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倒计时14天#35题历年真题技巧答案…来自考研政治石磊…
????
??
??
历史学考研网数十年历史实战化辅导经验 助你历史学考研一次成功?
?
数十万考研人在这里奋斗
做全国最大/升学率最高的历史学考研微平台
联系老师微信:61049244
?
2018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山顶洞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距今约1.8万年,化石至少属于8个人类个体,他们的体质形态已明显地表现出黄种人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石器比旧石器中期更加精细,形状对称、均匀,刃部锋利,小型石器较多。石箭镞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弓箭。另外,在山顶洞人遗址还发现了磨制骨针和燧石,反映出已经掌握了缝纫技术和人工取火的方法。
2.五铢钱
汉武帝发行的一种金属货币。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钟官、技 巧、辨铜)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并严禁各郡国、官府和私人铸造,旧时货币一律作废。钱币上铸有五铢二字,流通方便。五铢钱的发行稳定了货币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5.王安石变法
北宋神宗时期由王安石领导的政治改革。北宋中叶,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出现危机。1067年宋神宗即位,锐意改革。1069年任命王安石为宰相,整军理财、主持变法。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主要有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设置军器监等。新法的实施,使农民的负担有所提高,各地有执行不当而扰民之处,特别是触动了一部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1076年王安石被迫辞职。1085年宋神宗死后,新法废止。
6.乾嘉学派
清代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故得名。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学派研究的总体特点是避免涉及与明、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其研究的话题基本已经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完全脱节,与明代朱张等理学学以致用的情况大相径庭。嘉庆朝以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乾嘉学派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学派对于研究、总结、保存传统典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7.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入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8.南倭北虏
南倭北虏又称北虏南倭,即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侵扰和北部边境蒙古骑兵的袭扰,是长期困扰明朝廷、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两大问题。?嘉靖年间,明王朝面临空前的边疆危机。北方的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势力强大。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称汗,遣使议和,求通贡市,世宗不许,屡请屡拒。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率军侵大同,后退兵开市。一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部边境蓟辽地区滋扰不断。在东南沿海边境,日本封建割据造成大批武士流亡,与海商和中国境内反海禁的私贩集团结合成武装力量,侵扰浙江、福建一带,即称“倭寇”,屡禁不止。二者造成的嘉靖年间的边疆危机,合称“南倭北虏”。
9.厘金
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军所需军饷而征收的特殊商业税。1853年, 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雷以諴在扬州仙女庙等地开征此税,最初是征收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厘金分为两种,一是对行商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一是对坐贾征收交易税,称板厘;税率皆为值百抽一。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此税。厘金制度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索,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0.中东路事件
1929年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围绕中东路主权引发的武装冲突。1929年7月,张学良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开始驱逐中东路苏联职员,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同年7月1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华断交,并命令苏军在中苏边境黑龙江吉林段准备武装介入,双方随后发生了局部冲突,东北军伤亡惨重。在美国的调停下,张学良被迫在伯力签订了《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中东路事件恶化了张学良与东北军的关系,同时向日军暴露了军事弱点,客观上加快了日军侵占东北的步伐。
三,简答题
1.西周宗法制
(一)内容。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形成了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和分封制结合起来,达到了较为完备的程度。
西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
宗法制下有大宗与小宗之别。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对卿大夫而言又是大宗;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封地内对士而言又是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划分和区别,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贵族娶亲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女子中选择。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二)意义。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2.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3.蒙古的三次西征
蒙古共进行了三次西征:
(1)成吉思汗西征。1218年,成吉思汗派军首先征服西辽。从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率军攻入花剌子模,随后占领了整个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又派偏师进入今俄罗斯境内,歼灭南俄联军。不久,远征军回撤。成吉思汗把占领地区分封给自己三子。长子术赤封于钦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国故地;次子察合台封于西辽及畏兀故地;三子窝阔台封于乃蛮故地。幼子拖雷在成吉思汗死后获得蒙古本部地区。(2)拔都西征。1236年,术赤之子拔都率军开始了第二次西征。蒙古军横扫今东欧地区,占领了俄罗斯的广大领土。1242年,蒙古大军班师。但拔都率本部留在钦察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史籍称之为金帐汗国。
(3)旭烈兀西征。1252年,旭烈兀率军第三次西征。蒙古军征服了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地。后在埃及军的反攻下,蒙古军退出叙利亚。但旭烈兀却留在新征服地区,建立了伊利汗国。
经过三次西征,出现了钦察、察合台、窝阔台和伊利等四大汗国。密切了中亚与亚洲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四大汗国与中央保持藩属关系。
(一)有利影响:推动东西文化交流
辽阔的蒙古帝国建立以后,使长期中断的丝绸之路得以复兴,沟通东西方之间的大商道的起点向北及向东延伸至和林及大都,向西则通过多种途径直达欧洲中部。国际关系更加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如前苏联的著名东方学家巴托尔德所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不利影响:阻碍了一些地区的历史进步;蒙古西征是游牧民族对文明社会的冲击,是非正义的侵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
4.清末新政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形成过程: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标志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5)“八一三事变”后,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新四军,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特点: ?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除极少数汉奸和卖国贼以外,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统一战线内,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复杂性.。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和作。国民党政策的变化,使统一战线内存在严重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情况下,坚持了正确的策略。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长期性。中日民族矛盾以及中日两国的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长期存在。(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有力的国际环境。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线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论述题
1.?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功:
1.统一六国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通过战争,不断兼并东方邻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40多万人降秦,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②秦灭六国的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2.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嬴政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公为36郡,郡下高县。郡县制度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各有相同,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线;同时,统一了度、量、衡。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国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4.夺取河套地区防御匈奴。秦统一以后,将军蒙恬率领军队,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政府还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耕田戍守。秦始皇又征发农民,修筑了西成临洮、东到辽东的一道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越族地区的开发 沟通水系。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数郡,迁移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6.修建交通。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建宽阔一律之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
7.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统一全国后,秦室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之百姓呈报占田数并纳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过:
1.征敛无度,赋税奇重。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2.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万人以上。据估计,当时服兵役之人数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实非百姓所 能忍受。
3.严刑峻法,民怨鼎沸。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即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
4.箝制思想,焚书坑儒。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在思想上也实行了严厉之统制,如颁布禁书令,大肆收缴焚毁书籍,又坑杀非议朝政的儒生四百余人,史称『焚书坑儒』。
2.?科举制的盛衰及评价
(一)形成过程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于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为后来历朝历代所继承。(2)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继承和发展。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宋代科举制比唐代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4)明清时期科举制产生了巨大变化,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八股取士”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这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5)清末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直到1905年,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二)历史影响:
(1)科举制是以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相较于以前的推举选拔人才,更为公平、合理,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2)使得寒门子弟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社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打击了旧的门阀势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同时,为了参加科举,考生们需要阅读大量经、史、子、集书籍,提高了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4)然而,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考试内容越来越死板,以程朱理学为主,士子所学不外乎程朱之学,三纲五常,加之以八股取士,严格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思想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3.1840到194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
自1840年以来,中国在对外交往方面面临着从传统朝贡体制到近现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以英美为对象的外交关系在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大体说来,自1840年至1949年间,在晚清、民国二个阶段,双方关系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的变化与发展。
(一)接触了解开期
自1840年起至满清政权结束,是双方关系的接触了解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清政府开始逐渐建立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常规制度,如设立总理衙门,乃至外务部。派出对外使节,乃至学习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等,使双方在这一十七增进了了解,也使双方国人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乾隆年间马嘎尔尼访华是中英官方的首次接触,但英国此次行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国都在其中充当主角,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开启了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帷幕。直至清政府垮台,英国都在中国外交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与中国的正式接触相对英国为晚,即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开启了中美关系之门。但此后中美关系波澜不惊,直到1899年美国针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才有所加大。
(二)平稳发展期。
中华民国建立后,双方关系较为稳定,甚至还因抗战爆发而一度十分紧密。针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内部逐渐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英美在处理对华关系的方针上已有所改变,不再随意使用炮舰政策,而是尽力在国际法范围内处理对华政策,特别是在北伐时期放弃汉口、九江等地的租借上,更是体现了英美对华关系的调整。一战使英国在内的西欧大国备受打击,对华影响逐渐降低。与此同时,中美关系却为此走向密切。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中美关系,出现较大的发展,主要是一战过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急剧上升,并成为重返远东的西方国家中唯一能与日本抗衡争夺对华控制权的国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处理与英美的关系上较为灵活,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但总的来说,美国对中国的影响逐渐超过英国。特别是在抗战期间,美国对华援助巨大,并承认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尽管此时期中英关系亦有所发展,但因西藏以及战后的香港问题双方逐步产生隔阂。总的说来,民国时期中国与英美关系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
2018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山顶洞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距今约1.8万年,化石至少属于8个人类个体,他们的体质形态已明显地表现出黄种人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石器比旧石器中期更加精细,形状对称、均匀,刃部锋利,小型石器较多。石箭镞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弓箭。另外,在山顶洞人遗址还发现了磨制骨针和燧石,反映出已经掌握了缝纫技
术和人工取火的方法。
2.五铢钱
汉武帝发行的一种金属货币。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钟官、技 巧、辨铜)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并严禁各郡国、官府和私人铸造,旧时货币一律作废。钱币上铸有五铢二字,流通方便。五铢钱的发行稳定了货币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5.王安石变法
北宋神宗时期由王安石领导的政治改革。北宋中叶,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出现危机。1067年宋神宗即位,锐意改革。1069年任命王安石为宰相,整军理财、主持变法。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主要有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保马法、置将法、设置军器监等。新法的实施,使农民的负担有所提高,各地有执行不当而扰民之处,特别是触动了一部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1076年王安石被迫辞职。1085年宋神宗死后,新法废止。
6.乾嘉学派
清代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故得名。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学派研究的总体特点是避免涉及与明、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其研究的话题基本已经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完全脱节,与明代朱张等理学学以致用的情况大相径庭。嘉庆朝以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乾嘉学派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学派对于研究、总结、保存传统典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7.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入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8.南倭北虏
南倭北虏又称北虏南倭,即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侵扰和北部边境蒙古骑兵的袭扰,是长期困扰明朝廷、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两大问题。?嘉靖年间,明王朝面临空前的边疆危机。北方的蒙古各部落统一后,势力强大。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称汗,遣使议和,求通贡市,世宗不许,屡请屡拒。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率军侵大同,后退兵开市。一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部边境蓟辽地区滋扰不断。在东南沿海边境,日本封建割据造成大批武士流亡,与海商和中国境内反海禁的私贩集团结合成武装力量,侵扰浙江、福建一带,即称“倭寇”,屡禁不止。二者造成的嘉靖年间的边疆危机,合称“南倭北虏”。
9.厘金
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军所需军饷而征收的特殊商业税。1853年, 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雷以諴在扬州仙女庙等地开征此税,最初是征收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厘金分为两种,一是对行商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一是对坐贾征收交易税,称板厘;税率皆为值百抽一。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除此税。厘金制度是一种沉重的经济勒索,增加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0.中东路事件
1929年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围绕中东路主权引发的武装冲突。1929年7月,张学良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开始驱逐中东路苏联职员,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开始着手收回中东铁路。同年7月1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华断交,并命令苏军在中苏边境黑龙江吉林段准备武装介入,双方随后发生了局部冲突,东北军伤亡惨重。在美国的调停下,张学良被迫在伯力签订了《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中东路事件恶化了张学良与东北军的关系,同时向日军暴露了军事弱点,客观上加快了日军侵占东北的步伐。
三,简答题
1.西周宗法制
(一)内容。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形成了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和分封制结合起来,达到了较为完备的程度。
西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
宗法制下有大宗与小宗之别。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对卿大夫而言又是大宗;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封地内对士而言又是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划分和区别,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贵族娶亲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女子中选择。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二)意义。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2.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3.蒙古的三次西征
蒙古共进行了三次西征:
(1)成吉思汗西征。1218年,成吉思汗派军首先征服西辽。从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率军攻入花剌子模,随后占领了整个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又派偏师进入今俄罗斯境内,歼灭南俄联军。不久,远征军回撤。成吉思汗把占领地区分封给自己三子。长子术赤封于钦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国故地;次子察合台封于西辽及畏兀故地;三子窝阔台封于乃蛮故地。幼子拖雷在成吉思汗死后获得蒙古本部地区。(2)拔都西征。1236年,术赤之子拔都率军开始了第二次西征。蒙古军横扫今东欧地区,占领了俄罗斯的广大领土。1242年,蒙古大军班师。但拔都率本部留在钦察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史籍称之为金帐汗国。
(3)旭烈兀西征。1252年,旭烈兀率军第三次西征。蒙古军征服了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地。后在埃及军的反攻下,蒙古军退出叙利亚。但旭烈兀却留在新征服地区,建立了伊利汗国。
经过三次西征,出现了钦察、察合台、窝阔台和伊利等四大汗国。密切了中亚与亚洲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四大汗国与中央保持藩属关系。
(一)有利影响:推动东西文化交流
辽阔的蒙古帝国建立以后,使长期中断的丝绸之路得以复兴,沟通东西方之间的大商道的起点向北及向东延伸至和林及大都,向西则通过多种途径直达欧洲中部。国际关系更加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如前苏联的著名东方学家巴托尔德所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不利影响:阻碍了一些地区的历史进步;蒙古西征是游牧民族对文明社会的冲击,是非正义的侵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
4.清末新政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形成过程: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标志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5)“八一三事变”后,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新四军,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特点: ?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除极少数汉奸和卖国贼以外,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统一战线内,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复杂性.。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和作。国民党政策的变化,使统一战线内存在严重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复杂的情况下,坚持了正确的策略。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长期性。中日民族矛盾以及中日两国的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持久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长期存在。(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有力的国际环境。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线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大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论述题
1.?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功:
1.统一六国
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通过战争,不断兼并东方邻国的土地。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40多万人降秦,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②秦灭六国的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
2.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嬴政统一六国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他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公为36郡,郡下高县。郡县制度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各有相同,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秦始皇还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线;同时,统一了度、量、衡。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国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4.夺取河套地区防御匈奴。秦统一以后,将军蒙恬率领军队,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政府还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耕田戍守。秦始皇又征发农民,修筑了西成临洮、东到辽东的一道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5.越族地区的开发 沟通水系。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等数郡,迁移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6.修建交通。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建宽阔一律之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
7.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统一全国后,秦室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之百姓呈报占田数并纳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过:
1.征敛无度,赋税奇重。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2.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万人以上。据估计,当时服兵役之人数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实非百姓所 能忍受。
3.严刑峻法,民怨鼎沸。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即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
4.箝制思想,焚书坑儒。为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在思想上也实行了严厉之统制,如颁布禁书令,大肆收缴焚毁书籍,又坑杀非议朝政的儒生四百余人,史称『焚书坑儒』。
2.?科举制的盛衰及评价
(一)形成过程
(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于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为后来历朝历代所继承。(2)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继承和发展。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宋代科举制比唐代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殿试成为定制和“糊名法”的实行,采取的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4)明清时期科举制产生了巨大变化,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八股取士”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这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5)清末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直到1905年,在中国古代选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最终被废除。
(二)历史影响:
(1)科举制是以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相较于以前的推举选拔人才,更为公平、合理,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2)使得寒门子弟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上层社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打击了旧的门阀势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同时,为了参加科举,考生们需要阅读大量经、史、子、集书籍,提高了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4)然而,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考试内容越来越死板,以程朱理学为主,士子所学不外乎程朱之学,三纲五常,加之以八股取士,严格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思想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成为影响我国教育事业近现代化的一大障碍。
3.1840到194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
自1840年以来,中国在对外交往方面面临着从传统朝贡体制到近现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以英美为对象的外交关系在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大体说来,自1840年至1949年间,在晚清、民国二个阶段,双方关系经历了如下几个时期的变化与发展。
(一)接触了解开期
自1840年起至满清政权结束,是双方关系的接触了解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清政府开始逐渐建立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常规制度,如设立总理衙门,乃至外务部。派出对外使节,乃至学习各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等,使双方在这一十七增进了了解,也使双方国人对彼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乾隆年间马嘎尔尼访华是中英官方的首次接触,但英国此次行动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国都在其中充当主角,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开启了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帷幕。直至清政府垮台,英国都在中国外交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与中国的正式接触相对英国为晚,即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开启了中美关系之门。但此后中美关系波澜不惊,直到1899年美国针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才有所加大。
(二)平稳发展期。
中华民国建立后,双方关系较为稳定,甚至还因抗战爆发而一度十分紧密。针对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内部逐渐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英美在处理对华关系的方针上已有所改变,不再随意使用炮舰政策,而是尽力在国际法范围内处理对华政策,特别是在北伐时期放弃汉口、九江等地的租借上,更是体现了英美对华关系的调整。一战使英国在内的西欧大国备受打击,对华影响逐渐降低。与此同时,中美关系却为此走向密切。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中美关系,出现较大的发展,主要是一战过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急剧上升,并成为重返远东的西方国家中唯一能与日本抗衡争夺对华控制权的国家。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处理与英美的关系上较为灵活,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但总的来说,美国对中国的影响逐渐超过英国。特别是在抗战期间,美国对华援助巨大,并承认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尽管此时期中英关系亦有所发展,但因西藏以及战后的香港问题双方逐步产生隔阂。总的说来,民国时期中国与英美关系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
?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