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性:大众传播有限效果理论;理论提出者:拉扎斯菲尔德;研究过程:伊里调查与《人民的选择》;理论内容: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信息→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理论意义:打破了魔弹论为代表的强效果论,开启有限效果论,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
【2】互联网发展:互联网两级传播发展为多级传播,意见领袖多元化;
【1】定性:大众传播中信息的主要承担者;理论提出:拉扎菲尔德、贝雷尔森和哥迪特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后经卡茨、罗杰斯等人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基本内容:引导观点的变化而不是直接改变被影响者的行为,与被影响者基本属于同一阶层,且通常属于同一个初级群体。
【2】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时代意见领袖圈层化、多元化、草根化;博主、公知、大v都是意见领袖的表现。
【1】定性:大众传播有限效果理论的发展,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提出者: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在其著作《创新扩散》中提出;基本内容:(1)创新的采用者分为革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落后者(2)一个新产品在扩散过程中会经历以下五个阶 段:了解阶段、兴趣阶段、评估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纳阶段;意义:人际传播在新产品扩散中的重要意义;发展了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
【2】应用:在市场营销中有广泛应用,启发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定性:从受众角度重审大众传媒传播效果的理论;提出者:卡茨被认为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代表人物,《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基本内容:个人的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 “社会因素 + 心理因素 — 媒介期待 — 媒介接触 — 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意义:强调了受众的主管能动性
【2】理论应用;强调了互联网时代人的主观能动性,受众变用户。
【1】定性:关于大众传播环境的理论;
提出者:沃尔特·李普曼在 1922 年出版的《公众舆论》;理论内容: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 真实的客观环境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简言之,所谓“拟态环境”并非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 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意义:强调了大众传播背后的控制性;
【2】互联网应用:互联网时代拟态环境进一步环境化。
【1】定性:议程设置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环境再构的理论;起源:李普曼《公众舆论》一书中拟态环境的概念。【提出者】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经过教堂山调查后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前提:(1)媒介是报道新闻必不可少的把关人(2)二人们需要把关人来替他们决定在个人有限感知外值得注意的和关注的事情;理论基本内容(1)传播效果分为态度、行动与认知,议程设置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议程设置”理论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意义:开启了适度效果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里程碑。
【1】提出者: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夏洛特调查;理论内容:(1)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不仅仅停留在制约视野层面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那就是对事件中特定属性进行的凸显和淡化,将主导属性传达给受众,以此影响受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判断和态度——即大众传媒不仅影响我们想什么,还影响我们怎么想(2)议程设置理第一层传递的是对象的显著性,第二层传递的是对象属性的显著性(3)从本质上讲,议程设置理论的第二层,是媒体框架与受众框架的互动
【2】当下应用:新闻媒体的属性与宣传功能,即属性议程设置
【1】提出者:麦库姆斯和肖与1999年提出;理论内容: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必须加入某个社会群体以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性。但为了融入群体,个人必须接触和群体相关的内容,使自己的议程与群体议程保持一致。是受众在能动性增强的情况下一种基于使用与满足范式的自发行为;过程:需求确认、定向媒介接触、媒介对个人产生议程设置第一第二层影响。
【1】提出者:2017年12月 麦库姆斯与郭蕾正式提出;基本内容:影响公众的不是单一的议题,而是一系列议题所构成的认知网络,新闻媒体在告诉我们怎么想和想什么的基础上,同时决定了我们如何将碎片化的互联网信息连接起来,构建个人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和判断;意义: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议程设置;
【2】应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功能价值,即对事件解释与定性
【1】定性:关于大众传播与舆论相关理论;提出者:德国社会心理学者伊丽莎白·诺依曼(纽曼)于其1974年著作《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提出;前提:(1)作为社会人的个体有被孤立的恐惧(2)个人存在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准统计感官(3)媒体在事件报道和舆论中存在倾向性的意见气候;基本内容:(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2)经大众传媒提示过的意见会形成社会多数意见,多数意见的形成会呈现螺旋式上升。(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1】定性:关于大众传播对人潜移默化影响的理论;提出者:美国学者格伯纳在研究了电视暴力节目与现实犯罪之间的关系之后,所提的一种假设;基本内容:(1)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2)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大众传媒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人们共享相当同质的社会真实。(3)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传达给受众,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
【2】应用:互联网媒介环境的环境化进一步完成对大众的培养。
【1】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媒介框架”和“新闻框架”两个学术概念。新闻框架是指应用于新闻的选择、加工、新闻文本和意义的建构过程的框架。新闻框架的基本内容:(1)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的制约。这些原则,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2)在新闻文本中,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3)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
【1】第三人效果” 是由美国民意研究学者菲利普·戴维森在 1983 年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设, 他在《舆论季刊》 上发表了文章《传播的第三人效果》,开启了该理论研究的序幕。理论基本内容:(1)“第三人效果” 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对他人在态度及行为层面上的影响,而低估自己受到的影响。(2)受众在面对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时存在的一种思维倾向:即认为大众传播对与自己社会关系越远、且社会阶层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较强的影响
【1】知沟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导致的信息社会阶层分化的理论,它由美国社会学家蒂奇诺于1970年在《舆论季刊》上提出。基本内容:知沟理论认为:“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两极分化的问题,社会地位高的往往比社会地位低的人更容易获取信息,因为其掌握的信息获取技能和途径相对较多,因此大众传播传递的信息越多,二者之间的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就是知识沟。
【2】应用:社会贫富分化理论
【1】起源: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定义数字鸿沟;基本内容: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于1990年出版的《权力的转移》一书提出数字鸿沟是信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鸿沟,信息和电子技术造成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化。特征:数字鸿沟的实际分发:第一道沟(接入沟)全球互联网基础设置差别;第二道沟(使用沟)全球与某一个国家内部互联网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带来的社会层级的划分。
【2】应用:老年人健康码问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