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没有想象的难,才聪学习网有备考全套资料

目录

说明:本全套共包括8种电子书。

1.名校考研真题

  • [电子书]全国名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参考教材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 [电子书]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电子书]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电子书]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说明: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不能提供相关资料,通过总结该考试真题的命题规律以及参考课堂授课内容、内部讲义笔记等资料,我们特推荐以上参考教材辅导资料。

3.参考教材配套题库

  • [电子书]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电子书]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电子书]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题库

  • [电子书]202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考研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2016南开大学73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概念解释

1.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率和制约其他一切问题。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谁产生谁的问题,实质是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即“本体论”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关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认识论”问题。

2.阶级

答: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3.费尔巴哈

答: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其主要著作有《基督教的本质》《幸福论》等。在哲学上,他批判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指出宗教将人的本质异化为神,费尔巴哈否定宗教,但又试图建立一种无神的“宗教”来宣扬超阶级的“爱”。他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时又摒弃了辩证法,从而使其哲学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4.生产方式

答: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及其性质。人类社会已经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

5.自由

答: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自由有两种类型:就人的活动而言,自由表现为人的一种自主力、判断力和选择力,这种自由是相对于制约人类活动的必然性而言的,这属于认识论的问题;就人的权利而言,自由表示的是人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权利,这种自由是相对于制约人的活动的社会制度而言的,这属于历史观的问题。

6.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答:对立统一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决定着事物从肯定自身到否定自身,推动着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因此,以对立统一规律为实质的唯物辩证法本身必然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批判,就是从肯定与否定、生成与灭亡的统一来理解和对待现存事物,就是肯定应当肯定的事物,否定应当否定的事物;革命,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已经不符合发展规律的现存事物。革命即改变现存事物,以批判现存事物为前提,批判则以革命为目的。

二、论述题(四选三)

1.简述哲学的社会功能。

答:(1)哲学作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提供了一个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即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世界的本质,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揭示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的关系,从而为人们处理和驾驭同外部世界的关系规定了一般的思维和理论前提,这种前提总是渗透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的活动中。这是哲学的世界观功能。

(2)哲学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

哲学的方法论原则是人的思维方法的核心,对各种具体的方法起着制约作用。因此,掌握正确的哲学方法论,是提高人的思维水平、完善人的思维方法的根本途径,而这也正是哲学能够启迪人的智慧的根本表现。

(3)哲学具有一种独特的批判功能。

哲学以一种批判性态度对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作出评价。因此,哲学往往作为信念、理想、价值观对人们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2.论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答:(1)人是社会中的人

①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从事实践活动,并处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因此,要真正达到对于现实的人的认识,应该深入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

②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是地主还是农民,是资本家还是工人,并非决定于他们的自然本性,而是决定于他们生活其中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以及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2)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因而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社会关系。

②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的人所承担的社会关系不同,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就不同,因而彼此之间也就不同;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中的人所承担的社会关系有共同性,使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特点,但由于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因而彼此之间也不相同。

③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其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从奴隶主、地主到资本家,从奴隶、农民到无产阶级,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属性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决定这种变化的力量,不是人本身的肉体组织,而是社会关系及其变化。

3.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①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促进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形式。

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3)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的中间环节

①分工和生产力相联结,具有生产力的属性。

分工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结合方式,是劳动者水平和工具水平的综合表现,是生产力水平的表现。

②分工和生产关系相联结,具有生产关系的属性。

分工不仅是生产过程中人与工具的结合方式,而且也是人与人的结合方式。同时,在分工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分工的二重属性,使之成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中介。

一般说来,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是通过分工这个中介实现的。

4.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始终聚焦于改变世界。我们应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答时代的课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来实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卓有成效地回应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就要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生命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刻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通过自己的体系创新总结和巩固其理论内容的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理论内容的创新。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