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法学考研真题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二

1.宪法的制定是指制宪主体按照一定程序创制宪法的活动。关于宪法的制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制宪权和修宪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根源性的国家权力

B.人民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制宪的过程

C.宪法的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1954年《宪法》通过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答案】B

【解析】:A项,制宪权与修宪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制宪权是根源性的国家权力,我国的制宪权主体是A民,制宪机关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宪权是修宪主体在不违背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对宪法进行的修改。修宪权受制宪权的约束。B项,人民作为制宪主体并不意味着人民直接参与制宪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对宪法草案发表意见来参与。C项,关于宪法的制定及其通过程序,《宪法》并无规定。根据《宪法》第62条的规定,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D项,1954年。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形式公布,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并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公布。



2.宪法的渊源即宪法的表现形式。关于宪法渊源,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一国宪法究竟釆取哪些表现形式,取决于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等多种因素

B.宪法惯例实质上是一种宪法和法律条文无明确规定、但被普遍遵循的政治行为规范

C.宪法性法律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典而制定的调整宪法关系的法律

D.有些成文宪法国家的法院基于对宪法的解释而形成的判例

也构成该国的宪法渊源.

【答案】C

【解析】:A项,宪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等。一国的宪法究竟釆取哪些渊源形式,由本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政治状况等综合因素决宗。B项,宪法惯例是指宪法条文无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已经存在,并为国家机关、政党及公众所普遍遵循,且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C项,宪法性法律是指一国宪法的基本内容不是统一规定在一部法律文书之中,而是由多部法律文书表现出来的宪法。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在不成文宪法国家中,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不釆用宪法典的形式,而由多部单行法律文书予以规定的法律;二是指在成文宪法国家中,由国家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而制定的有关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宪法性法律并不是专门为了宪法的实施而制定、调整宪法关系的法律。D项,宪法判倒是指宪法条文无明文规定,而由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具有实质性宪法效力的判例。宪法判例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宪法渊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3.根据现行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关于宪法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均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B.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认为司法解释同宪法相抵触,可予以撤销

C.公民认为地方性法规同宪法相抵触,可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审査要求

D.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答案】A

【解析】:A项,根据《宪法》第62条第2项的规定,全国人大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根据《宪法》第67条第1项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B项,《立法法》第104条第2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司法解释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无权撤销司法解释。C项,《立法法》第99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査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査、提出意见。因此公民认为地方性法规同宪法相抵触,可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审査建议,不能提出审査要求。D项,根据《立法法》第97条第2项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但是无权改变。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