下达严格的指令性计划。中央部门事无巨细地规定企业的年度计划、季度计划甚至月度计划,对于中央的计划,企业必须执行。与指令性计划的特点相关联和相适应,行政命令手段成为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主要管理方法。
13.一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
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欧洲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一战后至二战: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但欧洲仍然是国际关系格局的中心,英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它的建立是战后初期战胜国列强实力对比较量的结果,也是分赃和妥协的产物。从根本上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世界总体形势。其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国际关系矛盾重重。(1)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重重。《凡尔赛合约》是强加给德国的不平等条约,使德国埋下复仇的种子,造成世界局势的动荡,并最终引发了二战。(2)战胜国间矛盾重重。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内部矛盾,则以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瓜分和惩罚,英法争霸欧洲、英法联合反对美国干涉欧洲事务以及美英争夺世界霸权和美日争夺远东太平洋为主要特征。(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激烈。一战使得帝国主义势力遭到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4)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二)帝国主义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政 治经济不平衡的必然产物,一战又改变了各国的实力对比,俄罗斯、德意志、土耳其、奥匈四大帝国土崩瓦解,英、法、意等国经济衰退,政局动荡不安,德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美国则取代英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日本成为东亚霸主。在此形势下,战后初期,帝国主义战胜国为建立新秩序,调整它们在东西方的关系,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三、论述题
14.二战后日本经济复兴的原因
(一)战争对日本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战后的民主改革既改革了社会经济结构,也对社会生产关系做了局部调整,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以及由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日美垄断资本的结合,为战后日本摆脱经济困境、迅速恢复经济并实现高速增长的起步提供了关键的推动力。
(三)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这是日本战后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主要措施。
(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革新和改造,重视和推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式和职工文化知识三方面的革新和改造同步进行,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可靠技术保障。
(五)确定“贸易立国”思想,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15.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国力衰退的原因
进入20世纪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同其他先进资本主义国 家相比,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英国国力衰退的原因包括:
(一)内因。“英国病”的生成和“自由精神”的负面影响:(1)英吉利民族的创新和进取精神逐渐消退。19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西方。然而,曾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急先锋的英国人却几乎无动于衷,他们的眼光仍在盯着不断扩大的殖民地版图。美、德、法等国采用新技术而出现的日新月异现象,英国人似乎不屑一顾。结果,造成英国经济结构陈旧,机器老化,生产方法落后。(2)“绅士风度”开始 扭曲性地张扬。到19世纪后期,社会生活中的“绅士风度”开始扭曲,出现了一些不良特征:一是奢靡娱戏,玩物丧志;二是专注自身,无视他人;三是四平八稳,循规蹈矩。英国社会中开始弥漫着种种颓废的生活风气,最典型的是猎狐、赛马、打高尔夫球。(3)自由主义的负面作用。当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基本价值观被提出,必定引起统治层的混乱与反对,从而导致更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时也不能适应国际经济竞争。19世纪后期,德国、日本等运用国家力量组织生产要素,使经济成倍地增长;而奉行“自由”经济制度的英国则只能听任企业自生自灭,生产“自由”地调整。
(二)外因。国际势力的挑战和殖民帝国的体制性矛盾。(1)国际格局的变化和外部势力的挑战。当英国人沉浸于帝国的辉煌时,美国和德国等奋起直追,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2)英国对大陆外交政策的误区。英国地处海岛,但与欧洲大陆仅相隔33千米海峡。它在19世纪后期形成的对大陆的外交政策,即“光荣孤立”和“均势外交”,常被人们所称道。但实际上这两项政策往往过于考虑短期利益,最终却造成了不利后果。(3)殖民帝国的体制性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共有各类殖民地59块,348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3.2%;殖民地人口16亿,加上母邦居民,超过了当时世界人口的1/4.但这一庞大殖民帝国包含着多种隐性和公开的体制性矛盾无法消解。
16.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发展趋势及派别
(一)发展趋势。随着当代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文化思潮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其发展趋势归纳起来包括:由西方中心论走向非西方文化觉醒,由文化冲突走向文化共生,由霸权主义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由消费文化走向民族文化,由战争文化走向和平文化,将是当今西方主流文化思想的发展趋势;注重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二)当代西方社会的三大文化思潮:
(1)大众文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景观之一是大众文化思潮的兴起和流行。所谓大众文化,是同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亦即知识分子文化)相区别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两大潮流,二者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但是,当代的大众文化的势力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甚至有压倒精英文化的趋势。
(2)网络文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时代,网络不仅进入了社会经济领域,从而推动了生产、消费的经济活动的变革,而且网络也已进入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使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的时代。网络文化具有共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文化有了一种更新的文化存在和文化活动的方式。
(3)后现代文化: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出现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的趋势,诞生了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国,70年代盛行于西方发 达工业社会,至今仍风靡整个西方社会,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之一。后现代文化是反抗性的文化。后现代主义潮流是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反抗,是对现代性的反抗。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不仅影响到当代的哲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领域,也影响到当代的小说、诗歌、戏剧、音乐、美术等文艺领域,甚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