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5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前四史
二十四史中前四部的总称。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体例上均为纪传体。前四史的行文精简扼要,偏重使用“春秋笔法”,在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2.子口税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外国货从通商口岸运销内地或中国土货从内地运至通商口岸,除了在口岸海关交纳值百抽五的进口、出口关税外,一律只交一次子口税;洋货在海口交纳,土货在路上经过首次关口交纳,数目为进出口关税的一半,即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二点五;定此税后可免内地一切税厘。当时海关所在口岸为“母口”,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故称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为“子口税”。子口税的规定起了保护洋商、排斥华商的作用。1931年1月1日在施行关税新税则的同时,子口税及其他通行税一并裁撤。
3.五五宪草
即国民党立法院于1936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因公布日期为5月5日,所以又称为“五五宪草”。 这部宪法草案是国民党中央在1932年12月开始的筹备宪政活动的具体成果。“五五宪草”的主要特点是党国一体,总统集权、具有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皇权文化相结合的总统集权制(总统威权制)。五五宪草在形式上、文字上都具有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实质上为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蒋介石个人独裁制造宪法根据,是一部反民主、反人民的宪法草案。所以,这部宪法草案公布后,理所当然的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最终也因时局的变化而胎死腹中,未能成为正式生效的宪法文件。
4.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庶族地主;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士族地主。两党明争暗斗,为争夺权势相互倾轧。牛李两党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拔官员的途径。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二是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李党主张抑制藩镇势力,牛党主张姑息。两党之争从宪宗朝 一直延续到宣宗朝,文宗朝最为激烈,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牛李党争加剧了唐后期的政 治腐败和社会混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败。
5.九边
九边,又称九镇、明朝九边,是中国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
是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
三、论述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经济、政治、理论来源来分析其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根本目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 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
8、顶峰(清朝):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2.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
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从孔子开创到变成官方哲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也接受了许多其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以及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伦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时代思想的冲击。
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主张“仁”的思想。但那个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年代,“仁”的思想不能为统治者逐鹿中原,成就大一统的霸业。所以有了孔子与弟子的周游列国。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成为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性本善,他将“仁”的思想运用到政治思想上,他希望以推行“仁政”来结速纷乱的列国分争局面,但依然没有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实现。而儒学的思想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采用严刑竣法的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甚至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来禁锢人的思想、巩固自己的政权。于是儒家学派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汉朝建立,在采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后,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逐渐强大。到了汉武帝时代,便需要有一个新的政策来巩固政权,于是便有了董仲舒的“大一统”、“天人感应”。汉武帝转“无为”为“有为”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学说“仁”的思想,重伦理、重道德的特点可以为统治者更好的治理国家。儒家成了官方思想,儒学从此繁荣下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几千年中,它的儒学思想一直成为统治者最好的巩固中央集权的手段。但繁荣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其它外来文化的冲击。
东汉以后因为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盛,对作为官方哲学的儒学提出了挑战。
南宋理学家朱熹他充分吸收北宋理学家的思想,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使得佛道的虚幻因素与儒家的现实观念融合起来,最终为现实服务。这一思想的融合使得儒学的发展更进一步,他将儒学又推向了另一个新的高峰。虽然“孔孟之道”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后来尊崇儒家的朝代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但同时它的“三纲五常”等儒家思想也同样成了人们的精神枷锁禁锢了人们思想的自由。
明清以后的八股取仕更使得读书人变的迂腐而没有思想。这是儒家文明在后来发展的弊端。但儒家伦理所提倡的“推已及人,先人后已”的待人原则也成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到了民国时期,李大钊等人提倡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反对封建统治的专制思想,从而全盘否定孔子的儒家思想,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再一次受到严重阻碍。
2015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前四史
二十四史中前四部的总称。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体例上均为纪传体。前四史的行文精简扼要,偏重使用“春秋笔法”,在史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2.子口税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征收的一种国内关税。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外国货从通商口岸运销内地或中国土货从内地运至通商口岸,除了在口岸海关交纳值百抽五的进口、出口关税外,一律只交一次子口税;洋货在海口交纳,土货在路上经过首次关口交纳,数目为进出口关税的一半,即货物价值的百分之二点五;定此税后可免内地一切税厘。当时海关所在口岸为“母口”,内地常关、厘卡所在地为“子口”,故称代替内地关、卡应征的各种捐税为“子口税”。子口税的规定起了保护洋商、排斥华商的作用。1931年1月1日在施行关税新税则的同时,子口税及其他通行税一并裁撤。
3.五五宪草
即国民党立法院于1936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因公布日期为5月5日,所以又称为“五五宪草”。 这部宪法草案是国民党中央在1932年12月开始的筹备宪政活动的具体成果。“五五宪草”的主要特点是党国一体,总统集权、具有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皇权文化相结合的总统集权制(总统威权制)。五五宪草在形式上、文字上都具有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实质上为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蒋介石个人独裁制造宪法根据,是一部反民主、反人民的宪法草案。所以,这部宪法草案公布后,理所当然的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最终也因时局的变化而胎死腹中,未能成为正式生效的宪法文件。
4.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后期朝官内部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的一次朋党之争。牛党是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庶族
地主;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门荫出身的官僚集团,代表士族地主。两党明争暗斗,为争夺权势相互倾轧。牛李两党之间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拔官员的途径。李党重门第,牛党重科举。二是对待藩镇割据的态度。李党主张抑制藩镇势力,牛党主张姑息。两党之争从宪宗朝 一直延续到宣宗朝,文宗朝最为激烈,前后历时近四十年。牛李党争加剧了唐后期的政 治腐败和社会混乱,加速了唐朝的衰败。
5.九边
九边,又称九镇、明朝九边,是中国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
是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
三、论述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经济、政治、理论来源来分析其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由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组成的制度,但要注意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二者之间的联系。其根本目的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 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
8、顶峰(清朝):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2.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
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从孔子开创到变成官方哲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也接受了许多其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以及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伦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时代思想的冲击。
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主张“仁”的思想。但那个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年代,“仁”的思想不能为统治者逐鹿中原,成就大一统的霸业。所以有了孔子与弟子的周游列国。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成为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性本善,他将“仁”的思想运用到政治思想上,他希望以推行“仁政”来结速纷乱的列国分争局面,但依然没有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实现。而儒学的思想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采用严刑竣法的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甚至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来禁锢人的思想、巩固自己的政权。于是儒家学派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汉朝建立,在采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后,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逐渐强大。到了汉武帝时代,便需要有一个新的政策来巩固政权,于是便有了董仲舒的“大一统”、“天人感应”。汉武帝转“无为”为“有为”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学说“仁”的思想,重伦理、重道德的特点可以为统治者更好的治理国家。儒家成了官方思想,儒学从此繁荣下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几千年中,它的儒学思想一直成为统治者最好的巩固中央集权的手段。但繁荣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其它外来文化的冲击。
东汉以后因为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盛,对作为官方哲学的儒学提出了挑战。
南宋理学家朱熹他充分吸收北宋理学家的思想,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使得佛道的虚幻因素与儒家的现实观念融合起来,最终为现实服务。这一思想的融合使得儒学的发展更进一步,他将儒学又推向了另一个新的高峰。虽然“孔孟之道”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后来尊崇儒家的朝代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但同时它的“三纲五常”等儒家思想也同样成了人们的精神枷锁禁锢了人们思想的自由。
明清以后的八股取仕更使得读书人变的迂腐而没有思想。这是儒家文明在后来发展的弊端。但儒家伦理所提倡的“推已及人,先人后已”的待人原则也成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到了民国时期,李大钊等人提倡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反对封建统治的专制思想,从而全盘否定孔子的儒家思想,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再一次受到严重阻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