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教育上市路在考研培训行业最好的时代“过坎”

“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这应该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了,我希望在退休之前把 教育带上市。”年已60岁的 教育ceo严旋说。
教育是国内考研培训行业的头部公司,2016年7月曾挂牌新三板,但很快第二年便摘牌。
2019年8月,知名私募基金安博凯基金入股 教育,并成为控股股东。据报道,这是2019年教育界最大的一笔融资。对于安博凯和 教育来说,它们赶上了考研培训行业最好的时代。2019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同比增长21.8%,是近年来的最快增速。此后,考研报名人数保持上扬,2021年已达377万人。
易观分析近日发布的《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下称《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达112亿元,预计三年后将达到200亿元。
教育却在最好的时代突然“遇坎”。2021年初,联合创始人冯小平“出局”,多位考研名师出走,甚至谣传称 教育被“掏空”。
如今,联合创始人离去造成的影响正在消散,摆在 教育面前的是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行业里实现战略转型,如何通过omo的产品转型,撬动公司运营模式及市场布局转型,从而在升级换代的考研培训市场继续领跑。

联合创始人“出局”风波

教育集团成立于2005年,但涉足考研行业已有20余年历史,其业务范围覆盖考研、四六级、公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等,其中考研是核心业务。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考研培训机构, 教育成立时间仅比 晚3年,但考研业务规模超过 。官方数据显示, 考研累计培训学员1000多万人次,而 仅为500多万人次。
2019年8月, 教育获得安博凯基金的融资,融资金额并未披露,但据称这是中国考研培训行业最大的一笔投资,也是安博凯基金在教育行业最大的一笔投资。
“安博凯是北亚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有超过220亿美金的资产规模,业务聚焦于中国、韩国、日本等市场。”严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担任安博凯基金运营合伙人,在加入 教育前,曾担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尼尔森大中国区总裁。
资本进入近两年后,联合创始人、前总裁冯小平的离职引发多方关注。据报道,冯小平逐渐丧失话语权,工作推动极为困难。后期,冯小平认为,管理层的错误决策越来越多,留下一句“管理理念不同,办学理念相左”,转身离去。
对此, 教育方面表示,冯小平的离职是其个人违规造成的。
事实上,2019年12月,一家名为新文达的k12培训机构成立,冯小平为实际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
“安博凯收购 教育,是希望在考研培训的细分行业里做大做强,不会进入k12培训这个‘红海’行业,但也没限制冯小平进入k12培训。”严旋说。
只不过,冯小平的k12业务遭遇亏损,导致冯小平在未向董事会披露的情况下,对外抵押了其持有的 教育股权,但却无力偿还借款,导致这些股权面临易主风险。 教育表示,安博凯因此从第三方收购了这些被质押的股权,冯小平得以偿债,但被要求辞去 教育法定代表人以及总裁的职务。
今年初,一家名为 的考研培训机构亮相,原 教育多位考研名师加盟 ,一同加盟的还有原 教育几十家加盟商。

值得推敲的“去名师化”

的出现,让 在2021年开年遭受了一次意外狙击。而这恰恰发生在考研培训市场最好的时代。
近年来,全国考研报名和录取人数持续增长。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已超过110万人,报名人数则达到341万人。随着保研人数、往届考生人数不断增加,考研竞争日益激烈,这意味着考研培训的参培率或将继续提升,行业面临利好。
易观分析近日发布的《中国考研培训行业白皮书2021》显示,2020年中国考研培训市场规模达112亿元,预计2023年将超200亿元。
《白皮书》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集中释放,例如考研报考人群不断扩大,报录比的攀升,参培率的不断提高,考研培训服务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深化发展等,考研培训行业发展趋势正在明朗化且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
教育是考研培训行业的头部机构。据介绍,目前 教育覆盖全国23个省份近150个城市,开设1000多个教学网点,累计录制各类教学视频课程200多万课时,累计培训学员1000多万人次。
教育作为最早一批考研培训机构之一,曾形塑了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
《白皮书》也指出, 教育在业务开展上多借助加盟的方式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扩张;在教研方面,多以公共课单科名师为核心进行教学课程和教材研发。
但 教育在今年初遭遇的危机,恰恰凸显在了加盟商和名师的出走上。这对于 教育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今年1月,何凯文、 、蒋中挺、万磊、余丙森、吴扶剑等多位 考研名师宣布加入 。这曾被解读为是 教育“去名师化”的结果。
事实上,“去名师化”在考研培训行业是一个经不住推敲的概念。
考研英语名师何凯文曾对媒体表示, 教育2019年引入资本后开始大举去名师化,“ 要打造流水线上的老师”。但现任 教育总校长王选民表示,“公司从来没有推行过‘去名师化’,我们其实又请了一批名师过来上课,如果我们真的要‘去名师化’,就没必要再去请名师。”
何凯文也曾在2018年演讲时表示,机构并不需要担心ip名师出走,ip名师和机构之间也会找到共同的合作点。
“去名师化”的深层逻辑其实是教师专职化。在考研培训行业,由于单个机构的规模有限,线下授课的班容量有限,名师长期处于社会化状态,与多个机构同时合作。比如,何凯文目前担任

总裁,但同时也在跟谁学等平台授课。即使是 教育这样的强势机构,此前与名师的关系也大多是独家合作,而非全职雇佣。
但当机构规模壮大后,单靠数量有限的名师难以保证整体教学质量,亦无助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只有实现教师的专职化,才能保证教师水平的标准化。以 为例,其考研业务专职教师人数已超过1500人,在行业内 。
“ 教育旗下老师和学管师合计有千余人,以往,名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学环节,但现在学生需要的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场景,头部机构都在加强教研、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王选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介绍,在 考研课程中,除了授课教师,至少会涉及5名不同职能的老师,包括助教、学管师、班主任等,分别负责制定学习计划、考核、答疑、督学等。这些老师由 教学研究院引进、培养。

直营化是行业升级必需

与并不符实的“去名师化”不同, 教育确实在推进“去加盟化”,并已初步达成阶段性目标。
王选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从2005就开始推进加盟转直营,到2020年时 教育的加盟商已经只剩下之前的六分之一。今年初,其中的约一半转投 ,剩下的一半则转为 教育的代理商,代理图书、网课等销售。截至目前,线下教学任务已经由1000多个教学网点承担。
教育曾是考研培训行业加盟制的代表,最多时全国有近千家加盟商。这是因为,当时 教育的主流产品是“光盘班”,也就是学生在校区看光盘录播课学习。对于加盟商来说,只需要购买光盘和招生,不需要自己的师资和教研。
但此后,“光盘班”被面授小班模式所取代,进而更迭为现在的omo模式,这都需要校区具备师资和服务能力。
“考研培训行业的师资门槛较高,在低线级城市,加盟商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配置高水平师资,这就要求必须采取直营模式。”王选民说。
omo已成为考研培训的最新潮流,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倒逼,另一方面由于用户的需求。上述《白皮书》显示,“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正逐渐成为考研主体。b站学习、互联网自习室等新形态的出现,都显现出新生代用户在信息接收与获取方式等方面的个性化。
考研用户需求范畴不断扩大,过去主要以上课接受辅导为主,但在对考研相关信息的渴求下,用户需要包括院校信息、试题、复习方法甚至心理辅导在内的综合性服务。
omo模式可以有效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2020年5月成立了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整合了线下考研培训业务和 在线的考研业务。 教育也在今年3月推出2022考研慧学课程,采取“春秋直播讲解+暑期线下面授”的辅导模式。答疑、练习、笔记管理、作业批改、心理疏导等服务也可借助线上社群完成。
omo模式也可丰富机构和用户之间的双方选择。王选民说:“很多学员在面对培训机构时,接触的信息不够全面,有可能错失了最符合的产品。omo对集团内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 助学员选择最有效的培训产品。”
教育曾在新三板挂牌,财报显示,2016年 教育营业收入3.9亿元,归母净利润1143万元。摘牌后, 教育再未披露过业绩。王选民告诉记者,实际上,此后几年 教育保持了约50%的年均增长。
“考研培训市场仍是一个比较分散、零碎的市场, 教育在这个市场里做到了龙头老大的地位,但我们还有机会去变得更大。我们认为30-50%的增长是稳健且可实现的。”严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上市仍是 教育的既定目标。 教育借壳上市以来股价一直平稳,市值已超过2000亿元。今年1月,it培训机构传智教育在中小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ipo的教育公司。
这些迹象都表明,考研培训行业正迎来最好的时代,但 教育也正在发力,希望迅速“过坎”,跑赢行业红利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