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线部分学科门类会下降。复试报录比考研成绩研究生考试…(2023己更新)
1. 国家线浮动的逻辑
大家发现每年国家线都会浮动,最为本质的原因是:考研属于选拔性考试,是按比例来进行录取。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数据就是报录比,即录取人数和报名人数的比例关系。
报录比=录取人数/报名人数
报录比越低,竞争越激烈,更卷,分数自然水涨船高; 报录比越高,竞争不激烈,不卷,分数自然会下降。
五年前,考研的报录比基本在33%左右,即意味着每三个人可以考上一个。国家线就比较低。
近三年来,考研的报考人数激增,但是录取计划并未同比增长,这就导致了报录比的进一步下降,基本上达到了25%左右,即四个人可以考上一个。国家线就逐步上涨了。
2.真实的竞争人数
22考研457W人,23考研474W人,增加了17W人。
过去几年研究生考试,每年都有约15-20%的弃考率。但是23考研基于一些客观原因和已经拿到的部分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得到,今年的考研弃考率会比往年更高。
若23考研弃考率再高5%的话(这个数据应该是可以达到的),即意味着会有474*5%=23.7W人再弃考。
23.7W>17W。增加了17W人,又放弃了23.7W人,真实竞争人数反而减少了23.7-17=6.7W人。更高的弃考率使得真实竞争人数变得更少了。
3.录取人数
20考研,录取99.05W人 21考研,录取105.07W人 22考研,录取110.7W人
基本每年的录取人数是增加5W人左右,23考研实际录取人数可能会达到115W人。
4.总结性分析
因为更多的缺考率,导致真实竞争人数减少。
因为一定比例的扩招政策,录取人数会小幅上升。
从而,导致报录比提高,竞争变小,进而国家线分数下降。
5. 过去3年国家线参考
20-22 三年国家线对比(学术型)
学硕型
20-22 三年国家线对比(专业型)
专硕型
6. 23考研初试结束后的建议
第一轮大战刚结束,让自己休息两三天。(切忌,就是几天时间,不是几周时间)
然后速度投入到复试的备考中。
现在多数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的总
分算法基本是,初试50%,复试50%。
复试在总分中的权重占比很高!
不要等到查了成绩后再决定是否开始复习,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你看了分数,行,再复习;不行,就不复习。
我们最科学的方式是,不管分数为何,先复习!
现在开始复习,跟出成绩后开始复习,可利用的时间直接差一倍呀。 现在开始复习到最早的复试,有3个月的时间 出了成绩复习到最早的复试,只有1.5个月的时间
常言道,十功九半,让我们一鼓作气,做好第二轮战斗的准备。
接下来,我们就会进入估分环节:
①到底应该怎么估分?
②估的分数,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今天专门更新一期视频,解决考研估分的问题,《23考研初试后估分方法与国家线解读》。
“你本优秀,只待脱颖而出。”
备注: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有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