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不再“一把尺子量究竟”——我国农科院分类评价人才机制成效总述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题:不再“一把尺子量究竟”——我国农科院分类评价人才机制成效总述
新华社记者董峻
“如何减小与国外的玉米单产间隔?”
“野生稻本钱怎么有用维护好?”
“你们开发的高通量基因型平台精确性如何?”
……
日前,我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讨所举办了一场对科研人才成果打分的活动。台上,3年前被我国农科院评聘为院级“农科英才”的19位科研人员和2名“青年英才”顺次介绍自个的作用;台下,我国农业大学、我国科学院等院外评委和本院专家一同,不时向他们发问并逐个打分。
打分的标准,一改唯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传统,而是根据不一样科研人员的不一样研求情况进行分类评价。这是为啥?
“农业科研作业具有周期长、量化方针少、公益性强等特征,难以对不一样学科和研讨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有关于性的评价。”评委之一的我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讨所副所长刘录祥说。
如,搞本钱保存和功用发掘等基础研讨的,难出高影响因子论文、难获严峻奖赏,而传统评价标准又无法包括科技支撑工业的需求。说白了,即便农人从中获益许多,传统的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也很难体现这一点。
玉米培育技能专家李少昆研讨员是其间一位“述职者”。他感触颇深:“搞培育技能很难发高水平论文,这是影响收入待遇和研讨经费的首要要素。对技能推广又短少量化查核方针,可是不把作用推广到出产上,研讨就是‘跛脚鸭’。”
2021年我国农科院建议“农科英才”方案,一改正去“一把尺子量究竟”的评价机制,在人才引入、培育、考评中推进分类评价,特别是注重成果奉献和打开潜力。这些人才在参加查核时可以优先选择自个擅长之处作为得分项。
李少昆当年被判定为院里“领军a类人才”时,就选了技能推广面积、培训演示人数、科普作用等作为评价标准。上一年李少昆下乡约150天、打开了58场培训,这在以往是他难以愿望的。而李少昆也从中把研讨面向新高度——他的科研团队研发的玉米密植机械粒收技能已在全国约10

%的玉米栽培面积得到使用,上一年还被评为我国农科院主推的十大新技能之一。“如今反而是不下乡不可了。”他说。
而作为新引入人才,黎亮则在3年内都不必参加查核。他曾是一家世界出名种业公司我国区大田作物研发总监,本年作为“青年英才”引入到作科所,变成一个研讨团队担任人。这要是在曩昔,短少论文、奖傻寥“硬杠杠”的他是不可以能进入这个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但黎亮丰厚的育种经历和研讨组织才能以及世界视界,又恰恰是国内育种界特别需要的。
在作科所60多年进程中发生了11位我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一批顶尖农业科学家。可是这些年的人才情况仍然让刘录祥有危机感。“将来三五年将是全所人才部队新老替换的密布期,培育具有三农情怀、了解农业出产需要的青年人才是咱们亟待处置的疑问。”他说。
据刘录祥介绍,在遴选人才进程中他们不唯论文、不唯资历、不唯“帽子”。在全院施行“农科英才”方案基础上,作科所联系学科特征进一步打开了更精密化的人才分类遴选和评价作业,在薪酬待遇、科研条件撑持、研讨生培育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所里还出台了多项方针前进青年科研人员收入和待遇,对新入职5年内的青年科研人员按月给予额定扶持性补助。
如今,这个所的科研人员环绕粮食平安等国家严峻需要,在作物种质本钱维护、遗传基础解析、育种技能立异、严峻品种创制与推广使用等方面获得一批重要发展,以自个的实习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完)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