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22年安徽大学648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辅导资料(2022年安徽大学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点击查看:2022年安徽大学648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辅导资料-【书乐学堂】

??资料列表

· 全国名校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汇编
·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 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真题目录(部分)

1.山东大学《考古综合》考研真题
 2017年山东大学《661考古综合》考研真题
 2018年山东大学《661考古综合》考研真题
 2019年山东大学《661考古综合》考研真题
2.中山大学《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7年中山大学《651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8年中山大学《650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9年中山大学《651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3.河北大学《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7年河北大学《698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8年河北大学《698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9年河北大学《698考古学基础》考研真题
4.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考古学》考研真题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625中国考古学》考研真题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625中国考古学》考研真题
5.其他院校《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
 2011年西南大学《643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概论》考研真题
 2019年南开大学《707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9年复旦大学《723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教辅试读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相对年代[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研]

答:相对年代是考古学年代分类的一种,与其相对的是“绝对年代”。“相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绝对年代”是指文化遗存形成时的距今年代(具体年代)。这是考古学研究中两种常用的断代方法。确定相对年代,主要依靠地层学和类型学的研究。此外,也可以利用某些自然科学的手段和文化遗存的对比研究,来判断遗迹和遗物的相对年代。

2埋藏学[山西大学2014年研]

答:埋藏学,又称化石形成学,是指专门研究生物死亡、破坏、风化、搬运、堆积和掩埋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各样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科学。埋藏学的提出使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早期的埋藏学被认为是古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当今的埋藏学已经摆脱了单纯属于古生物学的范畴,而是渗透到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的领域,能够 助考古学更准确地认识考古遗迹和遗址堆积的形成过程,从而通过探索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动态变化的重要细节信息来管窥社会组织动态变化的详细过程。

3洛阳铲[山西大学2014年研]

答:洛阳铲,又称探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一端为半圆柱形铲头,另一端有柄,可以接长木杆或钢管。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20米,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根据这些泥土的土质、土色及包含物来判断地下遗迹、遗物堆积状况。传说其为洛阳一带盗墓者发明,后广泛用于田野考古,成为中国考古钻探的主流工具,并传至国外。

4考古学[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研]

答:考古学是主要根据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实物遗存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及其社会的状况,并进而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背景、原因和规律的一门科学。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由于它是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社会为目的,故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又由于获取和研究这些遗迹和遗物需要利用多种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而通过这些遗存解释过去人们的意识、行为以及社会状况还需要运用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因此,考古学属于最大的一个交叉学科。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考古层位学和考古类型学分别来自地质学的地层学和生物学的分类学。其基本的研究步骤为:考古调查、考古发掘、调查发掘所获田野资料的整理,各种标本的测试分析,编写考古调查或发掘报告,进行专题研究或综合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或专著。

5自然层与文化层[西北大学2013年研]

答:自然层在考古学上是指在地质勘探或者遗迹发掘中,由各种自然堆积形成的堆积层,是不包含任何人类活动遗留物和遗迹的地层。文化层则特指具有一定空间和时间含义的人类活动所形成的土层堆积,人类居住于某一地区往往会在原来天然堆积的生土层上面堆积起一层熟土。这层熟土中夹带有人类无意遗留或有意丢弃的器物或垃圾,这种包含有文化遗物的熟土层即文化层。在进行环境考古学研究中,要研究文化层的同时,自然层也不能忽略。

6考古学文化[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研]

答: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观察到的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同一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文化遗物和遗迹的文化遗存。其命名方法一般是以第一次发现的有代表性遗存所在地名的最小单位命名,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一个考古学文化所代表的文化共同体可能与某一个人们共同体相联系,是该人们共同体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遗留。通过研究考古学文化,可以了解创造该考古学文化的人们共同体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与其他人们共同体的文化关系。

7微痕分析[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微痕分析是通过模拟实验来对史前工具和古人类行为进行解析和提取的一项技术。最初由前苏联的西蒙若夫在20世纪50年代开创,并于70~80年代在欧美发展成熟。微痕分析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和了解不同微痕的特点和成因,建立石器功能与破损的对应数据信息系统,并将考古标本在显微镜下呈现的微痕做成像记录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解析史前工具使用的方式和作用的对象,进而提取古人类活动与行为方面的珍贵信息。

8三期论[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研]

答:三期论是指从年代学方法入手,根据石器、青铜和铁技术发展的框架确立了三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将古物按照这一序列进行早晚的分类,由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正式实践并创立,并建立了相对年代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他首先在古物陈列中应用上述的三段分期,并在所著《北方文物陈列指南》中介绍了这种陈列法则。若没有这种相对年代的思想,史前考古学就绝对跳不出古物学的窠臼,古物学也就只能停留在单纯描述古物的工作上。正因为如此,汤姆森的三期论被称为“史前学的基础”和“现代考古学的柱石”。

9王国维[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研]

答: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在哲学、文学、史学、美学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他字静安,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927年于北京跳湖自尽。他是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早期从事文学研究,辛亥革命后随罗振玉旅居日本京都,在其影响下转治经史金石之学。他将地下的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结合,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对甲骨文也有深入的研究,观堂是“甲骨四堂”之一。梁启超称其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世界所有之学人”,主要著作有《观堂集林》《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等。

10吕大临[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吕大临(约1040~约1092),字与叔,是宋代金石学家,蓝田(今陕西蓝田)人。他曾求学于程颢、程颐,与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他以萌入仕,官至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通六经,精于礼。吕大临著有《考古图》十卷,不仅著录铭文,并注明铜、玉器的尺寸、图像、收藏之家和出土地点等,在著录古器物的体例方面有开创之功。他的主要著作还有《易章句》《大学解》《中庸说》各一卷,《论语解》十卷、《孟子讲义》十四卷、《礼记传》十六卷、《玉溪先生集》二十八卷等。

11马坝人[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马坝人是1958年发现的中国东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位于广东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三公里的狮子山石灰岩溶洞内,距今12.95万~13.5万年,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属早期智人。马坝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也是迄今为止广东省惟一的古人类。马坝人遗址至今未发现有文化遗物。马坝人的发现,扩大了中国远古人类分布范围,填补了中国华南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更完善了中国原始人类发展序列。

12北京猿人[四川大学2012年研]

答:北京猿人是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属直立人,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堆积中,年代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北京人头骨的最宽处在左右耳孔稍上,头盖骨低平,眉脊粗壮,面部较短,没有下颏,牙齿比猿类弱小,头部的原始性质和爪哇人相似,又具有现代蒙古人种的特质。北京人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角器、用火遗迹。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石核石器较少,且多为小型。洞穴堆积中有许多破碎的兽骨。还发现成堆的灰烬,说明他们已经能很好的管理火。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特别是石器和用火遗迹的发现,直立人的存在才得以肯定,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3上山文化[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上山文化是位于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以浦江上山遗址的发现来命名。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2001年、2004年和2005~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三次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存分下层、中层和上层三个阶段,已出土的文物中,有约80件陶器,制作技术原始,大多数器形为大敞口平底盆,石器多为打制。陶胎内夹杂大量有机质,包括稻壳、植物茎叶。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等。经发掘证实,一万年前当地人就会种水稻,会用石磨棒和石磨盘磨稻谷脱壳。它将著名的河姆渡文化等史前文明上溯了3000年,是长江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14鹿石[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鹿石是指经过人工雕刻加工而成的一种碑状石刻,因雕刻有鹿的图案而得名。一般面东而立,反映了对太阳的崇拜。它分布极其广泛,从内蒙古呼伦贝尔横跨蒙古高原、俄罗斯图瓦和南西伯利亚、我国新疆的阿勒泰地区,经过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黑海,直到欧洲的德国和保加利亚等地,几乎遍及整个欧亚草原。它主要有三种类型:①具鹿形象图案的;②具写实性静态动物形象的;③上部仅刻圆圈及点线纹、下部有兵器图案的。

15寺墩遗址[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寺墩遗址是位于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遗址。1973年该遗址被发现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距今约4500年,根据地层堆积及清理的两座墓葬,寺墩遗址分两个文化层:下层属崧泽文化,上层属良渚文化。经常州市博物馆调查,它被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其中,遗址中大型的人工堆筑台地和祭坛,以及随葬玉琮、玉钺、玉璧等100余件玉器的大墓,应是良渚文化一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16大汶口文化[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因1959年发现于山东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泰山周围地区,以鲁中南地区为中心分布区。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4300~前2500年。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另有骨、蚌器。陶器特征明显,以泥质红陶、夹砂红陶为主,也有灰、黑陶、鬶、觚形杯等为典型器,黑陶器十分精致。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发达,发现大量粟和家畜遗存,渔猎经济占一定比例。氏族有公共墓地,中晚期出现男女合葬墓及随葬品悬殊的现象。大汶口文化已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17邦墓[西北大学2014年研]

答:邦墓是古代民众归葬的场所。《周礼·春官·墓大夫》载“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邦墓以小型或中型墓为主,一般无封土,为士或庶民之墓葬,埋葬密集,成组成群排列。不同类别的墓交错埋葬,但彼此间无打破。在邦墓地中,不同家族又各自有自己的私人墓域,并以长幼尊卑有序排列。周代墓地多实行族葬制,分为公墓区和邦墓区,其 墓区埋葬国君等高等级贵族,而邦墓区则埋葬平民及中小贵族。

18三星堆遗址[南京大学2014年研]

答:三星堆遗址是发掘于四川广汉的一处与商同时的文化遗址,它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鸭子河南岸和马牧河两侧的高台地上,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遗址集中分布区的面积约6平方公里,实际上是由数十个地点组成的大型遗址群。目前所知遗址为东、南、西三面有城墙的城址,城内发现有房址、祭祀坑、作坊遗址、墓葬等遗迹。出土物有青铜器、金器、玉器、石器、象牙器、陶器等物件,其中青铜器造型大且夸张、制作精美,至今铸造工艺仍是未解之谜。三星堆遗址的早期遗存属于宝墩文化,主体遗存属于商时期的三星堆文化,据推测该遗址为商时期的蜀国都邑。

19郑州商城[吉林大学2014年研]

答: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重要都邑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区东部。城垣平面近长方形,周长约7公里,黄土夯筑而成,四周城墙上发现11处可能与城门有关的缺口,城墙内外侧以护城坡加固。城内东北部发现大面积夯土台基和大型房基,建筑较考究,是宫殿区和大奴隶主居住场所。手工业作坊均位于商城的外围,发现多处铸铜、制陶、制骨作坊遗址。郑州商城的墓葬主要分布于内城周围,或内城与外郭城之间,内城里面的墓葬较少。多数学者认为郑州商城是商汤始居之“亳都”。

20叶家山墓地[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叶家山墓地是西周早期曾国的一处高等级贵族墓地,该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经济开发区淅河镇蒋家村,面积约4万平方米,于2010年发现,2011年勘探发掘。清理出西周早期墓葬63座、马坑1座。其中,大型墓葬有10座,中型墓葬(长3、宽2.5米)5座,小型墓葬50座。墓向为东西向,墓葬排列有序,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绝大多数墓有葬具。出土陶器、铜器、原始瓷器、漆木器、玉石器等各类遗物739件。在多座墓葬的青铜器上见有“曾侯”和“曾侯谏”的铭文,可知该墓地为西周早期的曾侯宗族墓地,比已知曾侯乙墓要早500余年。发掘的墓葬最深的达到9.7米,其“深埋”特点为西周葬俗所特有。

21妇好墓[四川大学2013年研]

答:妇好墓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的墓葬,1976年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是迄今所知保存完好、随葬品最为丰富的一座商代贵族墓葬。墓圹为长方形竖穴,南北向,墓上有夯土建筑,疑为享堂。墓内有二层台和腰坑,有棺椁,殉人、殉狗。墓内出土大量铜器、玉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等,所出带铭铜器为武丁时期断代的标准器物。其中三联甗、偶方彝和三件象牙杯均为前所未见的国宝。妇好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晚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2楚纪南城[四川大学2013年研]

答:楚纪南城是东周时期楚国埕都遗址,位于湖北省江陵县。因在纪山之南,故称纪南城。纪南城规模宏大,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城内已知的东周夯土台基达84座,大多集中在中部偏东南处,当为宫殿区,其东部和北部已探出宫城墙基。已发掘有柱洞、隔墙、散水和下水道等遗迹。另外发现陶窑址多处。出土的陶器多灰陶,以陶瓦的数量最多,有筒瓦和板瓦两类,都是泥条盘筑的绳纹瓦,瓦当有圆瓦当和半瓦当,绝大多数为素面,偶饰云纹。城内仅发现两处墓地,已发掘的均为春秋晚期的小型楚墓。城址四周分布着大量楚墓,保存着当年王公贵族的大、中型墓冢700多座。

23封土与封泥[西北大学2013年研]

答:封土是指墓室之上高出地面的土堆。墓穴都在地表以下,但通常下葬后并不是再把土填平跟地表一样,而是堆出一个高出地面的土丘。封土的目的是为了封护墓室,也有标识墓位甚至含有显示墓主等级地位的作用。最早的封土墓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之际。秦汉以来除崖墓外,一般墓葬多有封土,帝后陵墓的封土顶小而底大,整体似覆斗形;封泥又称泥封、艺泥,是一种官印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春秋末期出现了印玺,封泥也随之产生,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上林丞印”“蓝田丞印”“东园章丞”等封泥很好地验证了秦汉时期苑囿管理结构的实际情况。在纸出现之前的中国古代,主要的书写工具为简牍。在封缄公私信函时在简牍外面加以封缄,然后用绳索将封检捆缚起来。并在槽内捺上湿泥将绳结盖住,再用印章在泥上打出引文。封发物件时也用此法。这种铸印有印章的土块就称为封泥。

24釉陶和硬陶[西北大学2012年研]

答:釉陶和硬陶是商代社会生活常用陶器的两种类型,秦汉时仍在使用。釉陶是指表面施釉的陶器,釉起到保护器胎和装饰的作用。据国内的考古资料,最早的釉陶出现在商代;秦汉时品种增加,仍在使用。中国古代的釉陶分为高温釉陶和低温釉陶两种。高温釉陶烧造火候高达1200℃左右,胎质较硬,而低温釉陶烧造温度在700~800℃之间,胎质地较软;硬陶又称印纹硬陶,在长江以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出土数量较多,是承袭当地软陶发展起来的。硬陶的胎质比一般泥质或夹砂陶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而且在器表又拍印以几何形图案为主的纹饰,所以统称为“印纹硬陶”。发展到商代,其器形增多,有罍、罐、尊、釜、碗、杯、豆等。西周是印纹硬陶生产的发展时期,器形增加了瓮、罐、瓿等。战国秦汉时印纹硬陶变化不大,器物主要有瓮、罐、坛、瓿、钵、盂、缸、匏壶等。

25司母戊鼎[四川大学2011年研]

答: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鼎,是商代晚期铜器,1939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出土。因腹内壁铸“司母戊”而得名,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鼎造型庄严雄伟、长方形腹,每周四边及足上部饰有兽面纹。双耳、外侧则饰双虎噬人首纹。四足中空,用陶范铸做,鼎体混铸。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也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殷商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26上村岭虢国墓地[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上村岭虢国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虢国贵族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面积约32万平方米。1956~1957年、1990~1991年两次大规模发掘,墓葬总数在500座以上,规模宏大,排列有序。大墓位于北面坡上,中小型墓分布于大墓南面。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车马坑呈长方形,马为杀死后埋入,车子为木构涂漆,部分可以复原。出土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部分青铜礼器、漆器、玉石质装饰品等。墓葬形制的大小及随葬品多寡因墓主人身分之高低而有严格的等级差别。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西周春秋之际虢国的历史、文化及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7土墩墓[西北大学2011年研]

答:土墩墓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指先在地面上堆筑高达的土堆,然后在其上挖造的墓穴。此种形式的葬俗早期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尤以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为典型。一些学者则认为,该形式的墓葬盛行于西周至春秋时期,属吴越文化葬俗,甚至延续至汉代。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坟埋葬。随葬品多为印纹陶器、原始瓷器和带地方特征的青铜器。研究者多认为是吴越文化的葬俗。

28秦半两[四川大学2015年研]

答:秦半两是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货币,在秦国原半两钱的基础之上改进而成。“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即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秦半两面背平素,无郭,直径2.5~3厘米,重3~6克。晚期半两较早期粗糙,甚至有不足0.5克的鸡眼钱,可能专为冥币制作。从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公元前336年)起算,到秦灭亡(公元前206年),秦半两钱的生产共延续了13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秦半两”为通行货币,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圆形方孔”(又称孔方)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

29新郑彝器[西北大学2014年研]

答:新郑彝器是中国春秋晚期的郑国青铜器群,于1923年在河南新郑发现,推测为一座大墓的随葬礼器。已知有鼎、簋

、鬲、尊、壶、罍、舟、洗、盘、匜、钟、镈和兵器等,共百余件,其中有太牢九鼎、七鼎各一套,簋8件一组,与礼书所记九鼎配八簋的制度相符,表明墓主是郑国地位很高的贵族。新郑彝器现大部分藏于河南博物院。

30燕下都[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燕下都遗址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遗址,建于战国末期燕昭王时代(公元前311年),现今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燕下都遗址是已知已发现的战国都城中最大的一座,分布在平原上,两河成为天然屏障。城址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达4~6公里。城垣平面略呈“凸”字形,城址中部有一道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东城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古河道区五个部分,文化遗存相当丰富,保存较好。西城为一防御性的附城,遗存较少。城外有防护设施,处于燕下都通往各地的交通线附近。城址内除出土有铜器、铁器、陶器、石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外,还发现有许多兽首陶水管、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

31都江堰[四川大学2013年研]

答: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千米处。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与其子于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主持修建,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兼具防洪、灌溉、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经过历代整修,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2失蜡法[四川大学2012年研]

答:失蜡法,又称熔模法,是春秋晚期偏早出现的一种铸造技术。具体做法是,将易熔化的黄蜡制成所需器形的蜡模,定型后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并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制成铸型。烘烤时黄蜡熔化流出,留下泥范型腔,进行浇铸,便铸造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中国失蜡铸造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商代中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尊、盘,是中国所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时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纪。

33曾侯乙墓[四川大学2012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研]

答: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1978年发掘。从出土的镈钟铭文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为公元前433年或稍后。该墓为岩坑竖穴木椁墓,平面多边形,无墓道。椁室与墓坑的形状一致,分为东北中西四个室。主棺置于东室,分内外两层,均为木质。墓主尸体有多层丝织物包裹,骨架周围有玉器、骨器、角器和小件金器等随葬品。此外,还有多名殉葬女性。其中发现的青铜器确认了中国掌握失蜡法铸造技术的年代要早到战国早期。

34梓宫和便房[西北大学2012年研]

答:梓宫和便房都是汉代高等级贵族的主要葬具。梓宫是中国古代帝王棺椁的代称,因多以梓木制成而得名。西汉时期诸侯王葬具中,梓宫常与黄肠题凑同用。此后的帝王棺椁虽不一定用梓木制作,却沿用了梓宫的称谓;便房位于梓宫之前,象征皇帝生前飨宴的场所。墓葬中的“便房”是汉代帝陵中的设施,但也不是帝陵独有,皇帝也常赏赐宠臣以便房。关于便房有两种理解,一是供墓主人灵魂休息使用的场所,另一种则认为其是供前来祭拜死者的亲属休息的地方。

35正藏和外藏[西北大学2012年研]

答:正藏和外藏是汉代墓葬文化中的两种埋葬方式,是汉代等级制度的反映。正藏是指在墓葬主室中置棺椁。汉代实行二十等爵制,一般认为,汉代的正藏是指墓室内的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等设施及随葬品,象征着帝王宫室及宫内生活。诸侯王、列侯这二级有食邑的最高爵级,可使用一些类似皇帝的、其他等级所不能享用的制度;外藏是相对于正藏而言的,是正藏的附属部分。“外藏”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外藏多位于墓主椁室之外或墓外,是附属于墓主正藏的埋藏设施与埋藏物品。正藏之外的婢妾、厨、厩之属和象征百官衙署等埋藏设施为外藏。由于汉代帝王陵墓的外藏设施多为地下坑道式的木构架,结构类似于椁,故文献中称为外藏椁。

36居延遗址[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居延遗址是指包括汉代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所辖边塞上的烽燧和塞墙等遗址在内的遗址群,该遗址分布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边塞遗迹自东北斜向西南,全长约250公里,始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废弃于东汉末年。这条防线是汉通西域的交通要道和河西走廊的屏障,也起到了切断匈奴与羌联系的作用,在汉对匈奴的战略上也有特殊的意义。另外其也对了解汉代边塞的屯戍生活与边防烽燧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出土了重要的居延汉简。

37阙[西北大学2011年研]

答:阙是古代常设于城池、宫殿、陵墓、祠庙和宅第等建筑群入口处的一种象征威仪等弟的标志性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其雏形为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阙始于西周,盛行于西汉,唐宋衰落。它一般以石筑成,也有以土坯或砖筑的,亦有木构阙楼。阙的类型可分为独立的双阙和门楼式阙两种。独立的双阙间不设门,上覆屋顶;门楼式的阙是门阙合一,在双阙之间联以单层或多层檐屋,形成门楼。有的阙上还布满雕刻。

38广州汉墓[厦门大学2011年研]

答:广州汉墓是西汉中期的诸侯王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1983年发掘。南越王墓为一座“凿山为藏”的石室墓,采用竖八凿洞的方法构筑而成。平面呈“士”字形,墓室按照“前朝后寝”规格布局,共分七间。墓内随葬品丰富,品类繁多,出土金银、铜、铁、陶、玉、琉璃、漆木、竹等遗物1000余件,其中以“文帝行玺”金印和“丝缕玉衣”最具价值。“文帝行玺”金印以及“赵眜”玉印,证明了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王墓的形制结构和葬俗在西汉石室墓中最为突出和独特,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39北周武帝孝陵[西北大学2014年研]

答:北周武帝孝陵是北周武帝宇文邕与皇后阿史那氏的合葬陵,于1993年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乡陈马村东南的农田里被发现,1994年开始发掘。依出土武帝孝陵志石、武德皇后志石和天元皇太后玺,判定为北周武帝与皇后合葬的孝陵。孝陵总体坐北向南,方向南偏东10度,全长68.4米,由斜坡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及甬道、土洞式单墓室组成。随葬品多为陶俑、模型,另有少量的陶器及玉、玻璃饰件。孝陵的墓葬形制、规模、随葬品组合与北周其他大墓无太大区别,反映出北周时期可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严格的墓葬等级制度。

40简牍[南京大学2014年研]

答:简牍是古代用竹、木制成的书写材料,流行于春秋至魏晋时期。简牍的基本形式为简,又称札,由竹、木材料制成,牍实际是一种宽简,有的甚至呈版状,木制,个别为竹制。简牍的内容广泛,包括官方的各种文书档案、私人信件、各种书籍抄件、历谱,以及随葬遣册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包括简、牍、觚、检、楬五类。在纸张普遍流行和作为书写材料之后,简牍随即被逐步替代。

41青州佛教造像[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青州佛教造像是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位于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这批造像数量大、种类繁、雕造精美、彩绘富丽。因而出土以后就引起轰动,受到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学术、宗教、艺术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兴趣。龙兴寺遗址发现的佛教造像,有陶、铁、泥、木与石雕,又以石雕居主,且以青州所出石炭岩为最多,造像总数约达400余尊,时代跨度从北魏至于北宋,具有明确年代刻铭者有北魏永安二年与北宋天圣四年等作品。但以北朝作品为多数,即以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时代之作为主流。

42南京象山王氏墓群[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南京象山王氏墓群是东晋尚书、左仆射王彬的家族墓葬群,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幕府山西南的象山上。1965~1970年,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先后发掘了7座,墓室均系砖结构,除2号墓是南朝墓外,其余均为东晋墓。共出土随葬品230余件,可分为青瓷器、陶器、铜器、铁器以及金银、玛瑙、琥珀、水晶、玉石等。已发掘的王氏族葬区达5万平方米以上,随葬品较丰富,对研究东晋时期的土族门阀制度、丧葬制度以及中外贸易交往等具有重要价值。

43朱然墓[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朱然墓是三国时吴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的墓葬,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1984年发现并清理,是所见东吴最高官秩者墓。该墓址为大型砖室墓,总长8.7米,墓顶采用“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出土随葬品140多件,包括漆木器、瓷器、陶器和铜器等,其中漆木器数量最多。尤以精美的漆器最为珍贵,不但为研究三国时期的漆器制造业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对三国时期美术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由出土木刺墨书“丹杨朱然再拜问起居故障字义封”可知墓主为朱然。

44永固陵[西北大学2011年研]

答:永固陵是指北魏文成帝之妻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北的西寺儿梁山(古名方山)南部。冯氏曾两次执政,握有实权,陵墓是她生前所建,大体上可反映北魏帝陵的情况。陵园背靠方山,座北朝南。永固陵的建筑自南而北分别为,思远灵图、永固堂、永固陵。思远灵图是一处带回廊的塔院建筑,塔基方形,永固堂也是方形建筑,永固陵为圆形但基底为方形。这是将陵园与佛寺建筑融为一体的南北朝陵园特点,但在陵前建有石殿则是继承了东汉的做法。墓下是带墓道的双室砖,墓前、后室均为近方形,室内建筑构件的石雕和镇墓石兽等。工艺精美,费工浩大,行厚葬之风。

45镇墓兽[山西大学2014年研]

答:镇墓兽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有兽面、人面、鹿角,是为镇摄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明器。镇墓兽的制作,早期则为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则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金属和石制品极为少见。从考古发现的情况考察,镇墓兽最早见于战国楚墓,流行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早期镇墓兽由座、身、角三部分组成,座皆为方形,逐渐演变为西晋南北朝时期的蹲伏镇墓兽,又分人首和兽首镇墓兽两种。至初唐演变为头生角、肩附飞翼或手握蛇的怪兽。镇墓兽多以夸张的手法突出狞厉恐怖的特点,一般成对随葬,放置于墓室入口两侧。宋代以后逐渐衰微。

46龙门石窟[南京大学2014年研]

答:龙门石窟又称伊阙石窟,是北魏晚期至唐代武则天时期的典型佛教石窟,位于洛阳城南伊水两岸东西山上,南北长约1公里。石窟始凿于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之后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续有开凿,鼎盛期为北魏和初唐。主要由皇室、官僚和僧侣营建,形成了南北长达1千米的石窟群。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躯,碑刻题记3600余品,佛塔40余座。其代表性的洞窟有北魏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潜溪寺、奉先寺、看经寺等。洛阳龙门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47法门寺地宫[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法门寺地宫是唐代重要佛教遗存,位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基下。始建于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1987年3月清理塔基时发现。面积约32平方米,石砌,由踏步漫道、平台、隧道、前、中、后室组成,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出土石碑2通、佛骨4枚、金银器及供养器物121件,另有珍珠、宝石、玉器、瓷器、琉璃器等。发现保存完好的佛指舍利是世界宗教界的重大事件。出土了制、储、饮一套精美的金银茶具,这是我国目前所知时间最早、组合最完整、等级最高的成套茶具,也是世界上发现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宫廷茶具。

48唐蕃会盟碑[四川大学2012年研]

答:唐蕃会盟碑是反映唐代吐蕃会盟的碑刻,立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即吐蕃赞普克黎可足彝泰九年,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昭寺门前。碑上刻有唐穆宗和吐蕃赞普克黎可足结立舅甥之谊,汉蕃社稷如意,结立大和盟约的盟文结睦。故称,“唐蕃会盟碑”或“长庆舅甥会盟碑”,藏语称“祖拉康多仁”,即大昭寺前之碑的意思。盟约规定彼此不为抵扣、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不相掠夺人口,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是汉藏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49上林湖窑址[南京大学2011年研]

答:上林湖越窑遗址位于浙江省慈溪市鸣鹤镇西栲栳山麓上林湖一带(原属余姚县),为越窑青瓷主要产区之一。因古代地属越州,故名越窑。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南方青瓷窑,烧造青瓷的历史很早,盛烧于唐、五代和北宋初期。1998年进行发掘,总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清理龙口窑窑炉遗迹1座,作坊遗迹1处,出土瓷器3万余件(片)和大量窑具。该窑址主要生产传统的越窑青瓷,釉色青黄、青绿等。晚唐、五代时期器物表面光素无纹饰。北宋以来,运用划花技法,流行刻花装饰,晚期开光布局则较为常见。

50《富春山居图》[四川大学2015年研]

答:《富春山居图》是元代黄公望的水墨画作,纸本、水墨。此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景色,水墨渲染,格调平淡天真,洗练苍劲,远景近景都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图是传统山水画到元代画风变化的代表作,对于后世画坛影响很大。画卷在清初吴之矩收藏时,曾遭焚毁,经抢救分为两段,前面一段流入清宫,现藏台湾;后面一段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51明定陵[四川大学2013年研]

答:明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同葬者孝端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为明十三陵之一,位于陵区中部偏西,大峪山下。陵墓于万历十二年(1584)动工,历时六年完成。1956~1958年,夏鼐主持进行发掘。定陵的陵园完全模仿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永陵。墓室在宝城封土下面,由前、中、后殿和左右配殿组成,全部用石材垒砌起券。万历皇帝和两个皇后的棺椁置于后殿棺床上,为一棺一椁。出土有谥册、谥宝等木制品、以及金、银、玉、瓷等生活用品。

52紫禁城[复旦大学2012年研]

答: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紫微垣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所以把皇帝的居所喻为“紫宫”,故旧称紫禁城。紫禁城的建筑对称布局、院落组合、空间安排、单体建筑、建筑装修、室内外陈设、屋顶形式以及建筑色彩等,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城之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殿,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称为“前朝”。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皇极等殿,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

53《营造法式》[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营造法式》是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由李诫修著的一部建筑典籍,是一部由官方向全国发行的建筑法规性质的专书。《营造法式》产生于王安石变法时期,目的是加强对官办建筑行业的管理。全书34卷,357篇,3555条,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在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整个建筑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54青花瓷[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青花瓷是源于中国、遍行世界范围的一种白底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简称青花。广义上的青花包括一切白底蓝花的陶器、石胎瓷和瓷器。狭义的青花以明清景德镇窑的产品为标准,景德镇青花瓷器胎体要完全瓷化;蓝色的纹样要由含钴的颜料发色;必须是釉下彩;最终要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狭义的青花的最主要的产地是中国、朝鲜和日本,三地用料基本相同,只是微量金属含量不同,所以颜色有别。

——资料来源:【书乐学堂】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