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央美实验艺术专业考研书单推荐,最全面的艺术辅导资料!

今天想要给备战央美实验艺术考研的小伙伴们

分享一些实验艺术必看书目

希望大家可以找准目标,事半功倍

同时也建议大家拓展阅读范围

累积知识量,打开理论视野

应对日益灵活多变的研究生考试

如虎添翼,名列前茅

01.艺术与文明

作者:范景中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艺术是文明的代言人,我们想要触摸、感受它,只能通过艺术史。本书聚焦西方艺术与西方文明,通过梳理两万年西方艺术脉络,直击艺术品背后的文明现场。书中不光涉及建筑、雕像、绘画等传统门类,还有音乐、书籍、文化、哲学等广阔领域的延伸,甚至还经常穿插中国美术以此对比。小专题,大视角,这些包罗万象的音符,共同谱成一曲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美妙乐章。


02.跨文化美术史年鉴

作者:李军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东西方之间文化、艺术自古以来不是孤立而是一种双向选择、双向回授的影响关系,既有纵向流传,也有横向交流-贸易往来、宗教传播、民族迁徙、工艺提升、审美情感等互融,都左右着文化变迁和艺术走向。而现有的美术史研究和美术理论丛书都沿袭了以前记录式的历史书写方式,各国之间的美术史是孤立研究的。“艺术史研究进入总体史研究的必要性在于需要还原对象的真实”,因为对象本身是跨文化、跨学科的,所以我们的研究方法也要“跨越”单一领域的局限。本书在跨地域和跨文化研究的宏观视野下,探寻世界范围下的艺术的文化语境、生成机制、艺术类型、本体论特征及不同文化、艺术间的交互影响关系。

03.艺术史:1940年至今天

作者:(美)费恩伯格(Fineberg,J.)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4月

这是一部全面认识当代艺术状况的个人叙述。美国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费恩格伯以史家的如椽之笔-再现了艺术历史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多样的历史视角和近距离的艺术生存环境。它涵盖了1940年以来发生的重要的艺术运动、艺术活动及艺术事件,视野遍及全世界。更为重要的是,乔纳森教授在自己的作品中给予了中国当代艺术以重要位置,让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历程完整、全面地呈现在了全世界读者的面前。

04.20世纪现当代艺术史

作者:邵亦杨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本书以西方现当代艺术为主,介绍和分析20世纪以来主要的艺术运动、艺术理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既可做教材,也可以作为艺术爱好者理解现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入门读物。

在当代部分,本书特别加入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亚洲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并且重点对后现代时期以来的当代艺术和最新艺术潮流进行比较详细和深入的分析评论。

书中介绍的所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都配有图片和图像阐释, 希望帮助读者看懂作品,掌握艺术发展的脉络,了解现代和后现代时期的基本艺术理论,理解现当代艺术。

05.艺术理论指南

作者: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卡罗琳·瓦尔德(Carolyn Wilde)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艺术理论指南》是一部西方视觉艺术理论的通论著述。本书包含了西方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撰写的41篇专题论文。开卷是一篇深入论述现代艺术理论形成的导论,其后则按照历史编年的顺序组织专题论文,以便读者能够追溯视觉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从古典时期和中世纪,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建构,直到现代艺术观念,以及当代艺术理论的观念。除了梳理和描述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主张外,本书的各章节明确清晰论述了一些理论假设,并提出了一些关于艺术理论化本质的更基本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本指南既提供了关于西方艺术理论重要主题的一个全面的概述,同时也为艺术实践中批评探索理论的目的、可能性和限度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06.白立方内外

作者:ARTFORUM 编辑部 编 安静(Lee Ambrozy)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对艺术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艺术品的传统媒介和样式被大大解放,一切对创造的观点都在逐渐改变。如今,中国艺术也正在融入这一变化之中,了解之前西方发生了什么,对当下的读者会有所借鉴。美国重要的当代艺术杂志ARTFORUM创刊50年之际,杂志的主编与其他高级编辑们一起讨论了杂志最有历史性的文章,编选成这本能够体现美国当代艺术评论历程的文集。侧重有历史价值而难得介绍的老文章,同时亦体现出艺术史的变迁。这些文章都是伴随着艺术发展的鲜活记录和评判,已经成为美国、欧洲美术史论阅读的基本文献。学生、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画廊人员、建筑师、设计师——在其中都能找到许多关键思路和熟悉词汇的源头。

07.西方艺术史观念

作者:高名潞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0年01月

本书是作者二十余年潜心教学和研究,从非西方视角系统梳理、反思和批判西方艺术史理论的学术专著,开创性地提出了“再现”是贯穿西方艺术史理论发展的主线。西方现代艺术史及艺术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启蒙时代所奠定的再现理论,正是对这一启蒙运动以来主客观二元论的继承和质询,构成了西方艺术及其理论的历史,然而西方艺术史理论始终未能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有鉴于此,作者既提纲挈领又详实地对西方艺术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独特的论述,解读了不同理论流派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再现理论在西方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探讨了艺术史理论发展的新方向及其可能性。

08.博物馆变迁

作者:爱德华·P.亚历山大,玛丽·亚历山大,陈双双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博物馆变迁》是一部探寻博物馆发展脉络和 使命的综合性、通论性著作,对博物馆的历史和功能进行了宏大的叙事和阐释,展现了自18世纪以来六大类博物馆的动态发展史,剖析了博物馆行业的五大功能,史论丰富,案例详实,蕴蓄极富。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其每章最后的“挑战”部分,收录了围绕该章主题提出的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关乎博物馆的现在和未来,反映出博物馆在变化环境中需思考和做出的变革。它们当中很多都还没有或刚刚引起学术关注,而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索势必会拓宽博物馆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09.当代艺术的主题

作者:[美]罗伯森,[美]迈克丹尼尔 著,匡骁 译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01月

本书聚焦于过去30年间反复出现的七大重要主题:身份、身体、时间、场所、语言、科学与精神性。第一章提供了对该阶段世界当代艺术的一个简明的概括,分析了五种关键性的变化(新媒介的兴起、对多样性的日益关注、全球化、理论的影响以及与日常视觉文化的互动)如何导致了艺术世界边界的急剧拓展。接下来的七章,每一章都介绍了各个主题;提供了对该主题的历史影响的纵览;详尽地分析了当代艺术家们是如何在具体的作品里对该主题作出回应和表现的;最后是两位在其作品里广泛探索过该主题的当代艺术家的档案。


10.后现代之后

作者:邵亦杨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01

《后现代之后:后前卫视觉艺术(修订版)》帮读者解答为什么当代艺术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恐怖的作品?为什么有的作品中甚至有鲜血、烂肉?这还算是艺术吗?难道令人震惊是艺术的目的吗?艺术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前卫艺术再次独占鳌头,绘画“死亡”了很久之后,它怎么又回来了?现代博物馆如何展示这些新的作品?理论如何解读这些作品?新的美学观念形成了吗?等相关后现代相关问题。

11.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作者:阮荣春 / 胡光华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6

?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包括:中国美术的近现代化、中西美术的混流、现实主义美术的鼎盛等。


12.观看之道

作者:著者:约翰伯格;译者:戴行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07月

就对艺术的刺激与影响而言,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是罕有匹故的。这本谈论艺术与社会之关系的小册子初版于1972年,基于英国BBC同名电视系列片写成。全书包括7篇文章,其中4篇,图文并用;其余3篇,纯用影像。每篇文章讨论一个主题,诸如:艺术与政治,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以及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30多年来,这本书激起的争论历久不衰,其观点几成此一领域的常识。


13.万物

作者:【德】雷德侯 著 ,张总 等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0年06月

雷德侯是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教授,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的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本书一经面世即引起西方汉学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书中的观点被广泛引述。

作者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按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 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作者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家不似他们的西方同行,他们不寻求忠实地再现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他也为读者指出,模件的思想如何贯通了中国人官本位的文化,中国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


14.武梁祠

作者:巫鸿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5年05月

本书的研究回应从以往武梁祠研究中生发出来的四个主要方面,每一方面对于未来学术的进展都极为重要。第一方面是对武氏家族墓地的遗存进行清点和著录。尽管这些遗存对研究东汉图像艺术是极重要的资料,但相互矛盾的断代、祠堂归属以及编目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如错录铭文等问题更使人迷惑。通过重新检验发掘记录、以往著录以及复原设计等材料,本书希望为武梁祠和它原本所处的环境,即武氏家族墓地,提供更完全、准确的信息。


15.长物

作者:[英] 柯律格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晚明时期,品类繁多的“物”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过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关于物的分类、使用、品评,以及对它们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贬,成为晚明士人关注的话题。

牛津大学教授柯律格的名著《长物》,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一书为例,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同时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社会文化理论,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考察它们如何被鉴赏、使用,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商品,以怎样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它们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关晚明文化消费的经典著作。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