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冲刺班】22年云南大学考研803管理学专业高分学长冲刺班第1…
学长介绍:
Ame学长,21级上岸云大企业管理专业,考研初试803成绩120+,熟练掌握803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答题技巧。
一、复习注意事项
1、复习时间
建议晚饭前和后,根据自己掌握情况,时长3小时左右。现在花在管理学上的时间还是三小时左右,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数学对很重要,英语跟政治也要适当花一些时间,然后在睡前简单回忆一下今天学习进度。
2、背书方法
结合思维导图,每天有规划进度复习,遇到很难的,标记下来,第二天早上清醒时再背。
3、难点攻克
①忍住枯燥
在人多的地方背,可以去图书馆的朗读区域去背,让自己处在在一个背书的氛围中,提高专注度,另外,手机不要带在身上,容易分散注意力。
②注意涣散
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默背,要强迫自己背出声,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另外,如果遇到特别难背的内容,可以先休息几分钟,放松一下自己,再回来接着背,攻克这个难题。不是说背不下去就不背。
我建议我们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去做一件事情,不要觉得我背了半小时专业课背不下去了,就去做数学,不要这样,那你会什么都做不好。最好的是在这个时间段去攻克困难,集中学习才是有效的。
二、补充资料详解
补充资料:
周三多与王克岭老师参考书之外的管理学知识点补充。
注意:有新的内容,也有经典的内容,更多的是给大家完善一下之前的知识结构体系。仅作额外补充,没有预测,大家略微关注就好!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来源–周三多管理学第四版
1)、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1.生管理和销售方面根据生产流程的要求,配置机器设备,编制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标淮,实行零部件生产标准化,研究市场动态,进行预测。
2.成本管理方面:建立起详细的记录和先进的监督制度。
3.人事管理方面:制订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规划。
4.进行工作研究,并按工作研究结果确定工资的支付办法。
5.实行由职工选举的委员会来管理医疗费制度等福利制度。
2)、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①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是一种职业;
②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
3)、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采取收益分享制度才能克服由利润分享制度带来的不公平。收益分享,实质上是按某一部门的业绩来支付该部门职工的收益。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是一种团队激励薪酬计划,伴随着组织变革和薪酬实践的发展,收益分享成为一种典型的团队绩效薪酬形式。
这是一种组织和员工共同分享生产率收益的手段,它不同于利润分享计划将标志组织绩效水平的利润作为分享对象,而是鼓励员工努力达到组织的生产率目标,包括提高既定时间的产量或是减少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或节约完成全部工作的总体时间等。
4)、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指出了当时普遍使用的三种报酬制度的弊端,提出了按每个工人来设计的奖金方案。
1、以工人目前的生产时间作为标准时间,不用另外测定标准时间;
2、工人的基本工资有保证,以目前实际达到的生产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超过原有产量,即可获得奖金;
3、奖金多少,根据个人超额的多少,消除了平均主义的弊病。
4、提高生产的效益由工人同雇主共享,而且雇主居多,使其不急于降低工资率,减少了劳资纠纷。
(二)组织管理论
1)马克斯·韦伯【简答;论述】
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韦伯认为等级,权威,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其中理性–合法权威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①存在明确的分工。
②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和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和等级体系。每个下级都处在一个上级的控制和指挥下。管理者要对自己的行动和决定负责,也要对下级的行动和决定负责。
③根据经过正式考试和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位要求来任用。
④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⑤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的升迁制度。
⑥行政管理人员不是管辖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
⑦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
⑧组织中成员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组织与外界的关系也是这样。
2)切斯特·z·巴纳德的贡献【名词解释,简答题】
巴纳德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
1、巴纳德认为:
组织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经过有意识地协调而形成的系统。
2、经理人员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经理人员的职能有:
①建立并维护一个信息系统;
②使组织中每个人都做出贡献;
③明确组织的目标。
3、巴纳德还认为:
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4、正式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明确的目标,协作的意愿,良好的沟通。
(三)全面质量管理
在社会全面推动下,企业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1、内涵
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应方、合作伙伴及社会其他相关方收益,从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2、质量控制质量【名词解释】
质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质量是指产品的质量,而广义的质量除了产品质量外,还包括工作质量。
①产品质量主要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即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功能和性质,这些功能和性质可以具体化为以下五个方面:性能,寿命,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②工作质量,主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围绕保障产品质量而进行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迄今为止,质量管理和控制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质量检查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3、戴明和朱兰是质量管理之父
全面质量管理的本质是由顾客需求和期望驱动企业持续不断改善的管理理念。
它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①注重顾客
顾客包括外部顾客和组织内相互联系的内部顾客。
②注重持续改善
“很好”不是终点,质量能够被持续改善。
③关注流程
组织应当将工作流程视为产品和服务质量持续改善的着眼点,而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本身。
④精确测量
组织应当运用统计方法对工作流程中的关键工序与工作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标杆进行比较,识别问题,发现原因,消除问题。
⑤授权于员工
全面质量管理事关组织中一切员工。
(四)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有明显不同。
不同点:
1.在对待变革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只要还有用就不要改变它。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不变革,那就没有用了。【预见性】
2.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3.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传统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中每位成员的事。
4.传统组织主要担心是发生错误。学习型组织主要担心不学习不适应。
5.传统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的竞争优势。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6.在管理者的职责上,传统组织认为,管理者职责是控制别人。而学习型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授权别人,调动别人。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指出企业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四条标准为:
①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
②人们有没有知识;
③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
④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五项修炼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五)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与精益思想【名词解释】
1、精益生产
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消除muda(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一切人类活动)是精益生产方式的精髓。
2、精益思想
根据用户需求定义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了,让用户需求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产品强推给客户,暴露出价值流中隐藏的muda,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
(六)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名词解释,简答题】
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核心能力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①不是单一的技术或技能,是一簇相关的技术或技能的整合。
②不是物理性资产。
③必须能创造顾客看重的关键价值。
④与竞争对手相比,竞争上具有独特性。
⑤超越特定的产品或部门范畴从而为企业提供通向新市场的通道。
(七)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发展阶段
①工业化初期:
股东利润最大化。企业责任仅仅只是为股东负责,能给股东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就是好的。
②工业化中期:
企业利润最大化兼顾员工利益。这一时期不仅要给股东赚钱,也要这个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改善住宅,提高工资,增加休息。
③工业化后期:
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这一阶段不仅是员工,还包括供应商,供应商的货款要及时结清,为客户按时提供优质的优质的产品或服务等等。
④后工业化时期:
追求企业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
(八)全球化与管理
1)全球化内涵【非重点,熟解】
1、世界层面的全球化内涵
是指国家之间日益增长的经济相互依赖性,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信息等方面不断增长的跨国流通上。
2、国家或地区层面上的球化内涵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世界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程度。关键性衡量指标进出口额占GDP的比例,国外直接投资和有价证券的进出口流动额等。
3、产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某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和活动,以及在全球国家和地区间相互依赖的程度。衡量指标是该产业跨国贸易额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的百分比等。
4、企业层面上的全球化内涵
公司在各国或地区的收入份额和资产扩展的程度,以及与各国或地区的资本、商品和信息的跨国/地区交流程度。
2)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1、一般环境
①政治与法律环境
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的稳定性;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法律环境。
②经济和技术环境
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基础设施。
③文化环境
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中人的处世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行为准则,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构成的环境因素。(政治因素一般带有强制性,文化因素带有习惯性)
霍夫斯泰德提出的反映各国或地区文化环境指标:
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或女性化,长期导向/短期导向。
2、任务环境
①供应商
②销售商
③顾客
④竞争对手
⑤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3)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1、国际商务知识
①为了新产品和服务的发展建立创造性的公司文化来平衡独特的、以文化为基础的知识和消息;
②有效地进行跨文化谈判;
③在一个给定的地方对于如何能够成功地开展业务能够给出精确的选择;
④在多个国家中知道大众的行为规则框架;
⑤识别和管理文化对于市场和商业运作的影响;
⑥理解文化是如何影响人们表达不同意见的方法;
⑦将文化差异看作是组织动力的源泉;
⑧整合当地和全球信息来制定不同地点的决策;
⑨即使有飞行时差或者需要通过翻译,在不同的商业环境中也能够有效地进行谈判。
2、文化适应能力
①以文化中立的方法来评价他人的工作;
②在多文化的环境中选择和培养人们;
③鼓励相互不了解或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知识共享;
④能够有效激励跨文化的团队;⑤调整管理方式适应不同的文化期望。
3、视角转换能力①良好地倾听;
②试图进行改变时考虑他人关注的问题;
③能够通过他人的眼光看待环境;
④意识到自己观点的局限性。
4、创新能力
①形成能够创造新的不同的解决问题的联盟和概念;
②在必要时,能够摆脱经常性的思考和行动方式;
③尝试新方法;
④有创新精神,能够抓住机会;
⑤形成新的想法;
⑥提出有说服力的概念或观点。
4)全球化经营方式
1、出口
①直接出口
就是我把商品直接卖给和国外的合作伙伴,进行国际贸易。
②间接出口
我可能找到了专门的平台,或者是合作商、合作伙伴,我把我的产品卖给贸易公司,贸易公司再把产品卖出国,因为他们在国外可能有很多的资源,我们借助他们的平台和资源售卖产品。
2、非股权安排
①特许经营
比如说台胞或港澳企业家,到大陆内部进行投资,对就会给他们一些特殊照顾或者政策,这就是特许经营。
②合同制造、管理合同
比如发达国家的全球化代工厂,找我们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就是合同制造。跟我们签订几年的合同,或是多少单量的合同,我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产品生产,这也是全球化经济的一种方式。
3、国际投资
①合资进入、独资进入
比如三五个人筹集几千万开设公司,就是合资进入。一个人出钱开办就属于独资进入。
②新建进入、并购进入
新建进入就是大家一起投资新开一个公司。并购进入就是直接收购公司的股份,获得公司的控制权,可以直接利用公司已经建好的组织规模框架,和相应的资源、政策、手续等,快速的将企业投入到生产运营当中。
5)全球化经营组织模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