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美术史考研三跨一战天美386分研路漫漫,感恩花美陪伴,研途…
花生??经验
花家地美术史论全程班学员
21考研天津美术学院
零基础三跨一战386分
前言
为了准备复试,当再次翻开那些见证我考研岁月的书本。很多感想涌上心头。考试之前,我老婆问我:“今年考不上,明年还考吗?”我斩钉截铁:“绝对不考了,打死也不再考了。”其实,我心里还想说:“如果早知道考研如此煎熬,我也许在上半年就放弃了。”
个人基本情况
- 本人1985年出生,现年36岁,有家有业,有老有小。
- 每天8小时工作制,因为做市场开发,还要经常出差,随时应酬。
- 三跨一无(跨年龄段、跨专业、跨院校、无基础)
- 报考院校: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其实,择校对于我来说,别无选择。因为,我的家庭、工作都在天津,所以只有天美一条路。
我的初试成绩:【成绩单见上】
- 思想政治理论:70
- 英语一:49
- 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136
- 美术理论:131
- 总分:386
考研缘起
“考试”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愿直面的话题。学生阶段,一次次的失利,让我对考试产生了极度的恐惧和挥之不去的阴影。中考发挥失常,通过择校勉强上了高中。高考落榜,只能复读二战。大学校园中,挂科又成了家常便饭。在大学毕业时,终于能逃脱考试的魔爪,我果断决定,直接找工作。 转眼就工作10年了。2019年,公司逼着员工考中级经济师,并把证书与工资薪酬挂钩。被逼无奈,时隔十年后,我再次步入考场。但那一次,我的成绩格外好。也就是这碰巧的高分,让我有了“闲着没事,再考个研玩玩”的念头。
自己是天津人,生于斯,长于斯,情感所致,一直对家乡地方史感兴趣,日常写点儿相关的小稿,投到报纸杂志,挣点儿零花钱。当然,天津地方史中,也少不了关于美术的内容。
2019年12月,我去天津美术学院的一位老师家里,聊天中他鼓励我考研。也就这么一来二去,一位天美的学长给我推荐了花美。2019年1月18日,我在网上报名了花美。这一天将永远铭记在我的人生日志中。因为,这一天我在武汉。也因为5天之后,武汉封城。疫情笼罩下的武汉,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而花美则成了我这次公差的最大收获。一回天津,我就被隔离了。这也是我考研学习的开始。
首先要感谢花美
从决定考研到现在,一年多的学习经历,我觉得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有幸能跟随张老师、花老师和班主任安老师这么好的团队,来学习美术史。在去年,花美开带背课、论述题课时,我都在问自己“到底是谁在考研?是我,还是老师?”这些本来应该考生自己操心的事,老师们竟然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到。我要做的,就是把老师整理的材料消化吸收。其他一切琐事,都有花美替你想到,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学不好呢? 今年,又看到花美的更多变化,微博号的运营、关键词的带背、每日一题打卡、还有每日名作赏析。解决了我们去年自己找图、自己划关键词的困扰。花美在一点一滴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人体会到蒸蒸日上的精气神。
在报名全程班之前,我一直犹豫的主要原因是感觉学费有点贵。但是一年学下来,我真的觉得非常值,一点都不贵,而且应该说是学生们都赚到了。正是花美的课程让我开阔了眼界,夯实了基础,也明确了考试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考研对别人来说,是结果大于过程。不过,对我来说,应该是过程大于结果。现在来看,结果也还不错。我真的没想到,考研的路上会有这么多艰辛,尤其是心态上的磨砺和煎熬,是我之前从来未曾预料到的。如果真的提前知道这些,很大情况下,我也就放弃了。不过还好,一切都算过来了。我2009年大学毕业时错过的,经过了11年,终于补上了。不管结果如何,我觉这份经历都是弥足珍贵的。
今后,想到考研这段日子,都会想到花美、想到张老师、花老师、班主任安老师的帮助、鼓励与支持。所以,真的要感谢您们。
相比于肉体,考研更是一场精神煎熬
前面我在反复说,相比于知识造成的困难,考研更是一场精神煎熬。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建议你慎重选择备考。似乎,我接触过的每一个考生,在备考中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波动、学习低谷。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张老师提到过一个很形象的“黑屋子理论”,把考研比喻成在黑屋子里不停的洗衣服,只有当阳光射入房间(也就是进入考场那一刻),你才知道你的衣服是否洗干净。
对于现有状态的担忧,对于未知结果的恐惧,被任何艰深的知识更可怕。这一点对于在职考生尤甚。我除了自己的那些书本,没有一个陪伴考研的同伴。在很大程度上,我多是在花美的同学微信群里寻找一点慰藉。如何,及时调整心态,快速跨过瓶颈,是每一个人需要面对的难关。希望考生们对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01带读课的学习对于我这样三跨一无(跨年龄段、跨专业、跨院校、无基础)的学生,带读课是提前预热的绝好机会。记得我上张老师的第二节课,就被《阿尔诺芬尼夫妇像》、高居翰、方闻、沃尔夫林、贡布里希,这些名字难到了。我这次意识到自己的差距。
到暑假课开课之前,我的中美史、外美史、艺术概论三门带读课已全部听过。甚至,中美史、艺术概论还完成了大部分内容的二刷。在3月份之前,美术史的学习还是相对轻松的。我当时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英语上。我甚至优哉游哉的,觉得学习美术史就是一种享受。看看千古名画,听听名人趣事,这样的学习,实在惬意。
02图像笔记图像笔记是花美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我记得有人说过,若想了解一位艺术家,从欣赏他的作品入手是最佳的途径。图像笔记正是贯彻着这个思路。每一幅名画的背后,都是艺术家的绘画技法、艺术风格、个人魅力、精神思想、流派特点、时代风貌的综合展现。从这一点一滴中,抽丝剥茧的由浅入深,解读出精神内核,既能对画作、对艺术家印象深刻,又能对艺术风格特点形成图像化的概念,同时还消除了单纯阅读文字的枯燥感和不明确性。这样的教学,实在是花美对美术史教学的一大贡献。
03暑假集训的学习真正的考验,我觉得是从暑假集训开始的。一个夏天下来,到集训班结课,我的中美史全部听完,外美史听了大部分(零星漏掉一两节课),艺术概论大多数没听。
这要是因为平日上班,白天时间主要被工作占据。暑假集训课直播时多是断断续续听的,很少有能把一节课从头到尾听下来的。晚上回家补课(20:00-23:00)一般只能听白天半天的课程。所以,只好选择优先听中、外美术史。这样产生的问题是学习不连贯,对于贯穿线索性的内容,经常是颠倒顺序听,很难保证知识系统的连续性。另外就是遗漏下大部分艺术概论的课程还没听。针对学习不连贯的问题,我只好通过二刷来解决。
建议同学们能够控制成段时间的话,尽量按照张老师安排的课程进度,从头到尾贯穿下来学。虽然,学的时候会相对累一些,但总比返工二刷效率高。更重要的是,连贯的听下来,自然就建立起了知识框架与逻辑体系。这对于掌握知识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对于参考书目,我觉得只要是张老师在课上提过的书,你按照要求去做,对于天美备考就足够了。而且,只要是把暑假集训课学完,应该毫不夸张地说,你就是备考天美的考生中,专业课知识最丰富的那一类人。
在职考生的学习
暑假集训结束后,我复盘这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最大困难是每天主要时间被工作占据,我也不可能有其他同学那样充足的学习时间。因此,尽量提高学习效率就成为我的关键点。
结合我报考的天美人文学院,从我自己对其近年真题的分析,命题特点是:题量大,时间紧;考察集中在重点章节、核心知识;鲜见偏题、难题。针对上述特点,我着重在“夯实基础,牢固核心”这方面下功夫。背熟重点名词解释、梳理知识体系、做好名画分析,这三点是重中之重。其后,再考虑知识的延展与发散。
同时,每天保证一部分英语、政治的学习时间,从而做到有主有次、彼此兼顾。
另外,我推荐几个自己感觉还不错的网上资源:中美史:“蜻蜓FM”APP,央美黄小峰精讲中国美术史外美史:“得到”APP,严伯钧·西方艺术课“得到”APP的“听书”专栏中,一些艺术史的书籍都被做成了有声读物,比如台湾蒋勋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等。
这些资源的一个好处是浅显易懂,图文并茂,而缺点在于缺少学术深度。不过,对于大部分知识细节来说,我觉得其中的深度也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了。我每天上班坐地铁通勤,单程1小时,每天往返2小时的时间。同时,还有一些琐碎的时间,我基本就是用上述这些“有声读物”和在背单词中度过的。
01艺术概论学习心得虽然,在7月份,对艺术概论的带读课进行过二刷,但仍感觉相比于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更抽象,更难理解,学得不好。今天回首当初,我才发现这与我缺少专业课的学习背景不无关系。对于艺术概论的“六论”,每个学校的关注点不同。我建议备考天美的同学,在学习了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后,可以辅助参考邵亮《新编美术概论》。这样就能对天美的侧重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我个人感觉,艺术概论入门难度较大,但学到最后,反而是三门专业课中最简单的一门。背诵的材料相对少。就天美而言,题目也相对固定。更多的例子都是中、外美术史的知识,也有助于三门课之间融会贯通的理解。
02“背”,为什么简单、粗暴到只有“背”我记得上张老师的第一节课,他就提过“背”这个词。随后的多次课上都反复提过,我当时极为反感。考研号称中国最难的考试,难道紧靠“背”这一个字就能搞定吗?但到了最后三个月,似乎只剩下了“背”。对于天美这类学校,我前面说过,专业课的命题特点是:题量大,时间紧;考察集中在重点章节、核心知识;鲜见偏题、难题。班主任安老师在第一节小班课上就强调,只有一个字“背”。我当时还在互动留言中问:“只是‘背’?这么简单、粗暴吗?”当背了一段时间,我才发现。“背”除了简单、粗暴,还很有效。“背”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最佳方式。
张老师讲过“费曼学习法”,就是在大量知识输入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知识输出。这一入一出,才能确保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背则是最好的知识输出方式。花美三本讲义和带背课的内容,足以涵盖天美的所有考试重点。如果说9月份之前,重在输入。那10月份之后,就重在输出了。
当然,在最后的几个月,我也有背烦了的时候,不想背的时候。但我后来自己安慰自己,相比于数学那种费脑筋的学科,单纯的背是相对简单的。既然,已经是最简单的内容了,就没有理由学不好。
03考前三个月的学习考前三个月,是关键的时期,也是攻坚战的时期。从9月份开始,被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的名词解释、名画分析、梳理知识体系,是头等大事。因为,最后一个月,政治论述题、英语作文的背诵压力全上来了,自然要占据一部分备考精力。所以,专业课的背诵提早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公司里,有一间3-4平米的更衣室。每天只有上班前和下班后,同事去换衣服,其他时间基本空着。这三个月里,我每天基本都把自己反锁在小屋中,至少半天的时间。甚至,如果没人找我,我可以呆上一整天。只做一件事,面壁
背书。
另外,就是背书要有计划、有进展。 所谓有计划,是从政治考研老师那里学来的。他在微信公众号带背论述题时,有一个计划表。每天有新背、有复习,循环往复,背完一天,打个对勾,按部就班,稳步推进。模仿着形式,在最后一个月中,我先是把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三门专业课的每章的内容编排出计划。后来干脆就是一天复习一门专业课,再到临考时,基本能做到半天复习一门专业课。
所谓有进展,就是指随着背诵熟练度的提高,很多知识可以压缩成关键词,甚至顺口溜。这要感谢花美提供了大量顺口溜,简单易记,行之有效。甚至,整本王宏建《艺术概论》的知识框架,老师都能用顺口溜讲出来,这在大大提高了背诵速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循环速度,也算是苦中作乐,给枯燥的备考带来了一点儿乐趣吧。
其实,最后三个月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背了忘,忘了背的过程中进行的。我也质疑过自己的记忆力,质疑过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但你只要还坚持背下去,不放弃,就一定能看到曙
光。我当时安慰自己,一年都下来了,还有这最后几十天,一咬牙就过去了。
最后,我就是专业课的知识体系图,用X-mind整理出来,贴在墙上。最后一个月,我的一间屋里,几乎露出墙来的地方,就被我贴满了专业课每个章节的知识体系图,随时随地都能看得到。只要这些图在脑子里,论述题瞻前顾后就是很容易的事,根本不愁没话说。
04至关重要的模考考前一个月,小班主任安老师为我们准备了3次模考。每周一次。 首先,全仿真,纯实战状态,找差距
以前,总听说天美的专业课体量大,大到什么程度,一直没概念。这次才算是领教了。焦点集中在中、外美术史,两科一张卷。
中美史:10个选择、10个判断、5个名词解释、2个简答、2个论述外美史:10个选择、10个判断、5个名词解释、2个简答、2个论述
也就是说,一张卷子上:20个选择、20个判断、10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4个论述。我第一次做这样的卷子,用了足有4.5个小时,还感觉有很多话没有写。而实际考试时间只有3个小时。如何解决这1.5小时的差距,就是关键。
换句话说:“天美专业课,能全部写完就是胜利。”如何稳、准、狠的多写关键句,少写废话?如何直奔主题?在各种题型间如何掌控时间?这一连串问题才摆上桌面。
考场中没有任何思考时间,拿过卷子来就是写。这也更突显了“背”的重要性。只有把背诵过的知识,转化为艺术概论中所说的心理定势,随时随地可以不加思考,本能的输出出来,才能应付这样的考试。现在回想,如果没有这三次模考,真的临场时才第一次答卷。最后有一道论述题没时间写,那真得冤死。
另外,模考里有真题!!这三次模考中,祭侄文稿、米氏云山、五代董源的艺术贡献;样式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接受的无限创造性、如何理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这些都是安老师在模考中的原题。只要是模考好好做过,又听过安老师的讲评课,那考试时就是再写一遍而已。
最后,模考让考试更轻松 避开了模考中踩过的坑,合理规划时间,科学准备应考,再加上看到备考题目出现在试卷上的喜悦之情。考试似乎没有那么难。几乎专业课考试的一天,我都是看过试卷后,在惊喜、兴奋的状态下答卷的。多多少少也减轻了我在考场上的紧张感。
不过,一个小遗憾是艺术概论中“如何理解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性”这道题。我在模考时答得就不好,听了讲评后,又糊弄了过去。你糊弄学习,成绩就糊弄你。当看到试卷上又出现这道题,自己仍然没把握时,悔不当初的心情,让我懊恼不已。希望同学们也能吸取这个教训,做完一道题,记牢一道题。
英语复习规划
英语我只考了49分,实在没有发言权。虽然今年题目偏难,但我还是觉得不太理想。
起初,我报了考研的全程班,按部就班的学到了暑假前后。后来,又发现考研老师的阅读课程讲得非常好。现在回过头来看,其实跟哪个老师学不重要,塌下心来,脚踏实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下来,能力的提升就水到渠成了。
此外,我觉得英语提分,最迅速的方法是考前一个月,跟着考研王江涛老师的作文背诵、默写、衡水体练字。我从考前一个月考试,基本每周背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背下来后,就是反复用衡水体默写。我在11年前,自己高考时,还真没听说衡水体这东西。真的让我感慨,时代在进步,学习在进步,考试也在进步。衡水体说不上多么有艺术性,最大的特点的整洁清晰,容易辨认,这给阅卷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我老婆是高三英语老师,他就跟我说,同样英语作文,好字和坏字抄下来,分数差距能在3-5分。我这次英语考试,大、小两篇作文基本都是自己背得很熟的文章,卷子拿来,直接默写出来。既保证了作文部分的分数,又为后面的题目争取了时间,更重要的是为后面做题保证了良好的心态。
现在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当初不是背过作文、练过衡水体,就以我自己的水平写作文,英语很可能不过线。
政治复习规划
政治科目复习,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听课和做选择题为主,后期主要是背大题。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考前背大题很关键。而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觉得前期的选择题才是更见功力的地方。因为,大题只要是字数写够了,大部分答到点上,零星一两个知识点的偏差不影响大局。所以,考生之间的分数差距不会太大。而选择题白纸黑字,对错分明。经常一不小心,错3道多选题,10分就没了。所以,我建议大家要重视政治前期选择题的学习和联系。我强烈推荐考研老师,只要是跟着考研老师的课程一路走下来,政治不会低于70分。以今年的政治试卷为例,考研老师的押题,主观大题全部命中。所以,从备考的几门课程来说,我觉得政治的分数是相对比较有保证的。
不是题太难,而是你太懒
考研英语刘琦老师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有感触。她常说:“不是题太难,而是你太懒”。我把这句话设置成了手机屏保。每次一想玩手机,打开屏幕先看到这句话,也就没心思玩了。最后,我用这句话和大家共勉吧。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归根到底都汇聚成对花生们的祝福。祝你们备考一切顺利,早日上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