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带得了研究生却教不了初中生女儿”火了,对话重庆大学博导
??“虽然指导的研究生已超过70名(含在读和毕业),依然对初中生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因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官网的这句简介,该校教授张小强“火了”。
“我是个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前我一直认为,我会比我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更会教育孩子,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张小强曾在社交媒体中坦言,女儿上初中后,他发现自己难以指导其学业,“不仅数学题解不出来,语文英语也不一定能做对……我和女儿间最大的问题是,青春期的她不接受我的指导。”
张小强是重大新闻学院教授,法学院兼职教授,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女儿初一时,自己曾试图努力指导她,后来,“就完全不过问学习了,只给她做饭、陪伴。”出乎意料的是,女儿反而愿意主动和他交流。
↑张小强教授因为一则简介引发关注。
回忆起教育女儿的心路历程,张小强说,父母不能过多干预孩子自己的决定和过度说教,“一旦家长不能平等对待孩子,总想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图’成长,不管学历高低,教育的问题都会凸显。”
教育孩子不是“爸爸负责制”,比带研究生复杂
红星新闻:从什么时候起,您发现指导女儿的学习不再容易?
张小强:孩子初中以后。在我不太懂交流技巧的时候,就是简单想说服她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也很难,有时候还有冲突。后来我改进了策略,不要简单“纠正”,而是通过陪伴,让她在感情上更接受我之后,再用她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发现她能听进去。
红星新闻:女儿初一时,您曾“努力试图指导”她,后来“就完全不过问学习了”。为什么?
张小强:辅导功课时,确实发现自己如果不学习,直接“裸奔”辅导孩子是不再像小学那样有效了。我自认为数学很好,但有一两次她有因式分解和解方程一类的题不会,拿来问我,我做了半天也没做出来,所以慢慢也就放弃了。
红星新闻: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张小强:教育最大的难点就是和孩子的沟通问题,父母有的时候喜欢说教。我自己也是这样,总觉得一些事情不告诉孩子,好像自己作为父亲不称职。但有的时候说教越多,效果越差。父母首先应该学会和孩子交朋友,让青春期的孩子能在心理上接纳我们。做好陪伴,总有一天孩子会和我们沟通的。
我也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过程,现在回过头看,觉得前后最大的区别是放下了自己作为“家长”的思想包袱。首先要承认自己在教育方面是普通人,必须学习和适应,也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过程,不能太急。
红星新闻:当您“完全不过问”后,女儿的学习态度及亲子关系的改变大吗?
张小强:“一辅导功课鸡飞狗跳,不辅导功课母慈子孝”,相信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相似的体验。现在的中小学功课与我们父母辈时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比较重视知识的灵活掌握和综合能力。如果父母抱着自己当年是“学霸”就一定能辅导的态度,可能会带来两个矛盾。第一是父母知识的老化,还要花时间重新学习孩子的功课;第二,正如上面所说,父母没有掌握教育心理学,一旦他们认为非常简单的东西,孩子“竟然”不会,就会引发对孩子的不满,带来冲突。
父母应该多体谅孩子,为什么不能允许孩子犯错误呢?在“完全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后,其实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反而会更强一些,学习态度也会更端正。我遇到的部分家长,甚至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还在干预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这样的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成长过程反而更曲折。
红星新闻:除了不再干预女儿的学习,您的教育方式还有哪些方面的改变?
张小强:我觉得我们可以默默关注孩子,但不能过多干预孩子自己的决定和过度说教。就拿我来说,虽然女儿青春期我放弃了说教和功课的辅导,但会给予必要的陪伴。我会经常给女儿做她爱吃的菜,假期会一起出游,周末一家三口会一起到外面用餐或看电影,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交流。我们对孩子的爱心和付出,他们能感受到,只是在青春期他们还没有学会怎么更好地表达自己,没能更好地与父母互动而已。
另一方面,当“言传”效果暂时不好时,我们不妨“身教”,我们自己爱阅读、爱学习、孝敬老人、讲社会公德、关注社会等等,这些行为展现在孩子面前,对孩子仍然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红星新闻:教育学生和教育女儿有哪些不同?
张小强:第一,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心智相对成熟。遇到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恐怕都是一个难题。
第二,研究生是导师负责制,我能比较容易地把自己的理念贯穿到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当中。而教育女儿,尤其是对独生子女而言,恐怕不是“爸爸负责制”。孩子的主要培养任务是在学校完成的,家里还有母亲、祖辈,孩子还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影响,这就带来一个比较复杂的教育分工问题。
父亲的角色怎么定位也不是父亲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与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他成员还有复杂的协调问题,导致教育女儿比教育研究生更难。
高知父母教育焦虑可能更甚
红星新闻: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学历越高,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会越容易。但您不这么认为。
张小强: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一个误区,片面地把知识水平和教育孩子的能力划等号,其实不然。的确有部分高学历家长把孩子教育得比较好,但生活中很多学历不那么高的家长同样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还有不少高学历家长的确对孩子束手无策。
仅从最基础的知识传授来看,并不是知识多就一定能表达到位、更容易教孩子,还要学会怎么用孩子能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更困难的还在于我们一些高学历家长、尤其是高校教师可能不懂中小学生的教育心理学,把问题想得太简单。更有部分家长在教育碰壁后没有自我反思,反而认为是孩子的问题,这必然带来更大的冲突。
孩子既有共同规律,也有其独特个性。对于孩子,我们想“照书养”,可孩子并不“照书长”。家长跟孩子首先要解决好沟通交流问题,一旦家长不能平等对待孩子,总想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图”成长,不管学历高低,教育的问题都会凸显。另一方面,部分学历较低的家长可能更“谦虚”,知道自己懂得不多,反而更尊重、
更信任孩子,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红星新闻:北大副教授丁延庆曾坦言“女儿学习跟不上,焦虑到睡不着觉”,高知父母的教育焦虑是否普遍?
张小强:从我周围人群来看,高知父母的教育焦虑有一定普遍性。当然,不看学历,教育焦虑本身是具有普遍性的。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我感觉高知父母恐怕比学历较低的家长更为焦虑。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特别重视教育,“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观念深入人心。受这种观念影响,一些高知父母很难接受孩子在学历等方面不如自己。
要解决高知父母的教育焦虑,恐怕要先改一改“唯分数”、“唯学历”、“唯学校”的判断孩子教育是否成功的社会文化。只有更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能让这种焦虑得到缓解。
↑北大副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的视频曾在网上走红。图据网络
做个正常生活的“普通人”也是一种能力
红星新闻:近年来,很多孩子的时间被各种辅导班占据。有家长认为,别人的孩子都在上辅导班,如果自己的孩子不上,将来就会被淘汰。你怎么看?
张小强:这其实是个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家也在出台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如果用辅导班占满孩子的课外时间,会影响孩子身体和性格的塑造,这是得不偿失的。持上述观点的家长们,其实是出于自己的教育焦虑。这还是一种片面以学习论英雄的观点,部分家长甚至把本来属于放松休闲的音乐、体育都看做是一种“学习”,导致本来很愉快、自在的活动,对孩子们也成为一种负担。
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主动学习能力下降、对生活的兴趣下降。我们高校教师经常感叹现在不少大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缺乏一种激情,根源恐怕要追溯到他们中小学时期时间被各种辅导班填满的情况。
红星新闻:有的父母无法接受孩子是普通人,你怎么看?
张小强:我首先认为,部分父母并不是无法接受孩子是普通人,而是用自己的标准来定义了“普通”,那就是片面用学习是否优秀评价孩子是否“普通”。如果孩子学习“普通”,往往就划入“普通人”行列,没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另一方面,在今天的社会,能做个正常生活的“普通
人”也是一种能力。在青少年时期,简单以学习评价孩子本来就不是太公平,人生很漫长,孩子还有很多可能。一旦我们无法接受孩子的“普通”,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接受孩子的“普通”,积极的一面是能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
↑资料图。张小强认为,用辅导班占满孩子的课外时间得不偿失。
红星新闻:你认为产生这样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张小强:根源在两点:第一是基础教育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还很不够,为了竞争优质教育资源,必然会加重孩子和家长们的负担。其实中央早就看到了这一问题,一直在推动解决。在五月底出台三胎政策时,中央就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第二是当前人才选拔标准过度看重分数,选拔机制不够多元化,导致教育活动必然以成绩为指挥棒,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在这一方面,国家同样一直在探索改革,自主招生就是在尝试对那些有特长的孩子,适当降低分数要求,选拔出更符合未来需要的人才进行培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