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考研经验帖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

感谢你能来

希望你能不离开

曾经想象自己执笔写下广外MTI经验贴的场景,

如今终成现实。

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在备考广外笔译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英语翻译方面更精、更细的知识,还收获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把考研当做自我充实自我提高的过程,而不仅仅把它当做一场考试。

姓名:梁冰洁

班级:2013级英语2班

首先谈谈自我情况给备考同学做参考:专四77分,2016年5月CATTI三笔飘过,广外笔译371分,平时专业课成绩还算可以。

当初选择择校就是觉得广州这座城市还不错,离家也不算太远,而且广外的出题风格比较适合我,很少考文学翻译,今年初试考的英译汉是leadership,汉译英是新丝绸之路,但是今年复试考了篇文学小说,所以明年趋势会不会变就不清楚了。择校的时候最好首先了解学校历年考题看看出题风格适不适合自己。

最近有学弟学妹来问我要不要早点开始准备,早准备当然可以,不过我想说的是不一定要等到大一大二时才开始准备考研,可以趁早培养优秀的学习习惯,把英语基础打好,这样在最后半年准备研究生绰绰有余。

初 试

复习开始时间:从2016年4月开始,报了培训班,每周末一次课,一直上到暑假,这段时间算是给自己的翻译打好基础,也从培训班老师那里了解了各大院校的一些情况,基本上暑假就确定自己要考广外了,而且后来几次交作业,老师也鼓励说只要我继续努力,考取广外不是问题,这更是给了我莫大的信心。不过我真正到了七月暑期才全身心地投入复习,每天学习时间不算很长,上午三小时,下午三小时,晚上休息,然后我每周会有一两天来放松自己,调节一下自己的身心,因为到了后期时间更加紧张,基本就没有太多放松的时间了。在暑期的时候,我主要就是练习翻译,然后我的英语基础不太好,所以我暑期的时候每天会做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我偶尔做一组阅读、一组单选,写一篇作文,记专八单词,任务量不算大,重点不在学习时间而在学习效率。但是政治和百科这两门没有必要开始太早复习。

一、翻 译

这是四门课程里面越早准备越好的一门,推荐入门看武峰的十二天,这本书是我看的第一本翻译书,算是对翻译译文的要求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了英译汉要说“人话”。一开始翻译会觉得很难,甚至怀疑自己的语文水平,感觉译出来的中考研觉得好笑,这是正常的,随着翻译量加大,几个月之后对比之前的译文会发现有所进步。

然后我建议大家专门备个本子练翻译,每次翻完修改,过段时间再翻,将现在和之前的译文对比,会发现红笔修改的痕迹越来越少。 翻译能力的提升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开始我是看十二天,看完就看了庄绎传的《英汉简明翻译教程》,同时以三笔实务为练习教材,每次翻半篇的样子,因为一篇太长,我个人认为英译汉每次翻500字,汉译英300-400字左右足够,但是一定要对照译文修改找出自己的不足。

我认为一些翻译理论书不一定是必看书目,但可以作为练习之余赏析,重点还是练习,每天两篇。一直这样到了10月份,我把三笔那本书练完了,在研友的推荐下我又买了《90天三笔》那本书,这本书是有难度的,刚开始看着文章会觉得无从下手,所以不建议太早看,有了一些翻译基础之后再拿这本书来练是很好的,书中很多很好的表达。

此外,平时看看外刊也是有很多好处的。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看难度略大的书,如经济学人、稍微简单一点的纽约时报,或者中国日报看看新闻都可以,从而培养语感,记地道的表达。还可以准备个小本子记词条,一举两得,这对于后来的复试都很有好处。一开始觉得难度大的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与自己所选学校风格相近的文章看,广外考的文章都比较务实,所以我一般就挑经济、政治或者一些比较轻松的娱乐方面的文章看。

总而言之,翻译就是多练,尤其是初期因为到了后期10-12月份的时候,加入了政治和百科的复习,练习翻译的时间相对会减少,所以要打好翻译的基础。在后期的时候,我是每天一篇,一直这样练到考试前期。

推荐书目:

武峰的十二天庄绎传的《英汉简明翻译教程》三笔实务韩刚的90天三笔

二、基础英语

广外基础英语的题型很正常:

单选30个,

阅读4篇加上一篇作文。

单选比专四要难一些,有的是从名著上直接摘下来的句子,所以要拿历年真题多练练手,也可以做其他学校的真题,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考的还是扎实的语法和词汇,因此我暑假后期开始记专八单词,随着词汇量扩大翻译也会更加得心应手。阅读四篇里有两篇是问答题型的,就可以拿专八阅读练,难度相当或稍微容易一点,重点是后面的问答题,这个要练答题技巧。作文我是从上培训班后开始练习的,大概一周写一篇,10月之后可以一周多写几篇。作文的字数要求为400字,也是拿专八作文练,还有广外的历年真题。广外的作文题也比较正常,好像比较偏爱education之类的话题。总之广外的基础英语不算难,今年上80分的人数好像比较多。

三、百科知识

广外题型包括50个名词解释、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名词解释涉及比较广,我是从10月初开始记的,因为如果太早开始记容易遗忘,这个也因人而异。我推荐跨考黄皮书的那一套MTI百科历年真题,它收录了40多套真题,有时候学校也会考往年考过的题目,也会考别的学校的真题,只要出题风格相近。广外还是比较务实,所以考经政文类的题目会比较多,今年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带一路之类的题目。偶尔也会有金融方面的题目,比如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等。这些题目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平时知识面涉猎广的同学在这方面就会比较有优势了,在考试的时候每个词解释大概写80-100字左右。

小作文比较短,300-400字,它会给你一则材料,然后自己判断文体写通知、报告、通告等等,这比较简单,重点是格式,大概11月开始准备就可以了,可以自己看看范文再动手写几篇。每种文体都写几两篇,只要判断对文体,格式正确,不会扣太多分。一篇小作文大概800字,可以9月开始写,每周1-2篇,然后平时要多看新闻,培养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的能力。小作文也可以拿高考作文来练习,但要在高考作文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层次,对于话题有自己更加深刻的见解,提出论点,注重格式。

四、政 治

我个人是一名文科生,政治基础比较好,九月底才开始复习这门课程。这个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考虑,政治不太好的同学可以早一点开始,比如八月底或者九月初,但不建议暑假开始。我个人认为,记了后来也忘的差不多。我是在网上看视频,把《大纲》(红宝书)上的知识点过了一遍,我看的是研友分享的考研老师的视频,良心推荐,课堂比较轻松讲的也很好。同时考研1000题我也跟着做,我只做选择题,过完第一遍就到了11月初。1000题最好是做第二遍,甚至有的人做三四遍,基础更牢,我开始的比较晚,所以到11月底做完第二遍。

如果还有一些搞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在网上找相应的讲解视频,比如毛中特章节的,然后这一时期就要针对性地找不足了。12月初我开始背大题,加上各种网上模拟卷、肖四、肖八、蒋五,我记得最后几天我做了米鹏三套卷,大题基本考到了,背题的时候不要死记,自己罗列大点会比较清晰。总之选择题要做1000题和各种模拟卷,大题就是背背背,最后不要单背一个老师的,我喜欢多看几个老师的,这样才能查漏补缺。

大题背背背推荐书目:小黄书(今年押中四道大题)20天20题

广外复试的笔试、面试各100分,要求是任何一门低于60分就没有资格录取。广外复试于今年在三月底进行,我是二月中旬开始准备的,笔试还是每天练习一篇,大概300-500字左右,有了初试基础这方面会比面试稍微轻松一点,复述和视译就要多花点心思了。

笔试在上午进行,总共三小时,时间比较充足,包括一篇30空的cloze,它会给出30个词,有的要改了再填,今年好像比往年要容易一点。还有两篇翻译,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今年的英译汉不难,但长度是往年的两倍,所以准备的时候要注意提高速度。汉译英也是数年难得一见地考了文学,而且还是篇小说。基本不练文学翻译的我就基本都直译了,所以平时也可以多练练张培基的文学翻译。

复试包括源语复述、两篇视译和回答问题。

复试是在下午进行的,在分组之后我们被带到准备教室,然后进行源语复述。源语复述是听一段3分钟的视频,中途可以做笔记。随后被带到考试教室去看着笔记复述,今年视频里的人口音比较重,语速适中,在平时要多练练笔记法,复述尽量做到不卡顿、不回述,实在没有听到可以略过,重点是概括主要信息和逻辑框架。

视译时,老师则会提前在准备教室给你材料,可以看4分钟,但是不能带到考场去。视译的中译英和英译汉都比较短,大概四五行,可以用仲伟合的口译教程练视译,材料基本是政经的,今年的英译汉是世界形势,汉译英是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没有生词,要做到不要卡,不要回译,这样会给老师留下不专业的印象,不会翻的可以绕过或者换方式译,像“额、嗯”这种字就不要说出来了。

然后回答问题的氛围就比较轻松了,老师人都很好,很少问到翻译专业理论之类的问题,我记得老师问了我对广外笔译的了解、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的区别、是否想要参加国际交流项目这些问题,如果口语还不错的话,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用太担心。听说有那么一两个老师比较喜欢问理论,所以为确保万无一失,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大师以及他们的著作等等。以上纯属个人建议,复习最重要的是针对自己情况制定计划。

回顾这段时日,准备考试使我减少了很多与朋友的联系、活动,当同学逛街吃东西的时候我只能拒绝,然后一心复习。特别是11-12月的冲刺期间,我每天的学习时间一般是9-10小时,我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那种心情肯定是难以言喻的,但是现在想想,自己的英语水平真的提高了不少。我觉得最好的心态就是不把考研当成一场考试,而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我记得自己在12月的时候比较紧张,后来就想实在失败了也不吃亏,毕竟几个月来英语能力提高了很多,如果不考研的话,我是肯定不会利用大半年的时间一直这么认真地学习,所以这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刻苦学习的机会吧。最后看到拟录取那一刻的时候,我愈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同时这也是大四阶段一段精彩的回忆。

考研之路漫漫,有的人在途中就放弃了,还记得考试前一天看到这样一句话,“只要走进考场,那么考研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打赢这场“持久战”唯一的秘诀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可以找几个合得来的研友,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互相分享资源,这为孤单的考研之路增添了一份趣味。同时我还要感谢老师,这一路上老师总是关心我并且在我松懈的时候敦促我,给予我学习等方面的建议。最后要感谢这一路走来一直在坚持的自己,我也正在向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靠近。每一位考研者走来都实属不易,希望我们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