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弃医从文” 杭师大人文学院院长回应医学生文言文自荐 曾有孩子…

??“我之于文章,犹君子之于美人焉。身虽非至,而心向往之。今则君子之欲求于美人矣。终日悱恻,求之而不得,寤寐面思之,殆可一悲也与……”近日,杭州师范

大学医学院一位学生欲“弃医从文”的信刷屏网络。

该信逾千字,打印在一张纸上,通篇皆为文言文。在信中,该学生写下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希望从医学院转至文学院。由信中内容得知,其转专业的原因,一方面是“高考既毕,欲入文学院。然而为高堂所要,志遂泯……理科之教,实难从心”,另一方面,“又见血辄昏”。

▲刷屏网络的“弃医从文”明志信。受访人供图

从办公室门缝里发现这封信的,是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洪治纲。读信后,洪治纲发朋友圈道,“今有医学院之后生,欲转我院,投书敝室之门隙。其情之真,其意之切,让老夫感慨良久。”

该信引发热议。有人留言表示“这文采,不学中文可惜了”,也有人称,“以为中文系毕业后就好过吗?学医至少有岗位在等你。”

洪治纲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以前也收到过要求转专业,“隔一两年偶尔收到一次”,但这次收到信后他比较感慨,“还有人这么迷恋文学”。

然而,从杭州师范大学其他院系转至中文系,并非易事。据洪治纲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们学校里的分数线是最高的。”

【关于报考志愿】

“家长不要把孩子当作私有产品”

洪治纲称,前述信件中,该学生言及其爱好与家长意志冲突,让他印象深刻,“内容主要是强调家长不允许他学(中文)。”

洪治纲回忆,每年,自己都会告诉新生家长,“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安排、自我设计的时代。不要像在中学那样,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产品,你不能管得太多。但是有的父母听不进去。这个(写信的)孩子就比较典型了。从信里看来,显然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就读医学专业)。”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图据杭州师范大学官网

洪治纲坦言,“现在我们家长有个很大的特点,觉得自己没成功,一定要孩子成功,要孩子成龙成凤,寄予过高的希望。自己呢?不考虑自己。这是没有道理的。”

让洪治纲记忆犹新的是,“有

的孩子都已经考上研究生了,我们都录取了,档案都调过来了,但是家长给他找了工作,一定要来退。孩子哭着要读书,家长也跟在后面,哭着要他工作。我说,你把孩子当私有产品了,他说‘哪个家不是这样’。现在报考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也不是很容易。我告诉家长,你剥夺了另外一个小孩的入学机会。如果我不录取你家小孩,别的小孩就录取进来了。有时一个研究生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会改变一个小孩的命运啊。家长就不同意,就哭啊,闹啊。”

【关于中文系定位】

常被误认为“就是看看诗词和小说”

洪治纲告诉红星新闻,成功转到中文系的学生很少。“像我们今年,中文报考将近200人,只收了16个人;去年只收了12个人。但我们已经超饱和了。很多学生想转到我们学院,原因很多。有的可能是觉得理科很累,有的是喜欢中文。但一时半会儿进不了这个专业门槛。”

与此同时,即使转专业成功,也并非意味着学业上一片坦途。“我们中文系的学生一进来,是系统学习的。(有的学生)半途上插进来,就根本不知道中文专业是怎么回事。”洪治纲坦言,中文系被一些人误认为“就是读读诗词歌赋和小说”,事实上,中文系的学习“专业素养,肯定是第一位的”。

▲杭州师范大学首任校长经亨颐雕像。图据杭州师范大学官网

曾几何时,相较于“自由而无用”的文学,不少人更倾向于选择更“实用”的专业。“很正常,”洪治纲称,“我觉得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比如西方社会,没有文学这个专业。整个美国,只有一两所大学还有文学课。”

洪治纲认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学就应该回到文学正常的位置上来,社会学就回到社会学的位置上来。文学解决文学的问题,社会学解决社会学的问题。如果哪门学科能解决别的学科不能解决的问题,一定是不正常的。”

红星新闻记者 彭莉

编辑 李彬彬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