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二本生考研太难了,达到国家线也很难通过复试,原因或在导师身上

用人单位的招聘简章上,都会明确标注学历要求。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学历高的应聘者,同等学历水平,则会选择名校毕业生。当应聘人数增加时,必然会出现学历内卷现象。
很多家长都把高考当做终极教育目标,只要学生能考上大学就心满意足了。没想到大学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对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没考上名校的学生,除了复读以外,考研变成了唯一的逆袭机会。
二本生考研太难了,达到国家线也很难通过复试,与导师脱不开干系近两年国内知名互联网大厂和国企单位,新入职的应届生名单上,几乎80%以上都是研究生学历。就连中小学新晋教师的招教考试,也成了学历内卷的“重灾区”。重重就业现状,让在校大学生不得不重新审视考研的必要性。
如果吧高考视为人才选拔考试,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未来投身于技术岗和管理岗。研究生考试便是在选拔一批精英,从事比本科生更高层次的研发类工作。
没想到学历内卷形势,导致研究生考试变了味。现在大部分考研党并不是想从事科研工作,只是为了寻找一块就业的垫脚石。考研党观念的转变,让部分研究生导师深感无奈。
一位考研二战女生直言,对于二本生来说想通过考研逆袭太难了。初试不是最难的,复试才是。她从大一开始就在为考研做准备,为此她拒绝一切无用社交,甚至连一些与考研无关的课程都没认真学,就怕影响考试成绩。
初试成绩公布后,她顺利通过国家线,本以为复试难度不大,结果导师的问题都让她哑口无言。录取结果公布后,她发现被录取的都是一本生,这让她难以接受。难道研究生导师如此不看好二本考生吗?
研究生导师呼吁限制二本生考研,理由现实又扎心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共有3000余所,由分数从高到低分批次录取的。即便个别高校在不同省份,录取批次不同,可民间还是习惯根据录取批次来定义学校的办学质量。即便新高考模式已经取消录取批次限制,可学生、家长和hr,还是习惯用一本、二本来衡量学历含金量。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部分二本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也不断降低,这就导致生源质量无法保证。再加上严进宽出的教育环境,自然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叫人无法直视。
即便如此,二本生依旧是当今考研的主力军。据统计近两年二本院校的考研党,占总报名人数的一半以上,远远超过985和211院校。不过二本生考研上岸率却不太理想,一研究生导师说出原因。
每年都有不少二本研究生通过国家线,不过在复试阶段,导师通过面对面交谈,发现他们科研能力和经验匮乏,着实不适合读研。相比之下可能一本学生初试分数不是很突出,但是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态度,这才是博取导师青睐的关键。
有的研导发现,即使录取二本生,在读研的过程中也会后悔不已。很多二本生自觉性不强,基础薄弱,会考试,但是不会做实验,更不会写论文。导师手把手教,学生却不上心。
学生明确表示就是混文凭的,而导师还有科研项目需要完成,没时间像小学老师一样天天盯着学生,甚至有导师在呼吁限制二本生考研,以免互相浪费时间。
提升科研能力,或将成为二本生逆袭的关键眼下硕士研究生分为学硕和专硕,就是想把不同考研目标的学生分开培养,以免浪费教育资源。可还是有不想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考了学硕,让导师头疼不已。
研究生导师不看好二本生的现象,已成为不少学生的意难平。即便

多所高校表示,不会一刀切式的限制二本生考研,但是导师在选择学生的时候,还是会择优录取。
从历年考研数据来看,研究生导师并不是真的歧视二本生,而是对混文凭的学生感觉深恶痛绝而已。不是所有二本生在复试时都名落孙山,曾有一位考生初试成绩不如其他考生,毕业院校也不如其他人,只因在本科阶段发表过sci论文,而博得导师的青睐。
笔者认为,二本生想通过考研逆袭无可厚非,但是要正视自己的短板。确实大部分二本院校在本科阶段,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很多一本院校,无论学生未来是否从事研究工作,都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本生的期末考核标准和毕业论文答辩要求,为日后读研打下基础。若学生有意识的弥补短板,必然有机会逆袭。若弄错了学习方向,以为通过考试就能成为优秀的研究生,那才是大错特错。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应该摆正学习态度,对得起研究生的标签。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研导不愿意招二本生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

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