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在这里,读懂北大医学研究生教育(在这里读懂河南)

编者按
十年来,北大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
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和层次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2022年各学科在校硕士研究生比例
2022年各学科在校博士研究生比例
北京大学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变化趋势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变化趋势
北京大学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变化
北大医学自2008年始,顶层设计,对研究生招生类型进行结构性调整,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逐年升高,从2010年的40.09%上升到2022年的66.58%,提前实现了硕士专业学位占比2/3的目标。
近年来,北大医学研究生招生逐步强化对创新潜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努力构建高效、科学、公正的研究生选拔机制,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2022年5月,北大医学在校研究生5093人(其中博士2513人、硕士2580人;学术学位3062人、专业学位2031人),学科门类涵盖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医学技术等一级学科。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培养仁心仁术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 1 >
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设立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强化思政内容的融入,旨在培养大批德才兼备、仁心仁术的医学高层次人才。
2019年研究建立了不同类型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指标模型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导师育人意识,引导其在思想品德、科学伦理、科研方法以及学术规范等各个方面发挥好对研究生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2019年6月,学术诚信网站正式上线,供医学部师生自主学习
“以德为先,五育并举”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机制
“爱·责任·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嘉宾题词
爱·责任·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之
“博言厚道”“医度咖啡”—专访专家及面对面座谈
以德为先,五育并举:赓续厚道精神,德育渗透润无声,将德育渗透到每位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提升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并重。
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
和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 2 >
北大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入围首轮“双一流”建设。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5个医学相关学科进入a类,数量为有医药类学科参评的高校之首。
在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均为a+,为参评高校中唯一一所两个医学相关专业学位同时获得a+的高校。
1
瞄准国家需求,优化学科布局
设置全科医学领域,完善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召开临床全科医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研讨会
试点并深入推进公共卫生应用型博士(dr.ph)培养项目、
药学应用型博士(pharm.d.)培养项目
以及高级执业护师(np)、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自主设置“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二级学科
北大医学将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深度结合,充分发挥北大医学优势资源,着力培养行业急需、医学基础知识宽厚、临床综合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医学创新型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
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交叉融合
开展系列学科交叉沙龙活动,搭建学科交叉交流平台
打破学科壁垒,自2016年开始,设立基础-临床转化医学专项博士生招生计划,产出了大量交叉转化科研成果。2022年起实施“医学创新交叉博士研究生”招生项目,推进“医学+x”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3
深化医教协同,贡献北大智慧
2020年教育部、《中国教育报》聚焦研究生教育系列主题报道
探索与行业规范化培训制度双向接轨,深化医教协同,
推进北大医学教育改革研讨会
服务国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北大医学率先实现了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教协同“四证合一”。2015年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临床/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5+3+x”培养模式,实现了培训考核协同、人事制度协同、专科医师攻博协同“三位一体”的医教协同新局面,构建了研究生教育与行业规范化培训顺畅衔接的临床/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北大模式”。
试点特色人才培养项目,大力开展医学紧缺人才培养。2020年首届应用型公共卫生博士(drph)、应用型药学博士(pharmd)顺利毕业,为我国drph、pharmd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及人才培养提供“北大方案”;首批慢病管理方向高级执业护师(np)研究生2020年完成培养,在护理学完成了《北京大学np培养标准及规范》,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的“北大标准”。
4
拓宽交流渠道,开阔国际视野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马拉维建立首个公共卫生科研教学基地
世界卫生组织就公共卫生应用型博士(drph)培养项目开展深入合作
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签署康复医学研究生教育合作项目
(以作业治疗为重点)协议,推动我校作为全国首家
康复治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
公共卫生应用型博士周蕾入选国际组织
“卫生一体化高级别专家小组”
lancet发表北大医学团队文章
《助力弥补全科医生短缺:中国的高级执业护师》
2012-2021年度医学部共派出220名研究生赴12个国家的73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培养,共资助106名研究生赴国(境)外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共资助35名博士研究生赴国(境)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短期研究项目。学校积极参与到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中,加强校际间合作,拓宽交流渠道,开阔国际视野,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全过程培养进一步优化
< 3 >
多措并举,构建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近年来,北大医学立足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医学部、院系、导师严把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年度审核、结题报告、资格考试以及预答辩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督导,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聚焦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严格学位授予审核,优化论文评审、答辩、追责机制,加强内部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逐步推动学位论文质量外部监督体系建设,将学位论文面向社会公开。
全面提升导师育人能力,北大医学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遴选德才兼备的大先生;以学科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构建优势互补、年龄层次合理的导师团队。导师发展体系不断完善,突出导师岗位胜任力考察,全方位对导师进行年度审核。制定《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科交叉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创新导师管理机制,打破学院、学科壁垒,鼓励和支持导师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为高水平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搭建交流平台、创造条件。
北京大学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简报
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动开展自我诊断式评估工作,定期发布北京大学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简报,推动评估工作常态化,实现“以评促建”。根据评估结果继续推动完善相关机制和举措,提升培养质量。
形成性评估与终末评估相结合的制度使临床培训质量监督贯穿培养全程。自行设计开发了专科医师/临床专博规范化培训电子管理系统,包含记录模块、评价模块、考核模块、反馈模块,具备轮转安排、病例登记、出科考核、指导反馈、抽查病历、考试管理、题库管理、线上考试以及评分等功能,实现培训人员信息和培训过程管理信息化,成为加强过程管理和提升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并通过过程管理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优化管理模式。
以追求卓越为目标
引领我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 4 >
2016年,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全体会
2018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全体会
2018年10月24日,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立大会
第四届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
北大医学一直是中国医药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和推动者,是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的秘书处所在单位。2022年,成立北京大学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
1
发挥智库作用,
建立医学研究生教育国家标准
2021年,医学门类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会
牵头修订医学门类学科专业目录,优化医学专业学位领域设置。牵头编写《核心课程指南》《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等规范文件。设立课题针对重点问题深入研究。
2
聚焦关键领域,推动国家医教协同改革
2014年,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论证会
2020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工作座谈会
围绕国家卫生人才强国战略,牵头制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发挥监督评价作用,牵头制定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开展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和合格评估工作,发布207份质量分析报告。
3
搭建交流平台,
推动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
2020年第三届医学“双一流”建设论坛


每年组织全国医药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术年会、全国医学“双一流”建设论坛、全国医学专业学位改革研讨会、青年论坛、全国心血管研究生论坛等系列品牌活动。
2019年,民族地区医药学研究生教育研讨会
扶西部和民族高校,在新疆、贵州、广西等西部地区召开全国性会议,支持西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等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培训。
4
建设国家级信息化平台,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019年,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启动仪式
建设中国医药学研究生在线教育平台,开放300余门优质研究生在线课程资源,236门课程被46所高校认定为学分课。搭建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构建微信公众号、教学案例库信息化平台矩阵。

北京大学医学部 宣
联合策划/研究生院 宣传部
素材由研究生院提供
整理/宣传部 韩娜
题图、排版/王崇锟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