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读完研究生才发现我很“糟糕”(正常读完研究生多大了)

这是浪矢陪伴你的第213期
你行似清风,定如文竹,
却也烟火浊了身;
我糟糠也食,五谷也认,
以一碎语解人忧。
——解忧杂货铺
听说你有烦恼?
想诉说却无人能懂?
那为什么不试试南工心理“咨询台”
“解忧杂货铺”呢?
平面彧
您好,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性爱自修室》这部剧,最近看完,里面的一些言行举措让已近22的我都大呼opening,从爸妈亦或是学校,从未接受过性教育,虽然时常以老司机标榜,现在看完这部剧才让我感觉第一次接受到性启蒙,甚至感觉青少年的时期都有段缺失。
能否请您抽时间看一看这部剧(南工在线可以看),告诉我您觉得大概几岁看这部剧比较合适,因为我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性教育仍不能跟上,我还有一个12岁的弟弟,爸妈思想传统,我想知道在什么年龄以什么方式给青少年性启蒙比较合适,我不想他也摸石头过河,我想让他在适当的年龄也能了解

这部剧里的一些观念,不过奈何一些观念开放到我也没法承受,很是困惑。

浪矢的回复
刚刷完第三季,如果你恰好看完第三季,那么你可能会更理解我说的以下面的内容,如果还没看,也不妨碍。
《性爱自修室》第三季主要内容是学校换了新校长,整个剧情围绕着新校长的禁欲理念和学生们自由开放的性理念的冲突展开,最后的结果我可能要剧透一下,学生们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在学校开放日和校长上公开对抗,对抗的结果当然是校长辞职,这似乎是皆大欢喜,但学校也由此被卖给了开放商,许多人需要考虑他们自己的前途,很可能因此重新需要重新寻找学校上完高中才能进入大学,这其实是一个警告,是过度追求自由的一个代价。当影片中的反抗发生时,有记者在现场报道,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学生要求性方面的开放自由,但自由的边界在哪呢?
我想这个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回答。直接搬过来给你弟弟看那部剧吗?说实话我觉得那部剧尺度对我来说还算可以接受,但对你,你就接受不了了,对你弟弟呢?不同的人接收到的信息是不一样的。一个12岁的孩子,很多观念和思维以及身体都没有发育完全,性冲动萌发,但缺乏分辨的能力以及合理的自我克制。那部剧的性知识,是很不错的,以及现阶段正规渠道的性教育也确实缺乏,但也不要忽略一个网络时代的12岁孩子的探索力,相对于灌输性知识或者说给他看影片,我认为都不是最好的方式,而回到那部影片,以我来看那部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那就是有一个可以信任的渠道,一个有丰富知识愿意 助别人的人或者机构或者组织,可以在有人需要 助的时候提供回答,你就可以做你弟弟的“诊所医生”,让他充分信任你,让他能够在面临问题时想到可以问你,你到时候给适当的指导,教会他如何保护好自己以及别人,以上是我的回答。
fighting
浪矢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已经保研到外校的研究生。今年研一刚开始,感觉有做不完的事情开不完的组会,而且自己也菜啥都不会。和项目组的同学关系也不好,组里和自己一届的都是工作之后再来考研的,他们有点太社会气质了,搞得我在这个组里显得很尴尬,格格不入。我真的怀疑我是不是适合读这个研究生,每天都在煎熬,想赶紧毕业。之前有个项目从暑假开始做刚刚做出点头绪,老师又因为接手项目多又把我分到了新的项目,所以一切感觉又从头开始,我真的每天都在崩溃每天都在破防。有时候真的想躺平,可是脑子里总是会告诉自己这是不好的,做咸鱼好难啊。

浪矢的回复
保研人,以我的了解,起码的绩点很高,这是学习能力以及自制力的代表,其次很多加分项可能也不能避免,大创、竞赛、获奖、志愿活动等等,能走到保研这一步的你,上面的长处是可以保证的。我希望你先认识到自己这些优点,然后带着自信重新出发去看待你面临的困难难,看看是不是有心思路。再说同学有社会气质,这一点在我来看是一件好事,当然取决于你是不是一个学习者的心态,社会人士的社会经验和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方式都和学生有着区别,所以不妨放下对他们的标签,学习他们身上你不具备但对你有益的能力。如果上述事情做完之后你还是希望能躺平,只想毕业,我也是支持和理解的,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走科研的路,你可以了解一下自己专业毕业的最低要求,该做的还是做,最后熬一个研究生的文凭对你以后也是有 助的。
玉米不是玉
研三了,身边的人好像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准备考公的考高校辅导员的各种,找公司的,都很坚定,好像只有自己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总是跟着别人的思想在走,思想也不坚定,没自信,没安全感,没对象,身边也没有那种可以依赖交心的单纯的朋友,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成年人的交际。也没有对象,没目标,很迷茫,很痛苦,感觉要绷不住了,不想被家里人知道,自己好没用,想过好人生,好像真的好难啊…自己好菜啊…平时乐观开朗的我,大概没人会觉得我原来内心如此自卑焦虑吧…

浪矢的回复
我们并不能真正知道别人心里是怎么想,不过“身边的人都好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一主观臆想似乎确实给你带来的较大朋辈压力,压力是自己给的,也只有自己能 助自己去克服和打败。“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生的“好坏“是个伪命题,因为它的界定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不同的。对于目前内心迷茫的你,我有一个建议:做好当下该做好的事。关注当下,认真地完成目前的任务,尽力做好手里每一件事,日子一天天过去,也许不知什么时候就拨云见日,柳暗花明了呢?
螃蟹
在学校待了一整个暑假,开学突然涌进来一大堆人让我感到恐慌。不管做什么、在哪里,到处都是人,有种窒息的感觉

浪矢的回复
我注意到,你是由于学校暑假和开学的环境变化而感觉不适的。对于忽然发生的环境变化,人或多或少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有的人天生就喜欢清静,何况你在安静的学校呆了一个假期,看见很多的人自然会产生不适。
你可能会有一种体验:以前在电梯里都是自己一个人,现在忽然要和很多人坐电梯,感觉非常的不舒服。甚至因此去爬楼梯。这也其实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人对于和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是有一定的敏感范围的,和关系亲密的人的距离可以更近,随着关系的疏远,这个距离就会随之不断的加大。如果陌生人超越了这样的距离以后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防御状态,自然的感到不适或焦虑。即使别人不是故意要缩短距离,我们的防御状态也会存在的,一旦人不断增多的时候,拥挤的情况也就发生了,我们会不断的和陌生人产生碰触,即使知道别不是愿意的,可是因为距离太过于靠近了的问题,导致大家的身体一直处于一种防备状态,不自在的感觉不断的加深,导致我们非常的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空间的窄小使得我们紧张起来,让自己的身体不断的开始害怕起来,逃离这里的思想一致占据着,所以一人多我们就会开始不自在了。人多的地方我们的内心开始不自在是很正常的反应,我们也无须太过于害怕了,慢慢的就会适应,或许当我回复的时候,你已经适应了呢。
小张
在人性的弱点中,作者写下,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哪怕是一个杀害多人的罪犯,在被捕时还相信自己内心的善良,这样的想法是不是一种精神胜利法呢,有时候自己也会有“我是对的”,这种思想怎么看待这种思想。

浪矢的回复
我认为精神胜利法可取。但这不是罪犯用来自我宽慰的方式,它可以是你生活的调剂,有的时候压力很大或者遭受着很大的挫败,很可能对一个人的信念造成强烈的冲击,这个时候,精神胜利法(自我防御机制)就可取,它可以 助人缓解焦虑,熬过去这一段难熬的日子再重新出发。如上所说,这种方法只可以用于面对挫败或者巨大的变故,不能用于道德和法律事件,因为违法后受惩罚不会因为你的主观世界而改变,但生活中的事件可以。

近三期
快乐不难,有意义的快乐难
弟弟抢走了爸妈的爱
应对焦虑,没有捷径
为不影响阅读,提问有少许编辑
本期文案:解忧杂货铺
本期编辑:徐芯茹
审核:朱巍巍

就知道你在看ヾ(?°?°?)??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