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北京言语大学古代文史文献考研真题汇总2013(北京言语大学是211吗)

北京言语大学古代文史文献考研真题汇总,2013-2021历年考研真题,北京言语大学我国言语文学考研真题。北语大有些真题在李凡文学*1000.题内有答案。
真题具体如下:
北京言语大学2021古代文史文献考研真题(共150分)
一、女妻之嬋媛兮申申其罵余曰鯀婞直以亡身兮…给出一段话
1.翻译成白话文(20)
2.说明其间划线的三句话(15)
3.屈原在文中都举了哪些前史兴亡的比方?(15)
二、
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思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给出一段话
1.翻译成白话文(20)
2.两段的中心主旨思维(15)
3.这两段的作者贾谊和晁错的文采个性比照(15)
三、
聖賢書辭總稱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给出一段话
1.翻译成白话文(20)
2.别离说明情和采的意思(15)
3.本段主旨思维(15)
北京言语大学2021古代文史文献考研真题
150分
第一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 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缺乏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怎么办?”
郭隗先生对日:“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然后息,先问然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派,则老人之人至。若恣睢奋击,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全国闻王朝其贤臣,全国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日:“寡人将谁朝而可? ”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恳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 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日:‘死马且买之五百金, 况生马乎?全国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所以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所以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群众患难与共。二十8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所以遂以乐毅为大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仅有莒、即墨。
(注:本年没有句读的标题,可是在翻译之前断句这个进程仍是需要,不过节约时刻,标点不必这么稳重,离隔就好。)
(1) 翻译全文。 (20分)
(2)划线有些阐明晰啥,运用千里马故事的涵义是啥? (30分)
第二题
昔者孔子截圣明哲,天然生成不群,定经术,删《诗》《书》,正《礼》《乐》, 制造《春秋》,认为后王法。门人三千,罔不昭达。临终之日,则大义乖而微言绝。
这今后周室衰微,战国并争,道德陵迟,谲诈萌发,所以杨、墨、邹、孟、孙、韩之徒,各以所知著造列传,或以述古,或以明世。而屈原履忠被谮,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 下以自慰。遭时閻乱,不见省纳,不堪愤激,遂复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教传。
至于孝武帝,恢廓道训,使淮南王安作《离骚经章句》。则大义粲然。后世雄俊,莫不瞻慕,舒肆妙虑,缵述其词。逮至刘向典校经文,分为十六卷。孝章即位,深弘道艺,而班固、贾逵复以所见改易前疑,各作《离骚经章句》。其他十五卷,阙而不说。又以壮为状,义多乖异,事不要括。今臣复以所识所知,稽之旧章,合之经传,作十六卷章句。虽未能究其奇妙,然大指之趣可见矣。
且人臣之义,以中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己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若夫怀道而迷国,详愚而不言,颠则不能扶,危则不能安,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虽保黄耆,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
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洗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管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而班固谓之露才扬己,竞于群小之中,仇恨怀王,讽刺椒、兰,苟欲求进, 强非其人,不见包容,忿怼自沉,是亏其高超,而损其清洗者也。昔伯夷、叔齐让国守拙,不食周粟,遂饿而死,岂可复谓有求于世而怨望哉?且诗人怨主刺上日:“鸣呼小子, 不知道臧否。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讽谏之语,于斯为切。然仲尼论之,认为大雅。引此比彼,屈原之词,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欲提拔其耳乎?而论者认为露才扬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殆失厥中矣。
(1) 翻译全文(20分)
(2)全文首要论说和表达了啥? (30 分)
第三题
古之所谓好汉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情面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缺乏为勇也。全国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制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正人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戒备之义。而世不察,认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全国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以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以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响马。何者?其身之心爱,而盜贼之缺乏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彪炳于荆轲、聂政之计,以走运于不死,此圮上之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做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日:“其君能下人, 必能诺言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认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衡量之缺乏,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可是不怪者,此困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攻无不克,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烈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认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人,不称其志气。鸣呼!此其所认为子房欤!
(1) 翻译全文。(20分)
(2)这篇文章首要叙说了啥作业和观念? (15 分)
(3) 比照此篇论说《史记》里的张良成果,以及张夫君生轨迹。 (15分)
北京言语大学2021古代文史文献考研真题第一题(45分)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幹戚羽旄謂之樂
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咩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於物而後動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意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1、处以上文字加上现代标点。(不必书写 原文,标点中心可以以省掉号替代。) 15分
2、将两段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3、这两段文字的首要观念是啥? 15分
第二题(50分)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日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己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小心与支配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支配皆日不可以勿听诸大夫皆日不可以勿听国人皆日不可以然后察之见不可以焉然后去之支配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日可杀勿听国人皆日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认为民父
1、给这段文字加上现代标点。(不必书写 原文,标点中心可以以省掉号替代。) 15分
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3、在这段话中孟子的观念是啥? 20 分
第三题(55分)
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尽管不可以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没有期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慈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尽管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认为喜誉之则认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尽管不可以以不养也行之乎仁慈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1、给这段文字加上现代标点。(不必书写原文, 标点中心可以以省掉号替代。) 15分
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20 分
3、韩愈学习古文有几个期间,各个期间的具体情况。20.分
北京言语大学2021古代文史文献考研真题第一题(45分)
1.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日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盜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逐渐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我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絨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2.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间于民其斯认为舜乎
1)给上面两段文字加上现代标点。”(不必书写原文,标点中心可以以省掉号替代。) 15 分
2)将两段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3)这两段文字的首要观念是啥? 15 分
第二题(50分)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日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屡织席认为食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尽管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然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日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日否以粟易之日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力之与.日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熏陶熏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民哉且许子何不为熏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繁然与百工生意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以耕且为也然则治全国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然后用之是率全国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全国之通义也
1)给这段文字加上现代标点。(不必书写原文, 标点中心可以以省掉号替代。) 15 分
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20 分
3)在这段话中孟子的观念是啥? 15 分
第三题(55分)
詩者蓋志之所之也情動於中而形于言…给出一段话
1)给这段文字加上现代标点。(不必书写 原文,标点中心可以以省掉号替代。) 15分
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20 分
3)这段文字论说了许多文体,罗列其间说到的文体。20分
北京言语大学2016古代文史文献考研真题第一题(35分)
1.灵公虐赵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鉬麂贼之晨往则寝门辟矣盛服将朝早而假寐麂退叹而言曰赵孟敬哉夫不忘恭顺社稷之镇也贼国之镇不忠受命而废之不信享一名于此不如死触庭之槐而死灵公将杀赵盾不克赵穿攻公于桃园逆公子黑臀而立之实为成公(《国语晋语》)
2.所以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勇士曰嘻子诚仁人也吾入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子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飧是子之俭也君将使我杀子吾不忍杀子也尽管吾亦不可以复见吾君矣遂刎颈而死(《公羊传●宣公六年》)
1、加标点,可省掉成(灵….成)。10分
2、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3、比照两文中“晋灵公杀赵宣子”的情节的不一样。15分
第二题(40分)
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赏罚不中赏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
2.富有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礼记●曲礼》)
1、加标点,可省掉成(灵….成)。10 分
2、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3、这两段话别离体现了礼的作用是啥? 15 分
第三题(50分)
夫得言不可以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獲獲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齬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日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布道于全国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认为乐正夔所以正六律和五声以通8风而全国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日夫乐六合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全国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日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附近豕与亥类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对错之经不可以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认为所闻则得之矣.
1、加标点。10分
2、翻译成现代汉语。25分
3、作者为了证明“闻而不审”的害处举了哪几个比方??15分
第四题(25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 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认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 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 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 正人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2、从文中看出孔子的政治主张是啥? 10 分
北京言语大学2015古代文史文献考研真题《礼记●乐记》选段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焦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咩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然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意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浊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响之道与政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怙憑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消亡无日矣郑卫之音浊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以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道德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正人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以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以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

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好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量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户欲者也所以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洗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孑立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衰麻啼哭所以节丧纪也钟鼓干戚所以和安乐也昏姻冠笄所以别男女也射乡食飨所以正奉告也礼节民意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聚散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着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爱以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全国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必群众无患皇帝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皇帝如此则礼行矣
一、全文加标点
二、归纳思维
三、全文翻译
北京言语大学2014古代文史文献考研真题第一题《礼记大同》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可是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正人何叹孔子日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全国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孑立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盜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全国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认为礼城郭沟池认为固礼义认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配偶以设准则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正人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众认为殃是谓小康
一、加标点,书写或预读加标点。
二、翻译
三、词语说明
1、观2、矜寡孑立废疾者3、盜窃乱贼 4、刑仁讲让
四、自个观念(15 分)
第二题《吕氏春秋察传》
夫得言不可以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獲獲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龉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足信乎孔子日昔者舜欲以乐布道于全国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认为乐正夔所以正六律和五声以通8风而全国犬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六合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全国若夔者- -而足矣故曰夔一 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日于氏穿井得-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
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附近豕与亥类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日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对错之经不可以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认为所闻则得之矣
一、名词说明
《吕氏春秋》
二、说明词义
1、獲
2、审
3、溉汲
三、书写加标点。
四、翻译
北京言语大学2013古代文史文献考研真题《礼记大学》全文
大学之道,在清楚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正然后有定,定然后能静,静然后能安,安然后能虑,虑然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之则近道矣。
古之欲清楚德于全国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然后知至,知至然后意诚,意诚然后心正,心正然后身修,身修然后家齐,家齐然后国治,国治然后全国平。自皇帝致使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正人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正人然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正人必.慎其独也。曾子日:“十目所视, 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正人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 篆竹猗猗。有斐正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倜兮,赫兮喧兮。有斐正人,终不可以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間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正人,终不可以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戏, 前王不忘!”正人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日:“克明德。”大甲日:“顾提天之 明命。”帝典日:“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浩日:“作新民。 ”诗日:“周 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正人无所不必其极。诗云:“邦畿千里, 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 止于丘隅。”子日:“ 于止,知其所止, .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健,则不得其正。有所惊骇,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猿意马,视若无睹,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全国鲜矣。故谚有之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以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正人不落发,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诘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然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 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债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全国以仁,而民从之; 桀纣帅全国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正人有诸已,然后求诸人;无诸已,然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每天,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然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 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然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全国在治其国者:上老老, 而民兴孝;上长长, 而民兴弟,上恤孤, 而民不倍。是以正人有絮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早年;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絷矩之道。诗云:“乐只正人, 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 维石严严。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以不小心;辟,则为全国谬矣。诗云:“ 殷之未丧师,克配天主。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正人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日:“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矣。楚书曰:“ 楚国无认为宝;惟善认为宝。”舅犯日:,“亡人无认为宝;仁亲认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定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苍生,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娟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苍生,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我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伪正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伪正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蓄必逮夫身。是故正人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也。孟献子日:“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克扣之臣。与其有克扣之臣,宁有盜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 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