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17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实证主义_三省…

原标题:2017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7四川师范大学通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8个*10分)

1.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五位诸侯。春秋时期各大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将先后称霸的五位诸侯称为“春秋五霸”。对于“五霸”,有两种说法: 一是《孟子?告子下》赵歧注解所说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五霸”。一是《荀子?王霸》和《墨子?所染》中所言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五伯”说。在周室衰微、无力控制天下的时候,霸主肩负着协调、平衡各国关系,保护属国利益的义务。

2.孔德

法国哲学家。实证主义哲学创始人。1829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标志着他的哲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1848年创建“实证哲学协会”,宣传实证主义哲学,他以实证原则考察了人类思想的发展,认为它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个发展阶段。1854年完成《实证政治体系》,系统阐述了社会学,并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3.《农桑辑要》

元代初年由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1273年成书,元初大司农司为了指导生产而编写颁行。全书共7卷10门,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桑蚕并重。内容多取自《齐民要术》《士农必用》《务本新书》《四时纂要》《韩氏直说》等书的精华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北方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等,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官方农书。

4.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5.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编撰的编年体通史。记载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等。协助司马光编撰的有刘恕、范祖禹等。书成后,司马光又撰《考异》三十卷、目录三十卷,连同正文二百九十四卷,共三百余万字。其材料除采用已有的十七史外,还引杂史数百种,参阅有关史、传、谱录220多种。元代胡三省注释的《资治通鉴音注》和清代严衍著的《资治通鉴补正》,为《资治通鉴》拾遗补阙。

6.成吉思汗

蒙古汗国的创建者(1162-1227年)。原名铁木真,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1206年在斡难河畔举行的蒙古各部的忽里勒台上被推为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制定了新的政治、军事、法律制度,采用畏兀儿字母书写蒙古语。对外展开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先后攻灭西辽、花剌子模等政权。元朝建立后他被尊为元太祖。

7.亚述帝国

两河流域北部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0世纪,埃及新王国的势力日趋衰落,亚述经过两个多世纪连续不断的征服战争,建立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和埃及这两大文明中心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成为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由亚述派去驻守巴比伦尼亚的那波帕拉沙尔自立为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人结成同盟,于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灭亡。

8.英国宗教改革(清教运动)

16世纪中期英国国教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清教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简答题(4个*30分)

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一)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其次,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民族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华夏族这一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再次,各阶层民众及统治者都要求统一。最后,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2)秦国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首先,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其次,秦始皇促进了统一的到来,秦始皇即位后,整顿内政,对外继续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重用人才,李斯、蒙恬、王翦等人在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历史意义。秦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三)统一过程

灭韩国、灭赵国、灭魏国、灭楚国、灭燕国、灭齐国

2.简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变法运动的内容及意义(如孝文帝改革、两税法、一条鞭法、百日维新等)

(一)改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及特点

?背景、条件:

当代科技革命的发生,有着社会的因素,也有科技自身的内在动因。

(1)科学理论的准备。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30年代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揭开了核裂变的奥秘;战后初期的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

(2)技术与物质前提。二次技术革命创造的先进实验条件使新技术的诞生成为可能;二次技术革命中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是电子计算机得以诞生的直接前提;二次技术革命中的尖端技术从军用转为民用,扩大了新兴产业。

(3)社会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当代科技革命的到来;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尤其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本身要求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

?特点:

当代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较,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技术革命群体化。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纺织机、蒸汽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发电机、内燃机。这次技术革命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新技术汇人,形成一个多层次、紧密相连、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

(2)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这次革命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揭示的正是技术系统、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共同控制规律;二战后研究规模越来越大,形成需要国家大幅度投资、监控的大科学,决定了这一新技术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3)发展进程高速化。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

4.美国内战的原因及性质

性质: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一)美国内战的背景:

(1)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前期,美国通过领土扩张和海外掠夺,这些都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90年,美国进入工业革命阶段,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农业资本主义也有很大发展,北部和西北部的小农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过渡。

(2)南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发生后,棉花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恶性发展,奴隶制不断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并大量贩入黑奴,建立新的蓄奴州。

(3)南北两种经济制度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南北在许多问题上存在根本的冲突: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南部将奴隶禁锢在种植园;北部需要大量的棉花为工业原料,南部奴隶制经济却具有殖民地经济性质,产品多输往英、法及其他欧洲国家;北部需要南部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南方的奴隶却没有任何购买力;北部需要提高关税保护本同工业,南部奴隶制极力降低关税,以购买廉价的国外商品。南北的矛盾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领土的扩大、废奴运动的发展和黑人的反抗斗争的加强而日益激化。这以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1854年的“堪萨斯内战”和1857年的“德雷德斯科特判决”为典型。

(4)19世纪50?60年代,奴隶主政治优势的丧失和反奴隶制的共和党的崛起。首先,西北部的成长。西部农民在争取土地、发展小农经济的问题上与南方奴隶主破裂,转而支持反对奴隶的斗争;其次,共和党的崛起。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以反对奴隶制为目标的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及黑人的联合组织,并获得了全国各派反对奴隶制势力的支持,严重威胁着奴隶制的政治统治;最后,民主党内部分裂。北部民主党人坚持“居民主权原则”,堪萨斯内战引起了第一次分裂,1858年关于奴隶制的大辩论中,裂痕进一步扩大,1860年,公开分裂为南、北两个民主党。

(5)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林肯作为共和党人,明确宣布坚决反对奴隶制的扩张,意味着奴隶制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的希望完全破灭,也意味着奴隶制面临着灭亡的前景。为了挽救奴隶制,南方决定发动叛乱。

三、论述题(2个*50分)

1.清代中期、晚期“改土归流”的内容及意义

明代云贵、两广、四川、湖广一带居住着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多数尚处在奴隶制时代。元朝时,由当地首领统治,称“土官”,受中央册封。

明政府在云南、贵州设立布政使司,有计划地裁减土官,在一些地区保留土官;在一些地区派出汉人任职,称“流官”,土流兼治;后又采取镇压和提升“士官”为流官的办法,实行“改土归流”;以达到逐步加紧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但明政府的搜刮,特别是流官的贪婪,常激化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雍正年间,在明代“改土归流”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实行了改土归流。鄂尔泰任云贵广西总督时,对贵州苗疆、云南、广西的土司多改为政府任命的流官;随即又在四川的大小金川等地改土归流。即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的统治。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时云南越州土知州因作乱被斩,乃废土州,置越州卫。其后时有此举,而规模较大者,一为永乐时平贵州思南、思州两宣慰使之乱,;一为万历时平四川播州宣慰使之叛。清雍正年问,由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的改流,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云南、广西、贵州等五省。在改流地区,清政府设兵驻防,实行屯田,兴办学校,编造户口,废除过去土司残暴统治,杜绝土司之间之纷争,促进边远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但直至清末,土司制度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2.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经济上,一战后德国利用英法矛盾和美国的经济扶植,再次超过英法;日本利用“一战”期间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获得的利益,迅速发展起来。政治上,德国、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经济大危机中更是建立了极权统治——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则继续发展了民主政治。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再次改变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并且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胜国、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受压制国家一直希望能改变这一政治格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惩罚性的规定在德国人民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战胜国意大利因英法没有履行大战前的承诺而不满;华盛顿体系使日本在军事、中国问题方面受到压制。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的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2017四川师范大学通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8个*10分)

1.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五位诸侯。春秋时期各大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将先后称霸的五位诸侯称为“春秋五霸”。对于“五霸”,有两种说法: 一是《孟子?告子下》赵歧注解所说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五霸”。一是《荀子?王霸》和《墨子?所染》中所言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五伯”说。在周室衰微、无力控制天下的时候,霸主肩负着协调、平衡各国关系,保护属国利益的义务。

2.孔德

法国哲学家。实证主义哲学创始人。1829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标志着他的哲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1848年创建“实证哲学协会”,宣传实证主义哲学,他以实证原则考察了人类思想的发展,认为它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个发展阶段。1854年完成《实证政治体系》,系统阐述了社会学,并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3.《农桑辑要》

元代初年由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1273年成书,元初大司农司为了指导生产而编写颁行。全书共7卷10门,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桑蚕并重。内容多取自《齐民要术》《士农必用》《务本新书》《四时纂要》《韩氏直说》等书的精华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北方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等,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官方农书。

4.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5.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编撰的编年体通史。记载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等。协助司马光编撰的有刘恕、范祖禹等。书成后,司马光又撰《考异》三十卷、目录三十卷,连同正文二百九十四卷,共三百余万字。其材料除采用已有的十七史外,还引杂史数百种,参阅有关史、传、谱录220多种。元代胡三省注释的《资治通鉴音注》和清代严衍著的《资治通鉴补正》,为《资治通鉴》拾遗补阙。

6.成吉思汗

蒙古汗国的创建者(1162-1227年)。原名铁木真,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1206年在斡难河畔举行的蒙古各部的忽里勒台上被推为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制定了新的政治、军事、法律制度,采用畏兀儿字母书写蒙古语。对外展开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先后攻灭西辽、花剌子模等政权。元朝建立后他被尊为元太祖。

7.亚述帝国

两河流域北部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10世纪,埃及新王国的势力日趋衰落,亚述经过两个多世纪连续不断的征服战争,建立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和埃及这两大文明中心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成为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由亚述派去驻守巴比伦尼亚的那波帕拉沙尔自立为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人结成同盟,于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灭亡。

8.英国宗教改革(清教运动)

16世纪中期英国国教内部的改革运动。因主张清除英国国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故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清教运动对英国革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简答题(4个*30分)

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一)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事业,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从经济条件上讲,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这给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其次,从民族关系上讲,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民族融合,在中国境内形成了华夏族这一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且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再次,各阶层民众及统治者都要求统一。最后,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逐渐使秦国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

(2)秦国具备完成统一的实力。首先,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由于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军队装备精良,供给充足,战斗力强。其次,秦始皇促进了统一的到来,秦始皇即位后,整顿内政,对外继续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重用人才,李斯、蒙恬、王翦等人在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历史意义。秦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三)统一过程

灭韩国、灭赵国、灭魏国、灭楚国、灭燕国、灭齐国

2.简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变法运动的内容及意义(如孝文帝改革、两税法、一条鞭法、百日维新等)

(一)改革的背景。北魏自建国以后,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对北方的统治逐渐巩固,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影响着北魏的发展。北魏统治者如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进行统治是很困难的,于是北魏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必须改弦更张,设法缓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而大量荒地的存在和皇权的增强,也为改革提供了条件。

(二)改革内容。改革大体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484—486年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第二期在494年迁都洛阳以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前期主要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1)整顿吏治。太和八年(484年),改革首先从吏治开始。改革法令规定:守宰的任期按治绩的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户调外每户增收帛三匹、粟二石九斗),定期按官品发放,不许官吏自筹。为了杜绝贪赃枉法,又制定了惩治贪污的办法。(2)三长制。太和十年(486年),北魏又下令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3)均田制。其主要内容是: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露田不得买卖,桑田亦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4)户调制。废除九品混通制,实行定额租税制。即一夫一妇的家庭,纳户调帛一匹、粟二石。(5)迁都洛阳。太和十八年(494年),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6)汉化改革。太和十九年(495年),下令禁止穿胡服,改穿汉服; 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改说汉语;凡迁居洛阳的鲜卑人,即以洛阳为籍贯,不得归葬平城。次年,又下令改繁复的鲜卑姓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孝文帝还积极提倡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联姻。

(三)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 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造封建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2)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发展生产。(3)提倡鲜卑族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

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及特点

?背景、条件:

当代科技革命的发生,有着社会的因素,也有科技自身的内在动因。

(1)科学理论的准备。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30年代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揭开了核裂变的奥秘;战后初期的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

(2)技术与物质前提。二次技术革命创造的先进实验条件使新技术的诞生成为可能;二次技术革命中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是电子计算机得以诞生的直接前提;二次技术革命中的尖端技术从军用转为民用,扩大了新兴产业。

(3)社会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当代科技革命的到来;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尤其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本身要求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

?特点:

当代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较,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技术革命群体化。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纺织机、蒸汽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发电机、内燃机。这次技术革命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宇航三大技术开头,随后又有一批新技术汇人,形成一个多层次、紧密相连、统一整体的高技术群。

(2)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这次革命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揭示的正是技术系统、生命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共同控制规律;二战后研究规模越来越大,形成需要国家大幅度投资、监控的大科学,决定了这一新技术群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3)发展进程高速化。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大为缩短。

4.美国内战的原因及性质

性质: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一)美国内战的背景:

(1)美国北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前期,美国通过领土扩张和海外掠夺,这些都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90年,美国进入工业革命阶段,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农业资本主义也有很大发展,北部和西北部的小农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过渡。

(2)南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发生后,棉花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恶性发展,奴隶制不断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并大量贩入黑奴,建立新的蓄奴州。

(3)南北两种经济制度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南北在许多问题上存在根本的冲突:北方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南部将奴隶禁锢在种植园;北部需要大量的棉花为工业原料,南部奴隶制经济却具有殖民地经济性质,产品多输往英、法及其他欧洲国家;北部需要南部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南方的奴隶却没有任何购买力;北部需要提高关税保护本同工业,南部奴隶制极力降低关税,以购买廉价的国外商品。南北的矛盾随着美国经济发展、领土的扩大、废奴运动的发展和黑人的反抗斗争的加强而日益激化。这以1820年的“密苏里妥协案”、1854年的“堪萨斯内战”和1857年的“德雷德斯科特判决”为典型。

(4)19世纪50?60年代,奴隶主政治优势的丧失和反奴隶制的共和党的崛起。首先,西北部的成长。西部农民在争取土地、发展小农经济的问题上与南方奴隶主破裂,转而支持反对奴隶的斗争;其次,共和党的崛起。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以反对奴隶制为目标的北部工业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及黑人的联合组织,并获得了全国各派反对奴隶制势力的支持,严重威胁着奴隶制的政治统治;最后,民主党内部分裂。北部民主党人坚持“居民主权原则”,堪萨斯内战引起了第一次分裂,1858年关于奴隶制的大辩论中,裂痕进一步扩大,1860年,公开分裂为南、北两个民主党。

(5)共和党人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内战爆发的导火线。林肯作为共和党人,明确宣布坚决反对奴隶制的扩张,意味着奴隶制把奴隶制扩大到西部的希望完全破灭,也意味着奴隶制面临着灭亡的前景。为了挽救奴隶制,南方决定发动叛乱。

三、论述题(2个*50分)

1.清代中期、晚期“改土归流”的内容及意义

明代云贵、两广、四川、湖广一带居住着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多数尚处在奴隶制时代。元朝时,由当地首领统治,称“土官”,受中央册封。

明政府在云南、贵州设立布政使司,有计划地裁减土官,在一些地区保留土官;在一些地区派出汉人任职,称“流官”,土流兼治;后又采取镇压和提升“士官”为流官的办法,实行“改土归流”;以达到逐步加紧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但明政府的搜刮,特别是流官的贪婪,常激化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雍正年间,在明代“改土归流”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实行了改土归流。鄂尔泰任云贵广西总督时,对贵州苗疆、云南、广西的土司多改为政府任命的流官;随即又在四川的大小金川等地改土归流。即废除自元代以来世袭之土官,而代之以流官的统治。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时云南越州土知州因作乱被斩,乃废土州,置越州卫。其后时有此举,而规模较大者,一为永乐时平贵州思南、思州两宣慰使之乱,;一为万历时平四川播州宣慰使之叛。清雍正年问,由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的改流,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云南、广西、贵州等五省。在改流地区,清政府设兵驻防,实行屯田,兴办学校,编造户口,废除过去土司残暴统治,杜绝土司之间之纷争,促进边远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但直至清末,土司制度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

2.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经济上,一战后德国利用英法矛盾和美国的经济扶植,再次超

过英法;日本利用“一战”期间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获得的利益,迅速发展起来。政治上,德国、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经济大危机中更是建立了极权统治——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则继续发展了民主政治。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再次改变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并且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新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胜国、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受压制国家一直希望能改变这一政治格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惩罚性的规定在德国人民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战胜国意大利因英法没有履行大战前的承诺而不满;华盛顿体系使日本在军事、中国问题方面受到压制。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的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