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拼了半条命,祈求没有下一次】
【考研拼了半条命,祈求没有下一次】
北方的冬天,空气都是带刺的,12月17日早晨七点,气温跌破零下八摄氏度,曲阜师范大学综合楼前面的空地上已经传出读书声。
考研前一周,南门的孔子像前堆满了各式的零食“贡品”,有学生放上一盒健胃消食片,说,“还是我最懂你。”
作为一所二本院校,曲阜师范大学以“考研神校”闻名,传闻那里的考研率达到90%以上, “踏进曲师,一只脚就等于迈进了重点大学研究生院的门槛”。
考研临考前,我来到了曲阜师范大学,这里的确存在应试教育的延续,不过,在“考研是大势所趋”的大背景下,它没有那么特殊,曲师大考研军团只是千千万万视读研为人生跳板的群体的缩影,他们在层层叠叠的社会圈层中挣扎,突出重围的却仍是少数。
考研神校里并没有神话。
大学还是高中?
山东是全国最热衷考研的省份之一,而其中又以曲师大为最。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377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山东省报考人数有34.8万人,人数总量和增量均为全国之最。
在另一项调查中,曲阜师范大学约有71.28%的毕业生有考研意向,在所有山东省高校中排名第一。
大二的夏钟钟说不清母校浓厚的考研氛围是怎么来的,“总之,学风要比其他学校好,平常周六周日在学校里也会看到一些自习的人。”
“学风好”,今年九月刚入学的陈杰也这样认为。在曲师大,大多数像陈杰一样的大一新生需要上早、晚自习。早自习从早上6:50持续到7:30,晚自习从下午6:50到晚上9:00。早晚自习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没有限制,但是要求人坐在固定教室的座位上,学校纪检部的人随时可能过来抽查点名。
曲师大非文科类学生有一门特殊的必修课叫做“孔子与《论语》”,开设在晚上,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听课位置,陈杰和室友通常先买好晚饭打包回寝室,然后跑去教室提前占座。
他们不觉得这样辛苦,因为很多习惯在高中就已经养成了。
“要说管得严一点的地方可能就是收手机吧”,同样读大二的杨镇说,曲师大一些教室的墙上挂着手机袋,学生被要求在上课前把手机放在手机袋里,以保证课上认真听讲。
不是所有教室都装着手机袋,不过收手机的决定权还是在于老师,“老文史楼没有(手机袋),没地方放就不收了,但也有老师要求把手机放在讲台上堆着。”
杨镇是班长,我遇到他时,他坐在一家奶茶店的椅子上,等班上各宿舍的同学来领取征兵意向登记表,他点了点那沓意向表:“应该没什么人想当兵。”
考研才是大多数学生的正途,虽说比起高考,考研更像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是考研的氛围,从新生入校开始就围绕着他们。
陈杰记得,刚开学时,有两位师哥师姐“像班长那样”带领着他们,当时师哥师姐对着全班人说,大一不要有太大的考研包袱,但绝对不能挂科。
“不要挂科”,他反复说了三遍,“一门也不行,考研时简历会不好看”。
夏钟钟是曲师大校史馆宣讲队的成员,他说社团领导常向他们提起一位大三就考研成功的师姐,“还是硕博连读,特别好”,即便记不清师姐所在的大学的名字,他的脸上仍然露出称赞和向往。
在这里,考研成功的人会被赠予荣耀。曲师大不同的学院楼里,总张贴着上一届的考研光荣榜。那些成绩格外优秀的往届生,则变成一条条传说,在师生间广泛流传。
以考试为中心
陈杰认为学校的管理并不严格,“看书复习都是学生自愿的,因为心里有梦想。”
我问他梦想是什么,陈杰不假思索地回答:“考研、考教资哇,这样以后才有更好的出路。”
四年勤勉,只为考试,这是他们的“一生所学,只为此刻”。
有很多“此刻未完成“的人,矢志不渝地奋战着,书法专业的陈西就是一个。考研失败后,今年他一直在为二战做准备,幸好还有同班同学们相伴:“这些人一战前都说,考不上都要二战,结果谁也没落下,都来二战了。”
即便不再是在校生,陈西依旧可以在手机上预约学校自习室里的座位。他把更多时间花在薄弱的英语科目上,从早上七点半开始背单词,下午两点做一套英语阅读,中间穿插复习专业课,晚上继续背英语单词、做政治题,一直到晚上十点,复习才算结束。
为了背书时不打扰他人,陈西和同学需要多次转移阵地,综合楼和行政楼四层适合安静复习,西联教室前的空地和老文史楼的走廊才是背书人聚集的地方。曲师大老文史楼的走廊两侧密集排列着各式马扎,如果早上七点来到这里,能看到很多考研学生坐在上面背书的壮观景象。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冬天空气闷浊的自习室,有人占据楼道中每一处暖气片,穿着厚重的羽绒服,坐在小马扎上一动不动,水壶、零食、几叠书本围住他们的周身,这样就在开放空间里拥有了一块封闭的学习领地,像真菌一样长在角落里自成生态。
一战失败后,陈西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考研竞争之激烈,在曲阜这座小城能被轻易地观察到。陈西每天在出租屋进进出出,都能看到周围和他作息相似的考生,谁更早出门、更晚回来,都一目了然。
“单间出租,供考研、考编、考公的学生居住学习……”曲师大租房群里,每天跳动着数十条房屋出租信息,考研学生不是中介们的唯一目标。
离曲师大东门十几米的牛肉汤店内,墙上的菜单挂着某个考公、考研培训机构的广告,再拐一个路口,街上有很多旅馆,还有两家自习室,它们通常为寄宿考生服务。
只因为“氛围好”,校外人都慕名来到曲师大周边备考,其中有家在曲阜、准备考研、考编的在校生,也有从省内其他学校毕业、工作后又转念考研考公的人。
“考研考编两手准备”,自习室老板语调轻松地说到,“我们自习室考编的都考上了。”自习室之外,他也经营住宿生意,一张四人间里的床铺和一个自习座位打包出售,每月一千元。
传闻“考研—考公—当官”是当地人理想的人生轨迹。前段时间,自习室里有位男生考上一所高中的教师岗位,不过,他“看地方一般,就没去,继续准备考研”。
我问自习室老板:“既然可以考编、考公,为什么还要考研呢?”
“研究生啥待遇?本科专科啥待遇?”,他反问道,“工作一年研究生享受副科待遇,本科不升职永远是那职位呀。”
破釜沉舟
大多数曲师大学生相信:勤奋做题可以换来研究生院的一席位置,可以换来更好的未来。
正如学生杨镇说的:“虽然可能不是人人都适合做学术研究,但更高的收入、更高的社会地位肯定是人人都想追求的。”这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想法。
所以,和曲师大类似的 “考研神校”越来越多。信阳师范、聊城大学……这些名字都与“考研神校”的标签挂钩,它们都有位居普通院校行列、考研报考率高、学生勤奋、录取率高等特点。
一位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告诉我,曲师大学生的考研状态并不特别,她的母校也如出一辙:“教室外面一排凳子,大冬天在走廊里背书,楼梯间还摆满牙刷杯子”。
在今天,硕士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研究生学位,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它意味着高考之外第二次出人头地的希望,尤其对于社会资源不占优势的二本学生而言,可能更是改变人生的唯一支点。
但他们越奋力往上走,越能发现头顶上那片无法打破的天花板。
曾经有报道描述,从某考研神校考入北京重点大学的学生,常在不同场合听到众人对母校的夸张讨论,话语中包含着揶揄和讽刺。
考研神校的名声带来了污名效应,从那里走出的学生,一度被贴上高分低能的刻板印象。几年前,甚至有上海某高校的教师在招生时放言:“是曲师大的就不要”。
国内某C9联盟高校(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的一名研究生导师表示,二本学校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标签,它能成为加分还是减分项,取决于考生的面试表现,“如果表现平平,二本可能是一个减分项,如果表现得特别好,反而是一个加分项。”
事实上,这意味着二本院校出身的学生,除了要在分数上付出更多努力,还要在面试时拥有超乎平均水平的表现,才能与其他考生竞争。
与此同时,重点大学还在不断提高本校保送生的比例,一位保研本校的985学生说,研究生班上有一半学生是以前的老同学。
上述研究生导师也称,在硕士招生过程中,他们实际上能接触到二本学生的机会“极少”。他的观察是,那些“本科学校不那么好的学生”,即便在录取之后,也整体表现出较弱的自信心,勤勉有余,灵气不足。
不过他回忆,在十几年的执教过程中,曾有位本科是普通一本的学生让他印象深刻,“看起来很闷,但是后来问了几个问题,发现他读了很多书,而且在很多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
严苛的刷题与残酷的竞争,不可遏制地对思考与创造能力产生了消耗,偶尔闪过的流星,与背后整片黑色天空相比,也有破釜沉舟的意味。
事实上,更多学生已经在打探世界的过程中,逐步退下阵来。
对于陈西来说,好学校是那些在北京或者上海的学校,能考上那里的大学,就相当于有了在大城市扎根的第一块基石。他曾经冒出过去一线城市闯一闯的念头,很快觉得那只是个空想,就放弃了。
第一次考研时,他报考了宁夏大学,那是一所离家最近的211高校,一战失败后,他决定采取更稳妥的战略,继续考曲师大的研究生。
“但还是不容易,还是要努力。”
书法专业的陈西说,班上大多同学会去当书法老师,不出意外的话,他也会如此。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张旦珺
编辑 | 董可馨
排版 | 翁 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