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考研必知大数据之2017终极盘点

报告显示今年报考人数为238万,比2017年的201万增加了37万,增幅为18.4%。其中,应届考生为131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8万人。往届考生为107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方便大家理解,特地做了个柱状图)

2017届本科各学科门类读研比例(单位%):

2017届考研报录比:

由上面的两组图表,不难看出,历史和医学的读研比例遥遥领先。
另外由图可知,全国有百分之十三的本科生选择了毕业后读研,而这其中有近三成的人是选择了在读研时转换专业。
2018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地区汇总

结合历年报考人数统计数据来看,往年最大的涨幅也就13.5%,虽然每年有所增减,但总体为上升趋势,并且近两年来增长幅度较大。

历年考研人数

随着年份的变化,报名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这些数据说明什么?每年考研人数都在增长已经成为趋势。

影响mba等专业考研报名人数因素榜

1.国家政策支持

十九大之后,很多教育单位都在落实其中“发展在职教育、成人再教育、高等学历学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战略决策。预计明年很多研究生院校还会扩大招生名额,完善学科特色。

2.院校吸引报名

每个院校,包括名校。每年都有mba等专业硕士招生名额指标。

虽然每年都有很多考生报考,但院校仍然有很大的招生压力:1、考生通过提前面试,占据了名额,但笔试分数不够,没有机会进入复试。2、很多考生虽然笔试分数达到了要求,但复试后发现综合素质并不满足招生要求。

所以院校每年都采取各种方式刺激更多考生报考,方便挑选更优秀的学员。

3.经济形势发展状况

市场经济环境好,考研报名人数少。生意越来越难做,职场压力越来越大,很多考生未雨绸缪,选择去接受高等教育充电。

4.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只是这种反射弧较慢。个例只能影响个例,比如听说身边学长mba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自己就会觉得mba学业没意义。看到学姐还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疯抢,就想去报名学姐的学校。

mba等研究生毕业后就业好坏,得看学校平台对学员职业发展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看学员自己对职业规划的重视。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平均值会影响考研报名么?影响不大。毕竟对院校来说,平均值很难客观统计。

但发现很多考生会凭借个例而抉择,自己是否要报考。

5.用人单位对专业硕士的重视

依照近年来专业硕士报名人数增涨情况来看,专业硕士在社会越来越受欢迎。mem、mpacc、mpa、mta等专业报考人数有增幅,具有院校特色的mba专业方向也越来越受欢迎。

学术型硕士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也会对mba毕业生(尤其对全日制影响更大,毕竟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多不急于换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

全国关注考研的城市排名 top10分别为: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天津、郑州、成都、南京、杭州和重庆。

显然,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也较为靠前。

那么,经济与教育的联系,不言而喻。

哪个年龄段会是考研“爱好者”?

如图,年龄阶段为20~29岁的人最关注考研,跳过30~39岁,40~49岁的年龄人群为第二大关注考研的群体。

20~29岁这个年龄段大部分是大学即将毕业的人群,参与考研人数最多很好理解。然而为什么在40~49岁的人会出现关注考研小高峰?

不排除这一年龄阶段人群的子女正处于即将考研或研究生阶段。每年透过各大考场外的焦急等候的父母们,这种高关注度便可见一斑。
考研人的账单:一年考研花多少?

从备考到考研结束,大概需要花费多少人民币?有人寥寥几百圆了名校梦,有人花费上万勉强过线,那么,一场考研下来,大部分人的花费是多少呢?

调查结果显示,17.1%的人一年考研花费在1500-3000元,考研花费在1500以下的人数比例为25.4%,其次,考研花费为3000-5000元和1万以上的人的人各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21%。被调查者当中,花费在5000—1万的人占比15.5%。

可以看出,不同花费范围的人群分布比较平均,对于考研的花费,并没有一个明显的集中高值。

男生vs女生,谁更关心考研?

通过百度搜索“考研”一词的数据来看,男性比例为57%,女性为43%。相比之下,男生竟然以超过一成的百分比胜出。

这么一看,原来更关心考研的不是女生,竟然是男生?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学生都加入考研大军中呢?

1、提高就业竞争力是根本原因
不少学生考研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加自己在社会就业中的价值。但是背后也折射出严峻的就业压力。
有数据显示,2016届本科毕业生读研的主要动机是就业前景好(53%)和职业发展需要(49%)。
自大学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大学生录取人数从每年几十万增长到700多万,考不上大学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就业压力,而读研是释放这种压力的途径之一。

2、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受阻根据数据分析,60.2%的学生选择接受调剂,但是对于调剂到非全日制,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不接受或者不清楚”。
从2018年研招咨询会反馈的结果来看,学生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政策持观望态度,主要是担心印有”非全日制”字样的毕业证书影响将来就业。

2017马上过去,准备考研或者已经考研完的你,勇敢的迎接2018的到来吧,新年快乐 你是最棒的前路迷茫,不知方

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