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 是她!先后登上毕业典礼和开学典礼学生代表发言席
??郝惠晶,中共党员,安徽理工大学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应用数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现为数学与大数据学院信息工程专业21级博士
研究生。在校读研期间,郝惠晶连续三年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荣获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等荣誉。以第一作者完成四篇论文,一篇CSCD,一篇EI,申请两项发明专利,主持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参加第11届ICSS2018上海国际会议和第八届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CBPM2018)。在校期间曾担任班长,院研究生会主席等工作,并先后获得“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在2019年的毕业典礼和今年的开学典礼上,她两次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成为“最特别”那个安理人。
安理读研的三年——充实且快乐
平地起高楼,高处摘星辰。郝惠晶在安理读研的三年,是奋斗的三年,也是快乐难忘的三年,正是这些经历让她对安理有着别样的情愫。回忆起读研的时光,她说:“与安理的相遇是我的幸运,我的导师方贤文教授和学院其他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读研的三年里,我总是想着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要努力向更高处前进,筑起自己的学术高楼。”
郝惠晶深知要想筑起一座高楼,既要有良好的基础还要有长远的规划。研究生三年里,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连续三年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荣获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等荣誉。她在研一时就完成了论文《基于Petri网的网络购票系统的建模优化分析》并成功发表,同时还申请了研究生基金项目。研二时郝惠晶想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并做深入研究,可却迟迟找不到方向,焦虑与困惑中导师方贤文教授给出指导——对Petri网理论与应用中的低频挖掘进行研究,区分有效低频与噪音,过滤掉噪音,从而优化流程模型。锚定方向之后,郝惠晶每周都会雷打不动地参与导师开展的研论,在一次次讨论中,她灵感迸发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篇核心论文的撰写,经导师的几次意见修改,郝惠晶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CSCD论文《基于Petri网行为紧密度的有效低频行为模式分析》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发表的核心论文以及申请的专利
郝惠晶还曾参加过淮南市大数据技能大赛。她回忆到:“我们比赛的准备周期其实很短,为了完成比赛,我每天都在和队友们讨论比赛的内容,吃饭的时候都在想着要怎么才能把比赛做的更突出,这个过程很辛苦,但是也从实践中提升了很多!”郝惠晶告诉我们,团队赛中信任很重要,团结就是力量。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同,沟通不及时会导致团队屡次受挫。“就我而言,我更擅长整理数据和汇报,而队友他们则精通我不擅长的编程技术,合作才会共赢。一定要多提问,多交流,团队中如果遇到了问题,需要的不是相互抱怨,而是共同商讨、查缺补漏,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最终,数大学院代表学校包揽此项竞赛前两名,“这次比赛我的印象很深刻,不管是队员们的相互帮助还是老师的细心指导,都为我以后的比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郝惠晶与导师方贤文教授
高楼之外,亦有风景。郝惠晶除了在学习上全心投入,作为班级的班长,院研究生会主席,她的课外生活也大部分投入到服务学院师生中来了。在学院运动会、学院学术论坛以及学校篮球赛等活动中,郝惠晶积极地做着各项幕后准备工作,花费大量的时间制定计划,做好活动的各种安全工作、活动计划及运作、以及全程的后勤及医疗保障等,确保不出现一丁点的差错。她的工作也得到了学院师生的一致认可。
“安理就像我的家一样,这里有像亲人一样的老师,还有志趣相投的朋友。而且我特别喜欢这里的学术氛围,安理就像是我的一块风水宝地,让我在努力的过程中时常体会到幸运的环绕。”郝惠晶笑着说到。
两年的大学教师时光——蜕变与成长
研究生期间,郝惠晶就有了当一名大学教师的想法。 研究生毕业后,郝惠晶应聘到皖西学院担任了两年应用数学专业的老师。两年的大学任教时光,让她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蜕变,让她更加成熟和自信,也更坚定了她站稳三尺育人讲台,深耕教育事业的初心。
从一名学生转变成大学教师的过程中,郝惠晶感受到了一名青年教师身上的压力。备课时的不充分,专业知识把握上的不熟悉,讲授的知识点以前未曾涉及……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郝惠晶一开始感到了不适应。“工作之后,首先是工作生活节奏跟学生时代完全不一样了,还有就是学校的事情很多很杂,有时候会分身乏术。”郝惠晶说到。但她秉持着研究生阶段养成的“稳扎稳打”的习惯,凭借着自己那股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一点点地做好日常备课,将知识点烂熟于心。郝惠晶还经常参与教研室讨论,向同组中的资深教师学习请教,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并走进他们的课堂观摩,来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郝惠晶在课堂教学
郝惠晶将自己从导师身上学到的严谨科研的态度运用到教学工作。在授课之余,郝惠晶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数模和数据类的比赛,她在充满斗志的学生们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初的影子。在一次大学生数学建模的比赛中,郝惠晶主动询问学生在计算机使用方面的短板
,作为指导老师的她专门对学生进行了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培训,向她们讲述制造和处理数据、构建虚拟空间的方法,教会他们数学模拟比赛时的基本操作,并帮助学生查找大量相关文献。她还鼓励同学们坚持参加比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郝惠晶的努力终有回报,她指导的队伍获得了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她在皖西学院上完最后一堂课后,同学们大喊着:“老师,您辛苦了!我们很喜欢您的课!谢谢您!”这些话语让郝惠晶热泪盈眶,这些是对她教学工作最大的肯定。
郝惠晶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
虽然郝惠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摸索,不断地开阔自己的教学视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她也意识到硕士研究生所学并不足够让她成为高水平的大学教师。“硕士研究生知识储备有限,鲜有主持重大项目的机会,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我自己,往前再进一步,其实是必然的选择。”她感慨到。但读博意味着要放弃在工作上的积累,郝惠晶在继续留校任教还是读博深造的问题上纠结了很久,但为了能够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老师,她还是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郝惠晶向家人们诉说了她考博的想法,而家人的无条件支持让她放下了后顾之忧。
在完成申请-审核及面试之后,郝惠晶得以进入安理继续跟随方贤文教授完成博士学业。当提及到为何选择安理,郝惠晶坚定地告诉笔者:“首先,母校如今专业实力日渐雄厚,我也十分喜欢安理的学术氛围;其次,我受益于安理,这里有我敬爱的老师,我也想成为像我导师方贤文教授那般专业又温良的师者。”
两年教学时光,一声下课,一声老师我们喜欢您的课,总结了郝惠晶短暂的教师生涯,纵然不舍但她明白: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开启博士生涯——初心不忘,理想长存
作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个既在毕业典礼又在开学典礼上致辞的人,郝惠晶既是那个特别的同学,也是那个最真实的安理人。《在安理成长,从安理出发》《回归安理,凤凰花开》分别是她两次发言的主题。
郝惠晶两次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在《在安理成长,从安理出发》中,她说:回首过去的三年,我经历过为了作
业废寝忘食的凌晨三点,经历过为了考试奋笔疾书的忐忑不安,经历过为了论文绞尽脑汁的地狱人间。但是我们也享受到了学术论文录用与发表的甘甜,享受过完成仿真模拟的欣喜,享受过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的旭日蓝天。三年的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般悄悄滑落,导师的谆谆教诲、辅导员的温暖关怀、同学们的心心相印、课题组中的各抒己见,共同筑成了我研究生三年的幕幕画卷。
在《回归安理,凤凰花开》中,她说:一朝入安理,一生安理人。我欣喜地看到,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接连落户我校,上海、南京、合肥等“五大研究院”如雨后春笋般相继组建,高峰学科、一流专业、工程学学科世界排名等捷报频传,学校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为母校欢欣鼓舞的同时,回归安理、继续深造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五年后,我怀揣着梦想再一次选择了安理,并决心与安理一起展开一段新的旅程。
回首2016年的自己,郝惠晶坦言初入安理的自己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如今再次回归母校,她多了许多从容与坚定。两年的教学经历让郝惠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热爱教学这件事。“教学让我感到很开心,每次看到学生们朝气蓬勃的面孔,我都会生出无限的欣喜,他们让我感受到祖国的未来是多么光明,而我在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开学典礼上,郝惠晶用高昂的声音喊出“以博学奉献的精神去服务社会”的心声,博士研究生是她新的起点,扎根安理,为祖国育人才是她永远的追求。
她在安理成长,又重新从安理出发,一路的经历与磨练也让她的信念越发坚定。她正向扎根安理的理想奔赴而去,行而不辍,未来必定可期。正如郝惠晶所言:“亲爱的母校,敬爱的老师,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做出的奉献!如果您的付出是初值,那么存在、唯一、稳定的解就是我们取得的成绩。您把公式填了一半给了我们,我们也会出色地完成另一半送给您。”
采写:司雪晴 王芷涵 王睿 付妍 朱慧蓉 杜飞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