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报名在即,要想一战成硕,选准第一志愿学校是关键(2023己更新)
去年,一个亲戚孩子考研,报考方向是专硕电子信息类,初试总成绩是310分。国家线是273分,这个成绩高出国家线37分,应该不算低
,但考生却连复试都没进去,因为他首志愿报了一个985学校,人家的复试线就320分。
当然,考生也并不是非985不上,上个一般学校也可以,于是就开始调剂,结果费了很大劲,报了几轮调剂,最终还是“滑档”了。
10月5日,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就要正式开始了。
考生要想成功上岸,当汲取我亲戚的教训,选准首志愿学校,同等成绩下,这是能否上岸的关键。
硕士研究生招生志愿填报与高考的平行志愿不同。
高考平行志愿,无论是过去的12个院校志愿还是现在的96个专业+院校志愿,录取时都是按照志愿序号依次录取,只要考生分数(位次)高于或等于其中一个,考生就会被录取。因此,高考志愿填报的原则是“冲稳保”,前面的志愿不怕报得高,只要保住“底”,就会有学上。
但是,研究生招生考试实行的是“首志愿制”,即报名时只能选择一个报考院校和方向。
复试录取时,该院校先进行,如果该院校进不去,考生就只能参加调剂(当然,这里指考生要上了国家线)。
调剂的前提是有院校首志愿未招满额,否则,人家也不招调剂生。
即便院校有调剂额,也不是像高考那样一次性报志愿,而是由考生和调剂院校“单独”沟通,能否调剂成功,首先取决于学校是否“相中”,其次取决于参与调剂的竞争对手。而且每个院校调剂有时间限制,机会稍纵即逝。
前几年,“高分”考生调剂成功率很高,但从去年开始,调剂难度增大,成功率非常低。这说明考生报考越来越理智——不求上个好学校,但求一战成硕。
有鉴于此,考研志愿的选报原则是“求稳”“忌冲”。
考生当根据自己备考的实际情况,通过模拟考试,测定自己的水平,然后参考往年各院校复试和录取分数线,选择与自己水平相适合的首志愿学校。
今年“逆向考研”一词流行,说的是一些本科毕业于“双一流”院校的学生,考研不再像过去一样,向上报考——报考排名比自己院校更靠前的院校,而是反过来,向下报考,甚至报考“双非”)的普通院校。
这种“人往低处走”现象,并非是“无志气”表现,而是考生理智的彰显。
就拿山东
大学来说,2019年本科招生人数约10265人,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约6200人,假若所有学生都考研,都报考本校,那么就会有四千多人落榜;就算清华北大,虽然研究生招生人数大于本科的招生人数,也并非所有的清北生就都能考入本校读硕啊(哈哈)。
无论是在哪所大学读书,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高考成绩已不再是参考的坐标,报考硕士研究生,只能参考研招线——国家线、院校线、复试线、录取线。
山有高低,水有深浅,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智商是有高低的,不承认这一点,单凭热血、决心、努力、拼搏是没有用的,
自己谁都知道“清北”好,但唯有进去才叫好。考试凭的是分数,差一分也“入不了室”。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逆向考研”,不是没有志气,不是认怂,而是理智。
2023年研招报名在即,要确保一战成硕,每位考生就当理性分析自己,选择恰当的目标院校!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