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送给学生丨写在考研后——山就在那里_目标_乔治·马洛里_规划(送给学生的考试祝福)

一年一度的考研又结束了,高考式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越来越在研究生考试中复刻和重现。这几年每次看到毕业年级的孩子们在面对这样考验的前后状态,都让人很是无奈,于是又想忍不住啰嗦几句。

伟大的登山者乔治·马洛里,有一句简单而著名的话。那是在他在1923年经济危机期间,为了1000英镑的资助金去美国演讲时候所说的。当时纽约时报记者问他:”why climb mount everest?—为什么攀登珠穆朗玛峰?”,乔治给出了那样的回答:”because it’s there。—因为山就在那里”。之后没多久他便长眠在他追求目标的路上。在今后的快一个世纪时间里,这样的一句话在不断被人提起,变成了无数鸡汤大师或文章引用的高频词。

我在想,如果说我们把大学最后一年这次大考当做一个需要去攀登的超高峰的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或许,我从我看到的情况和感受到的角度来分析更能有所体现,在任何规划自己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四个“需要”:

1、需要知道“山就在那里”——目标的问题。

每年的考研,从大一开始意向性了解,到大三之前的明确规划,可以清晰看到深造意愿(考研或出境读书)的比例是逐年递减的,基本从90%到最终的70%左右,这明确了一个信号就是,每个人都知道山在那里,但在朝着山进发的路上,迷失了。这说明目标的确立和自身的思想、理念没有充分匹配和进步,在前进的过程中,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足够强大的动力来推动。再或者说的简单一点,你对这样目标的达成,到底有多大的渴望?这就像我们谈论信仰一样,在认之思之后,自己相不相信,

相信多少,决定了之后你能不能有仰望的角度,角度有多大,能不能一直牵引和支撑自己走下去,在制定任何目标之前,需要首先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2、需要知道“如何到那里”——路径的问题。

如果说山就在那里,要想完成登顶目标,需要规划和思考的重要因素这时候就要放在如何到达那里。正如从登山的角度来说,如果是成熟的领域,可以沿着别人走过的路径来前行,但在未知的领域,那就是不断探索创新闯出来的路径。在面对自己的发展时,前人的经验固然是现成的模式,沿着走未尝不是好办法,但这和登山不同在于,这条路的路况和前进方式,适不适合你这个攀登者,同时在没有合适经验和现成路径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自我探索和创新的必要性就体现得更加充分。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规划好自己到达目标的实现路径,选择最适合自己特点的方式方法,实现条条大路通罗马。

3、需要知道“自己在哪里”——基础的问题。有了目标,规划了路径,可以准备开始行动。此时最重要的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先问问自己,我在哪里?研究生都是面向全国招生,与高考相比,它承载了更多需要改变现状的孩子的梦想。因此对于想要去冲击的目标,最需要明晰的就是我现在是什么情况,具备什么基础,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能掌控的资源到底有多少,与校内外共同来报考的人相比我的优势劣势是什么。凡事对自己有最清晰和深刻的认知,就明白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层次,最怕就是盲目自信和对自己的莫名骄傲,缺乏危机意识。我们发现自己学院的有些孩子们与很多外来孩子们相比,在考前信心满满,考完之后对未来的规划也缺乏认知,考得好自然不必说,考不好,要么就躺平找工作,要么就非要调剂跟自己学校一样的好去处,没有因时因势正确认知自己,判断自己当下的基础,导致眼高手低。这样的心态,会在今后发展中一次又一次影响自己。

4、需要知道“努力在哪里”——奋斗的问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这些经验之谈充分展示了在具有外力和各种因素的环境中,要想成功一定会面对困难。其实在考研复习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好多人都没有全力以赴,只不过就是随大流,打着给自己一个交代的旗号,亦步亦趋,要么就是说自己没准备好就放弃继续;要么就是觉得自己可以一边找工作一边复习考研,能力够强。缺少背水一战的决心,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无法做到持续半年的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1点的高强度复习,不时半会休息刷刷视频,看看比赛,为别人加油,却不给自己压力,说来说去,还不是根本就没有奋斗精神,不愿意吃苦罢了。混到分数公布,让自己原本的好牌打到无牌可出的境地。

其实每年这样的套话老话从大一说到大四,人就是这样的奇怪,非要自己亲身经历,才好像可以感同身受,但没有人想过,错过的时光和机会,是用多年后的醒悟和反思换不来的。越是能早点认识到这点,应该会对自己的发展,做好更多的准备。

面对现实结果是我们的必修课,无论现阶段结果如何,我们需要的是把当下看作新的出发点,瞄准下一个目标。对于我们每一个想要追求进步和挑战自我的人来说,“山就在那里”将永远是目标和动力,未来已来,朝前看。

作者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 杨茂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欢迎大家联系文章原作者或评论区讨论。

责任编辑:王晟昊

投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姓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