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多所高校明确不再给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不予安排住宿”是否会成为一…

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几年,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有所增加,部分高校的住宿条件已经饱和,为学生提供宿舍不再是高校的既定规则,多所高校明确不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记者了解到,多数实施这一举措的高校主要针对的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目前只有少数高校不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宿舍。高校不给研究生安排宿舍会成为一种常态?
记者翻阅了多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南开大学就明确:“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提供住宿”。北京大学则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人事档案不转入该校的研究生、已明确由院系安排或协助安排住宿的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
从梳理的情况来看,高校不予安排住宿,主要是针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对于全日制研究生,有的学校会提供一些政策或者补贴。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中就明确:“原则上学校不提供校内住宿,学生需自行安排住宿,学校给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适当的交通补贴。”

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截图(来源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北京大学一位在读研究生告诉记者,她是非全日制学生,学校确实不安排住宿。她说:“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月房租在1800元至3500元不等。对于我来说,因为非全日制是有工作的,所以房租还基本可以接受,而且在学校吃饭的花费不算高。外地的同学到北京上课一般是住酒店或者是青年旅社这种形式,但是对我们来说,学校的学术资源可能是我们更为看重的,所以对于住宿不安排,我们也是可以接受的。”
今年考研的徐敏轩说,学校不提供研究生宿舍自己能理解,但可能会影响到报考意愿。他说:“因为我是一个经济情况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肯定会根据招生简章提供住宿的规定来考量自己是否选这个学校,选哪个专业会更符合自己的经济状况。我可能就会更加慎重地考虑要选择能够(给)我提供住宿的学校,还是说因为我现在经济条件的限制,可以先去找工作,先去赚一些钱再去考研。”
一位高校任职的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提供住宿,非全日制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所以不提供住宿。她说:“学校一般宿舍都比较紧张,还有好多学生都是在职研究生,他们不一定有住宿的需求,因为他们在学校待的时间比较少,好多都是在这上几天课,然后回去工作几天,这样情况下他们可能也不太需要提供住宿。”
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看来,高校有办学的自主权,在招生的时候已经告知不提供住宿,应该尊重高校的权利。
陈志文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地增长,校舍资源是有限的,在招生的时候,学校

已经告知了同学,这是学校最基本的权利。这也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它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作出相关规定,这应该给予基本的尊重。(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成人,并不是学校要全面去保障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卓泽林则表示,这一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教育管理的变化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把关的加强。
卓泽林说:“我想这项措施是为了缓解入学人数与宿舍数量失衡的调整性措施。资源比较有限,高校可能会选择优先保障学术型(研究生)的住宿需求,而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住宿安排交给市场和社会资源。从保障措施来说,高校也并非完全放手,部分高校推出了自愿申请制,拓展校外住宿的资源,租赁中学大专宿舍等措施,缓解房源的不足。”

南开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截图(来源南开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多数城市的研究生住宿费用大都集中在一学年800元到1200元,如果把部分学生的住宿安排交给市场,千元左右可能只够一个月的租金。对此,卓泽林建议学校在实施这类政策的时候,可以提供部分支持。
卓泽林说:“学校能不能与所在地的政府、街道、社区合作,整合校内外的住宿资源,面向所有学生进行一视同仁的申请,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住校内宿舍和校外宿舍。对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我想还可以实行经济援助,通过奖学金、交通补贴(等),以减轻他们在校外租房的经济负担。我想实行这种政策,地方政府也可以将学生校外租房纳入人才廉租房政策给予适当的优惠。一个政策的推行,(需要)有很多政策去配套,回应这些需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