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穿过读研潮的他们,后悔了_张媛媛_研究生_时候

“考研信誓旦旦的为了读博然后大学任教,但是考研没发挥好调剂到一个很尴尬的专业,考博无望,考公考编无岗,去企业发现人家需要经验而不是读研。读研后发现学术没有搞起来,就业变得更加迷茫。”林思然在“后悔读研”豆瓣小组发布的第一篇帖子,引来了很多共鸣。

“后悔读研”小组创建于 2020 年 10 月,目前已经有 7000 多位成员。林思然是这个小组的组长。

近几年,考研热不断升温,保研竞争日趋激烈。“后悔读研”豆瓣小组呈现了当代研究生绕不开的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读研?读研中的焦虑和迷茫,到底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反映?研究生们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建组以来,有类似想法的人不断聚集,小组规模不断扩大。成员们在组内分享自己的迷茫和落差,抱团取暖。

正如林思然建组时候说的,后悔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是遭遇困境时候的情绪宣泄而非最终目的。成立这个小组更多的是为了寻找共鸣和 助,走出迷茫期,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鼓励,走出研究生这段路上的寒冬时刻。

“后悔读研组”的小组简介截图

“上岸”之后

张媛媛在“后悔读研”组里发过一个帖子,说自己开学之后每天都很焦虑,很孤独,研究没有进展,作业动不了笔。帖子下面有很多人回复,都在陈述自己相似的经历,也有人给她提建议。一位名为“lemonade”的友邻说:“放平心态,觉得累了就可以适当放松一下要求。多发展点业余爱好,多运动,分散注意力。”“远山”则建议道,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才是最重要的,今天比昨天好就是进步,而且要多去读书看文献,知识是积累出来的。

张媛媛称得上是“逆袭”的典型。本科就读于武汉一所三本院校的她,在经历过不称心的工作之后决定考研,今年顺利成为了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但不管是备考还是读研,都花费了她很多的精力。

回想起来,张媛媛觉得备考的过程中,心态崩溃是很大的考验。专业课和英语让她很头疼,做题经常错,她会因此怀疑甚至是否定自己,忧虑这样的状态能不能上岸。同时,备考期间她的作息规律单调,每天七点半到自习室学习,接着上专业课,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花两个小时学习英语,六点以后再背专业课……直到晚上十点自习室关门。到躺下休息的时候,往往已经过了零点。张媛媛说,这样的作息感觉像高考一样,只不过这次是她单枪匹马地向前。

付出的努力最终让她达成了心愿,可是真正读了研,她才切实体会到现实的令人沮丧。在读研之前,她刷到过一些研究生生活的分享帖,谈到读研“会很痛苦”,但并没有那么感同身受。现在她才知道那些评论都是真的——孤独、压力、焦虑到脱发,都会发生。

从一个低平台到高平台的跳跃,需要磨合期和适应能力。张媛媛说,自己还融入不了新环境,现在很不自信。本科的学习没有给她提供很好的资源和平台,到了读研的时候,她发现老师讲的听不懂、跟不上,“总觉得自己很多方面做的不好,导致了不必要的自我消耗”。学校的课程设置集中在研一,她每周要上十节左右的课,课程作业很多,讲座必须参加,后期还会有论文和实习,“压力很大”。

考试进入倒计时,张媛媛正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自习室里背书。受访者供图

学业压力大,研究方向没有进展,张媛媛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所处的困境,“每次一想到作业就紧张,但是又动不了笔”,经常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到图书馆,“很孤独”。但对于现状她却又无能为力。她会和朋友倾诉,也会在网上发帖,“每天都会想这个事情, 做作业的时候也会想,焦虑有点严重,但是目前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但慢慢地,张媛媛也想明白了,这种情况是常态。她说,之后自己会好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好英语,一步步来,希望一切都可以随着时间越来越好。

学历内卷下的“读研热”

那么,这场“读研热”是怎么产生的?

就业压力以及高学历带来的待遇差别的现实境况,是他们读研的重要驱动力。被问到为什么考研的时候,张媛媛不避讳地说是出于功利性目的,希望将来可以找一个工资高一点的工作。

和她想法一样的人不在少数。

爱玲201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今年刚刚考了研,她亲身感受到了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格,企业的招聘要求越来越高。她说,毕业的时候,学校的同学很少考体制内的工作,因为外企挣钱多,招人也多。而现在企业招人明显越来越少了,加上疫情冲击下,企业裁员也很普遍。

从中国矿业大学考到复旦大学的苏静晓也有相同的感受。她当时读研没想太多就业和薪资方面的事情,只是喜欢上学的感觉和学校的氛围。现她却感觉到,找工作的时候,研究生要比本科生有竞争力。比如很多企业招聘时明确注明,需要达到研究生的学历。

学历不同,受到的福利待遇也不同。例如,在杭州市钱塘区的党政储备人才引进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相比,享受的市、区两级生活补贴相差达到9万元。在复旦大学内部的实习兼职群内,在企业招聘时也会出现本科生薪资待遇低于研究生的情况。

复旦大学实习兼职群内的招聘岗位工资信息

学历“内卷”之外,国家的研究生扩招政策也成为重要的因素。复旦大学研二学生张钧研说,考研一方面是大家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扩招,“因为扩招以后总会感觉上岸的几率变大了”。

而对于本科学历很低的人来说,读研则成为了唯一的逆风翻盘、重获高学历的机会。一位三战失败的考研人在豆瓣“考试失败垂头丧气互相安慰联合会”小组(下文简称“互相安慰联合会”小组)发帖《考研出坑的幸福生活》,分享了自己从考研失败到选择工作的经历,下面有人评论说:“有时候也在想考不上也不算什么,大不了就去找个工作,能养活自己就行,可是独处细想的时候还是会恐慌,要是考不上我能去做什么呢?想来想去,感觉我现在还是只有上岸才能让自己看得到未来,兜兜转转还是走不出这个怪圈。”

不再“研究”的研究生

在“读研热”之下,越来越多的考研人抢滩“上岸”,但功利性的目的,似乎越来越背离研究生培养的初衷。

在各大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相关规定中,对研究生教育目的的定义是:以培养学术研究人员和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使其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

现实显然并非如此。当教育制度、就业形势、社会风气等多种客观因素叠加个人选择的主观因素,读研被赋予了太多含义——提升学历、找到好工作、逃避就业压力、父母期望等都成为读研的驱动力。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分数和学历正成为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指标。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会杰曾在一篇论文中总结了考试招生“唯分数”的原因。她认为,其一,“公平为首而非效度优先的观念根深蒂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以多元评价标准招生没有刚性标准,很容易出现走后门现象,以分数作为录取标准可以保证公平竞争机制。其二,“唯分数”在现行招生制度下更有效率。而当分数成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之后,它会“成为学生、家长、学校追求的首要目标”。

应试教育能够满足对分数的追求,却很难为学术研究打好基础。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这就是不少中国的‘学霸’在更重视研究能力的研究生阶段和职场却相形见绌的原因。”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则提到,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读书的最终目标指向了理想的职业。”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升格现象使得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但金字塔顶端的人仍然是少数。2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轮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一共147所,数量约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5%。单一评价体系和教育资源的倾斜使得这些学校成为追求的目标,没有进入的人被视为失败者,求职也困难重重。正如张媛媛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因为三本的本科出身而感到自卑。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育成为一项投资,一个家庭要为此花费巨额的成本,投资和回报之间的落差使得读研人不能轻易退出。“互相安慰联合会”小组中的另一位成员发帖说自己出生于农村,“父母最大的期待就是她能读研,他们总说

不图她怎样,只希望她能过得好一点,可是她还是感觉到了无形的情感束缚。她知道不读研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一旦想放弃就觉得是自己的错。”

对于双一流的学生来说,既有的成功让人不敢去轻易尝试和承担失败带来的后果。复旦大学应用心理学研一学生高铭悦曾经遇到过实例。一个想读研的复旦本科生要选择应用心理学,在本校和北京师范大学之间纠结,特此来询问她的意见。当她问那位本科生为什么纠结的时候,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虽然喜欢北师大,但是保本校的研几率更大一点。高铭悦说,“就那位同学而言,高考的时候考上复旦已经是很大的跨越了,后面能不能再实现更大的跨越,关键是看能否超越过去的成功,是否敢于去尝试失败。最后,她还是选了北师大。”

理想主义者们

在读研的人潮中,依然有人是出于对学术的热爱,而坚定地做一个“理想主义者”。

“我当时并不是立刻选择考研,而是先工作,探索自己,大概一年之后决定了要读研。我也确定了新专业——应用心理学。”高铭悦用一个词概括了自己的读研初衷——梦想。

“功利的人应该不多,凡事都存在一些理想。”高铭悦说,正如她考取复旦研究生并不是因为复旦的排名,而是“喜欢它的大草坪(即光草),觉得自由而无用的精神和自己契合。”导师曾经问过她这样一个问题:你本科之后就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那为什么还要选择考一个没那么热门的专业的研究生呢?她回答说:“因为我活得太理想了,所以就选了心理学,就是兴趣使然。”

高铭悦在考研期间很喜欢的一句座右铭。受访者供图

王诗婷则有着曲折的考研经历——从一个 985 的本科生变成了一个双非学校的研究生。她说,拿到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之后,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本科毕业时,她获得了同济大学的保研名额,但是因为心中的北大梦想放弃了保研资格,准备考研,但一战以失败告终。而在备考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学术。

选择报考首都师范大学时,有人说,首师大不好,读这个研根本没必要。但是对王诗婷而言,这所学校是国内仅有的几所有文化研究方向的学校之一,且中文学科评级是 a- ,学术氛围浓厚,优秀的导师和优质的资源能够支撑她做完喜欢的研究。“研究生三年很短,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很重要,而不是在意学校的名声。”

爱玲则以放弃的方式,表达了她对科研热情的理解。她在本科时选择了工科专业,学习的时候也跟着老师做过科研项目,但是,她感觉当时老师在做的实验,更多的是把西方论文中的成果再用实验证实一遍。“我是个理想主义的人。我觉得对待科研应该是虔诚和热情的,当时的老师们只是把科研当做工作,没有意义。”所以,刚毕业时她并没有读研而是选择了直接工作。

今年,爱玲报考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创意写作专业。“有人考研或许是为了找个更好的工作,我就是想拓展一下自己的视野,作为一个理科生学习一些文学艺术的东西和文科的思维方式。”她说,即使考不上也没关系,因为准备的过程中多少会看点相关的书。

即使是出于对理想的追求,也不能避免要遭受压力和挫折,焦虑无措的情绪也会产生。高铭悦坦言,最近的期末论文有4篇,“很头疼”,竞争奖学金的名额也需要时间和精力,不过现在的情况都在她可以调节接受的范围。

走出“围城”

当研究生的价值成为社会共识和评价标准的时候,仿佛它变成了唯一的道路。然而,贸然走上学术之路的人,必然会感受到培养制度和现实之间的摩擦。如何在这样的社会期待和考研热潮下找到自己的出路,是毕业生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后悔读研”小组不是为了劝退,而是能够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的方向,顺利走过人生中的这段路程。

“其实有的人是在盲目考研,他如果早早探索自己的职业规划的话,可能会去积累更多社会经验。而考完研提升一下学历,然后再回去做老师和公务员之类的,就是绕了一个圈子。”高铭悦说,“但对这样的人来说,读研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收获。开阔视野、增长阅历、训练逻辑思维都是能从读研中得到的。反正,选自己喜欢的就好。”

复旦大学的研二学生张钧研给出了她的回答。“如果能保研的话,就好好选一下导师,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干什么。导师好不是说他多有学术成就,而是看他和自己喜欢的方向匹配与否。如果考研,也是看自己想干什么,只是为了学历还是想要好好做一番事情。如果说只想要一个学历,或者本科已经是双一流的学校了,可以考虑出国去深造或者直接工作。 ”

读研只是人生的一个选择,有时换另一条路,会看到另外的风景。那位考研三战失败后选择了工作的豆友在帖子里说道:“我发现没有考研和想象中的通知书,我的人生也可以很快乐,甚至会更好。”

在给将要或者已经在读研的人提建议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殊途同归——当找到自 我和明确目标后,考研便不会成为“围城”。

注:应采访者要求,林思然、张钧研、爱玲、王诗婷、苏静晓均为化名。部分资料来自豆瓣小组组员发布的帖子以及学者的学术论文,来源如下(文内已标注除外):

[1] 张会杰.考试招生“唯分数”的两难困境:观念及制度的根源[j].中国考试,2019(01):10-14+39.

[2] 杨东平.重新认识应试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14(02):2-7+187.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