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2020考研已开启倒计时模式,10月10日考研正式报名入口开通,为帮助不了解考研报名相关流程问题的同学,考研考研小编整理“202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常见问题解答”文章,希望同学们能顺利报名成功~

一、报名

1.问:学校的招生简章每年一般什么时候公布?

答:我校招生简章一般在每年的9月下旬公布。

2.问:报考硕士研究生是否须进行网上报名?

答: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1)硕士统考考生、(2)推免生及中医学“5+3”一体化转段生在不同的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1)统考考生报名网站是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统考考生网上报名后,还要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2)推免生、中医学“5+3”一体化转段生应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的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推免生(含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资格审核确认、报名、录取以及备案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须过“推免服务系统”进行。

统招硕士生报名工作大约在每年10月上旬正式开始(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在9月下旬进行预报名),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报,再于11月上中旬左右到报考点进行资格审核和现场确认,过后报名即成功。推免生和中医学“5+3”一体化转段生网报

工作大约在每年的9月20日左右正式开始,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研招网上先注册、网上缴费,然后填报志愿(下有详细流程)。考生一定要牢记自己的报名号和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注册的用户名称和密码。

3.问:2020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有什么主要变化?

答:从2020年起,我校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按招生专业(二级学科或专业学位领域)编制,即在同一院所的同一专业下,研究方向代码不再区分,统一按用数字000表示。考生们可参阅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的《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含专业目录)》。

4.问:报名时需要确定专业、研究方向和导师吗?

答:报名时,各位考生要严格参照我校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准确填写报考专业代码(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注意区分)、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普通招考生按院所+专业+研究方向报名,考生网上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院所的一个专业(不区分研究方向),所报考专业对应导师组招生,报名时选择该导师组。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和我校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进入我校复试名单的考生可按照学校、各招生院所的复试安排,结合自己的初试成绩在复试时实行导师考生双向选择。初试过在参加院所复试时,根据双向选择原则选定具体导师。

5.问:如何选择报考点?

答:选择报考点建议遵循以下流程:

(1)认真阅读网报公告,了解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招生单位和报考点的有关要求。(2)如有疑问,电话咨询上述单位。(3)在统考网报系统中,完成前面的步骤后,选择报考点所在省市,然后在下拉列表中选择报考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如选择我校考点(“4426广州中医药大学招生办”),现场确认时,户口不在广东省的往届考生,需提供工作单位开具的在粤工作证明就读学校和户口都不在广东省的应届考生,需提供实习单位开具的在粤实习证明。提供虚假证明信息者,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符合广东省省内报考条件的考生应就近选择报考点,就近考点列表如下(仅供广大考生报名参考)。(见附件)

6.问:每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是多少?

答:参考报名当年公布的招生简章中的预计招生人数和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各专业研究方向对应的拟招生人数,由于研究生招生是头年各招生单位出招生简章,次年教育部才下达招生计划,故网上公布的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后录取要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一般是录取当年的2月份下达,如报名当年是2019年,则录取当年为2020年)。

7.问:专业目录上拟招生总人数是否包含推免生和转段生?若占总招生数额,是否影响其他考生报考?

答:专业目录上拟招生总人数包含了统考生人数、推免生人数和中医学“5+3”一体化转段生,其中专业目录所列拟招收推免生人数和拟招收中医学“5+3”一体化转段生人数代表该专业研究方向拟招收上述类别研究生的预计名额,实际招生结果以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确认人数为准。本校接收的硕士推免生和转段生数额会严格控制在教育部规定的限额内,一般不会影响其他的考生报考、录取,故请放心报考。

8.问:什么是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有什么区别?报考专业学位硕士需要什么条件?

答:专业学位(我校专业学位的代码以105开头),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是为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专业学位与相应的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

目前我国医学学位分为两种类型,“医学学术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医学学术学位,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既往的培养类型即此型,医学专业学位在2010年硕士报名时开始设置)医学专业学位,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

我校现有专业学位类别包括:中医硕士/博士专业学位、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录取为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其他专业、类别、层次研究生暂不需要参加规培。报考攻读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含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代码1057开头),要求本科毕业于中医相关学科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符合报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的条件报考攻读护理专业学位,要求大学护理学本科毕业,且过国家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或具有注册护士执照(具体参见当年《招生简章》)。

9.问: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跨门类”报考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吗?

答:我校不接收非医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跨门类报考医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如文学、理学报考医(药)学专业硕士。

10.问:是否允许“跨专业”报考中医临床各专业硕士?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能报考中医专硕研究生吗?

答:我校中医临床各专业(含中医学学术学位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招收5年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背景学生(不含药学类、中药学类、护理学类、医学技术类等非临床类专业)。尤其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报考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须具有报考执业医师的本科专业条件,因此我校不接受“跨专业”报考中医临床各专业硕士。

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者正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不允许报考我校中医专硕,但允许报考学术型硕士生。

11.问:报考我校研究生是否需要过大学生四六级考试?

答: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英语四、六级不作限制条件。但考生在复试时提供四六级证书或成绩单可作为导师组评定其外语水平的参考依据。

12.问:填写报名信息时需要注意什么?

答:填写信息一定要详细准确。

(1)报名时填写的电话号码一定要是长期使用的,便于招生工

作人员联系考生若邮寄录取通知书时,电话号码联系不到考生,责任自负。

(2)通讯地址一定要详细,包括省、市、街道、单位名称等,并且确保到录取当年7日30日之前不会变化,以便及时接收录取通知书。

(3)身份证号码不能填错,出生年月日须与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日一致。

(4)毕业证书编号和学位证书编号填电子注册的证书编号或在学期间的学号(往届毕业生未电子注册者填纸质证书上的编号,并及时进行学历学籍认证应届毕业生填写学生证上的学号)。

(5)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在系统开放时间,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下载准考证后请各位考生及时将准考证电子版妥善备份(可采取优盘备份、电子邮箱备份、网盘备份等形式),我校在复试及录取期间需使用初试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6)须填写正确的报考类型,一律按专业(代码)、研究方向(代码)填写,代码不得错漏。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分别按不同代码填写,注意区分。

(7)须填写正确的学历信息,如:选择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则须是普通全日制。选择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则须是成人教育。其他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8)如报考信息填写错误,则只能在规定的网报时间内重新网报,逾期所有报名信息将无法修改。

13.问: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是什么意思?

答:非定向就业硕士生按国家有关规定推荐就业、自主择业

定向就业硕士生毕业后,按录取时本人与工作单位、招生单位签署的三方协议书规定回原单位工作。

14.问:研招网报名学历学籍校验未过,该如何处理?

答:未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向我校提供权 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未提供报告者不准予考试。考生在报名期间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 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

报告交报考点核验在招生单位核查报名信息时,将认证报告交招生单位核验。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申请办法详见:http://www.chsi.com.cn/xlcx/bgcx.jsp(学信网)。如学信网无法做出相关学历在线验证,请提供省级教育相关机构出具的学历认证书,此类方法认证周期较长,请考生务提前准备。《学位授予信息认证报告》申请办法详见:http://www.chinadegrees.com.cn/(学位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