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书法考研(书法史)——《郭桂阳帖》-东方星书法高考(中国书法史考研)

《郭桂阳帖》,亦称《尊体安和帖》、《翁尊体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第四帖。为东晋王荟所书,亦有认为是王慈所书。首要内容内容翁尊体安和①,伏慰侍省,小儿并健。适遣信②集泽山村,自当令卿知吾言之不虚也。郭桂阳③已至,将甲甚精。唯王临庆④军马小不称耳!以病告公役耶,秋冬不复忧病也。迟更知问。七月廿七日。注解①安和:平安,安好。唐韩愈《与大颠师书》:“孟夏渐热,惟道体安和。”②遣信:犹传信。④郭桂阳:人名,未详。④王临庆:人名,未详。书法赏析王氏家风《郭桂阳帖》首先数字尚为行书,愈后愈放,转为草书,纵横挥洒,一发不可以拾掇。梁袁昂《古今谈论》谓右军书法“纵复不规

则者,爽爽有一种习尚”,以此衡量《郭桂阳帖》,亦能相符,可见王氏家风之流衍。用笔线条用笔中的起、收笔改变较多,顺锋、逆锋、出锋、藏锋各具特征;而行笔进程则相对较为单纯,削减了提按、是曲之变而求线条之晓畅、劲挺——通观其书,以直线条为主,长短直线的交错变成主构架,且方折亦许多运用,替代圆转。因而,弧线在其间如同只是一种辅佐性的线条了,用的不多且根柢上不作编缉。其次,在单个线条较为明快、单纯、弱化提按高低的情况下,线条与线条之间的比照(首要是提按比照)却很激烈,如《郭桂阳帖》第一、二行上端与第三、四行下端,《汝比帖》第一、四行上端与第一、二行下端,反差极大,视觉作用激烈。作者简介王荟,生卒年不详。字敬文,东晋琅琊临沂人,丞相王导(276-339)第六子。生性恬虚守静,不竞荣利,为官清凉,授吏部郎侍中、建威将军、吴国内史。时年饥粟,人多饿死,其以私米作稠粥,济活甚众。后转督浙江东五郡左将军,会稽内史,进号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卒于官,增卫将军。王荟承家学,善行书。南梁庾肩吾《书品》列其书为下之上品,并云:“动成楷则,殆逼前良,见希后彦。”宋陈思《书小史》称其:“善行书”。传世墨迹仅《万岁通天帖》中有存其所书《疖肿帖》、《郭桂阳帖》(《翁尊体帖》)。有关阅览万岁通天帖来历《万岁通天帖》又称《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697年(唐万岁通天二年),武则天向王方庆搜集王羲之墨迹,方庆将家藏自十一代祖王导至曾祖王褒等二十8人书共十卷献出,武则天命人悉数双钩廓填。纸本墨迹卷,纵26.3公分,横253.8公分。《万岁通天帖》目录如下: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书;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书;第三帖:王荟《疖肿帖》,行草书;第四帖:王荟《翁尊体帖》(《郭桂阳帖》),行草书;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书;第六帖:王献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帖》、《在职帖》),行楷;第8帖:王慈《柏酒帖》,行草书;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书;第十帖:王志《喉痛帖》(《一日无申帖》)行书。共七人十帖。卷尾有“万岁通天二年王方庆进呈原迹”的衔名。万岁通天帖现状《万岁通天帖》即王方庆所献十卷之一。其间尤以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月帖》、为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为最精。十卷本在宋代已残损不全,并历经二次火灾:明代无锡华中甫真赏斋火灾;乾隆内府乾清宫大火。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迹。卷后有南宋岳珂、元代张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题跋,俱称其钩摹精到。《万岁通天帖》“笔花满目,奕奕生动;用墨之意,亦逐个备具,王氏家风,漏世殆尽”(董其昌语)。原迹藏辽宁省博物馆。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