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我曾经接近抑郁——由北邮研究生跳楼新闻所想到的

我曾经接近抑郁 ——由北邮研究生跳楼新闻所想到的

文/高英

这一生中,第一个看出我有忧郁特质的人是我先生。


入青春期时,我与我先生成了初中的同班同学。上小学时,我表现得相对羞怯内向;上初中后,我整个人豁然开朗,比较外向。记得那时,动不动就会在课间哈哈大笑,甚至笑得肚子疼,笑岔了气。
在大家都喜欢我性情爽朗的时候,我先生竟然冷眼旁观出我有一双忧郁的大眼睛。这是他后来写情书时告诉我的,他说他喜欢我略显忧郁的眼神。
这就是我和先生的缘分吧。迄今为止,他是唯一一个告诉我我有着忧郁的眼神并且被其喜欢的异性。
忧郁,是我自己不曾察觉的东西,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悄然生长。它的根,大约来自于我故意忽略不计的父母经常争吵的童年恐惧里。我回忆童年时,总是会用“无忧无虑”来形容,这是我显性记忆的印象;那份忧郁,就沉淀在无意识里。
一直以学习好在老家著称的我,却在青春期辍学、早恋,也证明了我当年的心理的确有问题,但自己一点也不知道,就在懵懵懂懂中度过了青年时代。不过,最奇的一点是我把早恋和初恋坚持成了婚姻,与我先生携手至今。
作为一个“问题少女”,我竟然没有沉沦。拯救我的,是因为从小得到了真爱的滋润,由此生发的对家庭的牵系与热爱之情;还有从小爱读书学习的习惯,引导我从歧途中知返。尽管,我一直活得很另类,没能纳入正统轨道中,但总算“三观”不歪,一路在进步中。
2011年,因为工作环境的不如意,因为本该单纯的家里充满了猜忌气息,我开始忧郁。那年暑假,颇觉心灰意冷的我不得不求助于中医。当我清晰地自述病症,把自己的感受说得一清二楚时,医生说你能自察,情况还不严重,服点中药调理,注意饮食作息和锻炼身体,应该没多大问题。
可是,我还没恢复过来,就遭遇了一直对我宠爱有加的父亲突然离世的沉痛打击,随之产生的家庭变故更是雪上加霜。后面的日子里,我心灵的伤口上一直被撒盐。“以泪洗面、万念俱灰”,这俩词足以形容我当时的精神状态。
这时候的我,已经接近抑郁,或者说,也许已经抑郁。我想起了医生赞我能自察的话,知道自己需要一段时间来修复精神,并没有去因抑郁就医。
意外的是,一场病使我因祸得福。因过多的压抑之情堆积在心里,甲状腺肿大严重导致压迫气管,我陷入好几个月的咳嗽中,咳嗽得晚上睡不着觉,白天则疲惫不堪。病痛的好处是折磨得自己什么都没力气想了,什么都不想了却会治愈精神上的抑郁。那段日子,医生曾经把我的咳嗽当成感冒治,当成气管炎治,结果毫无起色。最终,在小诊所一位女医生的引导下,我才去查甲状腺,从而对症下药,得以扭转局面。因为甲状腺肿大引发咳嗽的情况并不多见,所以容易被当成其他疾病来治疗,我属于少见的个案,不足为据。
这场病 我在无暇多虑的状态中度过了最严重的精神危机时期。之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心在不断恢复中。在这段时期里,因两地分居,我先生除了提供经济支撑,只能干着急。活泼可爱的女儿陪伴着我走过了这一段最为艰难的人生旅程,她用自己的生命活力不断感染着我,用她浓厚的依恋之情唤醒了我。
除此,还有新朋故交的关心和问候,在这段艰难岁月里,为我提供了某种社会支撑力量。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能够存活于世,除了基本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在精神上获得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这两者,我都得到了,非常幸运。
加之我在不停地学习和反思,梳理自己的过去,终于开始远离抑郁。在接近抑郁的过程里,我既没有服用抗抑郁药物,又没有去看心理医生。接下来的问题是,父亲去世后我变得容易烦躁不安,容易怒火冲天——别人不惹我倒也没事儿,最怕遭遇小人刺激。
为了疏导情绪,改善身心,我选择了通过写作来找回自我。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没有错。我先生曾经心疼地说:“写作虽然能够把压抑之情宣泄,但也是很耗费心神的事情,太累。”但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无法完美。一年多过去后,我觉得利远远大于弊,我边写边思考,边思考边实践,精神上获得了新的成长!
现在,我在调控情绪和调节心理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回顾心路历程,还是童年的经历起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除了感谢老妈对我生活的照料之外,父亲无条件的爱、二哥悉心的照顾,甚至还有我五姨妈后来对我的看护,都为我的心灵注入了温情与爱意,奠定了我一生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基础。
童年时代得到了充足的爱与真切的情的人,大约总有一股力量支撑着自己在遭遇困境时活下去。
除了人为因素之外,因为童年时代我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对一草一木都充满感情,大自然的美丽常会激发起我的生命活力;其次,喜欢看书、听音乐和养花对我的精神也大有裨益。我还很喜欢小狗小猫之类的小动物,尽管现在没有饲养,但年少时关于小动物的印象美妙无比。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好无损地长大,人在成长中必然要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损伤,留下或深或浅的某种心灵创伤。当一个人处于顺境时,这一切都沉淀在潜意识里;当一个人遭遇挫折时,这一切才会浮出水面让人心痛不已。
承认成长的挫伤,直面人生的阴影,然后积极地通过行动来调控情绪,是一个人身心保持健康的重要步骤。
面对抑郁,实在不必那么焦虑。抑郁,好像一个报警器,在不断提醒个体:该放轻松些了,该换个生活方式了,目前的生存状态和周围环境并不适合你。当一个人拥有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慢慢地不再抑郁。
无论如何,一个长大的人,都要学会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从而才能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说,人要为自己而活,又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人生的辩证法就在这里。
生命于每一个人仅有一次,失去了再也不能拥有。要知道,一个人撒手尘寰固然一了百了,但留给亲人的痛苦巨大无比。与其放弃生命,不如积极创造生命的意义,于己于人都好。
人生在世,谁没有点儿挫折和阴影呢?关键是,经历这一切之后的自我选择。生活的道路是个多选题,人生的答案并非只有唯一的定义。
回顾自己曾经接近抑郁的往昔岁月,感慨北邮研究生跳楼事件之余,我觉得最现实的问题是——引导孩子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应该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今后的重要课题。
高英写于2016年1月5日上午。本文系高英原创作品,侵权必究。高英的联系邮箱:2799286270@qq.com,欢迎关注公众号“高英的南山家园”。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