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第2版)考研真题整理

??答:克里米亚战争,又称“克里木战争”,是1853年~1856年俄国与英法土联军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索是巴勒斯坦“圣地”问题。结果俄国惨败,于1856年3月签订《巴黎和约》。

(1)背景

①19世纪前期,土耳其帝国日趋衰落,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英法俄等列强都想控制这一地区。其中俄国野心最大,因而与英法发生了尖锐的矛盾。1841年

,英法召开会议,缔结了有关土耳其境内两个海峡的国际条约,剥夺了俄国军舰通过海峡的权利。

②在1848~1849年革命中,俄国帮助奥地利镇压了匈牙利革命,国际地位因此得到提高。俄国决定利用这一有利的国际环境,恢复自己在土耳其丧失的地位。同时,俄国国内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沙皇专制制度面临覆灭的危险。为了转嫁国内危机,进行对外战争是唯一的出路。

③这一时期,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高涨,英法资产阶级加紧争夺国外市场,它们都渴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土耳其的市场,因此对俄国侵略土耳其的野心都很不安。为了对付俄国,英法都积极“援助”土耳其。土耳其愈益靠近英法。

(2)过程

①1853年1月,沙皇尼古拉一世提出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东正教臣民由俄国来“保护”。沙皇此举力图把奥斯曼帝国变成俄国的保护国,进而独占黑海,打通进入地中海的通道。英法自然不能容忍俄国这一做法,于是,土耳其、英国、法国、撒丁王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开始。

②1853年10月,俄土两军都在进行战略机动,以求在多瑙河下游取得对于对手的有利态势。由于多瑙河下游对于俄土两军来说补给都相当不便,两军对峙,转向争夺黑海海峡控制权。1853年11月,俄国海军在黑海海峡争夺战中取胜,土耳其海军战败投降。

③1854年,英军在土耳其登陆,4月20日,普奥两国宣布中立,并秘密结为防御同盟,神圣同盟失灵。6月,俄军在进攻斯里查要塞时大败。拿破仑三世加入英军一方。

④1854年~1856年,英法土三国联军在战争中屡次大败俄军。最终俄国彻底失败。1856年3月,战争双方签订了《巴黎和约》,克里米亚战争结束。

(3)影响

①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它也是欧洲在拿破仑帝国崩溃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

②战争的失败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下降,也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通过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意识到了自身的落后,推动了俄国对农奴制与军事制度的改革。

③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2简述“西学东渐”及其对近代中日

历史的影响。[南开大学2015年研]

答:“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东方传播、扩大影响的过程。“西学东渐”在中日两国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对两国分别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中日的“西学东渐”

①中国的“西学东渐”

严格说来,中国的西学东渐早于日本。早在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西方的水利、天文等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士大夫中有影响。“西学东渐”的发展和高潮则在鸦片战争后,19世纪中期,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指导下,封建地主阶级领导了“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下,维新运动爆发,维新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建立君主立宪整体;20世纪初,西方科学思想和民主思想引入国内,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发轫。

②日本的“西学东渐”

自16世纪中叶起,葡、西、荷等西欧列强先后来日本传教、贸易。为禁止天主教传播,防止商人富豪与幕府对立,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时起,于1633~1639年先后发布5次锁国令。1692年,江户幕府为禁止基督教的传入而在长崎设置书物改役一职,由长崎圣堂的儒者向井家族兼任。书物改役专门负责审查自长崎港输入的书籍,一旦发现宣扬基督教的书籍或有关记事,即刻进行禁止或消除。禁书制度实施后,大量被视为不含“邪教”的书籍(其中不乏汉译洋书)仍畅通无阻,输入日本。由于这些西方书籍最早是荷兰人传入,所以被称为“兰学”。特别是在德川吉宗解除除基督教书之外的洋书及汉译洋书的输入禁令后,许多与西方自然科学有关的洋书和汉译书籍蜂拥而至,如《西洋新法历书》《灵台仪象志》《职方外记》《天学初函》《几何原本》等,德川吉宗还提倡研究经世济民上的实学,实学成为幕府和诸藩殖产兴业、加强封建制度的有力手段。随之学术研究群体也不断壮大,为近世实学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54年美国海军军官培里率舰叩关,国门被打开,以学习西方资产阶级近代科学,反对封建思想,推翻幕府统治为目的的“兰学”更加繁盛。在日本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西学东渐”对近代中日历史的影响

①“西学东渐”对中国的影响

在“西学东渐”指引下,鉴于清政府统治现状,中国有识之士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运动;民国时期,知识分子深感只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的不足,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这三次规模较大的运动在技术、制度、思想三个层面上步步深入地向西方学习,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一是因中国封建统治根深蒂固,二是因中国受西方侵略程度较深。

②“西学东渐”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的“兰学”在倒幕运动初期和明治维新时期,为日本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究其原因,日本的封建统治并不像中国那么根深蒂固,日本统治者西化决心强,保证了西化政策的贯彻实施,还由于西方侵略者目光主要在中国、印度等,日本面临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所以日本能摆脱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19世纪欧美国家政治趋势。[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改革

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都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长。欧美主要国家通过不同的形式都进行了改革,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英国进行了1832年、1847年两次议会改革,降低选举财产资格限制,改革选区和席位分配,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话语权,英国在其影响下也逐渐转向自由主义政策。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德国和意大利通过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俄国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法国国内政局变动较大,最终确立了多党制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2)19世纪末欧美国家的政治变化

①行政权力加强。英美等国进一步加强了内阁和总统府的权力,议会权力收缩。

②强化国家机器。19世纪末,欧美主要国家完善了地方行政机构,强化了军事镇压机构,国家机器进一步强化。

③完善政府结构。19世纪后期,英美两国都实现了文官制度的改革,其目的是整治腐败的吏治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④改进代议制。政治民主一步一步扩大,部分欧洲国家实现了普选权。

⑤政党政治确立。英美确立了两党制,法国确立了多党制,政党政治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也有利于人民利用两党制实现自己的某些意愿。

⑥宪政在地域上得到扩展。对稳定政治局势,巩固资本主义秩序起了重要作用。

4简述1853~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实行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北京大学2013年研]

答:1857年~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给英国殖民者以沉痛打击,英国不得不对印度的殖民政策做出一定改革。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如下:

(1)改革内容

①《改善印度管理法》

1858年8月,英国国会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东印度公司,由维多利亚女王直接统治,内阁中设立了印度事务部,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东印度公司的全部职责;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代表女王实施管理;11月,女王颁发诏书表示“尊重当地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不干涉臣民中任何人的宗教信仰或崇拜”。1877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加冕为印度帝国皇帝,印度总督为副王。自此,莫卧儿王朝结束,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1911年,印度帝国的首都由加尔各答迁往德里。

②对英属印度的直接统治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又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下的土邦在英国的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约占整个印度总面积的五分之二,甚至有些省里也有土邦。总之,印度虽然是一个由英国统治的庞大殖民帝国,可是,印度其实是分为英属印度和土邦印度两部分,造成了奇特的国中之国现象。

(2)改革影响

①英属印度的改革加强了英国对印度的统治,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这一殖民地,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原料产地和广阔的商品倾销市场,进一步促进了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发展也加快了英国的民主改革进程。

②对印度来说,英国的直接统治加重了印度的民族灾难,然而,英国的直接统治还带来了启蒙思想,加快了启蒙思想在印度的传播,19世纪后半期,在孟买出现了印度民族主义启蒙运动的另一学派—印度国民经济学派,从理论上抗议英国的殖民统治。

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对联集锦》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