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这所“研究生院”放榜 “新生”全是老人】

【这所“研究生院”放榜 “新生”全是老人】

新华社长春4月30日电(记者郎秋红、邵美琦)早上5点多,迟宝山醒了,翻来覆去的再也睡不着了。

今天是吉林省老年大学研究生院放榜的日子,60岁的他为了考上这个“研究生”,点灯熬油刻苦复习了数月……老伴儿替他拿出工整的西装,催他吃完早饭去学校看榜,“去吧去吧,不行明年再考!”

从家到吉林省老年大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今天路途似乎格外漫长。他想起二十多年前的某个早上,他在职考上了中央党校的经济学研究生。“今天好像比当年还紧张啊!”迟宝山心想。

不到9点,学校大厅里熙熙攘攘地聚集了上百位来看榜的“考生”,都和迟宝山年龄相仿。迟宝山加入他们,三人一簇、五人一组地聊着,“哎呀考试那天我没太发挥好!你怎么样啊?”“老刘今天没来,准备在网上看呢,害怕没考上。”

吉林省老年大学已有几十年历史,目前学员达1.4万人。“老年大学虽然不是学历认证教育,但是作为老有所学的平台,近年来异常火爆,学员层次和受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的设置已经无法满足学员的需求。”吉林省老年大学副校长高洁说。2017年,吉林省老年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研究生院,每年招收三个专业共45名研究生。除了系统学习声乐、书法等专业知识,还开设了老年教育学、老年心理学等课程。“我们的目标,一个是提高学员的专业造诣,另一个是培养社区‘老年师范人才’,为更多老年人提供服务”。高洁说。

自从老年大学研究生院开始招生以来,每年都有数百人报名,除了笔试,还有面试“说课”的环节,竞争激烈,所以考生们看榜时相当紧张。

9点钟,大屏幕亮了,新一届研究生的录取名单出来了,周围瞬间安静。有的学员拿出老花镜逐行寻找自己的名字,有的学员兴高采烈地拿出手机拍照,也有的学员垂头丧气。

迟宝山在书法研究生录取名单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眼睛一下亮了起来。“总算对得起那一桶桶的墨和水,对得起自己下的苦功夫了啊!”迟宝山说。

教务处的老师们将红彤彤的录取书发到学员们的手中,他们兴奋地翻阅着。现场还来了一位叫李晓慧的女士,她是声乐系“研二”的“学姐”。她告诉“新生”们,入学难,毕业也不简单。“培养方式是导师制和学分制相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都要修满学分,一周五六节课是正常的节奏。”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老年人退休了上老年大学,就是来找乐子,其实不是这样的。”李晓慧说,“从研究生院毕业以后,我们学有所成,还能服务社会。”

高洁说,这里的研究生还有很多实践课程,志愿服务于社区、养老机构等场所的老年人。研究生院开办两年,目前实践活动已经惠及了七千多人。

“现在,‘60后’已经开始退休,他们的学识和社会经验丰富。”高洁说,“老年大学不仅要扩大规模,还要进行创新性的探索,给老年人更多学习的机会。”

60岁再次“考研”并被录取,这让迟宝山对未来充满期待。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