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雄厚、招生人数多、地理位置优越暨南大学新传考研择校指南…(2023己更新)
我是布朗,来自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分数为377,其中专业一为105分、专业二115分,专业理论深厚,在爱传播担任两年暨大班主任,有较为丰富的授课经验,善于把握暨大出题方向、总结出题规律,善于利用答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分。曾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实习,发表多篇新闻稿件,在本科期间多次参与品牌助农行动,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问我哦!
五个院校关键词
“选择大于努力”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考研的院校选择是否适合自己更是直接关系到最终成败,而目标的坚定与否也将决定你的备考状态。
拿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在考研备考之初搜索了大量关于院校选择的经验帖,也了解了很多有实力的新传院校,最终被暨南大学的院校实力、师资力量、地理位置等因素吸引,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确定院校之前一定要从各个角度去把握,只要你认定了,就放手一搏吧,别给自己留下遗憾,下面我从院校水平、地理位置、师资力量、考研难度等方面为大家介绍暨南大学。
“学科实力雄厚”
“招生人数多”
“就业认可度高”
“地理位置优越”
“学术氛围浓厚”
院校信息+地理位置
暨南大学(JNU)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第一所侨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暨大位于繁华的天河区,交通便利,传媒资源丰富,媒体行业实习机会多。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暨南大学作为一所侨校,有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多元文化的碰撞,领略不同文化所带来的魅力。
学科实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在上海成立的暨南大学新闻类课程,1946年在上海正式创立新闻学系;2001年,暨南大学新闻学系扩建为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华语媒体“黄埔军校”“广东媒体后花园”的美誉,暨大新传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排名中被评为A-,在2021年中国软科排名中获得第三名的成绩。
目前,学院下设新闻学系、广告学系、广播电视学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口语传播系和计算新闻传播研究中心。设有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和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挂靠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设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4个科学学位硕士专业,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媒经济学等5个博士专业方向。
招考报录比信息
暨大新传专硕下分五个方向:融合新闻、数字营销传播、视听传播、公共传播、国际传播。2023年将视听传播和公共传播调整为计算传播。
学硕新闻学分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传播史、融合新闻学、视听媒体研究、传媒法规与信息伦理,传播学分为网络与新媒体、公共传播研究、智能营销传播、媒介文化研究、国际传播与国际话语体系。
专硕考研报录数据
学硕考研报录数据
暨大新传专硕从报考人数来看,自2014年到2020年专硕呈逐年递增趋势,2020年达到峰值1237人,报录比达到22:1,竞争相当激烈。在此之后的两年报考人数稳定在850+,而相对应的录取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2022年略有下降。暨大考研总人数在考研新传院校中排在前列,因此总的来看暨大属于“报考人多、招生多”的一所院校。
暨大新传学硕的招生人数一直稳定在24个左右,2022下降到19个,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基本都在个位数,相比专硕招生人数有较大的差距,而且报录比比专硕略高,在2020年,学硕统招名额下降,报录比达到35:1。
从复试分数线来看,学硕维持在355-365分之间,专硕在360-370分之间,浮动较小,相比很多学校来说,成绩并不算很高。但2023年学硕分数线首次突破370分,专硕分数线首次突破380分,竞争较为激烈。暨大新传的复试比例近些年都维持在1:2.05左右,因此要求同学在初试取得尽可能高的分数。
考纲分析
学硕考纲
专硕考纲
根据官方给出的考纲,无论是专硕的440、334,还是学硕的707、809,近些年基本无变动,但是由于暨大考察范围较广,所以参考书目比较多,达到16本左右,复习体量比较大,需要学生尽可能早地开始看书。暨大的考察范围非常之广泛,包括新闻学、传播学、中新史、外新史、广告学、新闻采访学、评论学、编辑学、写作学、公共关系学等,需要学生较大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
除此之外,从2020年开始,暨大新传取消论述选做题,全部变为必做题,2022年的名词解释也全部变为必做题,2023年实务题变为必做题,学生的选择余地变小,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了,要求大家在复习中要做到面面俱到。
考题趋势分析
专硕2023年334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20分)
全效媒体(爱传播暑期专题;冲刺押题)(暑期300词)
数据可视化(爱传播暑期专题)
新闻游戏(爱传播暑期专题;(暑期300词)(20天20题)
编辑方针(爱传播基础课程)(实务理论课)
二、简答题(4选3,每道10分,共30分)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的党报的特点(爱传播暑期专题;冲刺押题)
融合新闻的基本内涵和特点(爱传播基础课程)
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公开信息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爱传播暑期专题)
发展新闻学(爱传播基础课程)
三、论述(每道25分,共50分)
数字媒介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媒介参与环境议题治理的理念和策略(爱传播冲刺押题)
四、实务(50分)
消息标题(5分)+评论(15分)+采访提纲(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新青年(爱传播基础课程)
象征性互动理论(爱传播基础课程)
文化工业(爱传播基础课程)
计算宣传(爱传播模拟考)
二、简答题(4选3,每题10分,共30分)
试论事实世界与新闻事实世界的关系(爱传播基础课程)
谈谈“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算法时代的变化(爱传播冲刺押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脉络(爱传播基础课程;暑期课程;冲刺押题)
从媒介技术史角度,试论媒体逻辑经历了哪些重要的阶段性变化?(爱传播冲刺押题)
三、论述题(每道25分,共50分)
结合具体实际,论述如何建构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爱传播暑期课程;冲刺课程)
论述传播学中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区别(爱传播冲刺押题)
四、分析题(每道25分,共50分)
结合具体案例或现象,论述算法驱动下的信息传播带来哪些潜在的社会风险及治理对策(爱传播冲刺押题)
结合具体实例或现象,试述数字媒介时代“情感劳动”的特征(爱传播冲刺押题)
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20分)
文化帝国主义(爱传播基础课程)(暑期300词)
媒介审判(爱传播基础课程)(暑期300词)
古登堡(爱传播基础课程)
景观社会(爱传播暑期课程;《20天20题)(暑期300词)
二、简答(四选三,每道10分,共30分)
从媒介技术史角度,简述媒体逻辑发生的重要阶段性变化(爱传播冲刺押题)
培养理论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在新媒体时代是否成立?(爱传播基础课;暑期专题;冲刺押题;《20天20题))
为什么党性原则是新闻事业的客观属性?(爱传播基础课)
三、论述(每道25分,共50分)
数字技术是如何改变情绪?情感在新闻生产和接收中的角色(爱传播冲刺押题;热点报告)
政治家办报的形成和发展(爱传播基础课程;《20天20题》)
四、分析题(每道25分,共50分)
老年群体数字遗民的问题及治理(爱传播基础课;冲刺押题)
算法推动下的信息传播带来哪些社会风险及治理措施(爱传播暑期专题;冲刺押题)
一、名词解释(每道5分,共20分)
数字遗忘权(爱传播基础课程)(暑期300词)
融合新闻(爱传播暑期课程)(暑期300词)
算法抵抗(爱传播模拟考)
数据可听化
二、简答题(4选3,每道10分,共30分)
平台化治理的内涵和路径(爱传播暑期课程;冲刺押题)
如何理解机器人写作的版权问题(爱传播冲刺押题)
动画新闻真实与虚拟的关系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思维(爱传播冲刺课程;模拟考)
三、论述题(每道25分,共50分)
如何利用新闻形态和形式创新国际话语权建设(爱传播冲刺课程;《20天20题》)
深度媒介化的内涵特征以及对现实的影响(爱传播冲刺押题)(模拟考)
四、实务题(50分)
材料:关于央视 315 晚会揭秘女主播骗局
标题(5分)
采访提纲(15分)
600 字评论(30分)
取消选做题
自2020年起,取消论述选做题,2022年取消名词解释选做题,2023年取消实务选做题。
考察本校研究方向(论文)的频次增加
对融合新闻学的考察,2023年新闻与
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中出现“简述融合新闻的基本内涵与特点”,2022年新闻传播业务中出现“简述融合新闻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020年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中出现“简述新闻游戏的特征”“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分析主流媒体要生产融合新闻的“刷屏爆款”,应拥有哪些创新的新闻生产理念”,2020年新闻传播业务中出现“结合案例论述融合新闻策划的基本理念和策略。”均是出自于融合新闻慕课或暨大老师论文。
具体说来,2020年新闻传播史论中的“结合相关的话语理论、对外传播理论等,阐述“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内涵及其在对外传播中的实施策略。”便是出自于刘涛老师的论文《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的修辞学观念与路径》。2021年新闻传播史论卷中的“简述媒介考古学的内涵和研究方向”是出自于施畅老师的论文《视旧如新:媒介考古学的兴起及其问题意识》,而2020年新闻与传播业务基础中的“请结合一定的案例,谈谈商业平台在传播方面的优势,以及主流媒体如何借力商业平台强化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便是与范以锦院长的论文《商业平台: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不可忽略的力量》《融入与延伸:商业平台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中的属性与功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重点关注文化研究学派
近年考察了“简述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论述文化研究两种范式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等,大家可以通过观看暨大开设的慕课《新媒体文化十二讲》,并且下载暨大老师的论文进行阅读。
对热点议题的考察较多
例如2021年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中的“IP营销”“传感器新闻”“数字新闻学”“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鸿沟及其治理对策”“请结合一定的案例,谈谈社交机器人对新闻业的影响和潜在问题。”以及2022年新闻与传播基础中的“技术可供性”“元宇宙”“简述智能新闻生产的方式、现状和趋势”等题目均为热点前沿知识,需要考生关注学界业界的动向。
对新闻史考察较多,角度宏观
暨大对于新闻史的考察也较多,每年中新史的考察分值在40分左右,外新史在5-25分之间波动。
题目类型多为宏观类,例如2023年学硕707中的“简述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条件”,2023年专硕334中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党报特点”,2022年专硕440中的“简述辛亥革命革命派的报刊思想”2020年专硕440中的“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取代香港成为报业中心的原因”“论述二战以后美国传媒业发展的概况及特点。”2020年学硕707中的“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香港失去报业中心地位的原因。”“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中西方新闻业诞生的原因”2020年学硕707中的“简述英国大众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论述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办报活动及其历史作用。”所以,在复习中外新史时需要有宏观的视角,对整体历史脉络有清晰的认知。
考题重复概率高
纵观历年真题,暨大对同一知识点的考察概率较高。
从2023年真题来看,“新青年”“象征性互动理论”“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的区别”“发展新文学的内涵”“新闻游戏”“融合新闻”“媒介审判”“政治家办报的形成和发展”等一系列真题均考察过。从2022年的真题来看,专硕440中的论述“论述社交机器人对新闻业的影响”与2021年专硕440“请结合一定的案例,谈谈社交机器人对新闻业的影响和潜在问题。”相似度极高,2022年学硕809中的“主流媒体如何利用商业媒体提升四力”与2020年新闻与传播业务基础中的“请结合一定的案例,谈谈商业平台在传播方面的优势,以及主流媒体如何借力商业平台强化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引导力。”题目几乎一致。同样地,诸如“版面语言”“政治家办报”“新青年”“评论的说理方式”“广告效果测定”等知识点也在历年的考题中不断复现,因此考生要抓住历年真题多加练习。
复习建议
就备考暨大新传而言,结合2年的备考经历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复习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看书+做框架,把握学科体系
暨大新传备考书目偏多,因此学生要学会做整合、做减法,读书的同时做好每一本书的框架,可以根据书的目录来合并同类项,也可以通过万能的5w框架来整理,目的是要清晰地知道每一本书在讲什么。
随着复习的推进,应该整合出每一门学科的框架,像传播学的知识不应四散在《传播学教程》《网络传播学概论》《范式与流派》等各种书中,而应该给出自己的框架,形成自己知识体系,下面三幅图是我总结的不同时期的传播学框架。
面面俱到,但要把握重点
暨大新传考研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上文已经提到新闻学、传播学、中新史、外新史、广告学、采访学、编辑学、写作学、评论学、公共关系学、广播电视学,且历年考题都有涉及到,因此学生需要对每一门学科都有了解,备考时尽量面面俱到。
但根据暨大历年真题,完全可以剖析出何为重点,在复习时要有所侧重,比如文化研究、融合新闻、危机传播、媒介技术、国际传播等内容是考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充分利用真题
暨大历年真题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上文提到很多知识点均会重复考察,因此在背书阶段可以结合刷历年真题,尤其是中新史的题目。
由于暨大对中新史的考察较多,考察范围辐射整个历史脉络,从古代到近代各个时期均有考察,因此一定要好好利用真题,千万不要觉得考过的题目不会再次出现,2022年和2023年就是例子,大量重复的真题成为送分点。换句话说,暨大每年都要考察中新史,没有考察过的知识点已经不多了,大家以考过的知识点为重心,向外延伸复习。
背诵时间分配问题
个人建议背书时间分配应侧重于史论,也就是传播学、新闻学、中外新史,因为传播学有较为陌生的理论流派和生涩的理论。
中外新史有较长的时间线和繁杂的历史事件,需要大量时间记忆(但要注意不要过于追求细枝末节的内容),而采写编评偏向于实践,一般不涉及理论,且较好理解,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可以凭借自己的理解和对业界的了解来写,当然切记不要忽视这一部分的复习,多看一些前沿的论文。
公共课时间分配问题
暨大的竞争尤为激烈,许多考生的公共课都在双75+,因此千万不要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一定要能够平衡好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复习时间。尤其是英语的复习,一定要打好基础,每天坚持背单词、刷阅读,每天下午复习英语的时间不要被专业课侵蚀掉。有时候反而是公共课的分数决定了你能否上岸。
整体时间分配问题
整体的复习战线不建议拉太长,一般在寒假或者3月份左右开始都可以,过早复习可能导致冲刺期产生倦怠心理,一般来说复习节奏前松后紧,循序渐进,刚开始的复习时间不要过长,要给冲刺期留下足够的精力。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考研不仅是脑力活,还是体力活,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每天要留出一些时间锻炼身体,我看过太多在考研之前身体被累垮的,每天晚饭过后可以散步来放松自己的心情,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如何做笔记
个人建议,学科框架用电子版来做,做成思维导图的模式,xmind或者幕布都可以,因为框架要随着你对知识的理解加深而不断变动,电子版便于更改,而写真题一定要用手写,千万不要用电子版的,考场上不会让学生用电子笔来写,一定要练习做题的手感,一般10月份左右就可以手写真题啦。
当然也可以尽早开始,越早练习越早能找到写题的手感,另外答题纸一定要用考场的仿真答题纸,可以去某宝打印,把平常的练习当成考试,考试当作练习,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发挥失常的概率了。
Q&A环节
1.?要不要找研友?
可以找研友相互激励、相互督促,但建议找与自己报考院校同等水平的研友,这样两个人的复习节奏和力度也有一定相似性,可以起到相互鼓励的作用。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无论有没有研友,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心骨,自己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目标、任务,尽量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如果中途出现研友弃考或者消极备考的情况,一定要保证自己不受干涉。
2.?什么时候开始复习较为合适?
建议跨专业的同学在寒假期间开始看书,提前了解新闻传播学,尽量将自己浸泡在新传的大染缸中,如果是本专业且基础比较扎实的同学可以3-4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无论是否跨专业,千万不要将战线拉的过长,不然到了冲刺阶段会缺少精力甚至缺失动力。
3.?需要看老师论文吗?
一定要看!尤其是从2020年开始,暨大的考题中有很多都是出自于老师的论文,比如“融合新闻”“文化研究学派”“主流媒体借力商业媒体”“媒介考古学”“互文性”“大数据广告隐私”等知识点均是出自于暨大老师的论文。论文选择一般是3年之内的都要看,如果有精力的话,可以看5年之内的论文。
4.?暨大有没有本科学历歧视?
没有。从考试程序上来看,暨大的初试复试竞争无比激烈,且复试比较高,因此无论是何出身,只要你足够优秀,足够有实力,都有可能在两次考核中脱颖而出。就我个人读研经历来看,身边的同学有很多本科都是双非甚至是二本院校,因此大家不用担心院校歧视问题,安心备考就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