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18考研备考之北大行管2008年真题及答案详解-京研教育.txt(2018年考研国家线分数线)

原标题:2018考研备考之北大行管2008年真题及答案详解-京研教育

2018考研备考之 北大行管2008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第二套)

【京研教育首发】

行政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管理中的管理通常是指政府(行政)运用依法获授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并在法律原则规定的范围内运用行政裁量权,以行政效率和社会效益为基本考虑标准,处理公共行政事务的过程和活动。通过合法、规范、民主、进取而有创造性,合理、务实、灵活鉴定而有效的公共管理方式、方法的选择,执行或实施国家宏观公共政策,是政府公共管理的主要问题。在实行民主体制的国家,提供广泛而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基本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之一。

2、职能性人力资源管理,简称为职能人力资源管理,即根据组织的任务目标按照既定的人力资源管理配置职能进行的管理活动,其特点在于它的规范性、专业性与从属性。这种人力资源管理要求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从属于既定的管理目标与职能,缺乏灵活性、前瞻性与系统性。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缺乏战略性的考虑,是一种职能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良表现。

3、行政控制指行政领导者运用一定的控制手段,按照目标规范衡量行政决策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和调节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实现行政目标的活动。行政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确定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止偏差三个步骤。行政控制的类型,可根据控制的用法、控制的时间或控制的重点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划分。这里我们将其分为三大类,即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成果控制。行政控制的方式大致有上下对立的控制方式和上下协调的控制方式两种。行政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工作指导、工作考核、报告、汇报制度、视察、调查。

4、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就工作目标与如何达到工作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包括制定绩效指标与计划、进行绩效考评和进行绩效反馈与辅导。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绩效管理是包含了绩效考评内容在内的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过程。绩效考评相对于管理者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手段,而绩效管理就是管理本身。

5、依法行政的一般性解释是:在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格局中,公共行政权力主体即狭义的政府,应当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行为。至于对法的解释则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但法的规范性或约束性作用始终是依法行政的核心概念,换言之,“为政遵循法律,不以私意兴作”一直是依法行政的精髓所在。

(1)依法行政缘起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这一时期依法行政的释义严格限定为:一切政府公共行政行为,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

(2)依法行政形成于资产阶级完全控制国家权力,并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之后。此时依法行政的概念也开始宽泛化:依法行政的严格意义在于,凡行政机关限制人民的权利或使人民承担义务时,必须有法律的依据,此外可由行政机关自由决定,即关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保留”。

(3)依法行政发展于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之时并延续至今。其释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泛化:只要不违反法律范围,行政机关就可以自由决定,而不是行政机关的一举一动都需要法律的依据。

6、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管理与开发中逐步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行为习惯与精神风貌等。它一般包括四个层面,即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定层面与精神层面,对应这四个层面存在四种文化,即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与深层的精神文化。

二、简答

1、国家预算的原则是指在选择预算形式和编制预算是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预算原则是通过制定国家预算法来体现的。迄今为止,影响较大并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国家预算预算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

(1)公开性。国家预算以及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之于众,让纳税人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纳税人的监督执行。

(2)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依据充分真实的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免出现因收入数不落实而支出无法执行,或者人为地缩小支出预算,致使实际上无法执行而需要临时追加支出的情况。

(3)完整性。国家预算所列示的各项收入和支出项目和数额,应当包括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项目和金额。

(4)统一性。这是指无论是中央政府预算,还是地方政府预算,都必须纳入国家预算。

(5)年度性。指国家预算必须按照预算年度来编制。

2、招聘的渠道大致有: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洽谈会,传统媒体,网上招聘,校园招聘,员工推荐,人才猎取。

(1)人才交流中心。通过这种途径选择人员,有针对性强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对于如计算机、通讯等热门人才或高级人才效果不太理想。

(2)招聘洽谈会

。洽谈会由于应聘者集中,企业的选择余地较大,但招聘高级人才还是较为困难。

(3)传统媒体。在报纸、电视中刊登招聘广告费用较大,但容易体现出公司形象。

(4)网上招聘。它具有费用低、覆盖面广、时间周期长、联系方面快捷等优点。但目前仅限于有上网条件的大型企业、外资/合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计算机、通讯领域人才、中高级人才等。

(5)校园招聘。对于应届生和暑假临时工的招聘可以在校园直接进行。方式主要有招聘张贴、招聘讲座和毕分办推荐三种。

(6)员工推荐。对于招聘专业人才比较有效。

(7)人才猎取。对于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的招聘,人才猎取是比较有效的。

3、行政伦理的涵义,体现了行政伦理在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责任和公共价值等方面的质的规定性。

(1)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公私利益关系的观念体系。从本质上讲,行政伦理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公共利益观念,这种观念的出现时公共权力产生与发展的结果。维护公共利益是行政管理最根本的伦理要求。

(2)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权力义务关系的规范体系。行政伦理作为公私利益的观念体系,它是由众多的要素组成的。其中,权利义务关系是最根本的。

(3)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政府管理的价值体系。它包括如下若干层次:即公务员的个人道德、行政管理的职业道德、行政机构的组织伦理及行政过程中的政策伦理等方面。

(4)行政伦理是关于行政管理职业规范的范畴体系。从体系性角度分析,行政伦理是包括行政理想、行政态度、行政责任、行政纪律、行政良心、行政荣誉、行政作风等七个主要范畴的行政道德范畴体系。

(5)行政伦理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内在约束机制。行政伦理作为一种约束机制,它不仅可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作为一种观念力量,可以提高行政权力的合法性。

(6)行政伦理是一种特定的行政文化层面。行政主体持续的道德积累可以形成一种伦理风尚,也可以造就一种行政文化。从发展的眼光看,行政伦理既是以特定的行政文化为基础的,同时又是行政文化的重要层面之一。

综上所述,特定的利益关系原则是行政伦理的本质所在,特定的权力义务关系是行政伦理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特定的主体性价值是其基本结构,特定的范畴构成其基本体系,特定的约束机制是其基本功能,特定的文化内涵又反映了行政伦理发展的基本机制。

4、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被认为是激励目的理论,激励的目的是要改造和修正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状态。主要包括:强化理论、挫折理论。

(1)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这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于1956年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在运用强化理论时,要注意因人而异,按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

(2)挫折理论。挫折理论就是研究挫折后的心理、行为反应的理论。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类。要 助遭受挫折者战胜挫折,克服因挫折而带来的消极后果。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提高员工个体的挫折容忍力;二, 助受挫折者分析挫折的原因;三,采取宽容的态度,理解和关心受挫折的员工;四,采取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

三、论述及案例分析

1、

人力资源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以被管理者运用以产生经济效益和实现管理目标的体力、智力与心理等人力因素的总和及其形成基础,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与品性素质等。人力资源,通过管理,对其他资源具有弥补作用、放大作用、驱动作用、活化作用与整合作用,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在组织因素结构中具有统领作用。相应的人力资源建设在整个组织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进行人力资源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

笔者认为,进行人力资源建设,需以组织的长远发展为指规,从各方面的实际出发,采取科学的战略、战术与方法、技术科学构建。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措施。

(1)大力推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即组织为能够实现目标采取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组织上下全体员工包括组织高层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线经理以及普通员工应共同积极参与组织总体战略的制定、实施,来获取组织竞争优势,提升组织绩效,服务组织战略。

(2)科学进行人力资源开发。通过培训、职业开发、组织开发等多种形式,促进员工与组织共同成长,提高组织绩效,进而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共过程中应考虑到系统性,保持内部与外部的一致。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哲学。其次,开展积极主动地组织学习。第三,进行立体多维的职业开发。

(3)系统进行人力资源规划,适应环境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动态性,预测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并制定必要的计划和措施,确保有适当的适当人员适时适地担当适当工作的一个过程,同时也使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得到充分的发展。包括如下步骤:审视组织的使命,审视组织的环境,设定人力资源战略的目标,具体提出一系列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

(4)加强组织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首先,从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三个方面开展培训的需求分析。其次,合理确定培训的类型与方法。再次,开展培训效果的评估。

(5)开展绩效考评与管理。绩效考评与管理为各项人力资源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必须对员工绩效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员工的绩效目标与组织战略保持高度一致。

2、

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一份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此后,治理理念为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吸纳和引入,并被不断丰富。治理,按照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俞可平将善治的标准概括为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性、回应性、有效性等六个方面。这种新的政治治理模式为中国当代政治发展以及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治理理论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理论

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它特别地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治理理论既是对社会科学传统范式的一种反思,亦是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一种反映。

其主要理论体现在如下方面:

(1)重视社会管理力量多元化。治理理论强调(处于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第三领域及其相应的第三部门管理社会的必要性。政府与第三部门或志愿性的机构分别致力于种种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解决,在负责维持秩序、参加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与调节等方面发挥作用,承担传统上属于政府的一些责任和职能。

(2)重新定位政府角色。治理理论认为,在新的社会治理结构中,政府充当元治理的角色,应当被视为“同辈中的长者”,承担指导责任和确立行为准则的责任。但它不具有最高绝对权威。

(3)倡导网络管理体系。网络管理体系即治理的社会。共识、共治、共享是这个网络管理体系的明显的特征,市场原则、公共利益、社会认同之上的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公共结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结合等广泛的合作,是这个网络管理体系的基本路径。

(二)治理理论的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治理理论最初是由西方学者根据西方的社会政治现实提出的,正如公共行政大师罗伯特·达尔在《行政学的三个问题》中所言:“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念,不能够立即予以普遍化或被运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个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应该认识到,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应用这一理论时,必须从国情出发,防止盲目地照抄照搬。首先,我国的民主政治基础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仍然存在权力过分集中和角色错位的问题,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将政府视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中心,习惯于自上而下的集权方式,较少采取合作、互动的方式。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缺少透明性和回应性,责任不明,法律和其他监督体制很难对其产生有效的制约。因此,我国的民主政治基础比较薄弱,这与治理理论中对政府的要求相去甚远。其次,在现当代的中国,公民社会尚不成熟。治理理论所体现的参与和合作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而是政府和公民社会各以主体身份而存在的合作与对话机制和模式。这种公民社会组织无法真正实现与政府之间的平等合作或博弈,更不用说实现一种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

再次,法治行政的缺失和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仍会长期存在。法治是善治的基本要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程序,就没有善治,因此治理必须与法治相结合。另外,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属于一种依附型的政治文化,受其影响,我国公民普遍存在一种官本位思想,习惯于政府为其做主,即使在其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他们仍然较多地采取一种忍让的态度。在这种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公民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权利,更谈不上积极地参政议政,没有真正具备公民这一资格条件,就无法形成公民社会,而所谓的治理也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三)中国建设新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行政管理制度、公民社会的发展状况与治理理论尚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走向治理和善治,建设新型政府必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我国就不能借鉴和引进治理模式。首先,治理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理论 共与私人、国家与市场的两分法,具有更为广阔的实用性及涵盖性,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传统政治对意识形态的偏好而具有相对的价值中立性,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解释力。另一方面,虽然它本身来自于现实西方乃至各国政府部分职能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但在实践方面却有极强的亲和力和适应力。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审慎地借鉴这一理论,针对中国的实际,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造就一种新的行政观,即政府行政指向的人民性和人本主义、行政管理的人格化、行政过程的效率化、行政结果的绩效化;其次在行政体制方面,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服务型的公共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划分实现制度化,实现政务的公开和透明;第三,在治理方式方面,确立公共服务的标准,搞好服务流程的再造,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整合信息资源,推进电子政务,减少办事环节,降低服务成本。(2)积极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我国历来具有强政府、弱社会的传统,必须在坚持“有限政府”的基本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强社会”,培植和完善独立性强的公民社会组织,目前须大力发展各种社会中介组织。中介组织作为经济运行的协调者,行业企业的服务者,公共政策的建议者,社会利益的维护者,对于构建政府与市场的良好关系,促进经济高速运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加强综合治理,推进依法行政。法律是公共管理的最高准则,法治的最终目标在于保护公民的自由、平等以及其他基本政治权利。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关键和难点,不仅是现代政府管理方式的一项重大变革,而且是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不仅是一场深刻的行政观念更新,而且是行政管理制度革新。要缔造一个现代的法治政府,首先要树立法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其次要加强立法,健全行政法律体系,加强行政法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与国际规则接轨;第三要严格执法,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应加快制定行政监督法,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3、

“彼得原理”由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于1960年首次公开发表,1969年在《彼得原理》一书中提出。该文以剖析人性的弱点为出发点,揭示了广泛存在于社会组织中的痼疾——不称职。“彼得原理”的公式是:“在层级组织中,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彼得原理的推论结果是:每个职位终将由不能尽职的不胜任的员工所占据。”这是因为,由于层级组织的结构性特征,无论一个人有多少聪明才智,又多么勤奋努力,总会有不能胜任的职位,而晋升是必然的,一直到不能胜任为止,更何况还存在许许多多不良组织病象。

如何看待晋升的问题,彼得的对策是:对于个人,他给自己提出一个座右铭:“身为人类家庭中的一个优秀成员,我发誓要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并透过语言或行动实践我的主张,我发誓我个人的一举一动或所有决定,都将朝着提高生活品质的目标迈进,而不是向上攀升到自己无法胜任的地位。”对于组织,彼得主张要为个人提供创造性的工作,使组织环境能给员工提供以使之愿意在胜任的职位上的条件。

综合相关学科知识,笔者认为克服彼得原理中的“升官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1)要完善公务员绩效考评与管理机制。由于公共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必须建立适合公共部门的绩效衡量指标,即公务员的晋升要注重其工作绩效,而不能单单强调工作经验和年资的积累,要全面考察公务员的综合素质,并主要根据公务员的工作能力晋升人员。为更高领导岗位配备的不仅仅是有经验、有资历的人员,还应该有相当部分是拥有较强工作能力、取得突出成绩的年轻公务员,只有这样,才是科学合理地利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2)在公务员晋升方式上,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快速升迁补充机制。快速升迁机制是近年来一些国家政府为适应环境变化迅速,在公务员管理方面强调创新和应变能力而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已有文官制度的补充而出现的。它的基本精神是在公务员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创造必要的条件缩短公务员晋升的时间和层级,为那些优秀公务员提供历练的计划,以期达到高级公务员工作要求标准,促进年轻人职业生涯发展。这种快速升迁制度可以为特别优秀的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避免人力资源闲置的不合理。同时,也可以对优秀的年轻人才提供有效地激励。

(3)实行宽带薪酬体系。“宽带薪酬体系”就是在组织内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代替原有的数量较多的工资级别的跨度范围,将原来十几甚至二十几、三十几个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取消原来由于工资级别带来的工作间明显的等级差别,实行薪酬扁平化。在政府系统中许多人把晋升看作是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但是由于职位的限制,晋升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得到的机会,这样往往造成许多人的不满。在政府部门实行宽带薪酬体系,可以激励各个层次的公务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区。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在各个层次的工作岗位中留住有服务意识的工作人员。这一薪酬体系对那些不大适合晋升,而适合留在本职工作岗位的各级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更有效果。

(4)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公务员服务意识。美国学者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生活的主体是公民而不再是“掌舵”的公共行政人员,对提出了“服务,而不是掌舵”的新概念,主张公务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培训,提升公务员服务意识。第一,“民本”意识。即公务员应该“把公民的需要和价值放在决策和行动的首要位置上”,“必须更加关注市民的需要和利益,并对这些需要和利益作出回应”。第二,必须强化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努力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积极通过授权并不断强化公民在民主治理中的作用来促进公民互动并且倾听他们的声音,努力做到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中,坚持法律、坚持道德、坚持正义。第三,促进公共利益表达与实现的意识。公务员在促进公民界定公共利益和按照公共利益行事时应该扮演一种积极主动地角色,努力促进公共利益的表达,鼓励公民关注更大的社区,而且努力与公民一起发现和明确地表达一种大众的利益或共同的利益,促进政府去追求那种利益。

综合二

一、发展管理

1、(超纲题目)

核心竞争力理论专家、美国学者哈默尔认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正是企业的专有知识使核心能力表现得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认为,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关键领域建立的独特竞争优势。尽管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论述不完全一致,以下几点则是共同的:首先,强调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绝对重要性;其次,强调核心竞争力的惟一性和不可模仿性;第三,主张将公司的重要资源和优势资源用于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他们描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几乎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第五,他们认为核心能力的构建只能存在于企业内部,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现实及理论缺陷:

从现实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有其自身致命的缺陷;首先,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其次,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面对现状,合理的解释是:核心竞争力理论也不是万能的。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竞争环境的变化,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理论缺陷也逐渐浮出了水面:首先,过分强调核心竞争力而容易导致企业对其非核心能力培养的忽视。其次,核心竞争力理论没有将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消费者需求结合起来。第三,强调核心竞争力将导致企业出现“过剩的竞争优势”。最后,核心竞争力理论过于宽泛,以致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无所适从。

2、(超纲题目)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的分类有以下两种:第一,按照创新的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结构创新和成分创新;第二,按照创新的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渐进型创新和根本型创新。

创新的实质可以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竞争优势的来源;第二,创新的本质是不断更新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改进和生产传递产品或服务的方式;第三,创新是企业内核心的业务过程,它与更新联系在一起,包括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更新企业制造和分销产品或服务的方式。

3、

这道题是关于比较政治经济学的,记不起了

4、

发展战略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国内外资源转化为发展成果的方式。发展战略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出口导向战略;另一个是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是一个依靠国际市场、以促进出口带动产品升级的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是以保护为中心,是用自己市场的产品替代进口品。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各有利弊,一般来说,前者主要是市场问题,而后者主要是政府问题。

后发展的国家既有劣势又有优势,亚历山大·格申克龙在他的著名的“后发展理论”中指出,后发展的优势是有了先发展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后发展国家可以走捷径,不需要按部就班地沿着先发展国家的道路前进。建立在后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后发展理论有以下三点重要内容和推理:第一,随着开始发展时间向后推移,以强有力的机构指导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强。第二,随着开始发展时间向后推移,企业的组织形式也由分散到集中、由小到大。第三,随着开始发展时间向后推移,政治形态就越容易是专制制度。

转型国家主要是指东欧地区的国家,其转型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它的最大特点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国家是政治、经济同时转型,一方面是从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转向西方式的民主体制;另一方面则是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其发展战略也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经济上的震荡疗法,一个是政治经济的同时转型,即国家建设与经济自由化同时进行。

中国兼有后发展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特点。一方面,土地革命把地主作为一股政治力量彻底铲除,树立了国家的绝对权威,这在后发展和后后发展国家中都是不多见的。所以从一开始,中国就在社会结构上为工业化扫清了道路。但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前,国家一直以中央计划经济为蓝图,缺少了市场这个重要发展工具。清除地主阶级使国家可以充分集中资源,全面推动工业化,但没有市场使国家的发展逐渐陷入生产效率的瓶颈。这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能够一跃成为后后发展国家的佼佼者。土地革命首先解决了推动工业化的结构问题,而改革开放又请回了市场这个重要的发展工具。与后后发展国家相比,中国的成功在于上文的结构问题;与转型国家相比,中国的成功在于市场的位置,它是国家推动发展的工具,而不是反过来成为国家的主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行的经济分权,要求中央向地方分权,因而国家的投资、收支能力相对减弱,使传统国家力量衰落。与之相对,中国的成功就在于培养新型国家能力和经济开放下的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干预。

二、公共政策

5、

政策执行是整个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事关政策的成败。然而,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政策制定者不可能预测和罗列出所有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只能作出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促使执行者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更为有效的行为,从而,政策执行者也就取得了相应的行政自由裁量权。所谓行政裁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基于法理或事理对某些事件所做的酌量处理的行为的权利。

应该说,行政裁量权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是两方面的,即利弊兼之。下面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公共政策执行中运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由于执行者不可能根据政策而得出非常具体、精确的执行措施,因而,必须赋予其一定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以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措施,以达到行政效率最大化。具体而言,它有如下功用。

第一,有效地克服了政策制定者认知的局限性。公共管理范围的广泛性和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共政策所要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公告管理者无法预见现在和将来可能发生的所有情况,并对所有细节都作详细规定。这就需要赋予执行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便灵活处置。

第二,有利于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效率最大化是任何公共部门所追求的价值之一,同样,公共政策的执行也必须符合效率标准,否则将失去政策的价值意义。为了保证政策执行的高效率,必须赋予执行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第三,适合我国国情的需要。由于我国地方大、人口多、发展不平衡,决定了我国的公共政策不可能都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这就决定了制定政策时,制定者只能用“模糊语义”以增大其内涵,从而执行者也取得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根据地方实际加以执行。另外,一项政策在各地的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也将会有很多不同,也需要执行者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便灵活应对。

(2)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主体在权限范围内,行政权力缺乏羁束性规定的情况下,便宜行使的权力。缺乏羁束性而又要以公正的方式行使,政策执行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必然会出现种种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官本位现象普遍,出现滥用职权甚至越权裁量的现象。基层行政人员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政人员受传统人治、集权、管制型行政文化影响权力欲望膨胀,将政策执行中的自由裁量权看成是个人的私有物品,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对政策自由取舍,断章取义,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内容积极执行,对自已无利的内容拒不执行,或者利用自由裁量权进行政策替代,打着执行政策的旗号,制定一些与原政策无关的政策,有些时候行政裁量人员甚至以身试法,违背法律法规,超越职权进行裁量,严重阻碍了政策的及时、准确、有效的执行。

第二,执行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政策执行中的裁量针对的是不同的目标群体,各目标群体的利益要求千差万别,而大部分行政人员更习惯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裁量模式,强调权威和程序,把执行裁量过程看作是控制和计划,在执行裁量权时手段单一,大多采用命令的方法,严重地挫伤了目标群体的积极性,妨碍了政策有效执行。

第三,行政道德缺失,导致裁量不作为的行为。行政道德是行政文化的一部分,它内化于行政人员的思想观念之中成为其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信仰与约束机制。当前基层行政人员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个人的私利出发以权谋私、弄虚作假,不说实情、不讲实话,整体观念、纪律观念和法治观念淡漠,把民主、公平、责任、公共利益置之一边,在执行裁量权时,当政策无关痛痒时则漠然置之,怠于裁量,该为的不为,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调查研究,不结合实际只是机械地执行政策,这种失职行为,错失政策执行的有利时机,阻碍政策正确有效实施。

(3)公共政策执行中如何保证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

第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遵循合理性原则。自由裁量权虽无法规的严格拘束,但仍需受有形或无形的标准与原则的约束。这些原则主要是合理性原则。因为,自由裁量行为因已经获取由执行者自行判断、选择处理的授权,其所做的决定在授权范围内,大致仅可能有不当的事情,而无违法事情。因此,执行者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更为合理。

第二,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在授予执行者自由裁量权的同时,必须对其加强监督,否则,就会出现滥用的现象。

第三,建立责任追究制。为了有效制约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必须建立责任追究制,对违法者和作出不合理行为者进行制裁,从而使其不敢滥用自由裁量权。

第四,提高执行者的素质。政策的执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者的素质,执行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政策目标能否实现以及自由裁量权能否正当行使。因此,必须提高执行者的素质,以保障自由裁量权的有效行使。

第五,建立政策执行评估制度。为了有效发挥政策执行中自由裁量权的作用,可以建立政策执行评估制度对执行中的自由裁量权加以约束。执行评估就是对执行过程中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估,具体分析政策在实际执行中的情况,以确认政策是否得到严格执行。

总之,在政策执行中,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加以制约,才能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避免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6、

(1)

国家发改委对于两者看法的不同,以及与兰州市物价局、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看法的相异,从本质上说是由于两者政策利益价值取向的不同。基于这种利益的不一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政策问题的界定不一致,由此出现不同的政策应对。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任何实行层级制管理的国家都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大,且又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大国来说,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更是显得必要和紧迫。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关系近几年来越来越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中央政府利益是整个社会公共利益最集中的代表和体现。一般而言,中央政府的行为目标是追求中央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利益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地方政府利益具有与中央政府利益的一致性,即为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组织生产、分配资源、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利益又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它必须首先着眼于本区域的经济、文化和公共设施等事业。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受权力、财力等因的制约,地方政府利益的独立性并不明显,地方政对中央政府主要是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单一的行服从关系。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在我国政府度的纵向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中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权突破了原有的行政性分权逐步实现了经济性分权,再加上现行的干部考核制,不仅使地方政府谋求地方自身利益产生了动力而且提供了其与中央政府进行利益博弈的机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转变到以各自利益为基的多元的博弈关系。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和中央府利益目标的不完全一致,以及地方政府独立利主体地位的不断强化和巩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必然存在的。尤其是目前我国于新旧体制并存的转轨时期,不完全的计划和不全的市场并存,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同推进,而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千丝缕的联系尚未完全割断。这些经济特征影响着中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和功能,从而导致在转轨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将长期存在。

(2)

新时期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全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协调中央政府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通过有效的制度变迁,形成规范的制度调节体系,依靠制度和法律建立起“中央为主导,地方为主体”的协调、规范、互利的政府间新型利益关系。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进一步科学合理地界定和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使地方政府当局权利和责任对称,在运用权力和资源追逐利益的同时,承担起执行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区域经济实行调控的责任。

第二,强化中央政府应有的权威和主导地位,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与控制。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要坚持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及主导作用。中央政府可以通过经济和法制的建设来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以及对地方政府的约束,通过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地方政府的目标和利益引导到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向上来,形成畅通统一的宏观调控体系。

第三,健全法律制度,促使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正确行使权力。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职责限定、利益分割等问题进行法律界定,赋予国家权力和司法机关一定的监督权,使之有依据、有权力对地方政府一味追逐自身利益的行为进行一定干预,减少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的成本,减少利益摩擦和冲突,为实现双方利益均衡提供强力保障。

第四,建立政府组织系统内部有效的治理制度,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合理地实现地方政府利益。一方面要调动地方政府的主动性,重视地方政府的“主体地位”,以便为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实现创造基本动力;另一方面要强调中央政府的“主导地位”,设计政府组织内部科学而又有效的治理制度,并将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尽可能地纳入这一制度的约束之中,注重对地方利益的合理实现。

第五,实现行政性分权向经济性分权的转变,放权于企业,构建真正的市场运行微观主体。消除地方政府对企业剩余收入的分享权,把企业构建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微观经济主体,这样既有利于微观经济效率的提高,也能为中央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更多和必要的财力支持。

就全局和长远发展来说,地方利益都是客观存在的,是必须加以正视的。因此,在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化过程中,既要保证、维护中央绝对权威和统一领导,提高中央政府各种功能,发挥中央积极性,又要扩大地方参与中央决策的机率,调动地方积极性,使地方的发展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建立科学合理的地方利益表达与平衡机制,从而实现中央与地方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良性互动的局面。早日步入强中央和强地方的双赢发展轨道,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协调平衡的发展。

7、定量分析题目

京研教育

京研教育(网址www.jyanedu.com),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现今,京研教育已经发展成为集学历培训、企业培训、政府培训、出版发行、公职培训为一体的全国性的教育机构。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疑问的话,或者有什么关于考研考博方面的疑问或者资料也可以咨询我们………………………………..更多真题请咨询

咨询电话:400-606-3988

咨询京研教育:qq:2991214273 或 qq:3390959287

微信:a4006063988

京研教育官方网站:www.jyanedu.com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