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至解读 中国美术学院2022考研招生简章全面剖析设计学理论专业
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相比去年的招生简章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今年中国美术学院在初试对大部分专业进行了合并,等到复试过后再进行导师分组。这样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一面是,各专业合并招生后考生都可以在同一平台和标准下进行竞争,不存在以往报考的“运气”成分,这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机会,可以说人人机会均等。当然在这样的变化之下就导致了考试内容的“合并”,之前很多细分方向的考试内容都是不同的,现在合并之后统一了考试内容,所以这会让很多提前备考的同学临时改变备考策略。不过整体看下来是积极的,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大家还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考前三个月保持积极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理论类方向的考研分析~
设计学理论招生简章分析
一、艺术设计学理论研究I
招生简章梳理
拟招生人数:共12人。
导师:郑巨欣、王其全、何振纪、杭间、陈永怡、朱海辰、黄倩、姚之洁,共9位。
招生专业1:工艺历史与文化遗产
专业导师:郑巨欣、王其全、何振纪,3位。
招生专业2: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
专业导师:杭间、陈永怡、朱海辰、黄倩、姚之洁,5位。
专业介绍说明:融合“图、文、物、场、演、媒、事、业”等设计学科与叙事门类的策略方法实现“合纵”,以社会内涵作为研究对象,在“设计史论”的“小人文”和“学问门类”的“大人文”打通设计学科把握“连横”,从而在纵横之间对设计历史与理论进行系统新策略研究,培养在设计研究、内容规划、事件策划、文献编辑、机构运营等相关行业间术业有专、同时左通右达的艺术设计学理论研究人才。
专业辨析
新增导师:姚之洁
研究方向:考古与博物馆学(本科课程)、设计管理。
姚之洁,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三角公共文化智库首批专家成员,亚洲设计论坛咨询委员会顾问,现代设计理论研究学者,设计批评人,创意城市学术主持。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本科),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硕士),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硕士),中国美术学院(博士)。
专业划分改革
2021年报考专业为5个,招生人数共9人。
分别为中国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研究(郑巨欣、何振纪)、中外设计史(杭间)、中国近现代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陈永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研究(王其全)、当代设计研究(朱海辰、黄倩)。
2022年报考专业为2个,招生人数共12人。
分别为工艺历史与文化遗产(郑巨欣、王其全、何振纪)、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杭间、陈永怡、朱海辰、黄倩、姚之洁)。
报考人数上升
2021年报考专业为5个,招生人数共9人;2022年报考专业为2个,招生人数共12人。
复试晋级方式可能改变
按照以往每年按照小专业(即导师)进行报录比划分,如导师招收2人,即有4人进入复试。今年没有了专业小科目划分,统一报考,很有可能复试方式改变为12进24,这对于报考压力逐年上升的同学们来说,有些许放松。
二、艺术设计学理论研究II
招生简章梳理
拟招生人数:共8人。
导师:姜珺、吴小华、胡晓琛、方晓风、林磬耸、张黎、左靖,共7位。
招生专业:社会与策略
专业导师:姜珺、吴小华、胡晓琛、方晓风、林磬耸、张黎、左靖,7位。
专业介绍说明:融合“图、文、物、场、演、媒、事、业”等设计学科与叙事门类的策略方法实现“合纵”,以社会内涵作为研究对象,在“设计史论”的“小人文”和“学问门类”的“大人文”打通设计学科把握“连横”,从而在纵横之间对设计历史与理论进行系统新策略研究,培养在设计研究、内容规划、事件策划、文献编辑、机构运营等相关行业间术业有专、同时左通右达的艺术设计学理论研究人才。
专业辨析
全新专业改革
2022年创新设计学院专业,首次将考试科目从两门设计基础(1)、(2)转变为设计史与专业设计,专业介绍说明与专业完全相同。
新增导师
2021年专业招生专业1个,导师吴小华、方晓风2人,招生人数3人。
2022年扩大到8人,并且实践类导师也加入理论专业招生中,共5位:姜珺、
胡晓琛、林磬耸、张liming、左靖。
专业趋势
这是中国美术学院首次在设计实践类专业中加入设计理论的考察,并且将设计理论作为科目一,也就是重点进行考察。说明学科重心的有所转变,设计实践与设计理论专业壁垒被打破,只有“合纵”、“连横”,才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成为创新型设计人才。
创新设计学院设计史考试分析
设计史何为
设计史是设计事实和设计观念的历史,是功能技术与艺术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设计史揭示了人类创造性的活动,设计史就是一部人类创造史。设计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设计史就是从人类制造第一件工具以来的设计史;狭义设计史以著述为载体构成人类的知识体系之一。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学会,标志着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事实上,设计史的书写由来已久。西方以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为代表的建筑设计著述,东方以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为代表的器物设计著述,是设计史上最为耀眼的拓荒之作,影响至今。设计史的
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设计的产品;2.从古延续至今的设计传统和思想;3.体现设计因果关系的组织、制度和相关证据;4.反应审美流变的艺术风格。
参考书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