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新闻学完结,传播学即将开课!第七版新…来自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新闻学包括新闻与传播吗)

??大家好,我今年刚刚上岸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目前在等待录取通知书啦!

基本情况介绍:

我本科是东华大学的新闻传播大类之下的一个小专业,该专业会在大一的时候学习一些新闻传播的基础知识,但是在大二分流之后就基本上没有新闻传播相关的课程了,而我也只是接触过《传播学教程》的内容,到大三开始去备考考研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记忆,所以大家只把这个看作是一个跨专业的考生的两年备考经验就可以。

因为我是二战上岸上财的,所以说我的这份经验帖可能并不太适用于一战去备考的考生,或者说一战的考生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复习进度。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在经过两年的复习之后,我对于专业课的知识理解会更有逻辑性,也更容易背诵。

其次就是我本人是一个规划性比较强的考生,在我备考期间,我会把每一天的任务都整理在便利贴,每一天的学习计划都是如此进行,因此一些复习较为自由的同学可能也很难参考我的这份经验帖。

再者就是我非常清楚自己在记忆和背诵这一块儿是有优势的,从小我的记忆能力就相对是较强的,因此在整个的备考期间,上财的参考书我几乎每一本都背了有五遍以上。

考试成绩:

接下来我来说一下我的备考成绩,第一年我是报考了中央民族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

这一年我的专业课成绩相对落后,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本身缺乏对于新闻传播这个专业的理解,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在备考的时候,背诵部分拉了后腿。导致我在考试的时候碰到一道15分的简答题,是我完全没有复习到的知识点。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也是由于中央民族大学之前的题目是有选做题的,所以我有所轻敌,认为不论如何,我都可以挑出我会答的题目。而事实上在那一年中央民族大学进行了改革,取消了选做,因此也是我没有复习到位的结果。

第二年的时候,我选择了去报考上海嗯嗯。财经大学的新闻学专业。

报考原因:

为什么我会选择在第二年的时候换学校呢?首先是因为中央民族大学的报考人数爆炸式增长,而我认为第二年的报考人数还是会增长。同时在第一年的备考当中,我发现民大的参考背诵范围太过于广泛,像是广告和广电的内容,我到后期大概只过了一两遍。因此我选择了换学校。

同时由于我本科就是上海的,在上海认识了许多的朋友,也是在和朋友经过商量之后初步定下了还是选择上海的学校。而由于我的本科是东华大学,所以我在报考的时候首先看的是比东华大学更好的一些学校。在翻阅各大高校的真题之后,我发现了上海财经大学的真题是更符合我第一年备考的方向,同时题目难度并不高,尽管说招生人数少,但针对往年的录取分数来说,只要我考到400分左右就可以,最终决定了去考上财的新闻学专业。

复习参考书:

?

?

?

上海财经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是会给出固定的参考书目,与我第一年考的中央民族大学是完全不同的。我认为给参考书目之后,我就可以更有目标和方向。决定去背诵哪些书,同时它的参考数目并不算是非常的多。我在翻阅了以往的一些经验帖之后,把前面的几本作为重点复习的书目,而《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这一本书我是没有看的

复习时长

由于我是二战考生,所以在前期复习的时候,我没有投入很多精力,在毕业之前,我的大部分精力是用在了调剂和当疫情志愿者上,大约等到毕业之后回到家乡,我才开始了真正的复习。因此我的整个复习时间可以算是只有半年,在这个半年期间,我的复习时长从七八月份开始就投入十小时,到9月份,10月份的时候开始增加时长,后期11月,12月份的时候。甚至有时候复习时间会达到十六七个小时。当然,这个时长还是需要因人而异的。不是说拉的时间越长就一定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每天的学习时长主要还是根据我给自己安排的每日任务来,完成任务就可以结束学习,每周大概会固定休息半天或者一天。

背书

这几本书里对于新闻学而言必须要掌握的是《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和《新闻事业发展史》尤其是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本书必须要背到滚瓜烂熟,这两本书要最少背五遍。我相当于背了两年书,因此第二年后期的时候可以十几分钟过完一本书,到后期(约11月、12月)可以做到看一眼章节标题然后直接回顾这一章的所有知识点,如果碰到不熟的知识点我就再回去背诵。

而新闻史的背诵,我不像第一年的时候用死记硬背的背诵方式,第二年的时候我更加注重的是新闻史的时间脉络,再根据时间,地点,党派等进行分类之后将时间线列出来的背诵方式,使我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整个新闻史的基本框架。不会觉得新闻史非常的混乱,而是很有条理。同时上财是在前几年的时候取消了西方新闻事业的参考书,但是在考纲上仍然有所体现,所以对于西方新闻史,我们不需要去专门买书进行背诵,主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报社,报纸等内容就可以。

?

实务部分的书不需要像史论部分的书一样完全按照书来背,实务的书籍更看重的是理解,在背诵的过程中需要联想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比如在实际去写网络新闻的时候,标题要如何安排?会和传统的新闻标题有什么区别?这一类的问题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完全的照搬书上的内容,需要我们多注意新闻媒体的实操,这一点相信大家平时会有关注新闻媒体,所以我认为大多数时候都是能够写得上来的。

除了这些必须的参考书,我也买了网络传播的书籍,毕竟现在进入新媒体时代,答什么题都必须要结合网络和新媒体,因此需要额外准备网络传播的书(我使用的是彭兰老师的网络传播),复习的时候结合新闻学和传播学,进行延展背诵。

学校报录比:

?

今年新闻学一共89名学生报考,报录比大约是12.7,相对来说在新传考研方向是一个正常的报录比,不过考虑到整体的形势,之后学硕有可能继续缩招,想要报考学硕的同学需要仔细考虑这一点。

背书tips:

整体来说,在背书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摒弃那种死背的方式,如果说你是那种很适合死记硬背的同学,你可以使用这种方式,但是其他的同学还是建议在对于书本知识进行一个脉络的整理之后开始背诵。

而且我并不认为文科的考研像大众所说的只需要去背诵。事实上,我认为文科的复习更重要的是一种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本身文科的做题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背书也不是需要完全按照一板一眼的方式进行背诵,在理解知识点之后能够答出相应的字数就可以。因此我推荐在背诵的时候可以抓住关键词,通过记忆关键词之后再将关键词能够扩充成句这种方式来检验自己是否能够掌握这个知识点。

像新闻史的背诵,我们需要记忆的就是时间、地点、党派、中文外文,因为我们要知道报纸的创办是为了去表达对应的意识形态,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掌握最基础的历史脉络,例如中国共产党的报纸在一个时刻和另一个时刻的内容主要还是根据史实来变化的。

答题方式:

答题的时候,我推荐大家还是要把字体写的更加清晰,不论是解释还是简答题,论述题都一定要把最基本的逻辑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可以进行分段或者标题的书写,让老师能够对你的答案有一目了然的理解。

此外,我们在背诵的时候一定要去掌握很多的案例,在答题的时候不论是哪种题型都可以穿插案例,案例的使用对于整个卷面答案质感的提升是有 助的。而案例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是一些经典的案例,以及到11月,12月的热点案例,因为新闻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关注热点的专业,所以说我们的案例最好不要过于的陈旧,除非是那种经典的案例。

专题学习:

接下来就到了很多同学会关注到的专题学习,到底我们在考研期间的专题学习是否重要呢?我认为专题的学习是重要的,但并非必须进行,所谓的专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整合的思路。我其实不是很建议大家自己去整理专题,因为专题真的很多,如果大家自己整理的话,会很耗费时间,而且很大可能你在整理之后发现还用不上,我备考期间的时候是有买机构的专题书,但实际上我的使用并不是很频繁。

我对于专题的学习更多的是体现在我对于上财真题的整理当中,我把学校10年~22年的所有真题全部都整理完,把论述题按照专题的思路去进行总结,这样的总结会比跟着机构的思路去整理全部的专题节省很多时间。因为在整理学校真题的时候,会发现学校真题考的专题大多数都是那几个方向的,而机构的专题书是涵盖了所有的,其实有很多是我们用不到的。

所以我认为专题的学习还是要在把握学校真题的基础之上,再去对应考察重点专题的学习。

实务练习:

去年我的实务大题是广告策划,那一年的备考当中,我也是没有去练习消息和评论的,而今年我需要去练习消息和评论。由于我本科的时候并没有学过消息和评论,所以我在备考期间报了一个机构班,一边听课一边跟着练习写作,除此之外,我还会找一些新闻考研机构的实务材料去写题,尤其是上财会考一些财经类的材料的消息和评论,所以我会单独的找素材,再去网上找了师姐 我进行批改。

除了输出这一方面,我认为实务写作的输入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的备考期间,我经常会去打印人民网的财经观点,人民日报评论,新京报评论、中青评论等一些较为优秀的评论,每周大约背诵一到两篇,除此以外还会积累好词好句进行背诵和替换,在写作的时候可以用到。

英语学习

英语备考的过程当中,由于我第一年的英语成绩还是相对较好的。所以我的第二年备考时候会在这部分减少备考的时间。大约在六月份和七月份的时候,我听了 的阅读课,因为英语一和英语二的阅读思路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还是再次去听了一下阅读的方法论。英语的课程大家可以去多听几位老师的,然后在试验之后去找到这个适合自己的老师。

单词

英语背单词毫无疑问是重要的,每天背诵单词都是不能间断的,至于是用书还是用软件,还是得看自己更适合什么学习,我在备考的时候是用了不背单词和墨墨,不背单词用的更多,由于它有激励措施,会更鼓励我主动去学习,后期我还买了它一个图画作文的板块,整理了大作文的模板。

翻译

我在备考期间,第一年是只跟了公众号每日翻译,这样就是每日两句翻译的工作量,这个工作也是一直做到考前,这个工作也是为了能够在考场上快速地翻译那些词句, 助自己理清楚翻译的思路。

阅读

在第二年的备考当中,我做英语阅读的时间是快的,因此我除了去做真题的阅读,还同时配合黄皮书的80篇,积累一些陌生的词汇,到最后基本上考研题和黄皮书都可以达到全对的标准,但是黄皮书不建议每个人使用,因为黄皮书他和真题的思路还是会有一些出入的,除非真题练习完没有题可以练习,通常情况下是以真题为主,真题刷到3-4遍差不多掌握每种题型的思路就可以。

新题型

新题型这一块儿,英语二和英语一的新题型难度差距是相对较大的。在英语二的复习时候,我没有太多关注新题型这个板块,基本上也都是可以达到满分的水平,但是在英语一的备考过程当中,新题型这个板块其实是很能拉开差距的,尤其是像排序题这种题型,一旦错误就可能整篇都会错误,那可能会拉开6~8分的一个差距,而我的英语主要错在了今年的排序题,因此这块儿还是需要大家多上心。

完型

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完型是比较类似的,在考过一次英语二的基础上,完型的题目我也是放到了10月份开始做,一共刷了4遍左右,完型同学们可以掌握一些必选词汇和陪跑词汇,还有在做完型的时候要避免阅读的做题思路,建议同学们在练习之前先听一两节完型的技巧, 助大家熟悉完型的做题思路,整理一些常见搭配等可以 助大家更快选出正确答案。

作文

作文的写作和练习是需要我们去整理模板的,当然不是说我们去网上买一本模板书回来背诵就好,所谓的模板是需要根据我们在每天的练习过程当中还有对真题的参考答案,在此基础之上整理出一份独属于自己的模板。那作文的写作我建议大家可以从10月份的时候开始,如果进度稍微较慢的同学,最迟也要在11月份的时候开始,再往后拖的话,写作时间过于少,很难练习到位。

政治学习

政治我两年都考试分数都还可以,第一年是北京考了75分,第二年上海考了70分,这两年的客观题我都是有拿到40多分,因为主观题我们实际上是很难去把握的,但是客观题我们一定要去把握这部分分数。

政治课程听课可以从7月份或者9月份开始,具体情况根据自己的进度安排,先从马原开始,基本上多数人都是配套1000题和 ,听课是为了让我们理解书本的知识,而做题才能更加巩固知识点,因此1000题写的时候需要认真总结。像我由于一战的时候已经做过三遍1000题,第二年再做1000题的时候速度也比较快,这个时候只做这个无法满足我的需求,因此我今年又买了 和 的题跟着做,利用题海战术来巩固知识点,如果是一战的同学还是要看自己的时间以及掌握程度,不需要盲目攀比做题的数目。刷题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就是我们需要一遍一遍的去刷错题,把错题的知识点一次又一次的掌握和巩固,最终我们能够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

到11月份的时候可以看看 的技巧,当然也不能盲目听信技巧,在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善用技巧才是合理的,而且在考场上比起相信技巧更要相信自己!同时也可以在微信构买刷题小程序,不断地做题总结。总体而言,技巧可听可不听,基础很扎实的同学按照自己的思路做题即可,需要利用一些技巧提高自己做题正确率的可以看,但无论有没有技巧都需要在完全掌握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拿到分数。

主观题我今年是跟着 的分析结构,也主要背的她的资料,答题的时候感觉是得心应手的,不过最后得分可能一般。其实主观题同学们只需要确定一个老师跟着学就可以,我一战的时候就是会去看很多老师的主观题,最终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事实上主要拉开差距的也是在选择题的部分,所以在主观题学习的时候不要焦虑,做好自己稳步向前就好。

关于心态

我认为在考研的备考过程中,除了知识的掌握,心态的部分是非常关键的!第一年我在备考期间是处于一种很焦虑的状态当中。我会怀疑自己学的知识不到位,怀疑别的同学比我学的更多,会担心我听的课是不是没有很好的应用上;会担心这个老师是不是讲的没有别的老师好,而我没有听到好老师的课;也会担心我没有听完这个课,我是不是就没有找过这个知识点……. 事实上,最后我发现这些的担心都是不必要的,反而由于这个担心,使我整个第一年的备考非常的疲惫。

而在第二年的备考时候,我就完全的去调整了我的心态,对于结果不再那么的看重,更加的去注重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而不是关注这个老师是否讲的好,或者我是否听完了课程,把这些所有的材料都当做是自己掌握知识的一个工具,在减少了这些焦虑之后,我的心态就平和了许多,同时也会经常给自己鼓劲,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一定能考上。

总体来说,我认为心态在备考当中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希望每一位备考的同学都能够相信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减少焦虑,稳步向前。

以上就是我的经验分享,希

望可以 助到在看的同学!

?????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