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丽人生丨南大教授徐静娟 家人的支持,是我坚强的后盾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从教 20 年,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静娟拥有无数头衔与荣誉。一张张证书的背后,是她几十年如一日对科研执着的追求。她笑言,” 实验室是我的第二个家。” 在同事和家人们看来,工作至今,徐静娟在实验室的时间可能比在家更长。
△徐静娟教授
大学毕业工作 4 年后,她毅然决定考研
1986 年,徐静娟参加高考并以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化学系录取。为何选择化学专业?这个问题对于当年这个 17 岁小姑娘来说,不难回答。” 我理科比较好,在数理化几门课中,又比较喜欢化学,因为可以做实验,感觉挺有意思的。”
△徐静娟教授和学生们
正是凭着这份喜爱,徐静娟在武大化学系的 4 年里踏实勤奋,尤其是大四做毕业设计时,徐静娟有幸进入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张俐娜教授的实验室进行研究,这段学习经历,使她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0 年,徐静娟从武大毕业。受当时大学毕业生分配政策的影响,徐静娟回到老家南通海门,进入县里的一家小型制药企业做了一名化验员。” 这些事情都比较简单,基本上初中生都能干。” 随着时间的推移, 徐静娟越想越觉得这不是她想过的人生,在她工作的第 4 年,毅然决定辞职考研!
经过努力,1994 年,徐静娟考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先后取得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为她以后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留校工作,一
直奋斗在化学科研和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 实验室是我的第二个家 “
2007 年入选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0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 年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4 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4 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饱含徐静娟教授对科研的付出与心血。
△徐静娟教授和学生们
” 我们其实都没有加班这种概念了,每个项目一成立,忙起来的时候,就是整天泡在实验室,睡觉都想的是实验结果。” 面对科研带来的压力,徐静娟笑言,” 习惯了,实验室是我的第二个家。现在就盼着疫情结束,实验室恢复往常,继续我们的项目研究工作,不然在家都是干着急。”
记者了解到,徐静娟教授课题组目前致力于研究单颗粒界面能量转移和电荷传递机制,发展新型光电化学生物分析方法以及高时空分辨的成像方法等,为单细胞水平的测量提供科学装置和技术。
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是她坚强的后盾
” 搞科研,如果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肯定没办法走得远。” 谈到家人和女儿,徐静娟回忆,由于科研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在女儿很小时候,她就告诉女儿,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学会对自己负责。
值得欣慰的是,在徐静娟与丈夫言传身教下,女儿不仅成绩优异,而且独立性很强。” 我们和女儿的关系很平等,就像朋友一样,对于我的科研工作,她也很支持。” 徐静娟说。
在徐静娟的学生们看来,徐教授总是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工作,事业和生活协调得非常好,是他们的榜样。” 我带的研究生中,三分之二都是女孩子,很优秀。我有时也会建议她们,找另一半的时候,最好要懂你的工作性质,不然很多人会不理解。” 徐静娟建议,当下职场女性,在追求事业的同时,别忘了与家人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非常重要,比如如何处理家务、对孩子的教育等等方面,要能够基本达成一致。
科研之路百转千回,科学攀登永无止境。徐静娟教授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感受着生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在她看来,科学不仅代表着严谨与执着,也意味着优雅和从容。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舒越 / 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