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随大流”考研、每天学18小时,她还是放弃了_马琳_王凯晴_思考(随大流考研的数据)

原标题:“随大流”考研、每天学18小时,她还是放弃了

距离2024年考研时间不到20天。近来,某社交平台上,总能刷到考研相关的内容,有冲刺备考的打卡,有焦虑迷茫的诉说,也有坦然放弃的分享。

不久前,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公布,为438万,较2023年减少36万,是自2016年连续递增8年后首降。数据公布后引起不少关注,社会各界开始探讨持续多年的考研热降温原因,有媒体总结得出,是源于理性选择。

原本计划考研,后来选择了放弃的人,他们怎么说?

2023年11月23日,湖南衡阳南华大学图书馆内,学生在复习备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新华社 发

为什么考研?

“随大流走总是没错的。”

早上不到5点,王凯晴起床了。早晨的记忆力最好,状态也不错,她读背和学习考研政治内容,一口气学到中午,囫囵吃了几口饭,下午看考古专业的学习教材,直到晚上11点左右回到宿舍。

2022年,广东女孩王凯晴还是一名大四学生,在广东某民办本科院校读日语专业,

9月决定参加12月的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历史学的考古专业,因为是跨专业报考,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

王凯晴一朋友的备考笔记。受访者供图

天不亮钻进学校自习室,夜半深钻进宿舍被窝,王凯晴每天学习18个小时是常态。每天都很困,但不能睡,背书背到想吐,但不能放松,因为一放松就会负罪感满满。

为什么要考研?

“主要是身边很多同学和朋友都选择考研,自己也想试一试。”她说,同班同学有一半在考研,同寝室有两个。

备考四个月时间里,除了想着如何解题,她还思考:要是考不上,是先找个工作还是二战考研?

2022年12月24日,走进考场,很多题目还是不会,25日走出考场,王凯晴有预感自己是考不上了。今年2月,成绩出来了,结果意料之中,没有上岸,她找到了一份从事行政的工作。

正是在这时,浙江女孩马琳决定备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计划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与王凯晴最初的考研原因一样:身边很多人都考研。全班39个人,找工作的只有个位数,其他人都决定考研,跨考占大多数,“最初,考研考公考编的人多,毕业直接就业者少,我也随大流走了,这是个不用思考也毫不费力的决定,随大流走总是没错的。”

马琳现在江西的一所普通公办本科院校,读大四,也是日语专业,备考期间,每天学习学到晚上11点多。

7月至9月,专业课、政治、英语,马琳每天都在按计划进行系统学习,还算得心应手。10月,一切崩溃始于专业课背书进度拉胯,她记不住那些奇奇怪怪的人名,也记不住他们写了什么著作,也不想记那些多如牛毛的理论,更不想关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热点。“加了考研相关的微信群,看到别人进度,我就很焦虑。”

马琳备考时的桌面。受访者供图

中途放弃,可耻?

“放弃后,我快乐了许多。”

焦虑、疲乏、崩溃……10月底,“放弃考研”的想法愈加强烈,马琳开始思考:我一定需要这个研究生吗?好像不一定。

马琳的一位朋友问她:已经努力了这么久,不想到12月份看看结果?“我不想。”当时,她脑海中蹦出了一句话,也只有这句话。

11月1日,考研网上确认开始了,11月4日,考研网上确认结束了。

“4天收到三十多条确认通知。动摇了,纠结了,又坚定了,我不考了。”马琳和她的室友都没有按下报考信息确定。

马琳没有按下报考信息确定。

“不参加二战了。”这次,王凯晴也没有选择二战考研,据她估算,去年大概有七成参加考研同学没上岸,今年参加二战的同学,非常少。

11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据统计,相比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少了36万人,下降约7.6%,考研报名人数自2016年连续递增8年后首次降低。

进入12月,离2024考研时间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打开某社交平台,总能刷到考研相关的内容,有冲刺备考的打卡,更多的是焦虑迷茫的诉说,也有坦然放弃的分享。马琳也将自己放弃考研的经历和思考分享到了社交平台。

值得留意的是,在这些“放弃考研”分享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可耻”“怕啥”“不建议”等评论。

有不少网友发文:中途放弃考研,很可耻吗?

“放弃或者坚持,都非常需要勇气,都是在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选择。我放弃后,快乐了许多。”从放弃考研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马琳学了编程语言、看了一些有趣的书、捡起了画了很久的画。最近,她参加了学校最后一场秋招,尽管没有好消息,还是打算在企业的官网或者招聘软件上投递一些简历,“目前想法是就业。”

“更满意现在的状态。”马琳说。

马琳最近画的画。受访者供图

考研,为了什么?

“考研,不是唯一的选择。”

如果说,一开始随大流备考是非理性选择,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的放弃,被认为是理性选择。

“我一个室友,一开始其实没有想过考研,因为我考研了,她也去考,后来也放弃了。”马琳说,思考一番过后,她们认为,“考研,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考研,不为随大流。”

近年来,“考研热”一直是考研人们习惯讨论的话题。2015年以后呈上涨趋势,2017年报考人数首次突破200万,2023年创了新高。到了2024年,考生减少36万,突然地“降温”引发了广泛的热议与思考,学生们思考考研是为了什么,社会各界开始探讨持续多年的考研热降温原因。

正在备考的考生。受访者供图

探内因,普遍认为,报考人数远低于民间预估,显示考生报考渐趋理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考研录取率因考研热而下降,激烈竞争背后的机会成本与考研预期收益并不平衡,令一部分应届毕业生望而却步,选择其他发展路径。同时,随着我国就业市场持续转型,学历的直接作用下降,目前仅靠一纸硕士学位证并不能很好地改变就业前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谈及,考研报名人数减少背后有几个因素,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就业。对于很多本科毕业生来说,如果现在能找到一个就业岗位的,肯定更倾向于尽快就业,相比考研究生来说更现实一些。

王凯晴也坦言,在找到工作一段时间后,不再执着于考研了,与曾经的自己和解了,“大部分不参加二战考研的同学,也是因为找到工作了。”

探外因,有媒体报道称,硕士招生结构的调整以及“宽进严出”的培养方向,让一些学生对读研望而却步。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成为未来考研报考主流。另外,研究生毕业标准不断提高,让学生的报考选择更为审慎。2019年以来,教育部开展“学位挤水”行动,持续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2014-2021年撤销103个学位授权点,196个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此外,加大了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力度,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我有考研的实力,但是没有读研的能力。”近日,在社交平台上,部分读研的学生自嘲。

此前,不少学生和家长会将这一纸硕士学位证视为提高职业竞争力、获得更好就业前景的保障。如今,读研门槛提高,毕业后的研究生学历不一定有高性价比,对于“是否一定要读研”“考研是为了什么”,有了越来越多的理性评估。

(应受访者要求,以上均为化名)

采写:南都记者 李芷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