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7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十三行
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鸦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习,命名十三行。实元定数,最多时达二十六家。最少时仅四家。对官府负有担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岔文、管理外商等义务,是官府与外商交涉的中介,并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均需由十三行买卖。初为牙行性质,乾隆四十七年十三行
商人组成公行,专揽茶、丝度大宗贸易。虽有行会组织,彼此间仍有竞争。在对外贸易中获利虽多,但被官府勒索亦多。五口通商后,十三行独揽中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趋没落。
2.万国公报
维新运动最早的宣传刊物。1895年8月17 日(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创刊,由康有为、陈炽等筹集经费,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原刊末署出版日期及地点,似为两日刊。用木刻活字排印,形式与《京报》相似,托售京报人随“宫门抄”分送。1895年12月16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正式改名《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
3.丁戊奇荒
1877-1878年发生在华北地区的因特大旱灾引发的饥荒。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因此史称“丁戊奇荒”。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之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这场灾害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受灾人口1.08亿,导致900至1300余万人饿死,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到外地,对晚清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
5.大生纱厂
清末创办的私营棉纺织企业。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次年开始购地建厂。拟招商股60万两,一年之久只招得三四万两。1898年,张謇通过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次年春开车生产,厂址在江南通州(今南通市)。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经营顺利,利润优厚。
6.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大会宣言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民党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7.两广事变
1936年两广军阀联合反对蒋介石的事件,又称“六一事变”或“六一运动”。两广军阀自1931年以来就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一直与南京中央政权相对峙。1936年5月胡汉民病逝,两广势力失去重心,蒋介石企图趁机消灭两广势力。两广军阀为了自存,决定举兵反蒋。时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他们便以“抗日救国”为名出兵反蒋。1936年6月1日,陈济棠、李宗仁等成立军事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军,进兵湖南。对此,蒋介石一面调集军队入湖南防御,一面收买陈济棠的部属。7月,粤空军司令黄光锐和第一军军长余汉谋叛陈投蒋,陈济棠不战自败。蒋介石解决广东后,转而对付广西,电令白崇禧“出洋考察”,调李宗仁到南京“任职”。李、白拒不接受。于是,蒋介石调集大军包围广西,准备武力解决。广西也动员军队准备迎战,战争一触即发。由于全国上下反对内战和中间人士从中调解,双方妥协,避免了战争,广西问题和平解决。结束了两广地方实力派与南京蒋介石政权对峙的状态,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8.国民参政会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1938年7月正式成立。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但所通过的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遴选的参政员大多是国民党员,只有极少数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7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召开,156名参政员出席了会议。通过了《 拥护抗战建国纲领案 》等决议案,发表了《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宣言》,并选举了驻会委员。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努力,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抗战胜利后,国民参政会成为国民党的御用工具,终于1948年3月宣告结束。?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知识分子实行乡建运动的两个实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 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
(一)乡村建设的主要流派。(1)晏阳初主持的定县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1926年,晏阳初选择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主持实验的机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了《平民千字课本》等进行识字扫盲运动;积极推广合作组织,传授农业科技;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1)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1931年6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 成立,并选定邹平为乡村建设的试验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乡村建设的基本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它们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和乡民的自治团体。为了克服分散农民的弱小问题,组织了农村合作社。
(2)黄炎培主持的徐公桥乡村改进建设。黄炎培于1928年4月成立了徐公桥乡村改进会,主持乡村改进事业。乡村改进会公布了《改进农村生活事业大纲十条》,对徐公桥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活动,进行普及教育;推广优良品种及新农具;提倡公共卫生,修桥筑路,禁绝烟赌等。
(二)意义。(1)乡村建设运动的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内容,对于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的生产生活困难、推动社会进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2) —些实验区在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于今天相关的农村工作有其借鉴意义。(3)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拋弃城市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民间,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走上了与农村相结合的道路。
2,国民政府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情况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确定实行“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以空间换取时间。为便于对日军作战的统率指挥,初期将沿海和临战地区划分为5个战区,后来扩大为12 个战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一)正面战场的地位:
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会战等20余次,此外,还有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军队伤亡惨重,其中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第一,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
第二,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
第三,正面战场的顽强作战为中国赢得有力的国际地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赢得了英美苏等国际力量的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意义。全面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的抵抗,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全国转入战时状态赢得了时间,也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明末清初和晚清时期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有什么连续性?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传播的连续性。从明末清初至20世纪初,罗马教廷长期禁止中国信徒祭拜祖先,致使天主教、基督教与中国本土主流文化格格不入,遭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严重抗拒。(二)传教手段的连续性,无论是明末清初还是晚晴时期,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都借助宗教信仰以外的手段来辅助传教,尤其看重科学技术。
(二)不同之处。(1)在对待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上不同,明末清初时期尊重学习中国文化,努力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行对等的沟通,晚清时期,基本上将中国文化视为落后的文化。(二)在宗教传播与宗教、军事力量上的不同,明末清初单纯依靠宗教力量传播,晚清时期依靠政治和军事力量支持公开传播的效果更明显,也为众多教案的发生埋下了伏笔。(3)传入的科学文化内容不同,明末清初传入的科学技术有限,以天文、历法等科学为主;晚清时期传入的科技以兴办实业为目的的实用性知识为主,并扩大到军事、政治、教育等领域,进而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
4,抗战后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原因
国民党为何丢失大陆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进行解释,更可以得出各自 不同的结论。(1)大陆研究观点。大陆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是 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讲,学者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统治基础不牢固;国家机器运转不正常;抗战胜利后的倒行逆施;不解决土地问题;军事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崩溃;共产党的强大有力,国际形势不利于国民党。张宪文教授认为,国民党在短短四年时间内陷于政治崩溃的局面并失去对整个中国大陆的统治,究其原因有两条:“第一,严重的政治腐败,大大削弱本身力量;第二,丧失了全国各阶层大多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2)海外研究观点。海外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陆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国际因素的影响;国民党自身问题;中共力量的发展。总体说来,经过1928年至1949年,作为执政党,国民党是逐步丧失其合法性的。例如,腐败是国民党始终难以祛除的病因,更是导致其统治崩溃的内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党政治上专制独裁,是其最大的政治腐败,也是国民党的党、政、军内政治腐败的根源。自宣布进入“训政”阶段后,国民党藉此独揽政权,尽管抗战时期有所改变,但总体上并无大的变化。不受监督的权力易产生腐败。由于法律制度失效,不少国民党政府机构效率极低。五院制并未实现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但在实际运作中,权力高度集中,监察院和司法院都形同虚设,难以实现监督腐败的作用。例如在制度设计中,监察院并无惩戒之权,被弹劾的腐败官员难以得到应有的惩处。在地方,因为国民党难以在短时间内训练足够多的基层管理人员,以致很多岗位被土豪劣绅所占据,基层秩序极为混乱。基层组织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则直接损害了整个政治体制的基础,导致合法性和权威性危机。
(二)经济腐败。经济腐败直接体现在战后的接收上。日本投降后,尽管国民政府制定了《行政院各部会署局派遣收复区接收人员办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军政机关部门纷纷成立接收机构,抢先接收,乘机将日伪资产划为私有,盗窃盗卖物资,挥霍浪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诸如此类的乱象,造成了收复区经济的混乱,并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怨愤,使国民党的执政合法性急剧流失。
(三)军队腐败。官场的腐败,使国民党军队亦走向腐败。主要体现在军队被视为私有,军队风纪败坏。军政不合,互相倾轧,军队经商,走私资敌,兵役败坏,乱拉壮丁。其实国民党军队腐败主要体现在军队私有和风纪败坏。国民党军队的主要特征虽是党军,但仍然具有传统时代及北洋军阀时期军队私有的观念。由于国民党军队存在中央军和地方军,两者之间长期互相猜疑,而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则更是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此外,军纪败坏更是军队腐败的一大内容,官兵吸食鸦片,经营商业,克扣军饷。军官官僚化现象突出。
?
2017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十三行
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鸦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在广州对外贸易的商行。清初沿明之习,命名十三行。实元定数,最多时达二十六家。最少时仅四家。对官府负有担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岔文、管理外商等义务,是官府与外商交涉的中介,并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均需由十三行买卖。初为牙行性质,乾隆四十七年十三行商人组成公行,专揽茶、丝度大宗贸易。虽有行会组织,彼此间仍有竞争。在对外贸易中获利虽多,但被官府勒索亦多。五口通商后,十三行独揽中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趋没落。
2.万国公报
维新运动最早的宣传刊物。1895年8月17 日(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创刊,由康有为、陈炽等筹集经费,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原刊末署出版日期及地点,似为两日刊。用木刻活字排印,形式与《京报》相似,托售京报人随“宫门抄”分送。1895年12月16日(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正式改名《中外纪闻》,继续在北京出版。
3.丁戊奇荒
1877-1878年发生在华北地区的因特大旱灾引发的饥荒。1877年为丁丑年,1878年为戊寅年,因此史称“丁戊奇荒”。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之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这场灾害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受灾人口1.08亿,导致900至1300余万人饿死,另有2000余万灾民逃荒到外地,对晚清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4.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
5.大生纱厂
清末创办的私营棉纺织企业。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次年开始购地建厂。拟招商股60万两,一年之久只招得三四万两。1898年,张謇通过刘坤一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不问盈亏”。次年春开车生产,厂址在江南通州(今南通市)。厂区周围是产棉区,原料价廉。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当地发达的土法织布业,为棉纱提供了市场。经营顺利,利润优厚。
6.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大会宣言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制定了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民党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7.两广事变
1936年两广军阀联合反对蒋介石的事件,又称“六一事变”或“六一运动”。两广军阀自1931年以来就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一直与南京中央政权相对峙。1936年5月胡汉民病逝,两广势力失去重心,蒋介石企图趁机消灭两广势力。两广军阀为了自存,决定举兵反蒋。时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他们便以“抗日救国”为名出兵反蒋。1936年6月1日,陈济棠、李宗仁等成立军事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军,进兵湖南。对此,蒋介石一面调集军队入湖南防御,一面收买陈济棠的部属。7月,粤空军司令黄光锐和第一军军长余汉谋叛陈投蒋,陈济棠不战自败。蒋介石解决广东后,转而对付广西,电令白崇禧“出洋考察”,调李宗仁到南京“任职”。李、白拒不接受。于是,蒋介石调集大军包围广西,准备武力解决。广西也动员军队准备迎战,战争一触即发。由于全国上下反对内战和中间人士从中调解,双方妥协,避免了战争,广西问题和平解决。结束了两广地方实力派与南京蒋介石政权对峙的状态,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8.国民参政会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1938年7月正式成立。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但所通过的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遴选的参政员大多是国民党员,只有极少数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7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召开,156名参政员出席了会议。通过了《 拥护抗战建国纲领案 》等决议案,发表了《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宣言》,并选举了驻会委员。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努力,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抗战胜利后,国民参政会成为国民党的御用工具,终于1948年3月宣告结束。?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知识分子实行乡建运动的两个实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 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
(一)乡村建设的主要流派。(1)晏阳初主持的定县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1926年,晏阳初选择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主持实验的机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出版了《平民千字课本》等进行识字扫盲运动;积极推广合作组织,传授农业科技;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1)梁漱溟主持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1931年6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正式 成立,并选定邹平为乡村建设的试验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邹平乡村建设的基本方案是:把乡村组织起来,建立乡农学校,它们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和乡民的自治团体。为了克服分散农民的弱小问题,组织了农村合作社。
(2)黄炎培主持的徐公桥乡村改进建设。黄炎培于1928年4月成立了徐公桥乡村改进会,主持乡村改进事业。乡村改进会公布了《改进农村生活事业大纲十条》,对徐公桥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活动,进行普及教育;推广优良品种及新农具;提倡公共卫生,修桥筑路,禁绝烟赌等。
(二)意义。(1)乡村建设运动的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内容,对于解决农民尤其是自耕农的生产生活困难、推动社会进步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2) —些实验区在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对于今天相关的农村工作有其借鉴意义。(3)当时有成百上千的知识分子拋弃城市的优厚待遇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深入民间,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文化和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走上了与农村相结合的道路。
2,国民政府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情况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确定实行“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以空间换取时间。为便于对日军作战的统率指挥,初期将沿海和临战地区划分为5个战区,后来扩大为12 个战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一)正面战场的地位:
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会战等20余次,此外,还有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军队伤亡惨重,其中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第一,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
第二,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
第三,正面战场的顽强作战为中国赢得有力的国际地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赢得了英美苏等国际力量的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意义。全面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的抵抗,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全国转入战时状态赢得了时间,也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明末清初和晚清时期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传播有什么连续性?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传播的连续性。从明末清初至20世纪初,罗马教廷长期禁止中国信徒祭拜祖先,致使天主教、基督教与中国本土主流文化格格不入,遭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严重抗拒。(二)传教手段的连续性,无论是明末清初还是晚晴时期,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都借助宗教信仰以外的手段来辅助传教,尤其看重科学技术。
(二)不同之处。(1)在对待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上不同,明末清初时期尊重学习中国文化,努力在中西文化之间进行对等的沟通,晚清时期,基本上将中国文化视为落后的文化。(二)在宗教传播与宗教、军事力量上的不同,明末清初单纯依靠宗教力量传播,晚清时期依靠政治和军事力量支持公开传播的效果更明显,也为众多教案的发生埋下了伏笔。(3)传入的科学文化内容不同,明末清初传入的科学技术有限,以天文、历法等科学为主;晚清时期传入的科技以兴办实业为目的的实用性知识为主,并扩大到军事、政治、教育等领域,进而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
4,抗战后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原因
国民党为何丢失大陆这个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进行解释,更可以得出各自 不同的结论。(1)大陆研究观点。大陆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是 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讲,学者们指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统治基础不牢固;国家机器运转不正常;抗战胜利后的倒行逆施;不解决土地问题;军事上的失败;经济上的崩溃;共产党的强大有力,国际形势不利于国民党。张宪文教授认为,国民党在短短四年时间内陷于政治崩溃的局面并失去对整个中国大陆的统治,究其原因有两条:“第一,严重的政治腐败,大大削弱本身力量;第二,丧失了全国各阶层大多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2)海外研究观点。海外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陆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国际因素的影响;国民党自身问题;中共力量的发展。总体说来,经过1928年至1949年,作为执政党,国民党是逐步丧失其合法性的。例如,腐败是国民党始终难以祛除的病因,更是导致其统治崩溃的内在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民党政治上专制独裁,是其最大的政治腐败,也是国民党的党、政、军内政治腐败的根源。自宣布进入“训政”阶段后,国民党藉此独揽政权,尽管抗战时期有所改变,但总体上并无大的变化。不受监督的权力易产生腐败。由于法律制度失效,不少国民党政府机构效率极低。五院制并未实现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但在实际运作中,权力高度集中,监察院和司法院都形同虚设,难以实现监督腐败的作用。例如在制度设计中,监察院并无惩戒之权,被弹劾的腐败官员难以得到应有的惩处。在地方,因为国民党难以在短时间内训练足够多的基层管理人员,以致很多岗位被土豪劣绅所占据,基层秩序极为混乱。基层组织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则直接损害了整个政治体制的基础,导致合法性和权威性危机。
(二)经济腐败。经济腐败直接体现在战后的接收上。日本投降后,尽管国民政府制定了《行政院各部会署局派遣收复区接收人员办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军政机关部门纷纷成立接收机构,抢先接收,乘机将日伪资产划为私有,盗窃盗卖物资,挥霍浪费,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诸如此类的乱象,造成了收复区经济的混乱,并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怨愤,使国民党的执政合法性急剧流失。
(三)军队腐败。官场的腐败,使国民党军队亦走向腐败。主要体现在军队被视为私有,军队风纪败坏。军政不合,互相倾轧,军队经商,走私资敌,兵役败坏,乱拉壮丁。其实国民党军队腐败主要体现在军队私有和风纪败坏。国民党军队的主要特征虽是党军,但仍然具有传统时代及北洋军阀时期军队私有的观念。由于国民党军队存在中央军和地方军,两者之间长期互相猜疑,而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则更是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此外,军纪败坏更是军队腐败的一大内容,官兵吸食鸦片,经营商业,克扣军饷。军官官僚化现象突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