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期体育与运动学院博士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_研究生_李大鑫…(第五届体育科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
2023年11月1日晚上,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主办的第五十二期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在邱季端体育馆136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沙龙活动主题为“高原环境下体育锻炼对工作记忆的前额叶脑血流变化研究”和“神经肌肉训练对业余马拉松跑者膝关节损伤风险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主持人为体育与运动学院2022级博士朱飞龙,主讲人为体育与运动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奉仰亚和李大鑫,活动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卢冰老师和体育与运动学院刘天彪老师作为本次沙龙的嘉宾。
学术分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题为“高原环境下体育锻炼对工作记忆的前额叶脑血流变化研究”,主讲人体育与运动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奉仰亚。奉仰亚博士首先阐述了高原环境定义、工作记忆定义、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以及相关模型和类型。其次,他从国外和国内研究的角度详细介绍了高原或低氧环境下影响记忆功能的研究,从急性运动和慢性运动的角度表明了运动对工作记忆的影响,进而阐明了高原或低氧环境下运动对认知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文献述评和研究目的、意义的展示。最后,他结合提出的三个科学问题拟提出了三个研究层面。
学术交流环节中,刘天彪老师首先就奉仰亚博士的题目中对象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之后对于提出选定的进入高原两周后开始进行运动干预是否具有文献参考的疑问进行了沟通,并给出了干预手段、频次及高原高度界定的相关建议。最后他希望奉仰亚博士可以进一步捋顺需要做的对象和逻辑,考虑高原大环境存在差异等细节,以继续完善研究报告内容。
卢冰老师首先肯定选题价值、意义以及文献总结的全面性。随后就题目中自变量、因变量及调节变量的情况与奉仰亚博士进行讨论,他建议在题目中梳理展现出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他表明修改完善实验设计对本研究的重要性。奉仰亚博士对此表示认可,并且明确了题目修改的必要性。
李翠含老师和奉仰亚博士讨论了明确研究对象选取标准和前额叶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她建议增加是否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前期调查重新梳理实验设计方案,仔细考虑体育锻炼的类型、强度、密度等细节。
第二部分主题为“神经肌肉训练对业余马拉松跑者膝关节损伤风险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主讲人体育与运动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李大鑫。李大鑫博士的汇报以神经肌肉功能为主线,首先讲解了通过筛查可能导致损伤的相关风险因素,构建业余马拉松跑者膝关节损伤风险预测模型。其次表明将基于该模型开发适用于业余马拉松跑者的神经肌肉训练方案并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探寻其发挥作用的生理机制,为降低业余马拉松跑者膝关节损伤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学术交流环节中,刘天彪老师首先指出李大鑫博士选取题目具有实际意义,对于完善研究逻辑和研究框架以及体现出的较大工作量予以肯定。之后他就以下几个问题探讨:1.前瞻性研究中评价不同风险因素与损伤之间关系的机器学习算法是哪个?2.选取高水平和业余跑者指标数量和想要通过指标得出什么结果?3.采取此开发方案的最终目的是什么?4.机制分析最终想要分析什么?经过双方讨论,每个问题都得出了比较明确的答案,刘老师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卢冰老师肯定了李大鑫同学前期丰富的
工作量和对项目的准确把握。他依托自身进行羽毛球运动的经历表达了对此选题的兴趣,认为此选题有意义,同时认为该研究逻辑框架严谨,研究方法科学。其次卢老师结合自身从事学术研究和展示的经验,给予李大鑫博士在写作过程中进行一一对应写作更符合论文逻辑和进行展示时如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的建议。
李翠含老师对于李大鑫博士汇报中展示出的工作量予以赞同和表扬。同时就招募跑者的方式及数量、高水平和业余的划分标准、内容结构和题目的一一对应关系不明的问题和他进行了讨论。李大鑫博士表示将虚心接受以上几位老师的建议,在沙龙之后结合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工作。
本次学术沙龙老师和同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历经两个小时,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第五十二期博士生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编辑 | 吴士广
审核 | 孙中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