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2010年考研指导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

历年心理学考研中,普通心理学在整张300分的试卷中占据100分的分值,考查目标包括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格里格·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人们邮电出版社,2004

  普通心理学重难点解析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过程:认知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

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记忆是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思维是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解决面临的问题;

语言是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注意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2.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自我感受。

动机就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

3.能力与人格

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的心理特性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试述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首都师大2005研)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①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这是指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有目共睹、有耳共听的。其他的人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也可以观察到,即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得到共证的。②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所谓测量是指心理或行为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二)发展性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那么,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心理也是发展变化的。人的心理的发展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矛盾运动的结果。研究者遵循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时,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三)系统性原则

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根据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四)教育性原则

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由于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认识能力较差,而且善于模仿,研究者更要注意这个问题。所以以人为对象进行心理研究时,在选择方法和程序时不能只考虑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利,还要考虑所用的方法对被试的身心是否产生不良的影响。

伦理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2.具体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①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②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③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应用观察法可以减少“环境的干扰”,便于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到现象的真实情况。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在实验条件下,研究者可以主动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实验方法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室实验需要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进行。借助这些设备可以严格控制刺激的呈现,准确记录被试的反应时。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自然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实际情境中进行的。自然实验的结果相对比较合乎实际。

测量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高,那么,同一个人多次接受这个测验时,就应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成绩。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我们对智力或性格的了解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越完善。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只有按科学程序严谨地编制出来的心理量表,才可能有效而可靠地测量出人们的心理品质。

调查法:通过问卷或面谈等调查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式。访谈调查法,就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一般是由调查者探访调查对象,把要调查了解的问题逐一讲给调查对象听,由被调查者根据调查者的要求一一作答。同时,调查者将访谈对象的观点意见及调查者对访谈对象的印象详细记录下来,然后由调查者对这些访谈记录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运用访谈调查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明确访谈调查的目的任务,培训访谈调查人员,了解访谈调查对象。其次,制定好访谈调查计划。第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访谈的方法。如是正式访谈调查还是非正式访谈调查,是团体访谈调查还是个别访谈调查,是面对面访谈还是电话访谈或书面访谈。第四,做好访谈调查的材料整理工作。第五,对调查材料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问卷调查法,就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被调查对象,请求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问卷调查法的最大特点是方法简便,节约时间,材料也比较容易整理统计。

(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代哲学的影响:要是指法国17世纪的唯理论和英国17-18世纪的经验论。

生理学的影响: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11年,英国人C.Bell和法国人Magendie首次发现了脊髓运动神经与感觉神经的区别。1840年,德国人DuBoisReymond发现了神经冲动的电现象。1850年,德国著名科学家U.Von.Helmholtz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了神经的传导速度。1861年,法国医生BaudBroea确定了语言运动区的位置。后来的科学家又发现了大脑皮层的分区和大脑的功能等。这些研究对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学派:意识可以分解为元素,内省法

机能主义学派;意识是连续不断的过程,适应性

行为主义学派;用实验方法研究行为

格式塔学派;用实验来证明(意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精神分析学派;临床法研究异常行为,关注动机与无意识

人本主义学派;思辨性探讨常人和优秀人物,人性本善且独特

认知学派:人是信息加工者

简答什么是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华东师大2003研,华东师大2002研)

答: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立足于心理学界了。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研究途径。当前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其主流。所以,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这种观点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它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信息加工观点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信息加工通过哪些阶段?人类心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表示的?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中科院2002研,华东师大2004研)

答: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柯勒和科夫卡等等。

格式塔意思就是“整体”,它代表这个学派的基本主张和宗旨。他们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指出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目前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墨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这个心理学派的局限在于:他们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惟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信息加工观点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信息加工通过哪些阶段?人类心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表示的?

试述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主要的心理学学说及其代表人物。

答: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学说。大致有以下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1)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内容是对人的意识经验的分析。意识可以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他首创内省法,对自己内在经验感受进行观察和分析。

(2)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意识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是像构造心理学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例如,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主要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3)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可测量的个人行为,并以刺激—反应(S—R)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意识不能观察和测量,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范围内;个体行为的基础是反应的关系,即此反应的形成与某刺激相关,了解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即可了解人的行为;个体的行为都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4)完形心理学。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墨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所创立。Cestdt为德文,含有“整个形体”和“完形结构”的意思。完形心理学主要是研究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于探究知觉与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它以直接经验或现象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他们既强调观察法,也不反对内省法,完形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是一种纯粹的经验的观察。对完形心理学而言,各元素的总和不是意识的整体,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在集中知觉时,增加了一层心理组织,因此,它对知觉方面的研究有很大贡献。此外,完形心理学研究知觉组织,而知觉组织与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历程有关,为此完形心理学的研究为后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所创立。精神分析不但是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19世纪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大的理论之一。精神分析理论极为庞杂,对于人格的发展动力,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等观念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对于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以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器和性征期以及认同、恋母情结等观念来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机制来解释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因。以后的精神分析学者坚持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原则,但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发展,如更加强调自我在人格中的作用,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或泛性论的作用,而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这些心理学者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6)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为代表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立,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在理论取向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反对他们的反理性观点;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也反对行为主义以零碎的、片面的反应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行为主义研究的是由零碎反应集合而成的行为,而不是表现行为的完整的个人。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人,应研究人类的复杂经验,如动机、价值、情感、生活责任以及生命的意义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因此要改善环境以有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7)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而成。认知心理学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从狭义上说,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指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是多学科结合的结果,它一方面吸收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也受到其他学科的推动,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语言学的影响,同时计算机科学的进展也对认知心理学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认知心理学是目前在心理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对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你所认识的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中山大学2003研)

答:(1)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认识心理学科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简称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另外人们在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们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

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人格或个性。

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动物心理学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2)从心理学的学科地位来认识心理学科

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即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包括不同心理现象的脑机制,脑损伤与各种心理疾病的关系,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等。心理学还研究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类的行为,如知觉和问题解决,这些成果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但是,人又是社会的实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人的语言能力就不能发展起来,人也不能获得高度发展的思维能力,即使是人的感觉和知觉,如敏锐的观察力和音乐听力,也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此外,心理学还研究社会心理和团体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因此,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处于中间的位置。

(一)神经系统的构成

1.神经元:指神经系统的细胞。它是一种经过电化学神经的突起,带有信息的特殊细胞。人脑中大约有十亿的神经元。

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有不同的形态,神经元之间通过接受和传递神经冲动来进行交往的,这种传递包括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2.突触:指在神经元结构中,一个神经元和另外一个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神经递质在中间释放和传递。这种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前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后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的神经递质。

3.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可分为脑干、小脑、大脑两半球三部分;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内脏神经3部分。脊神经借前后根与脊髓相连,分布于躯干和四肢。脑神经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内脏神经的传入和传出纤维随脑神经和脊神经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二)脑的结构与功能

1.脑的结构(彭)

2.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3.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

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一)初级感觉区

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它们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以及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等。它们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其中,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人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2、3区,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人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二)初级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运动区与躯干、四肢运动的关系也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

(三)言语区

对大多数人来说,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脑区组成。若损坏了这些区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失语症。言语区包括言语运动区,即布鲁德曼第44、45区,亦称布洛卡区。这个区域受损会发生运动性失语症;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有一个言语听觉中枢,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也称为威尔尼克区。损伤这个区域将弓I起听觉性失语症;在顶枕叶交界处,还有言语视觉中枢,损坏这个区域将出现理解书面语言的障碍。

(四)联合区

人类的大脑皮层除上述有明显不同机能的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称联合区。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受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从系统发生上来看,联合区是大脑皮层上发展较晚的一些脑区。它和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有密切的关系。动物的进化水平越高,联合区在皮层上所占的面积就越大。依据联合区在皮层上的分布和功能可以分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

正常情况下,大脑左右半球功能是协同活动的。近30年来,由于割裂脑的研究,提供了在切断胼胝体的情况下,分别对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进行研究的重要资料。研究发现,手术后大脑两半球分割的病人,视力、听力和运动能力都正常,而命名、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理解语言的能力等出现选择性的障碍。这说明,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言语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存在一侧优势,但决不是绝对分离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的许多认知功能是左、右半球协同活动的结果。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同样起重要的作用。在加工复杂程度不同的句子时,右半球与左半球经典的语言区对应的部位也得到激活,只是激活的强度低于左半球。

什么是割裂脑研究它对揭示左右脑的不同更能有何重要意义(北师大2002研,华中师大2001年)

(三)脑功能学说

1.定位说

2.整体说

3.机能系统说

脑功能学说

(一)定位说

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提出的颅相说。颅相说在很多方面是不科学的。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如: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等的发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定位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潘菲尔德发现记忆可能定位在颞叶。另外,科学家发现杏仁核和海马与记忆有关,下丘脑与进食和饮水有关等都有利于脑功能的定位。

(二)整体说

弗罗伦斯通过实验认为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强调脑功能的整体性。拉什利采取脑损毁技术对白鼠进行走迷宫的研究,提出均势原理和总体原理,证明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而与损伤面积大小有密切关系。

脑功能学说

(三)机能系统学说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的理论是鲁利亚通过他长期的临床观察,特别是对大量脑损伤病人的深入分析而创立的,认为人们心理过程是个复杂的功能系统,它是由三个基本的(或脑器官)联合区构成。这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是: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觉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刺激(包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对它们进行加工(分析与综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当这些脑区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

鲁利亚认为:意识活动的每一种形式总是依靠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的协同工作来实现的。鲁利亚的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的理论对心理与脑的关系作了较全面、完整的神经心理学解释,为探讨意识的奥秘予以很大的启迪。

简述鲁利亚的大脑功能的机能系统理论。(华南师大2001研)

脑成像、脑电测量等大脑神经活动测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浙大2003研)

答:脑成像、脑电测量等大脑神经活动测量技术是综合运用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先进的技术仪器进行心理学的研究,能更好地发现脑的认知过程。

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既宏大又精微,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原子,从气候的演变到玉米的基因,这一切几乎都是通过人脑的认知而获得的。但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尤其是对人类认知的最重要的器官——大脑的认识远不及对其他事物的认识水平。如大脑是怎样思考的,大脑认知世界的规律等,至今仍是科学史上一个令人困惑又令人兴奋的命题。借助科学仪器来认识大脑成为现代认知科学的有效途径,其中最先进的是脑功能成像技术。

通过以功能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脑成像方法,人类第一次可以直接“看到”大脑的认知活动,认知科学有了研究大脑认知和智力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脑功能成像领域像高能物理学一样被国际科学界称为“大科学”。脑电测量等技术也普遍应用,如:MEG测量的是脑神经细胞内的电流,是直接检测神经元的电活动,而不是检测神经元活动的间接反应(代谢变化),因此MEG直接给出了因自发或诱发而引起的大脑活动情况。

三、感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的认识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感觉属于人的认识过程的最初级阶段感觉就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的感觉刺激不只来自外部世界的事物及现象,也可来自机体内部,如内脏器官的活动状态与自身的运动、姿势等。

感觉是关于客观事物最原始的心理信息。但对于一个有一定知识与经验的人来说,对感觉到的信息都会有所组织,有所划分。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记忆、思维等都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2.感觉的编码

2.感觉的编码:所谓编码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转化为另一种符号。外界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只有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编码。

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提出了神经特殊能学说,认为感觉的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近年来感觉编码的研究形成了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一种是特异化理论。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有些神经元传递红色信息,有些神经元传递甜味信息,当这些神经元分别被激活时,神经系统把它们的激活分别解释为“红”和“甜”。另一种是模式理论或模块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红光不仅引起某种神经元的激活,而且引起相应的一组神经元的激活,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才产生了红色的感觉。研究还发现,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化编码和模式编码。

3.感觉的测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阂限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用公式表示为:

E=1/R

在这个公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它们的强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才能引起差别感觉,即人们能够觉察出它们的差别,或把它们区别开来。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经过研究发现,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可用以下公式来表示:K=△I/I。

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一个常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对不同感觉来说,K的数值是不相同的,即韦伯分数不同。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程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韦伯分数适合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费希纳对数定律:

1860年德国物理学家G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刺激与感觉强度的关系,推导出一种数学关系式:P=KlgI。

其中I指刺激量,P指感觉量。按照这个公式,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

费希纳定律提供了度量感觉大小的一个量表,对许多实践部门有重要意义。但他假定所有最少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已经为事实所否定。费希纳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史蒂文斯幂定律: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用数量估计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乘方函数(或幂函数)。换句话说,知觉到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的。这种关系可用数学式表示为:

P=KIn

公式中的P指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大小;I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这就是斯蒂文斯乘方定律。

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同样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在理论上,它说明对刺激大小的主观尺度可以根据刺激的物理强度的乘方来标定。在实践上,它可以为某些工程计算提供依据。

(二)视觉

视觉刺激: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它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产生的。在人类获得的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

视觉的生理机制

1.视觉系统的生理机制

从生理结构上研究主要是从眼球的结构、视网膜(包括上面的锥体和棒体细胞)等角度加以认识。

视觉系统的生理机制就是一个接收视觉信息、处理视觉信息、感知视觉信息的过程。从解剖——生理的联系,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1)视觉信息的光学处理过程;(2)视觉信息的神经处理过程;(3)视觉信息的皮层整合定型过程。

2.视觉的传导机制

电信号从感受器产生以后,沿着视神经传至大脑。传递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颞侧束合并,传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区(17区)。视觉的机制不仅把神经兴奋从外周传人中枢,而且对输入的信号进行了加工处理。这对各种视觉现象的产生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网膜上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数量远远超过视神经节细胞(100万)的数量。因此,来自视觉感受器的神经兴奋必然出现聚合作用,即来自许多锥体和棒体细胞的神经兴奋,会聚到一个或少数几个视神经节细胞上。由于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的数量不同,它们会聚到双极细胞和视神经节细胞上的会聚比例也不同。这对视觉信息加工有重要的影响。

视觉系统内的侧抑制作用,也影响到神经信号的加工。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侧抑制是动物感受神经系统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现象。由于侧抑制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也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3.视觉的中枢机制

大脑枕叶的纹状区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时,人们能看到闪光;这个区域被破坏,病人会失去视觉而成为瞎子。与第17区邻近的另一些脑区,负责进一步加工视觉的信号,产生更复杂、更精细的视觉,如认识形状、分辨方向等。这些部位受损伤,病人将失去对物体、空间关系、人面、颜色和词的认识能力,产生各种形式的失认症。

视觉感受野指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休伯(Hubel)和威塞尔(Wiesel)等对视觉感受野进行了系统研究。当感受野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根据感受野的研究,休伯等人认为,视觉系统的高级神经元能够对呈现给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物作出反应。这种高级神经元叫特征觉察器。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具有边界、直线、运动、方向、角度等特征觉察器,由此保证了机体对环境中提供的视觉信息作出选择性的反应。

4.视觉的基本现象

色觉: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色凋、明度和饱和度。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对光源来说,由于占优势的波长不同,色调也就不同。色调取决于物体表面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选择性反射。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色调相同的颜色,明暗可能不同。颜色的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正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例如鲜红、鲜绿等。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例如酱紫、粉红、黄褐等。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颜色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可以用三度空间的颜色立体表示。

视觉对比: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对比不仅能使人区别不同的物体,而且能改变人的明度经验。颜色也有对比效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它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对比使物体的色调向着背景颜色补色的方向变化。

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从刺激物的能量分布来说,亮区的明亮部分与暗区的黑暗部分,在刺激的强度上和该区的其他部分相同,而我们看到的明暗分布在边界处却出现了起伏现象。可见,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马赫带现象可以用侧抑制理论加以解释。

视觉适应:适应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感觉现象。它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在视觉范围内,可区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1)暗适应。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研究发现,视网膜上的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都参与暗适应过程,但作用的大小及起作用的阶段不同。整个暗适应过程大约持续30-40分钟。暗适应的机制一般用感受器内光化学物质的变化来解释。当光线停止作用后,视黄醛与视蛋白重新结合,产生还原过程。(2)明适应。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明适应进行的时间短暂。在一秒钟的时间内,由明适应引起的阈限值上升,就已很明显。在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一般用漂白原理解释明适应。当视色素吸收光线时,视色素中的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网膜颜色由红转橙,转黄,最后成为无色透明的物质。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后像可以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闪光融合依赖于许多条件。刺激强度低时,临界频率低;随着强度上升,临界频率明显上升。

(三)听觉

昕觉刺激:听觉是通过听觉系统的感受和分析引起的感觉。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声波频率不同,我们听到的音调高低也不同。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为16—20000赫兹。其中1000-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音响是由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音响还和声音频率有关。测量音响的单位分贝。音响与频率的关系可以用等响曲线表示。

1.听觉的生理机制

2.昕觉理论

(1)频率理论

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的一个理论。他们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联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这种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入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不相符合的。

(2)共鸣理论

赫尔姆霍茨提出的一个理论。他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刺激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人耳基底膜约有24000条横纤维,它们分别反应不同频率的声音。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但是由于研究发现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因此这种理论根据不充分。

(3)行波理论

生理学家冯贝克西(VonKekesy)在发展赫尔姆霍茨的共鸣说合理部分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声波传到入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这种理论适合于解释500赫兹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

(4)神经齐射理论

韦弗尔提出的神经齐射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以下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他指出,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惟一基础。

(四)其他感觉

1.皮肤感觉

2.嗅觉和味觉

3.动觉

4.平衡觉

5.内脏感觉

四、知觉

(一)知觉概述

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

知觉中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知觉依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知觉还依赖于感知的主体,即具体的人。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后面这种加工叫自上而下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二)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1)形状的特征分析

许多心理学家相信,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视觉系统对这些特征的检测是自动的,无需意识的努力。对图形的原始特征的分析,是由视觉系统的特征检测器来完成的。

(2)轮廓与图形

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是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的。因此,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

一个物体的轮廓,不仅受空间上邻近的其他物体轮廓的影响,而且也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这种现象叫轮廓的掩蔽或图形掩蔽。它说明人们在知觉物体形状时,轮廓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主观轮廓表现了视觉系统的一个特点:当视野中出现不完整因素时,视觉系统就倾向于把它们完整起来,变成比较简单、稳定、正规

化的图形。也有人认为,主观轮廓是由于明度对比产生的。

(3)图形的组成

视野中的哪些成分容易结合为一个图形从20世纪初以来,心理学对这一问题进行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图形组织的一些原则,如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线条方向和简单性等。

(4)图形识别

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叫做图形识别。这是形状知觉中比特征分析更高的一个阶段。人对图形的识别不仅依赖于当前输入的信息,而且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期待。

(5)注意在图形知觉中的作用

人脑是如何将不同的特征联合在一起的问题是形状知觉中的重要问题,这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中叫特征捆绑问题。现代的一些研究认为,在特征整合中注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没有注意参加时,特征可能是游离的,因而可能出现错误的结合;在注意的参与下,人们可能知觉到事物的整体。

2.大小知觉

(1)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我们知觉的物体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网像的大小服从于几何投影的规律:距离远,同一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小;距离近,同一物体在网膜上的投影大。用公式表示为:a=A/D。

a指网膜投影的大小;A指物体的大小;D反映对象与眼睛的距离。即网膜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成反比。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似乎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问题,即物体大小二网像大小X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不变假设。这个假设解释了大小恒常性。

(2)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

两个实际大小相等的物体,当一个物体处在细小物体的包围中,而另一个物体处在较大物体的包围中,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大小是不相同的。在大的物体包围中的物体显得小,而在小的物体包围中的物体显得大。这时,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相等,而观察的距离也一样,它们在大小上的差别,是由于网膜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比例造成的。

(三)深度和距离知觉

人们知觉物体的深度和距离依赖于一系列线索,如肌肉线索、单眼线

索和双眼线索。其中双眼视差有重要作用。

人眼在观看不同距离的物体时,会出现调节和辐合等一系列变化,对人们分辨物体的距离有一定的意义。

单眼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这些线索包括对象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等。

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和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做双眼视差。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相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两眼的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双眼深度线索随距离增加而变化。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便不起作用了。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等时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的形式包括:①对时间的分辨;②对时间的确认;③对持续时间的估量;④对时间的预测等。

时间知觉时间知觉必须通过各种媒介间接地进行:①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②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③借助计时工具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①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②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③人的态度和兴趣。人们对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

2.运动知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就是运动知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神经生理学和电生理学关于动物视觉系统中存在运动觉察器的一系列研究,为解释运动知觉的生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移过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网膜上的一系列感受器,并使相邻感受器受到连续的激发,从而提供了运动的信息,这种运动系统叫网像运动系统;

网像运动系统不能充分解释运动知觉的复杂现象。人们在知觉物体的运动时,眼睛、头部和身体也经常在运动。当人们用眼睛追踪一个运动着的物体时,物体投射在网膜上的映像是相对静止的;而当人们移动身体和头部时,静止的物体可能连续刺激网膜的不同部位。可见,网膜映像的流动并不是运动知觉的惟一信息来源。

为了知觉到运动,人们需要具有关于自身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即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动作指令。这种信息与网膜映像汇合在一起,共同决定着人们的运动知觉。人们不仅得到来自于网膜映象流的视觉信息,而且也得到了来自中枢动作指令的非视觉信息。这两种信息相互抵消,人们看到的物体就是静止的了。这种运动系统叫头—眼运动系统。

真正运动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或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距离太小,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和运动后效。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