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我校学生杨愫获表彰_服务_活动_梁河县(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北大吴琪瑶)
日前,教育部官网对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遴选结果进行公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3〕16号)安排和遴选工作方案,经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集中审议,遴选产生了100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100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我校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专业学生杨愫荣获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荣誉称号。
杨愫是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戴一副框架眼镜,笑起来眼睛像一道弯弯的月牙。生活中的她,很难被定义与符号化,学生、志愿者、支教老师,她像是一名“多岗青年”,身上好像时刻都在迸发出热情与活力。
回乡,服务当地百姓
与无数人一样,杨愫成长于小村庄,经历高考、走出封闭的乡村、上大学、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大多数成长于乡镇、从小就被周围环境灌输着“一定要走出去,去到大城市发展”这一观念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很多时候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长大后,我要不要离乡,离开家乡后,要回来吗?
杨愫以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十八岁那年,刚刚告别高考的杨愫,偶然了解到在梁河县支教期满一年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支团学子即将离开梁河。为了将这份爱延续下去,也为了更好地服务家乡、建设家乡,在当地团委和研支团的 助下,杨愫与同学一道,成立了云岭(梁河)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那个时候,整个志愿服务队都是从零开始。“加上我,志愿服务队一开始只有几个人。”杨愫说。
志愿服务队慢慢稳定后,杨愫便带领团队到乡镇各地吸纳新鲜血液,很多县城的高中毕业生也加入了进来。这支志愿服务队从无到有,目前已成长为一个将近两千人的大家庭。这些年轻人组成了毛细血管般的网络,去往各个实地,开展着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服务当地的老百姓。
在过去的三年疫情里,这支由大学生组建的队伍参与了许多疫情防控的工作:高速公路卡点值守、协助医护工作者进行核酸检测、进行物资发放,等等。这支队伍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杨愫回忆到,有时候志愿服务队员在大冬天要到高速公路卡口值守,值守点往往只有几个人。风肆无忌惮地吹着,掠夺每个人身上的热气,她们就穿着厚厚的衣服,把全身包起来。
对于许多同杨愫一样的返乡青年来说,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敢想敢做,充满激情。在他们看来,返乡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是在试图为家乡开拓一种全新的可能性。而他们选择亲近自己的家乡,也加强了自身与乡土之间的联系。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
杨愫告诉我们,她的第一次志愿服务经历,是在全国无线电侧向锦标赛的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作为志愿者,同时也是赛事方与队员们之间的联络员,杨愫与一众志愿者的任务,是在比赛期间参与到参赛队伍中, 助队员们更好地适应梁河生活。
当时,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来到梁河县城,杨愫对标的是山西的参赛队伍。作为志愿者,那段时间里,杨愫始终陪伴在这支队伍身边。
早上五点,天还没亮时,杨愫就起床了,去到队员们居住的地方,陪着他们到山上参加活动。直到晚上一点,杨愫才结束忙碌的工作。
那段时间,杨愫每天都会与这支队伍接触,她为参赛队员们介绍梁河县的特色美食、旅游文化、风情民俗。从生活琐事到赛事活动,杨愫始终拿出最大的热情,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受到来自梁河县城的温暖。
短暂的相处过后,杨愫与队员们的关系从刚开始的拘谨变为完全的放松,她们从陌生人成为朋友,分享着各自的成长经历与所闻趣事。直到现在,她们仍保持着联系。
杨愫告诉我们,这次志愿服务活动对她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是她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一次尝试,也是她交到一 好友的难忘经历。当活动结束时,参赛队员们拉住杨愫,塞给她一封信。杨愫细细地读着这封信,信中这
样写到:因为杨愫,他们爱上了梁河……她将这封信保留了起来,作为这次经历的纪念,以此回忆着这段难忘的时光。
最为难忘的,是支教经历
在志愿服务活动之外,杨愫还选择回到家乡支教。这段支教的经历,更像是与杨愫命运平行的另外一条轨道,因为杨愫成长的地方,也是在相对封闭的乡镇里。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杨愫明白,乡镇小学与城市学校的区别不仅在于教育资源,更在于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杨愫谈到,寒暑假一来,乡村的孩子离开学校,缺少老师的管教,也没有父母的陪伴。有的孩子得到智能手机后,便沉迷在短视频与游戏的网络世界中。
刚开始支教的时候,杨愫会去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她去过很多家庭,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家庭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冬天早的上,杨愫一行人到学生家时,女孩穿着单薄的睡衣睡裤,一人蹲在井边洗衣服。当杨愫问到女孩父母时,女孩低着头不肯说话。后面才知道,女孩的爸爸妈妈在省外务工,五年没回过家,留下女孩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家访过程中,学生们看到老师,往往都低着头不敢说话。“很多留守儿童都惧怕表达,每当我们问及他们父母时,他们常常会流泪。他们其实是很想念父母的,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杨愫说,乡村里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大多数家庭中,家长多忙于外出务工,缺席孩子的成长经历,导致了这些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老年人承担着留守儿童的日常照料责任。
支教过程中,杨愫和她的同伴有时也会遭遇挫败。“当地的一些家长对大学生支教保持怀疑的态度,他们认为我们是打着公益的幌子赚钱。还有的家长认为读书没那么重要,他们也不认为读书能改变什么。”
杨愫与支教老师一块,同那些“大学生支教是为了钱”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对抗着。慢慢的,他们在孩子们身上发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杨愫告诉我们,那些曾经不敢表达的孩子,会主动和杨愫分享在学校里玩的游戏、和妈妈的视频通话、收到的新年礼物……,也会主动和杨愫交流了。杨愫也会把自己的想法和见闻与孩子们分享。
有一次,杨愫下课准备离开学校时,孩子们迎面向她跑去,稚嫩的声音叽叽喳喳地对她说着“生日快乐”。“这次经历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支教其实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和孩子们相处,主要就是看付出的真心与时间,你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孩子们自然就会喜欢你,主动贴近你。”杨愫说。
杨愫支教的学校里有不少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成绩比较差,很多学生对书本没有什么兴趣。为此她想了很多办法,为了避免枯燥无聊,她常常会在课堂上准备一些与知识点有关的小游戏。这招办法很有用,常常能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平时无精打采的孩子也会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
随着支教的持续与深入,除了日常的教学之外,杨愫还会教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很少有人教这些孩子有关性教育的知识,杨愫便在黑板上贴上自制的身体图示卡片,并用红色和绿色来区分,用最直观的方式来开展性教育工作,填补这一最容易忽视的教育板块。
支教的时间虽然短暂,却也在一定程度上 助了孩子们的成长,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希望,这是支教最大的意义。杨愫带领团队设置的文化与兴趣课程(如民族舞蹈、绘画、武术等),让每个孩子都有参加课后兴趣班的机会。而支教结束后,志愿者和孩子们保持的长期联系,也让这一活动的价值无限延伸。
“老师,我能加入你们吗?”
杨愫说,做志愿者期间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老师,我能加入你们吗?”
那是疫情期间,杨愫去到隔壁村做疫情防控志愿者,协助医护人员采集核酸,维持秩序。杨愫前往的疫情防控点恰好是曾经去支教过的地方。孩子们对于这位教他们的老师并不陌生,他们在看到杨愫的身影后,兴奋地围着杨愫。
孩子们的表达是热烈且直接的。他们买了许多零食,用黑袋子小心翼翼地装着,等杨愫忙完之后塞到她的手中。
当时,每个村子里都会有许多上初中的孩子,心智渐渐成熟的孩子们每次看见杨愫带队到村里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时,总会跟在杨愫的身边,询问杨愫是否可以加入志愿服务队,用自己的力量为村子做一些事。
杨愫与伙伴们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可出于年龄上的考量,孩子们暂时还不能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当中。杨愫答应孩子们,让他们长大后再来。杨愫知道,孩子们年龄虽然小,但这份志愿服务的精神会随着时间持久地延续下去,一代又一代。
未来
当杨愫被问到未来是否还会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她给予了肯定的答案:志愿服务这件事不是一时的事情,而是一生的选择。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杨愫以奉献为犁,深耕青春之奥义,无论是志愿服务还是支教事业都满怀热情,一桩桩一件件事情无不体现其用心。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星河,杨愫在她的坚守与担当中努力绽放青春光彩。
我校数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在云师,遇见课本封面
电动自行车为何不能停放在楼道?
素材来源|教育部官网 往期推文
图文编辑|胡文熙
责任编辑|杨丛森 李璐
终审|余冰释 伏云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