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14027590号-282

创!新!全国一等奖+9!_研究生_创新_中国(全国一等奖绘画作品图片大全)

在2023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上海大学研究生学子共有473支队伍参赛,成绩优异,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20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65项,同时,上海大学荣获8个主题赛事的“优秀组织奖”。在2023年4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全国百强高校中贡献力总排名位列39名,并被评为“十年发展重要贡献单位”。

“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是目前我国唯一被政府认可和指导的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赛事。创新实践大赛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创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形成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办赛格局和“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行模式,先后对焦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设置十六项主题赛事,为超过650所研究生培养单位逾88万研究生师生提供了创新实践、交流展示和择业创业的平台。

2023年上海大学在系列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数量是往年的3倍,位列上海高校第一名;获得全国奖项总数同比增长16.5%,连续三年位列上海高校前三名。特别在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获得3个一等奖,连续两年位居上海高校首位。

获奖项目介绍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2项)

全国一等奖 1个

全国三等奖 1个

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

(10项)

全国一等奖 3个

全国二等奖 2个

全国三等奖 5个

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

(10项)

全国一等奖 2个

全国二等奖 5个

全国三等奖 3个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4项)

全国一等奖 1个

全国二等奖 3个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89项)

全国一等奖 2个

全国二等奖 31个

全国三等奖 56个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

(6项)

全国二等奖 3个

全国三等奖 3个

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

(4项)

全国二等奖 2个

全国三等奖 2个

中国研究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

(2项)

全国三等奖 2个

左右滑动下方图片,查看获奖团队名单~

一起来看看九个一等奖团队的风采吧~

“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

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01

cancendo(凯恩德)队

队长:任新振(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靳懋宇、罗德森(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梁为(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周文举

项目名称:cancendo_融合早癌诊断的一次性电子内窥镜

项目简介:

针对传统内窥镜前端旋转角度有限,旋转观察病灶时操作困难,以及无法彻底清洗和消毒,交叉感染风险高等问题,研发多角度内镜前端和一次性插入部设计,解决了手术时器械对视野遮挡的问题,杜绝交叉感染风险。

针对传统内窥镜没有早癌诊断功能,隐蔽性强的早癌病灶漏检率高的问题,本作品采用基于小样本学习的早癌筛查算法和伸缩镜头法测量病灶大小,精准识别疑似早癌病灶,提高诊疗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获奖感言:

团队成员在面对挑战时共同筹谋,遇到问题时各展所长,取得进步时共享学习经验。每位成员专注于个人项目的同时,积极学习其他项目的优势,分享科研心得、丰富项目经验。各个年级之间,博士、硕士和本科之间形成多个纵向梯队,老学长指导新学弟,为新生提供经验借鉴,新生快速上手项目

后也为学长的实验提供有效支持,促进团队内部的良性互动,为团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感恩辛勤指导的老师,感谢院校各部门给予的支持,也感谢日夜奋斗的我们。愿我们可以继续奋斗的脚步,在科研的道路上挥洒青春的汗水。

“兆易创新杯”第十八届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02

测试领航组

队长:褚建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夏威夷(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洪章富(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汪飞

项目名称:功率模组动态测试装置

项目简介:

随着当前“双碳”时代背景下功率半导体器件需求激增和国产化进程的提速,功率器件出厂测试和早期筛选也逐步推上进程。本项目旨在通过动态特性测试初步提高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出厂良品率并进一步反哺器件的封装设计。相较于市面现有装置,本项目所研制的动态测试装置通过真实工况模拟、测试封装通用和扰动谐波剔除实现了高真实性、高兼容性和高精准化。

获奖感言:

很荣幸能获得本次成绩,同时也发自内心地感谢研电赛主办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竞赛平台,以及学校和老师们的鼎力支持!本次竞赛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临场发挥能力、应急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调试过程中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决定了功能的可行性和完整性,讲解过程中清晰流利的表达往往决定了演示的可观性和逻辑性。通过这次比赛我们也获得了专家的一些珍贵指导意见,今后将会进一步发扬研究生创新创业精神,不断完善、追求卓越!

第二届中国研究生

“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

03

探碳先锋

队长:侯卫东(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廖焕阁(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文慧(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倪钱佳(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王亮

项目名称:红光碳量子点共价键异质结的精确构建

项目简介:

本项目基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展开研究,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同表面官能团连接的红色荧光cqds,并成功与g-c3n4简单耦合为r-cqds/cn异质结。为了改善异质结的界面特性,进一步精确合成了酰胺键连接的cn-cqd异质结光催化剂,该催化剂可高效且持续地将co2催化还原为co和ch4。本项目为合成高效异质结光催化剂领域提出了见解,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了一份力量。

获奖感言:

能获得本次大赛的一等奖,我们最想感谢的是导师王亮研究员。从初赛到决赛,每一步都有王老师的亲自指导,我们才能自信地站在答辩场上展示我们的成果。小组团结一致的精神让我们能够聚集最大的力量赢得荣誉。

04

“碳”酷了,小“点点”

队长:王泽铭(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0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王康(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3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张明万(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1级材料与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谢乐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1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付帅(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2级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王亮

项目名称:“硼”程万里,“碲”造未来——电解水催化剂及其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绿色制备

项目简介:

本项目提出了氢能产生和氢能利用串联的应用装置。围绕绿氢制备和利用的两方面关键材料创新设计,通过研究、机制合成方法和材料的创新,实现合成了催化剂高效、廉价环保的目标。项目有效开拓了制氢与氢燃料电池的工业化可能性,为实现“双碳目标”添砖加瓦!

获奖感言:

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是一个鼓励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重要平台。团队倾注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推动环保,提出并实施了一项“绿色”创新项目。决赛中我们与另外242支队伍相互切磋、学习,认知了不同领域学者、老师们为双碳减排所贡献的具体策略与实际应用。导师一直是我们的引路人,他的支持和指导 助我们拨开迷雾,走向成功之路。我们深知,学校一直以来都鼓励学生追求卓越,鼓励创新思维,未来团队将继续努力,自强不息、追求创新,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05

一碳究净队

队长:赵锦峰(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1级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黄子格(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2级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胡杰(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2级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潘晓樊(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3级环境工程博士研究生)、孟令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2级资源与环境硕士研究生)、郭昌进(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1级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邓宁、黄鑫

项目名称:一种集成碳捕集和碳利用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项目简介:

循环冷却水用量占我国总工业用水量的70%—90%,循环水效的提升一直受限于循环水中硬度离子浓缩倍数增加后引起的结垢现象。oh-和co32-的投加是去除循环水中硬度离子最有效的方法,传统的化学药剂投加法和电化学法均无法实现在不引入杂质的前提下兼顾硬度离子的高效去除,而杂质离子在循环冷却水蒸发时的不断浓缩会加剧管道腐蚀的风险。本项目构建了电化学碳捕集、碳利用与循环水同步除硬的一体化装置。独特的气体扩散电极与流场设计实现了低浓度烟道气高效碳捕集,与循环水钙镁离子深度去除。该项目可为双碳战略提供技术支持,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获奖感言:

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与团队的协同努力下,非常荣幸地获得了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一等奖。这个荣誉的背后,是无数日夜的辛勤付出和团队的无私支持。感谢导师的智慧启迪,感谢团队的默契配合,也感谢大赛的机会,让我们得以为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秉承创新精神,为构建可持续低碳社会而努力奋斗。这个奖项激励我们更加坚定地追求环保创新,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再次感谢所有支持与鼓励我们的人,谢谢!

中国研究生

企业管理创新大赛

06

上大飞鹰队

队长:陈佳俊(mba学院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

团队成员:江珍(mba学院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孟林玲 (mba学院2022级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

指导教师:孟添

获奖感言:

感谢上海大学mba的老师和同学给予了我们本次机会和支持,感谢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让我们能全国各个高校的同学们进行这场比赛。赛前向前辈学,赛中向队友学,赛后向对手学,凭借着在各场大赛中激战的经历,我们收获了更多元化的经验及视角。期待未来成为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的传播者,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07

乘风破浪的经济人队

队长:王梦婷(经济学院2021级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林香如(经济学院2021级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蒋林杉(经济学院2021级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许沁莹(经济学院2021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孟添、冯玉鑫

获奖感言:

乘风破浪的经济人团队非常荣幸能够代表上海大学参与2023年中国研究生企业管理创新大赛,在学校的全力支持和团队成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而是团队、学院和学校的共同荣誉。

“华为杯”第二十届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08

拓荒者

队长:胡月(悉尼工商学院2022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周豪(悉尼工商学院2022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滕文文(管理学院2022级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项目名称:出血性脑卒中临床智能诊疗建模研究

项目简介:

通过对160例真实临床数据的深入分析,项目探讨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肿扩张风险、血肿周围水肿的发生与演进规律。运用多种数学建模方法,包括多层感知机深度学习模型、xgboost回归模型、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梯度提升回归模型等,建立相关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对这些算法的精度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通过综合考虑临床和影像信息,预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规律,为改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获奖感言: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等奖不仅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认可,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我们将倍加珍惜每一次机会,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

09

孤注一掷队

队长:许鹏博(经济学院2021级统计学硕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朱兴亮(经济学院2021级统计学硕士研究生)、王萍萍(经济学院 2021级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项目名称:出血性脑卒中临床智能诊疗建模

项目简介:

医学影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无创动态监测出血性脑卒中后的脑组织损伤提供了新方法。出血性脑卒中由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其发病率约占全部脑卒中的10%-15%。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可能包括脑动脉瘤破裂和脑动脉异常。本文旨在利用机器学习和医学影像数据,构建出血性脑卒中的智能诊疗模型,为患者提供预测和临床建议。

获奖感言:

华为杯数学建模比赛不仅是对团队数学和建模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挑战。在本次比赛中,明确的分工、积极的沟通交流和坚定的信念使得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比赛当中,突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点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确保格式正确与语言通顺流畅。通过这次经历,对我们的学术和个人成长意义重大,也激励我们未来在数学和科研道路上继续努力。

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栋梁”这一培养目标,坚持“追求卓越、崇尚创新”这一主线,近年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指导下,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为抓手,推动“校、院、企、师、生”多方融合,着力三个“聚焦”:聚焦教学科研协同,将前沿科研项目转化为赛事作品200余件,推动实践成果质量不断提高;聚焦校院两级联动,将激励保障措施落实到位,重点建设八个研究生创新实践培育基地,推动参赛群体不断扩大;聚焦高校企业合作,聘任67位校内外创新实践领雁专家,组织创新实践系列培训90余场,覆盖2700余名研究生,连续9年开展校内“科创杯”赛事,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在校园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未来,将继续通过参与赛事,引导广大研究生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上海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排版:陈祉祺 袁珂仪

编辑:柳杰

责编:周婷南

往期推荐

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上海大学开幕!

12月15日!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将在上海大学开幕!

“青铜之光:三星堆与罗丹的超时空对话”特展重磅来袭!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大学一起加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京ICP备18012533号-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