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考研经验贴-简书(计算机考研经验贴)
一、写在前面
此刻是2020年12月29日星期二,晚上21:19,距离27号下午五点写完883交卷已经两天了。考得大概不算好,但今天早上8点半,躺在床上的我,半年来第一次收到手机“您的睡眠时间已达标”的提醒,我知道终于缓过来了。不管考得好不好吧,这些日子始终是我生命中一些值得纪念的日子,觉得有必要对它做个总结,给它和自己一个交代。
二、我的基本条件
(一)成绩
绩点:某西部地区211计算机专业学生,绩点3.0左右,专业倒数1/3的样子。本校没有艺术类专业。
艺术:喜欢画画但一直没有机会进行专门学习,在学校修过学校开设的大部分绘画或者设计、广告类课程,成绩都还可以,全部89+的样子,有几个97。
英语:在本校算中下,裸考水平刚刚过六级。
写作:应该还可以,高中拿过几个全国的作文比赛奖,大学写作课分也还可以,学校的写作暨演讲比赛拿过奖(不过是大三的事情了)。
人文社科:因为高中理科大学工科,没咋学过人文社科,所以就只能回忆遥远的中学时代了。语文还可以,高考大概120+(不算特别高那种但文学常识当年学得不错)。历史极其差,以前其他科考年级前100的时候历史都是700+名。哲学没有基础,看不懂。媒介没接触过。
另外,我记忆力不大好。
(二)实践和获奖等
实践:
去一家还不错的文创公司实习过
在学校分别是美术工作室的助理、一个实验室的美工、一个网站工作室的负责人
当过十几年班长
在学校社团的美术相关部门做过负责人
其他的三下乡、志愿者什么的还挺多的
做过一些计算机相关项目,大多是网站项目,负责过美工也做过前端和后台,就简单的全栈
获奖:
计算机一个软件设计比赛的国奖
大艺节绘画的省奖
大广赛和学院奖有几个文案奖也有平面的奖
软件设计的省奖
某学期的学业奖学金
社会实践呀社会工作呀之类的奖学金
征文演讲比赛的校奖
别的小的奖什么的,比如优秀志愿者之类
三、考研过程
(一)2019年5-6月 择校
作为工科生一直特别想画画,但没学过,想直接从事这个行业的话,预估起点会比较低,想拥有艺术类成长环境,我的老师也鼓励我进行艺术考研。学传统的绘画的话,前十几年读的书基本就没用了,而且,家里没矿。考虑过清华美院的交互设计,但觉得自己考不上。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和我本专业还算沾点边的中传树莓艺。这个时候我开始看彭老师的《艺术学概论》和郭庆光的传播学。
(二)2019年9月 20届考研改革
专业课方向由艺术+传播变成偏设计方向。我自己的理解是,树莓艺一直有理论方向,偏剪辑这块的。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设备更新换代,网络互动媒体、3d场景等等市场占有量越来越大,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家都说,一般是10年改一次考纲,20届改过了,于是我自动认为21不会改了,开始按照20的参考书准备。
因为觉得复习参考书真的很有趣,所以决定能自己看的书就老老实实自己看。这期间看完了《数字艺术论》、《艺术的故事》、《设计概论》,平时有看互联网周刊公众号的推文,也有每天看1篇《现代传播》里的论文。
开始背英语单词,用的是乐词。到改革之前差不多完全过完一遍。
(三)2020年8月 21届考研改革
从设计方向改为人文社科。当时自己直接懵了。权衡过后还是打算继续考研。毕竟不太想搞自己的专业,暑假又去做了设计类实习,觉得这个行业真的有魔力。
8月-9月中旬,看完文学史原书,自己做的笔记。现代传播一直跟着走。
9月底开始,找了一些考研机构的资料,总结性把考点列出来的,按照文-史-哲-媒的顺序开始复习。开始时间比较充足,做了简化笔记,就是关键词辅助记忆,后面时间来不及了,哲学是自己画的思维导图,媒介是只过了一遍。我没有看机构做的易考标记,直接挨着看的,雨露均沾。当然我最后答得不大好,还是时间没花够,再加上考前有点浮躁。最后一科弄完已经12月考前了。
10月开始逐渐开始准备783。认真看了某机构的写作宝典,和考研大纲的结构要求做了一下对比,自己总结了一下,论文不怎么来得及看了,倒是机缘巧合看了别的艺术理论的论文。空的时候看了一下以前设计学的东西,当时想的是以防万一。实际上最后我就写了一篇《艺术“回归”——城市自然文化融合方式讨论》(大概是这个名字)。最后的主题给得很人文,但看起来是比较大的。我自己觉得自己人文的理论太薄弱了,一个考艺术的去写哲学对我来说也有点班门弄斧,我就干脆写的从艺术方面来探讨融合问题了。我自己觉得写得有点浅,但我尽力了。
11月开始准备英语。在此之前单词过了三遍左右(事实证明还是记不住)。跟了自己学校的考研英语课,然后做了几套真题。有一个很深刻的感悟,复习的时候,手机请务必关机或者拿走。天大地大复习最大。由于我真的过于水了,我最后的作文是考前一晚半夜把自己学校老师讲的大小作文优秀句式和连接架构自己总结了一个固定模版,只背了那一个模版,考场上直接用的。
11月中下的样子,开始正式准备政治。跟 冲刺班+ 冲刺背诵手册+ 带背+肖四。在此之前跟了 的提高班上了一点点马原,只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那里,1000题就做了150题单选,实在是没时间了。就认真上了 冲刺课,学了一下大题答题模式和几个热点,keywords一直跟带背,每天听一个小时左右吧,反复听,后来keywords也是。但听 的时候真的好困,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快睡着了,不过做肖四的时候感觉keywords还是比较有用,背大题的时候觉得冲刺班真的不错。我开始打算做肖八的时候肖四已经快出了,就干脆做肖四。肖四大题是直接背的,方法是自己画思维导图,然后把答案记下来,有些部分明显感觉是材料的就自己处理一下,其他的都背,因为我觉得,考试的时候你不知道哪些内容材料给,哪些不给。每天背三四个小时的样子,背一个学科,最后背了五天背完的,考前一晚再看看。选择题第一轮下来分数是28,25,26,27,很低,第二轮45,42,38,42,第三轮直接背错题。所有解析和题都背过一遍。虽然考试的时候还是有一道题因为我不信邪总觉得背的有问题而写错了。考试的时候政治选择题大概在35-41分,答案记不准确了。大题倒是都背过,但记性不好嘛,也没有完全背下来。
另外,12月有意识地找了一两套883机构模拟题来做,情况惨烈,但终于让我这个工科生学到了一些答题思路。
四、总结反思
我的考研战线说起来很长,实际上短极了。
大三下,疫情期间,复习比较散漫,在那个期间,我有一个美术工作室一直有工作坊活动。暑假,去做了全职的实习,只有早晚能够复习一下。大四上,实验室和工作室的工作没有停下来。9-10月,画了一幅画参赛。10月-11月,我大学期间最后一门课结课了,做了一个课程设计,耗时长达两星期,其中有一星期几乎只干了这一件事。11月底开始,参加了一个整天的手工活动,还开过一个整天的会,承办了一个事情还算有一点多的校际联合比赛。12月18号左右,差不多才把全部的时间拿来复习。
当然,上面那些事,也谈不上后悔。挺值得的,也是自己衡量之后去做的事情。
总结一下,对于这种比较容易考研改革的学校,英语和政治需要早一点开始做题。比如英语,可能考研前一年或者9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了。专业课考得是基础,但量还蛮大的。凭良心讲,搞艺术的学生,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如果要接触艺术理论的话。政治1000题可以慢慢刷,专业课也不用特别早去做特别多的题,但是英语,至少我自己觉得,它是需要连续的时间的。
有些事,它的结果是未知的,也许你越用心,也许最后反而被伤的越狠,但学习永远不会啊,再不济就是努力没结果嘛,那就再努力一点啊——话是鸡汤了一点,但道理是没用错的。考研嘛,还是要关掉手机关掉社交平台,努力冲一冲的。
还不知道能不能上岸呢,可能性估计不大吧,连英语选项都基本不记得了。
还是短暂地做一个梦。梦醒删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