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关于重大建筑考研,很多人问难不难今天好好 你们分析一下。(重大建筑考研历年分数)

关于考研,很多人问重大建筑考研难不倒?经常会收到很多同学问我同样的问题,今天我就好好给大家讲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需要的话你可以继续观看,不需要你可以直接划走。
考研肯定不是一朝半夕的事情,有的备考甚至超过几年,肯定是要提前准备很多,包括专业课、英语政治课等,提前做好准备,合理规划好时间,而且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考研这条路是真的辛苦,要承受住很多压力,努力学习,终会上岸~
接下来为你分享下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高分学长的考研经验,希望对你有所 助,也让一些准备考这个专业的同学们看看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度。
h学长
专硕总分414
政治:75;英语:82;理论:127;快题:130
希望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 助到大家
(一)考研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1则
– 时间和效率的问题 –
18年三月份我开始慢慢思考这个问题,根据二八定律,20%决定80%,因此要避免落入“努力”的陷阱。在备考期间,时间是有限的,大家要抓住考研及四门科目的主要矛盾结合自身具体情况来安排时间,提高自己的效率。就建筑学考研而言,主要矛盾就是英语和快题。英语决定能不能过线,快题很大程度决定你最终的初试排名。政治和理论基本就是理解后进行不断的记忆,差距不会很大。后面会具体分享。
第2则
– 计划和目标的问题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当时从三月份开始设立长期和短期目标,再具体到每科的分数范围。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每科的目标分数细化到每月,每周的具体复习计划上。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清晰知道自己的目标,不太轻易受他人的影响。相信大家会形成自己一套具体的复习方法。
第3则
– 学习和记忆的问题 –
在记忆方面,考研的实质就是不断的重复(例如刷英语单词,政治的1000题,理论的不断背诵,快题同一类型的不断的练习)。有效的重复要结合记忆曲线,同时要利用费曼技巧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对于每一科,我当时会总结出自己理解的框架,例如中建史以课本为基础框架,细节通过其他书来进行补充,这样做不容易乱。后期背诵会有很大用处,例如一个星期结合框架可以重复2-3遍,自然掌握的会熟一些。重复确实很枯燥,希望大家每次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二)复习具体进度(因人而异)
复习的时间节点,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只列举自己之前复习的进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 助到大家。
1-2月份:寒假来重庆在风暴快题基础班学习快题(我之前没上过手绘和快题班,基础不是很好)+英语单词(不能断啊)
3-6月份在学校的进度是:
理论:中外建筑史、构造上2遍;两本图说、构造下、外国近现代1遍;一注第一分册看了建筑史部分;
快题:只进行了大量抄绘,没有练习快题(大家一定不要学我)。
英语:单词2轮、长难句、阅读训练,6月份开始做真题

只做了阅读部分,每篇15分钟左右(12-18min,四篇错误4个左右)。
政治:无
8月-12月的进度是:
理论:巩固中外建筑史和图说,又刷了1遍构造上下册,和一注第一分册。我是从9月份开始刷真题(后期重点背诵图、论部分),快速看了《华夏意匠》、《城市意象》等书籍(有时间可以看)。
10月初开始学习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热点。考前就是背诵框架和图论。
快题:快题班后开始每周一套快题,参加了风暴线下打卡班,一方面可以有个对比,另一方面学长们的评图也很有 助。
英语:每天单词+一套真题(重点阅读部分)2个多小时。考前50天背诵作文。
政治:8月中旬开始看视频,刷了三遍1000题。考前肖四背诵。
希望大家合理安排时间,英语和政治后期还是很占时间的。留多点时间给理论和快题(毕竟300分)。
(三)复习策略
亲测书目(因人而异):风暴快题书(学习优秀的画法和解法);《快速建筑设计100问》黎志涛(答疑解惑);《快题考试实战教程》+《快速设计原理》张毅,鲍戈平,张诗奕(套路get)《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有机统一)
重点难点:快(速度)+题(解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题需要在6小时或3小时内完成,完成度是第一位的。速度可以从方案设计和画图的优化两个方面提升。大家在暑假班后保持一周一套快题,考试基本都能完成,不需要担心。难点是解题,也会最终决定你快题的分数。在这方面要形成自己的一个设计策略和设计步骤。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城市修复和生态修补是主要的策略,快题的体量不会太大,18、19年的快题面积就在1000左右,更加注重外部空间和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处理。案例抄绘的时候也要
归类总结,例如不同类型建筑的性格特点和设计重点,造型如何做到有机统一,不同形状的地块如何处理,场地的干扰要素又要如何应对,不同面积和跨数的建筑造型如何出彩等都是需要总结归纳的。解题的时候,平立剖和造型应该一起考虑,想清楚了,后期画图的时候也会快很多。

重点难点:广度(框架思维导图)+细度(同类书的细节互补)
近些年的理论题偏向简单,但散布很广,19年也进行了改革,分为了三个部分——技术部分、历史部分、理论部分(一些行业热点和城市设计基础知识),并且每个部分都有画图。因此在复习的时候,要把握书本的整体框架,对重点章节重点记忆,后期2个多月重点要放在历年真题的记忆上,每年考试重复的很多。
《中国建筑史》——古代部分:第1章可结合一注相关部分,重点第4章、第5章和第8、9章基本的构造画法,绪论+建筑意匠两章有助于建筑史的理解,第2章城市建设和第3章住宅与聚落以及园林最近考的不多。近现代部分:第11(首都计划)、13、14、18章可自己看一遍也可看他人笔记记忆。结合图说和华夏意匠进行细节补充。
外国古代和近现代史——古代部分:第10章、第5篇可不看,第6篇印度和日本可看一遍。
结合一注+图说;近现代部分:第四章可不看,结合一注。外国建筑史发展的脉络还是很清楚,要掌握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建筑和代表流派,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去理解会清楚很多。同时也要关注当代的建筑师和建筑作品,19年考的开放题就与此相关。
规范——我当时主要看了两本——《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常用条文速查手册》(第四版)虞明,虞献男;又看了部分重要的防火规范。
《建筑构造》上下册——也就这两本,根据目录记忆框架即可。每一章的重要做法要重点记忆。图的记忆要重点理解关键部分层的关系。设计部分要关注墙身大样、屋顶排水、楼梯设计(近年考的少)。结合历年真题记忆。
城市设计——真题为主,关注一些热点话题。我当时从十月份开始看一直到考前一个星期。
其他——可以挤点时间看看城市意象、华夏意匠等书,复试大概率会问你读过什么专业书籍(当时复试时我被问到了)。

3.英语
重点难点:5篇阅读(关键50分)+作文(套路30分)、翻译(随缘10分)完型(容易10分)
单词的重点是熟词僻义,最好做真题前单词过关;长难句掌握五大基本句型及其衍生;阅读掌握kk三步法即可。我当时的复习方法是:暑期到考前真题2-3遍,留下近2年的真题考前模拟;第一遍2005-2017阅读部分,计时完成。第二遍1999-2017完型+阅读。第三遍错题和2010年真题。翻译是单独抽出来集中训练。作文考前50天考试背诵。
考试具体时间安排:(按顺序)大小作文50min-60min;阅读前四篇60min以内;排序20min以内;完型15min左右;剩下翻译随缘。
4.政治
重点难点:选择题50分(很大程度决定最后的分数)+论述题50分
我的复习计划(仅供参考):
前期(八月中旬):第一轮可以视频结合精讲精练,重在理解。
中期(9-12月):刷部分真题+1000题(三遍:第一遍全做,第二遍做不确定和错的,第三遍做错两遍的和第二遍不确定的)+论述背诵
后期助记
5.心态
当时,我每天就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复习,不太会受其他人的影响,自己会通过做题和在白纸上默写来检测从而进行计划上的微调。后期压力大的时候,会跑步放松一下。考前一个星期也还是按照计划平稳的进行。考试时心态很平和。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有计划的复习,每周都有进步,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上岸。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