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引热议!内卷学历贬值都不应成为奔赴正向人生的阻碍
??“向下挪一挪也不是不可以”
继新生开学#原来大学才是努力的开始#登上微博热搜之后,一个名为#逆向考研#的现象成为近期热点话题。
(图源网络)
这主要描述的是“双一流”高校本科生考取“双非”高校研究生的情况,被形容为向下考的“逆流”。
“逆向考研”折射的现象:
·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是:“上了大学会比高中轻松”只是中学时代的想象或者期盼;
· 对名校大学生而言是:外界认知中的“名校保研率高”并不意味着名校生都能轻松保研。
“逆向考研”最具影响力的消息之一,2021年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公布的考研生源信息中显示,不少来自郑州大学、浙江大学的的本科生考入该校; 2022年广州大学录取的研究生新生中,出现了一批985、211高校毕业生,包括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毕业生。广州大学是大家俗称的“双非”,既不是985、211,也不是双一流……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的许多“双非”院校也成为了考研的“香饽饽”。
(杭电公布的2022年考研生源地信息)
1.来自南开大学的李同学感慨,20%的保研率可能是一道她很难跨越的坎;
2.来自复旦大学的陈同学鉴于保研难,做好了“逆向考研”的计划,打算将考研目标院校“往下挪一挪”。
为什么会这样?专家认为一方面是疫情下的就业艰难,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的普及下学历的贬值。这两点都是无法回避、短期无法改善的现实问题。
无声的悲哀
内卷:一场社会无声的悲哀
“内卷”这个概念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他们都在学习,
我不学习是不是不合群?”
“他们都在考试,
我不考是不是会影响以后找工作?”
“他们都提前去教室占座,
我不早点去是不是自习室就没地方坐了?”
“他们考研,
我不考研是不是显得我不上进?”
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自觉地被内卷:
我一定要比他们更优秀,
做得更好,才能优秀。
这种群体性的行为所制造的紧张和焦虑的竞争氛围是导致大学生内卷的根源,它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推动着群体里的每一个人都无意识的参与其中。
即使收获甚微依旧拼命努力,即使身心俱疲依旧无法停止。
直观地说,内卷就是“内向演化,圈圈绕绕”。更宽泛一点地说,所有无实质性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
这种不良的竞争背后隐藏的是单一的价值观:证书的数量、考上研究生、世界500强企业的offer等待,把成就物化。
没有人再为了努力而努力,奋斗只是为了更突出的地位,拥有显得更“成功”的履历。内卷,本应该是良性促进却变为了一场社会无声的悲鸣。
隐藏的焦虑
背后隐含“人才焦虑”
大学报专业时,被家长命令,要选择热门专业,金融工商互联网等等。选不到?那就想办法转专业、考研来“逆天改命”。
进入社会后,被千叮咛万嘱咐,要进银行、要考公,反正越“卷”的行业,怪异的越受欢迎。然后一堆本科生陪着985、211厮杀,985、211则陪着海硕厮杀。最终成为一颗颗的垫脚石,成为别人的代价,被卷“死”在路上。
问题是“你”不努力吗?不是,而是努力的人有太多了,年轻人都红着眼在后面排队,而“你”却经不起岁月催人老。
网友评论:
可问题就在于,这个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多研究生吗?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用人单位评价机制的单一化和刻板化。不要一味的看到研究生就刷掉本科生,一些工作本科学历完全可以胜任。
别把内卷说得那么好听,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够难了。
抓重点吧,如果自己本校985211考研够招,谁愿意去非985211的考研被招?就是就业人多了工作不好找竞争压力大了,先是个研究生学历都读了再说,哪里来的那么多优势专业,都是外溢调剂,在985211读不到前部也要被淘汰出局本校,现实
很残酷啊。
其实很多人都不必考研,但这个社会推着他走,他就得走。
“我更喜欢晚霞。”“为什么?”“晚霞消失后可以看星星,朝霞消失后,就只剩下……”“只剩下光天化日下的现实了”
正向的选择
勤奋的人总有出路,只要选对了方向。
当你的视野不被局限时,才会发现未来的选择有很多。
1.正视自己的需求
说到底,就是必须先了解自己的优势是什么,适合做什么,追求什么。自己需要的是这个学历门槛还是真的想进行深造,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别人觉得优的选择”。
生活其实并没有一个“最佳模板”,与其做让别人羡慕的人,不如去做让自己真正开心的事儿。
——金庸
2.不要随波逐流
他们考,我也考;他们卷,我也卷。
可最后在这场“战役”中形成的自我精神内耗,无非就是不断地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总有一天会发现,会发光的不是某本证书、某份工作、某座大城市。
而是你发自内心的热爱,并且为之付出努力的时候,眼里那自信的光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